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5)
2023(3889)
2022(3430)
2021(3090)
2020(2662)
2019(6170)
2018(5779)
2017(10421)
2016(5691)
2015(6310)
2014(6130)
2013(5789)
2012(5354)
2011(4883)
2010(5008)
2009(4589)
2008(4451)
2007(4072)
2006(3657)
2005(3152)
作者
(17720)
(14762)
(14563)
(13728)
(9295)
(7250)
(6711)
(5858)
(5613)
(5174)
(5167)
(5100)
(4768)
(4738)
(4695)
(4594)
(4493)
(4251)
(4201)
(4062)
(3715)
(3682)
(3568)
(3366)
(3360)
(3295)
(3151)
(3109)
(3081)
(2965)
学科
(21755)
经济(21724)
(13656)
管理(12763)
(11645)
企业(11645)
方法(8632)
数学(7273)
数学方法(7101)
(6628)
中国(6301)
(6218)
业经(5205)
地方(5019)
农业(4287)
(4246)
理论(4143)
(3961)
环境(3766)
(3576)
(3482)
生态(3299)
(3178)
金融(3178)
(3153)
技术(3104)
(2926)
贸易(2924)
(2920)
(2907)
机构
大学(80372)
学院(78600)
研究(30725)
管理(30201)
(29453)
经济(28759)
理学(25849)
理学院(25505)
管理学(24971)
管理学院(24835)
中国(21921)
科学(21092)
(19054)
(16119)
(15542)
研究所(15010)
业大(14809)
中心(13690)
(12819)
北京(12600)
(12169)
(11821)
(11645)
农业(11584)
师范(11514)
财经(10023)
研究院(9540)
(9534)
师范大学(9500)
(9140)
基金
项目(57131)
科学(44316)
研究(40176)
基金(40121)
(37715)
国家(36949)
科学基金(30120)
社会(24182)
(23000)
社会科(22827)
社会科学(22813)
基金项目(21095)
自然(20127)
(19810)
自然科(19565)
自然科学(19559)
自然科学基金(19182)
教育(17981)
资助(16382)
编号(15646)
重点(13505)
(12495)
成果(12398)
(11761)
课题(11579)
计划(11546)
(11514)
科研(11322)
科技(10764)
创新(10760)
期刊
(34079)
经济(34079)
研究(22165)
中国(17089)
学报(15797)
科学(14535)
(12866)
大学(12128)
学学(11429)
管理(10649)
教育(10176)
(9319)
农业(8885)
林业(8079)
技术(7820)
业经(5896)
(5585)
科技(5454)
资源(5060)
经济研究(4810)
(4458)
业大(4444)
(4438)
金融(4438)
图书(4431)
问题(4386)
统计(4344)
(4142)
财经(4087)
技术经济(4073)
共检索到119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康永祥  陈亚萍  莫春雷  
运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和模糊识别2个模型,以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5个方面的功能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功能(U1)和自然保护功能(U2)表现较好(V3),而科教功能(U3)、社会发展功能(U4)和经济发展功能(U5)表现一般(V4)。同时,通过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各项功能次级指标的分析,计算出了各次级功能与理想状态的差距。最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太白山森林公园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改进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昌贵  李景侠  方大凤  
【目的】明晰道路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公园红桦坪到下板寺之间道路两侧的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在道路的边缘设置干扰样地3块,分别在3块干扰样地同侧水平距离50m或近无人干扰处设置对照样地3块,样地面积为20m×20m,在每块样地中又各设5个5m×5m的灌木样方和5个1m×1m的草本样方,对干扰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物群落进行对比调查,从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4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干扰样地中总体物种数量仅少1种,为57种;乔木、灌木、草本中各物种的组成差异较大,有些物种在干扰样地中消失...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海霞  赵振斌  
生态旅游者作为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特征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太白山森林公园为例,对旅游者行为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将其划分为一般生态旅游者和比较严格的生态旅游者,并对二者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与周边行政区联合开发等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文静  姚顺波  冯颖  
