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35)
2023(3385)
2022(2839)
2021(2624)
2020(2253)
2019(4960)
2018(4854)
2017(8886)
2016(5030)
2015(5782)
2014(5556)
2013(5580)
2012(5415)
2011(5029)
2010(5068)
2009(4484)
2008(4435)
2007(3948)
2006(3619)
2005(3283)
作者
(18725)
(15654)
(15584)
(14954)
(10174)
(7812)
(6873)
(6210)
(6170)
(5703)
(5611)
(5533)
(5414)
(5325)
(5181)
(4947)
(4769)
(4694)
(4665)
(4648)
(4173)
(4111)
(3991)
(3797)
(3704)
(3612)
(3542)
(3395)
(3366)
(3290)
学科
(18047)
经济(18021)
管理(10443)
(9894)
(8839)
方法(7535)
(7406)
企业(7406)
数学(6617)
数学方法(6490)
(5471)
中国(4863)
(4477)
地方(4278)
农业(3706)
(3538)
(3502)
业经(3495)
环境(3329)
税收(3248)
(3207)
(3116)
贸易(3114)
(3008)
(3000)
(2698)
金融(2698)
生态(2564)
(2563)
理论(2541)
机构
大学(75164)
学院(73422)
研究(34877)
科学(26493)
中国(25704)
(25336)
经济(24696)
管理(22265)
(22176)
(20611)
研究所(19305)
理学(18848)
理学院(18442)
农业(18257)
(17950)
管理学(17759)
管理学院(17654)
业大(16288)
中心(15095)
(13391)
(13151)
(13121)
(12309)
实验(12104)
(11731)
科学院(11691)
实验室(11656)
农业大学(11541)
北京(11390)
重点(11083)
基金
项目(54496)
科学(41381)
基金(39724)
(39284)
国家(39028)
研究(31475)
科学基金(30741)
自然(23915)
自然科(23314)
自然科学(23303)
自然科学基金(22875)
(20997)
基金项目(20980)
(19382)
社会(17913)
资助(17058)
社会科(16772)
社会科学(16763)
重点(14109)
教育(14081)
计划(13830)
科技(13091)
(11967)
科研(11466)
(11341)
编号(11134)
专项(10799)
(10577)
创新(10062)
(9626)
期刊
(27724)
经济(27724)
学报(21648)
研究(20655)
(18998)
科学(18097)
中国(17172)
大学(14844)
学学(14307)
农业(13112)
(8367)
管理(8317)
(7501)
业大(6621)
资源(6442)
教育(6326)
(5861)
金融(5861)
农业大学(5405)
林业(5286)
(5098)
经济研究(4684)
自然(4556)
技术(4528)
财经(4263)
科技(4256)
中国农业(4005)
(3627)
(3579)
业经(3451)
共检索到115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锐  赵佳玉  肖薇  刘寿东  李汉超  徐敬争  胡诚  肖启涛  
湖泊的辐射和能量收支的观测研究对于气象学和水文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于2012年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和小气候观测系统观测太湖表面的辐射平衡、湖泊与大气之间的感热和潜热通量、水温廓线和常规气象要素数据,分析太湖表面辐射及能量收支的时间变化特征以及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1)太湖2012年辐射收支四分量(向下短波辐射、向上短波辐射、向下长波辐射和向上长波辐射)的年均值分别为146.5、9.4、359.7和405.4 W/m~2,反照率的年均值为0.06,各辐射分量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2)净辐射和热储量日变化趋势相同,正午最高,午夜最低;湍流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幅度较小;不同天气条件下能量分配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宁  王乃昂  黄银洲  李宏宇  路俊伟  
论文以巴丹吉林沙漠腹地陆面和湖面能量平衡系统的定位观测数据为基础,对比分析了夏季不同天气条件下两种典型下垫面的辐射收支和能量分配之异同,评价了典型晴天的辐射收支与能量分配对季节平均气候态的代表性。结果显示,按"晴天—多云—阴天—降水"的顺序,陆面与湖面的总辐射、反射短波辐射和净辐射之日均值呈逐渐减小趋势,大气逆辐射则逐渐增大。湖面长波辐射亦随这一天气变化顺序逐渐增大,暗示地下水携带的热量和局地平流作用对湖水表面温度皆有影响。非降水天气时,陆面感热通量占净辐射的主要部分。云和降水皆会直接影响陆面的能量分配,感热通量一般随云量的增加而减小,潜热通量则逐渐增大。湖面典型晴天的午后存在逆温现象,然降水...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蔺恩杰  江洪  陈云飞  
利用涡度相关观测技术研究了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镇人工高效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林生态系统的水汽通量变化特征,同时结合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分析了水汽通量对净辐射的响应。结果显示:雷竹林全年水汽通量基本为正值,夏季最高,春秋季变化特征相似,冬季最低,最高月份为7月,最低月份为1月。实验区全年降水量为1 201.72 mm,蒸散量为669.84 mm,蒸散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74%,较人工针叶林,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柞树Xylosma racemosum林,杂木林,杉木Cunnin...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仕强  刘寿东  王咏薇  王成刚  白杨  
