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6)
2023(9491)
2022(8518)
2021(8119)
2020(6832)
2019(15866)
2018(15985)
2017(30736)
2016(17009)
2015(19235)
2014(19349)
2013(18957)
2012(17354)
2011(15510)
2010(15262)
2009(13667)
2008(13116)
2007(11199)
2006(9666)
2005(8155)
作者
(48872)
(40427)
(40034)
(38107)
(25681)
(19359)
(18292)
(16054)
(15433)
(14334)
(13972)
(13409)
(12718)
(12715)
(12429)
(12260)
(12143)
(11958)
(11526)
(11324)
(10136)
(9741)
(9654)
(9198)
(8995)
(8970)
(8951)
(8836)
(8112)
(7957)
学科
(63614)
经济(63541)
管理(47588)
(44087)
(36936)
企业(36936)
方法(30629)
数学(26351)
数学方法(26055)
(16945)
中国(16028)
(15551)
(15048)
地方(14991)
业经(14084)
理论(11649)
农业(11359)
(11303)
贸易(11296)
(11282)
(10932)
环境(10756)
技术(10434)
(10287)
(9914)
财务(9851)
财务管理(9835)
教育(9411)
(9316)
企业财务(9295)
机构
大学(233693)
学院(232741)
管理(95767)
(86045)
经济(83955)
理学(83512)
理学院(82589)
管理学(81121)
管理学院(80716)
研究(76829)
中国(55177)
科学(50548)
(50360)
(38482)
(38026)
(37691)
业大(37119)
研究所(35533)
中心(34549)
(32355)
北京(31958)
(31339)
财经(31144)
师范(31049)
农业(29583)
(28708)
(28248)
(27124)
技术(25745)
师范大学(25217)
基金
项目(167720)
科学(130423)
研究(122523)
基金(119597)
(104657)
国家(103782)
科学基金(88601)
社会(73967)
社会科(69924)
社会科学(69906)
(66077)
基金项目(64786)
自然(59231)
自然科(57752)
自然科学(57739)
自然科学基金(56648)
(56003)
教育(55761)
编号(51120)
资助(49157)
成果(40917)
重点(37176)
(36043)
(35362)
课题(35041)
(34780)
创新(32334)
科研(32029)
项目编号(31382)
大学(30851)
期刊
(90783)
经济(90783)
研究(66051)
中国(40986)
学报(38427)
科学(35229)
(33442)
管理(33407)
大学(28296)
教育(27828)
(27155)
学学(26533)
农业(23844)
技术(20338)
(16334)
金融(16334)
业经(15376)
图书(14059)
经济研究(13765)
财经(13741)
科技(12429)
(12367)
理论(12258)
问题(11832)
实践(11586)
(11586)
(11500)
资源(11214)
技术经济(10735)
情报(10666)
共检索到326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琮  贺虹  刘铭汤  
The ants'species composition and ant fauna of Mt. Taibai were studied. A total of 43 species belonging to 18 genera and 4 sub\|families were recorded. Of the four subfamilies the two subfamilies—Myrmicinae and Formicinae—had the most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species compositions of them were very d...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魏琮  贺虹  刘铭汤  谢恩魁  
本文通过分析太白山不同植被带的蚁种组成及各蚁种在不同植被带的垂直分布 ,探讨了太白山蚂蚁种群分布与森林植被类型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小区间的相似性比较和区系组成比较 ,研究了太白山蚂蚁的垂直分布特点和高大的山体、多样的气候等对蚁科南北成分过渡渗透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 ,太白山不同地带分布的蚂蚁种类与海拔高度、气候类型及植被类型密切相关 ,蚁种的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气温的降低和植被类型的减少而减少 ,且南坡的种类多于北坡 ;蚁种的组成在海拔相同的小区之间相似性较大 ,但随着海拔高度差异的加大和坡向不同 ,各小区间相似性显著降低 ;太白山是南北蚁科成分的交汇过渡地带 ,具有南北成分相互渗透和交错...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永祥  雷瑞德  梁宗锁  
根据分布于太白山的太白红杉群落野外调查资料,经统计组成该群落的种子植物种类有270种,隶属于39科144属,其中草本234种,木本植物36种;中国特有种195种,其中秦岭特有种25种,分别占该群落总种数的72.2%和9.3%。据此,对该群落的区系性质、特点和起源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表明,该群落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和特有性;该群落区系是奠基在秦岭古老植物区系的基础上,由于第四纪冰期和剧烈的造山运动,至更新世以来又趋活化的结果;太白红杉林发生的时间不会早于更新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贺虹  魏琮  刘育生  
应用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模型指数 Ds、Shamnon- weaver信息多样性指数 H′和 Pielou均匀度指数 Jsw,分析了太白山不同林带 (亚带 )蚁科昆虫的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 ,并根据相似系数 C,对 9个不同林带 (亚带 )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随着太白山海拔高度及森林植被组成的变化 ,不同林带分布的蚁种组成有较大的差异 ,在海拔低、植被组成丰富的林带 (亚带 ) ,分布的蚁种多、数量大 ,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高 ;在海拔高、植被组成相对简单的林带 (亚带 ) ,分布的蚁种少、数量小 ,多样性差 ;南坡各林带 (亚带 )蚁种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大于相同海拔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莹  董国华  杜焰玲  刘璞  康冰  
【目的】通过对太白山不同植被区域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药用植物区系特征,探明不同植被类型下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样点调查法,并划分阔叶林区、针叶林区、针阔叶混交林区和高山灌草丛区4个植被类型区,在其中设立样方,研究太白山不同植被类型区药用植物的生长型、区系的基本组成及地理成分。【结果】太白山典型植被群落中共有野生药用植物221种,隶属75科180属。参照Whittaker生长型系统,将植物生长型划分为草本、灌木、乔木和藤本4类,其中有草本类药用植物119种,灌木类药用植物62种,乔木类药用植物17种,藤本类药用植物23种。针叶林区和阔叶林区药用植物较为丰富,而针阔混交林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屹  李伟  温亚利  胡崇德  