运用2013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实际调研数据,综合采用旅行费用法(TCIA)与意愿调查法(CVM)两种方法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整体游憩价值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目标游客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在TCIA方法中建立了旅游需求函数模型,模型显示太白山旅游费用每增加1元,旅游需求率的对数值下降0.003;再次,CVM分析显示约有48.92%的游客愿意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永续存在支付保护费用,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游客年龄、职业、学历以及家庭距离等特征;最后,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估计出太白山整体游憩价值约为18 444.55万元,是其年度收入的11.08倍,其中使用价值约为17 514.07万元,存在价值约为930.49万元,使用价值具体包括直接使用价值约为13057.23万元,间接使用价值约为4456.84万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方大凤  李景侠  张昌贵  
【目的】明晰滑雪场建设对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程度,为植物多样性及植被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以公园滑雪场及两侧山坡的植被为研究对象,运用典型样地法,以滑雪场中心向两侧山坡延伸设置样地,共设7块样地(中心样地1块,边缘样地、过渡样地和对照样地各2块),样地面积为20m×20m,对各样地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α多样性指数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与对照样地相比,中心样地和边缘样地的总体物种数量较低,过渡样地较高;各干扰样地(包括中心样地和边缘样地)的乔木、灌木、草本中各物种的组成差异较大,有些物种在干扰样地或过渡样地中消失,但又有新的物种侵入,抗性强的物种的优势度随干扰程度降低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春晖  白凯  
对影响游客满意的目的地属性要素按其贡献模式进行合理分类,是揭示游客总体满意度形成机理,提出有效改进策略的关键。鉴于传统满意度理论模型和线性对称关系假设的缺陷,本文从非对称关系角度出发,应用Tetra-class模型,以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游客满意度属性要素分类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森林公园旅游地各方面属性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贡献模式涵盖了Tetra-class的四种类型。近半数属性在获得消极评价或积极评价时对游客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更为强劲,表明目的地变动权重属性的存在具有普遍性。(2)Tetra-class模型将市场需求特征纳入游客满意度衡量范畴,目的地属性的贡献模式类别分布能够明确反映出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观光旅游资源价值、工作人员服务和影响游览的各类设施是森林公园市场立足的必备条件,自然环境与景区旅游信息服务是游客明确诉求点,能够为游客带来深度体验的旅游吸引物、服务项目及其价格是创造游客惊喜的关键。(3)Tetra-class模型揭示了目的地属性重要性具有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两方面内涵,弥补了以往理论忽视属性性质甄别的不足。(4)Tetra-class模型延展反映出游客满意可能是包含满意与不满两个单极维度的构念,而且可能存在没有明显不满或没有明显满意的中间状态,即"冷漠区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霍云霈  杨新军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特征,并运用空间竞争、感知环境和邻近效应等理论,解释了影响其发展的原因,同时通过对比不同时段自驾车游客客源结构,指出公园客源市场高度集聚引发的不稳定性和间接损失。最后在借助游客年龄特征、职业构成、文化差距、即时流动等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公园游客的出游动机,论述了游客不同时段的流动规律及差别,为公园客源稳定发展、景区持续开发提出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黎洁  
文章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对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生态旅游者特征与激励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对这些生态旅游者提取了3个推式激励因素和2个拉式激励因素。结果也显示,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者已初步具有生态旅游者的特征,尤其是他们的NEP值和受教育程度高,但仍然较多地具有城市周边地区休闲度假者的特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艳  张景群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董楠  张红  张春晖  
【目的】以陕西省3家森林公园(自西向东依次为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太平国家森林公园和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现状及影响游客满意度评价的关键因素,为森林公园景区发展质量提升提供基础理论借鉴。【方法】在有效性改进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划分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评价等级,并结合IPA分析影响森林公园发展质量的优劣势资源。【结果】3家森林公园游客总体满意度得分为5.076,处于"有点满意"等级;自然环境满意度评价得分最高,处于"非常满意"等级;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满意度评价等级最低,处于"比较不满"等级;旅游消费价格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景区服务质量与安全、旅游交通与环卫设施以及旅游吸引物满意度评价等级为"有点满意";IPA分析显示,指标层中的门票价格合理、景区内小交通价格合理、餐饮价格合理、餐饮设施、餐饮质量、住宿质量、外部交通可进入性、景区手机通讯良好、景区无线网络完备、珍稀动植物多样、文化遗存价值高以及紧急救援体系完备位于高重要性-低满意度象限,急需重点改进。【结论】在森林公园景区发展建设中,应重点改进旅游设施及其质量、旅游信息与通讯、旅游消费价格等满意度较低的项目。具体而言,应注重创新旅游吸引物,重点控制景区内小交通价格、餐饮价格,着重改善餐饮设施、旅游通讯设施,提高餐饮质量和住宿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于汝元  范兆飞  阎海平  陈淑娣  