城市化发展导致城、郊能量平衡及辐射平衡存在明显差异。利用城、郊夏季涡度相关系统观测数据,分析了南京城、郊在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能量平衡、反照率以及储热项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夏季晴天条件下,城、郊辐射收支分配有显著不同。城市辐射陷阱作用导致城区向上短波辐射日均值小于郊区,城、郊分别为24.6W/m2和39.5W/m2,城市辐射陷阱效应导致截留的短波辐射日平均值可达23.7W/m2。同时城市地表向上长波辐射日均值大于郊区自然地表,城、郊分别为505.1W/m2和488.3W/m2,这与城、郊地区不同的地表温度直接相关;(2)城、郊能量平衡分配的方式有显著不同,城市地表储热及感热为能量分配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崔日鲜  
基于山东境内17个气象站1961—2012年逐日日照时数资料,利用Angstrom公式估算各站点太阳总辐射,并利用空间插值法、线性倾向估计和Pettitt突变检验方法对全年和四季太阳总辐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2012年山东地区多年平均年太阳总辐射的变化范围为4 814.3~5 338.8 MJ/m2,地区间差异大,全年太阳总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部多、南部少;全年和夏季太阳总辐射时间序列在全部17个站点趋于减小趋势,且除威海外,均达到至少0.05显著性水平;除春季和秋季各有3个和1个站点太阳总辐射呈增大趋势外,其余站点春季、秋季和冬季太阳总辐射均呈减小趋势;全年和各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伟  顾骏强  杨军  林惠娟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基本、最重要的能源来源,也是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子之一,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太阳总辐射的气候学经验公式Q=Q0(a+bs),根据杭州1993年~2005年逐时太阳总辐射和逐日日照百分率的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的回归分析,按季节导出杭州太阳日总辐射经验公式的系数,并对四季经验公式进行检验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按季节建立的经验公式的精度较高;②杭州地区月太阳总辐射平均值为359.17MJ/m2,月太阳总辐射在(204.31~564.83)MJ/m2之间;月变化表现为双峰型,5月和7月为两个高值,6月因受梅雨天气的影响为一相对低值;③杭州日总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平  陈宗瑜  
对云南低纬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和经纬度站点的太阳紫外辐射强度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紫外辐射强度在云南全境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紫外辐射的基本变化主要受天文因子的影响,其一般变化特征与总辐射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②紫外辐射强度受测站纬度的影响,随测站纬度的升高而减小,其同经度递减率为纬度每增加1°,紫外辐射强度干、雨季分别减小0.679W/m2和0.157W/m2;不同经度分别减小0.340W/m2和0.306W/m2,且紫外辐射强度随纬度的变化率干季大于雨季,具有明显的干雨季特征。③紫外辐射强度受测站海拔高度的影响,随测站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化率为海拔高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鑫  刘元波  
本文采用统计相关分析、Morlet小波分析、rodionov时间序列分析与GiS空间分析等技术方法,分析了1983年7月至2012年9月长江流域SrB和CereS地表净辐射月产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拟合后遥感产品比气象辐射站点观测值整体高15.8%,平均误差为15.31 W/M2,均方根误差为21.58 W/M2。长江流域地表净辐射多年均值为78.0 W/M2,整体呈下降趋势,于1996年突降,存在16年和10年周期;季相上,呈夏>春>秋>冬。空间上,呈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1996~2012年相较1983~1995年净辐射整体下降,其中上游流域降幅大于中下游;净辐射降低主要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学海  张一平  宋清海  李培广  刘运通  金艳强  李敬  林友兴  张树斌  
为了探讨干热河谷太阳辐射的特征,本文利用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通量塔上连续2年(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辐射数据,对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植被林冠上太阳辐射(总辐射(Q)、反射辐射(Qα)、有效辐射(I)、净辐射(Rn))的日变化、季节和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了反照率(α)和I变化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该区域Q、Q_α、I、R_n的年均辐射值分别为6 210.2、807.9、1 822.9、3 578.7 MJ/(M2·a)。雨季各辐射总量占年总量比例分别为52.9%、56.3%、39.1%、59.2%,除雨季I占全年的比例小于干季外,其他3个辐射分量占全年的比例均是干季<雨季。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蒋冲  朱枫  杨陈  王飞  穆兴民  李锐  
基于秦岭南北地区47个气象站1960-2011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通过Angstrom方程和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各站点的光合有效辐射(PAR),并借助Spline空间插值、Pettitt突变点检验和相关分析等手段对PAR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变、突变特征及其可能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秦岭南北地区PAR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明显,在空间上呈北高南低的分布格局;在季节分布上,夏季、春季、秋季、冬季依次减小。②52年间,该地区年PAR整体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递减;时间变化方面,春季PAR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其余季节均呈下降趋势,夏季减小最快,其次为冬季,秋季最小。③该地区89%的站点年PAR存在突变,突变站点中的85%发生于1979-1983年间;夏季89%的站点发生突变,突变站点中的90%发生于1979-1983年间;冬季68%的站点发生突变,但突变时间同步性和一致性较差;春季和秋季突变现象不甚明显。④气候变化(风速下降)、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工业生产导致的气溶胶增多是导致PAR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而火山爆发引发的气溶胶增加则是PAR波动的主要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马金玉  罗勇  梁宏  李世奎  
