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0)
- 2023(3981)
- 2022(3395)
- 2021(3206)
- 2020(2785)
- 2019(6489)
- 2018(6335)
- 2017(12554)
- 2016(6985)
- 2015(7903)
- 2014(8019)
- 2013(8018)
- 2012(7844)
- 2011(7011)
- 2010(7204)
- 2009(6676)
- 2008(6797)
- 2007(6332)
- 2006(5880)
- 2005(5428)
- 学科
- 济(30164)
- 经济(30142)
- 银(15865)
- 银行(15718)
- 业(14740)
- 方法(14670)
- 行(14473)
- 管理(14466)
- 数学(13369)
- 数学方法(13236)
- 制(12396)
- 企(10539)
- 企业(10539)
- 融(9191)
- 金融(9190)
- 业务(8936)
- 度(8861)
- 制度(8857)
- 学(8262)
- 农(7901)
- 银行制(7749)
- 地方(7675)
- 中国(7582)
- 财(6440)
- 农业(5756)
- 业经(5233)
- 贸(4774)
- 贸易(4768)
- 易(4609)
- 地方经济(4539)
- 机构
- 大学(102391)
- 学院(100042)
- 济(42875)
- 经济(41989)
- 研究(39702)
- 中国(36227)
- 管理(34775)
- 理学(28979)
- 理学院(28578)
- 管理学(27924)
- 管理学院(27768)
- 科学(25482)
- 农(24181)
- 京(21930)
- 所(21874)
- 财(21368)
- 研究所(20216)
- 农业(19688)
- 中心(18329)
- 银(18313)
- 银行(17517)
- 江(17428)
- 业大(16855)
- 财经(16647)
- 行(16226)
- 经(15236)
- 经济学(14595)
- 省(14246)
- 院(14100)
- 北京(13548)
- 基金
- 项目(66241)
- 科学(50984)
- 基金(48901)
- 家(44840)
- 国家(44560)
- 研究(43821)
- 科学基金(36301)
- 社会(27772)
- 社会科(26404)
- 社会科学(26394)
- 基金项目(25641)
- 省(25296)
- 自然(24599)
- 自然科(24004)
- 自然科学(23987)
- 自然科学基金(23534)
- 划(21890)
- 资助(21484)
- 教育(20110)
- 重点(16117)
- 编号(15737)
- 部(15108)
- 发(14418)
- 计划(13673)
- 成果(13255)
- 科研(13111)
- 创(13085)
- 创新(12463)
- 教育部(12303)
- 国家社会(12123)
共检索到165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秦伟 梁守仁 贾文方
研究了太湖5种银鱼的形态检索特征。繁殖生物学和种群消长动态等,银鱼具典型蒙氏第一产卵群体类型的生物学特征,环境因子和人为干预的协同作用是造成太湖银鱼种群变化和资源衰退的主要原因。增殖资源可采取:限制凶猛鱼类发展,建立太湖银鱼人工增殖放流站和银鱼繁殖场,治理污染等措施。
关键词:
银鱼 种群动态 增殖 太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易春兵 刘军 张训蒲 杨学芬 何绪刚
从卵细胞粘丝,鳔管长与鳔长比值、鳃膜条宽度与全长比值、产卵群体等4个方面对近太湖新银鱼和太湖新银鱼进行的初步比较,证明近太湖新银鱼与太湖新银鱼均为2个有效种。
关键词:
近太湖新银鱼 太湖新银鱼 种间特征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亚洲 林楠 杨林林 程家骅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作为国内外水生生物资源养护领域普遍采用的一种做法,其在提升增殖种类资源量的同时,也会给野生资源种类和增殖水域生态系统健康带来诸多生态风险。现阶段,系统评价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实施有效的生态风险防控已成为构建负责任增殖放流模式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3个层面系统评述国内外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生态风险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阐述相应的生态风险防控措施,以期为我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生态风险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大命 唐晟凯 刘燕山 谷先坤 刘小维 殷稼雯 张彤晴 潘建林
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是我国特有的银鱼种类,主要分布在长江和淮河中下游及其附属湖泊,近年来其资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为了解太湖新银鱼遗传背景,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 (Cytochrome b, 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江苏省太湖、高邮湖、洪泽湖和骆马湖4个太湖新银鱼野生群体共144尾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结果显示,太湖新银鱼Cyt b基因序列共发现29个变异位点,定义2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_(d))为0.682±0.03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31±0.00021;4个群体中,高邮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高(H_(d): 0.609±0.078; π: 0.00094± 0.00027),太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低(H_(d): 0.343±0.107; π: 0.00075±0.00033)。