基于新保护区管理理念和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面对威胁因素和利益相关方的分析,探析自然保护区区域共管体系的内涵。提出通过建立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为首,宗教共管委员会、社区共管委员会、生态旅游共管委员会为支撑的“区域共管体系”组织结构。为确保区域共管体系得以建立和有效运行,应建立引导、回馈、监督、互动、激励等保障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赵建民  蔺林田  
 对太白山独叶草种群的生殖物候、开花结果率、花粉活力、果实特性、种子发芽率、花期和果期的生物量配置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独叶草种群为花先叶开放植物,其盛花期、结果盛期、果实成熟盛期分别为05-11,06-30和07-21,花期长达29d,果期长达59d,生殖期为108d;(2)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分别为13.20%和40.59%,但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金背杜鹃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均较高,分别为25.32%和65.85%,而牛皮桦林下独叶草种群的开花率及结果率仅为6.92%和2.08%;(3)独叶草种群果实的平均长度、宽度和千果重分别为0.667cm,0.111cm和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学敏  崔志鹏  朱雅  陈兆进  丁传雨  阚德龙  李玉英  张乃群  杨改河  
【目的】探索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和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区域森林保护、经营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野外调查及室内试验数据,采用CCA和偏CCA排序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索环境因子对其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环境因子能显著解释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组成变异,海拔、坡向、坡度、pH、枯落物厚度和有机质、碱解N、有效P、有效K含量及郁闭度、灌木盖度11个环境因子共解释了物种组成变异的39.05%。其中,郁闭度、土壤有效P含量、pH值和海拔是影响林下草本植物组成的主要环境因子。海拔、郁闭度、有效P和有效K含量能够显著影响太白山锐齿槲栎林林下草本植物的多样性,海拔较高、郁闭度较大、土壤有效P和有效K含量较高的生境具有较好的草本植物多样性。【结论】在太白山锐齿槲栎林经营管理中,可通过适量施用P肥和K肥来促进林下草本植物发育,提高物种多样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永祥  刘婧辉  代拴发  何晓军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太白红杉年轮宽度序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方法】以太白红杉为研究对象,在太白山同一坡向、不同海拔(3100,3200,3300和3400m)分别设立样地,用生长锥法在树高1.3m处钻取木芯,经晾干、打磨后,使用WinDENDROTM年轮分析系统进行轮宽测量和交叉定年,并分别建立各海拔年表;利用相关分析及响应分析统计方法,对年轮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及响应函数解释量进行研究。【结果】最高海拔4号样地与其他样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当年生长季(3,4,6,7月)温度与1,2,3号样地太白红杉年轮指数序列均呈正相关,而与4号样地呈负相关;当年生长季(3,4,7月)降水量与1,2...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霍云霈  杨新军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空间竞争、感知环境和邻近效应等理论,解释了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段自驾车游客客源结构,指出公园客源市场高度集聚引发的不稳定性和间接损失。最后在借助游客年龄特征、职业构成、文化差距、即时流动等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游客的出游动机,论述了游客不同时段的流动规律及差别,为公园客源稳定发展、景区持续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宏  杨新军   李邵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霞  赵振斌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特征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太白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其划分为一般生态旅游者和比较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并对二者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与周边行政区联合开发等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重华  王吉忍  杨俊秀  吴国华  
报道了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外生菌根及菌根真菌的调查研究结果。共获得外生菌根真菌 2 8种 ,隶属6科 18属 ;查明主要菌根树种是巴山冷杉 (Abiesfargesii Franch)和太白红杉 (L arix chinensis Beissn)。主要菌根真菌是红菇 (Russuluceae)和牛肝菌 (Boletaceae)。并对其生态分布进行了分析 ,以亚高山 (Subalpine belt)南坡 2 85 0~3 30 0 m、北坡 3 0 0 0~ 3 2 0 0 m区带最适合于菌根 (Mycorrhiza)及菌根真菌子实体 (Mycorrhiza fungi fruit bodies)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尚廉斌  王得祥  樊璐  刘建军  曹支敏  陈增宏  
 对秦岭太白山北坡锐齿栎、牛皮桦、太白红杉、大叶杜鹃和巴山冷杉5种林分凋落叶的分解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生物学特性、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林分凋落叶叶失重率不同,上述林分分别为38.20%,32.12%,16.23%,20.76%和17.87%~18.29%;其分解速率大小次序为锐齿栎>牛皮桦>大叶杜鹃>巴山冷杉>太白红杉。所测定的3种主要化学成分中,单宁分解最快,分布于海拔3000m的巴山冷杉和1430m的锐齿栎凋落叶中,单宁残留量只有34.39%和32.05%;粗脂肪分解速率次之,阔叶树种较针叶树种分解快,在凋落叶中的残留量为91.86%~99.14%;粗纤维分解最慢,与粗脂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令军  耿增超  王海涛  殷金岩  姜林  林伟达  
【目的】分析秦岭太白山区不同林分下鹿蹄草的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状况,探索其空间变异规律,为野生鹿蹄草资源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对秦岭北坡太白山区4种林分下鹿蹄草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在鹿蹄草根际和非根际间,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均呈现出明显的根际聚集现象,根际平均富集率分别达34.64%,58.29%,126.94%,114.02%,96.38%,土壤全钾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土壤酶也表现出根际活性较强的特性,根际土壤脲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比非根际土壤分别高出32.04%,2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