森林的用途愈来愈向综合多效益发展,作为森林公园,更注意到它的生态环境效益.森林的理水效益是指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即森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从而调节水分大循环的进程,稳定河流、保持水土的作用.本文就公园内主要人工林类型的理水效益,作了较全面的评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洁  
本文在对陕西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周边的3个农村社区居民家庭的旅游就业情况以及来自生态旅游业的收入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该社区居民的旅游就业类型、收入分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该社区的旅游收入分配存在较大的不均等,有旅游收入的家庭2 0 0 2年和2 0 0 3年家庭旅游收入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 5 32 4和0 5 0 3,而影响社区居民旅游收入的主要因素是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其从事农业生产情况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舒欣  何双玉  胡菲菲  何茜  苏艳  李吉跃  
【目的】开展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综合评价,不仅能为森林康养游憩出行提供选择依据,还能为今后森林康养林的构建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夏季(6-8月),在广东省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中选取了毛竹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枫香林、杉木林和枫香杉木混交林5种林分,并设置1个无林地对照组,分析空气负离子浓度、空气含氧量、人体舒适度和植物精气4个指标的变化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系统聚类法构建森林综合保健指数和评价等级,对不同林分的综合保健功能进行评价。【结果】(1)从空气负离子浓度来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8 377±3 749)个/cm3)和毛竹林((4 257±2 021)个/cm3)处于Ⅰ级很适宜水平,杉木林((2 930±1 917)个/cm3)、枫香杉木混交林((2 907±2 012)个/cm3)和枫香林((2 529±1 996)个/cm3)均处于Ⅱ级适宜水平;无林地对照组((1 386±556)个/cm3)处于Ⅲ级较适宜水平。(2)5种林分和无林地对照组的空气含氧量均处于Ⅱ级较高水平,其中枫香杉木混交林(21.807%)最高,无林地对照组(21.338%)最低。(3)从人体舒适度来看,毛竹林(2.78)最佳,其次为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2.81),无林地对照组(4.85)最差,5种林分均处于Ⅰ级非常舒适水平,无林地对照组处于Ⅱ级舒适水平。(4)从植物精气相对含量来看,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最高(21.11%),其次为杉木林(14.75%)。在6-8月,植物精气种类数量和相对含量呈现递增趋势,不同月份森林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有较大差异,6月主要为萜烯类(占50.7%)和醇类;7月释放的主要为醇类(占30.9%)、酯类和萜烯类;8月释放植物精气种类的相对含量较均衡,以萜烯类(占23.1%)为主。(5)构建了森林综合保健指数(FCHI),根据FCHI值划分为5个评价等级,其中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0.904)和毛竹林(0.614)的综合保健功能处于Ⅰ级,其保健功能非常强;杉木林(0.455)、枫香杉木混交林(0.407)和枫香林(0.390)处于Ⅱ级,保健功能强;而无林地对照组(0.00)处于Ⅴ级,不具备保健功能。【结论】在夏季,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保健功效最佳,其次为毛竹林,在森林康养旅游中,建议游客优先选择这两种林分进行游憩。此外,今后在森林康养基地规划建设中,应注重保护性开发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的景观资源,合理利用其康养活动空间;在提升康养保健功能的林分改造中,可以仿照天然林的群落结构,适当配植多树种混交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建军  李剑锋  
构建森林公园解说系统评价体系,以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和访谈资料,分析了游客对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解说系统质量的感知程度。结果显示:游客对导游讲解质量总体感知较好;对标识牌设计和游客中心服务质量感知一般;而对信息资料制作质量感知较为负面,其中对信息资料设计与价位负面感知最为严重。因此,建议提高导游讲解质量,加强游客旅游体验度;强化标识牌的设计功能,提高游客对公园的认识度;制作高质量的旅游资料,满足游客期望;针对游客心理诉求,提升旅游服务的"软件",提高游客满意度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庄崇洋  黄金城  王宏  
【目的】探讨山地雨林中板根树及其板根的数量特征,为板根树与板根的特征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板根树的种属分布;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板根树木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用常规统计检验和拟合分布函数的方法,分别对板根树木及板根的密度和板根大小做量化分析。【结果】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中共有52个具有板根的树种,属于25个科的33个属,只在原始林出现的有18个种,只在退化原始林出现的有23个种,同时出现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的有11个种;板根树木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均呈集群分布,密度为013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