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太湖新银鱼群体间遗传差异(71.53%)大于群体内遗传差异(28.47%),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_(st)值统计检验表明,骆马湖群体与太湖、高邮湖和洪泽湖群体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子系统树和单倍型网络进化图分析显示,25个单倍型形成2个明显地理分支,一支由太湖群体、高邮湖群体和洪泽湖群体组成,另一支由骆马湖群体组成。中性检验和错配分布图分析表明,太湖新银鱼历史上发生过群体扩张。整体来看,太湖新银鱼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应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建议将太湖、高群体和洪泽湖群体作为整体进行管理和保护,骆马湖群体单独管理和保护。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戈志强 沈其璋 喻叔英
自1995年农业部和水利部发出加速推广银鱼移植、增殖技术的通知以来,我国银鱼移植、增殖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种情况:其一如河南陆浑水库、山东许家崖水库、内蒙莫力庙水库等水域,是在移植后2~3年,取得了生产性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龚世园 张红星 汤永安 何胜秋
本文研究了淤泥湖产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春夏季繁殖时期生殖群体的体长、性比、生殖力、卵的特性、产卵场、产卵期等繁殖生物学。并记述了太湖新银鱼的繁殖生态条件等资料。
关键词:
淤泥湖 太湖新银鱼 春夏季繁殖生物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徐红艳 张训蒲 刘传凤 何绪刚 刘军
对富水水库太湖新银鱼性腺发育、生殖群体、生殖力、产卵场和卵母细胞粘丝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产卵群体数量占99%,生殖季节为2~4月,盛产期为2月底到3月上旬;产卵场主要分布在库湾;卵母细胞粘丝为粗细不同的短丝、其间距不等、长短不一且呈辐射型分布。
关键词:
太湖新银鱼 繁殖生物学 富水水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马宝珊 王思博 邵俭 李大鹏 谢从新 刘香江 霍斌
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 Lloyd)为中国特有种,由于过度捕捞和生物入侵等因素,其种群生存受到极大威胁。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拉孜至尼木江段共采集异齿裂腹鱼1126尾,利用单位补充量模型对其种群资源利用现状及其养护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和雄性异齿裂腹鱼年总瞬时死亡率(Z)分别为0.11/a和0.16/a,雌、雄种群自然死亡率(M)范围分别为0.08/a~0.09/a和0.10/a~0.12/a,雌雄鱼的当前捕捞死亡率(F_(cur))范围分别为0.02/a~0.03/a和0.04/a~0.06/a。异齿裂腹鱼雌鱼种群繁殖潜力比范围为61.7%~73.1%,全部高于目标参考点(40%),雄鱼种群繁殖潜力比范围为48.5%~63.3%,全部高于目标参考点(40%)。这表明在现有的资源养护措施下,异齿裂腹鱼种群的利用基本合理,但要防止长期持续利用对种群的不利影响。14种不同养护措施模拟结果表明,将异齿裂腹鱼的起捕年龄设置为不小于17龄或禁渔期至少设置为2—5月,可实现对其资源的有效养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吴婷婷 杨弘
利用RAPD 技术对太湖中的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寡齿新银鱼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共在太湖中的6 个采样片采到大银鱼和太湖新银鱼样品,在两个采样片得到了寡齿新银鱼的样品。结果表明,太湖中不同水域的三种银鱼没有明显的遗传差异。三种银鱼中,大银鱼的遗传相似性指数显示最大,太湖新银鱼的次之,寡齿新银鱼的最小,说明大银鱼的遗传变异性最小,寡齿新银鱼的最大,太湖新银鱼的遗传变异性界于两者之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夏德全 曹萤 吴婷婷 杨弘
1996~ 1997年 2年中在太湖 6个水域采集到大银鱼 (Protosalanxchinensis)、太湖新银鱼(Neosalanxreganius)和寡齿新银鱼 (Neosalanxoligodontis) ,并发现其中有 2个样品的RAPD图谱与其它样品的图谱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的DNA分析结果表明 ,这 2个样品不属于大银鱼、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的其它种银鱼 ,表明太湖中可能存在 5种银鱼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战伟 李钟杰 刘家寿 张堂林 叶少文 张华
2010年6月—2011年6月,对丹江口水库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不同繁殖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该水库产卵时间为1—5月(春群)和9—10月(秋群);其中春季群体的体长(65.79 mm±6.05 mm)、性腺成熟指数(17.26±6.42)、繁殖力(1851粒±342粒)和成熟卵径(0.62 mm±0.05mm)均显著高于秋季群体(体长(55.04 mm±3.18 mm)、性腺成熟指数(11.72±5.01)、繁殖力(1 067粒±190粒)和成熟卵径(0.53 mm±0.04 mm))(P<0.05);但是两个群体的丰满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张洪祥 刘本文 赵同省 王元好
介绍了吉利河水库大银鱼人工繁殖和增殖的一些技术措施,包括亲鱼的鉴别选择,人工授精技术 要点,受精卵的孵化管理、投放、增殖措施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