论文利用近半个世纪(1961—2009年)全国58个气象站的地面太阳总辐射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全国及区域地面太阳总辐射的年际、季节长期变化趋势特征、年代际距平、周期和突变点。结果表明:全国58个站点地面年太阳总辐射的长期变化趋势主要呈变化不明显和下降明显,分别占总站点数的50.0%和46.6%,且具有一定的气候地带性和局地差异。省级大城市的站点中,下降明显的站点约占该类站点数的三分之二,而其他城市以变化不明显的站点居多。从年代际距平看,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呈上升趋势的站点占总站点数的比例分别约为80%和50%;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娟  徐丹丹  罗宇翔  郑小波  周成霞  康为民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变化会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用云贵高原1961~2009年日射站辐射和气象观测资料,对多年来到达地面太阳总辐的年和季节变化趋势,及辐射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1~1988年,总辐射呈明显下降趋势,之后发生逆转,1988~1994年总辐射呈显著上升趋势,1994年后其变化趋于缓和。总体呈现变暗-变亮-变缓的趋势。各季节总辐射变化的趋势为,秋季变化趋势极显著,春季变化的趋势显著,夏季变化的趋势较显著,冬季变化不明显。高原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与总辐射经历的变暗-变亮-变缓在时间上基本一致。总辐射变化对该地区的最高气温影响显著,但对蒸发量的影响不太明显。影...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萍  崔梅艳  李矜霄  刘树华  
根据1993—2016年昆明市24 a太阳辐射及其他相关资料,采用回归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小波分析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昆明市地面太阳辐射变化特征,并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24 a来昆明市地面接收年太阳辐射量在4620.21~6221.65 MJ/m~2之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2016年,最小值出现在2008年,平均每年的太阳辐射为5598.06 MJ/m~2,且整体上呈现波动式上升趋势。昆明市干湿季分明,干季(11月—次年4月)地面得到的太阳辐射量较多,为2825.22 MJ/m~2,雨季(5—10月)较少,为2774.41 MJ/m~2;一年中地面接收太阳辐射量最多月份在4月,其值为604.75 MJ/m~2,最少的是12月,其值为361.01 MJ/m~2,相差243.74 MJ/m~2。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有一个突变点为2014年,但不明显。年小波分析表明,近24 a昆明市各年地面接收的太阳辐射量主周期为15 a;季节小波分析发现,干季比雨季振幅大,其主周期都为19 d。近24 a昆明市地面太阳辐射受自然和人为因子共同影响,其中自然因子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量,人为因子中对太阳辐射影响最大的是工业总产值,且自然因子的作用大于人为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志高  林爱文  王伦澈  
基于长江中游5个气象辐射站点1961年以来的每日太阳辐射成分及其他气象观测数据,应用线性回归、相关分析、Pettitt突变检验等方法,探讨了近半世纪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太阳辐射的变化特征,指明地面接收太阳辐射的突变年份,并分析了太阳辐射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3年来长江中游地面接收太阳总辐射呈现先下降("变暗")、后上升("变亮")的趋势,该区域的辐射变化与全球范围内的"变暗"及"变亮"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呈现较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63;而降水量则与太阳辐射呈现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41。太阳辐射的这种突变变化也直接导致了气温的变化,在"变暗"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61和0.82,但其与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在"变亮"阶段,太阳辐射与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平均气温呈现出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62以及0.46,但其与最低气温的相关性则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树主要生长季节冠层太阳总辐射 (Q)与净辐射 (Rn)的实测资料 ,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从分形理论的角度 ,进一步揭示Q与Rn 的关系特征 ,探索果树冠层净辐射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1)Rn 与Q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回归拟合关系式为Rn =0 74 0 8Q - 32 4 36 ,相关系数r可达 0 9811(n =2 6 2 79) ,Fcal=3436 6 5 2 >>=F0 .0 12 6 2 77=6 6 3;2 )Q与Rn 分形曲线均存在 2个无标度区 ,二者无标度区拐点的界限时间分别为 4 5 3、4 4 1min ,且分形维数均很接近 ...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