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31)
- 2023(15684)
- 2022(12804)
- 2021(11607)
- 2020(9580)
- 2019(22015)
- 2018(21834)
- 2017(41766)
- 2016(23041)
- 2015(25919)
- 2014(26244)
- 2013(26037)
- 2012(24586)
- 2011(22466)
- 2010(22708)
- 2009(20834)
- 2008(20592)
- 2007(18639)
- 2006(16705)
- 2005(15474)
- 学科
- 济(104449)
- 经济(104359)
- 管理(57414)
- 业(55694)
- 企(40910)
- 企业(40910)
- 方法(36849)
- 中国(33459)
- 地方(32893)
- 数学(32074)
- 数学方法(31778)
- 农(31687)
- 业经(23509)
- 学(22611)
- 财(21605)
- 农业(21531)
- 制(18871)
- 贸(18363)
- 贸易(18348)
- 易(17615)
- 地方经济(16949)
- 环境(16826)
- 融(16572)
- 金融(16569)
- 银(16370)
- 银行(16320)
- 发(16123)
- 行(15733)
- 和(15256)
- 理论(13807)
- 机构
- 学院(330873)
- 大学(328670)
- 济(134266)
- 经济(131107)
- 研究(124360)
- 管理(117619)
- 理学(99326)
- 理学院(97905)
- 管理学(96072)
- 管理学院(95425)
- 中国(93432)
- 科学(79495)
- 京(72895)
- 所(65293)
- 农(62957)
- 财(60384)
- 研究所(59401)
- 中心(56573)
- 江(53379)
- 业大(51048)
- 农业(49279)
- 范(48386)
- 师范(47873)
- 财经(46778)
- 北京(46506)
- 院(45462)
- 州(44061)
- 经(42170)
- 经济学(41241)
- 省(40338)
- 基金
- 项目(217739)
- 科学(169498)
- 研究(158220)
- 基金(153712)
- 家(135611)
- 国家(134450)
- 科学基金(112855)
- 社会(98457)
- 社会科(93086)
- 社会科学(93057)
- 省(87539)
- 基金项目(81948)
- 划(73826)
- 自然(72123)
- 教育(70911)
- 自然科(70259)
- 自然科学(70241)
- 自然科学基金(68912)
- 编号(64805)
- 资助(61529)
- 发(53681)
- 成果(52734)
- 重点(50755)
- 课题(46634)
- 部(46373)
- 创(44287)
- 发展(42689)
- 展(42030)
- 创新(41631)
- 科研(41169)
- 期刊
- 济(159143)
- 经济(159143)
- 研究(100411)
- 中国(72574)
- 农(58255)
- 学报(55428)
- 科学(51019)
- 财(46076)
- 管理(42019)
- 大学(40597)
- 农业(39364)
- 教育(38071)
- 学学(38002)
- 融(33051)
- 金融(33051)
- 技术(29087)
- 业经(27222)
- 经济研究(24799)
- 问题(22725)
- 财经(22681)
- 业(21609)
- 经(19617)
- 资源(19149)
- 图书(17383)
- 版(16609)
- 贸(16191)
- 技术经济(16147)
- 发(15898)
- 科技(15609)
- 现代(15499)
共检索到5154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邵玉龙 许有鹏 马爽爽
太湖流域是我国城市化高度发达地区,城市化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但同时对原有河流水系造成了较大冲击,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苏州市是太湖流域城市化发展最为典型的城市之一,近几十年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区域河网萎缩,水系连通受阻。为此运用图论和GIS的方法探讨了水系结构与河流连通变化。研究表明:(1)近50a来,苏州市中心区河流总长减少了约84km,河网密度下降了约19.7%;(2)研究区二、三级河流持续减少,一级河流不断增加,呈明显的主干化趋势;(3)河流结点数和河链数均呈下降趋势,且1980s到2009年的变化幅度要比1960s到1980s的变化幅度大;(4)水系连通度由19...
关键词:
河网水系 水系连通性 连通度 苏州市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柳艳 许有鹏 余铭婧
为探讨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等对太湖流域腹部地区平原河网水系的影响,选取城镇化快速发展且城镇化程度很高的武澄锡虞区为例开展了研究。以1960年代、1980年代和2003年水系为基础,依据河道宽度对水系分级,并从河流地貌学角度定量分析了河网密度、水面率、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分维数等结构特征及长时间序列的水位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水系要素基本上都在减小;不同等级的河流长度和河湖面积除一级河流面积增加外,均呈减少趋势。河网密度、水面率、分维数均变小,河网复杂度、河网结构稳定度下降,河网演化趋于主干化、单一化,河湖连通性下降。城镇化前后变化显著,且1980年代以来变化加快。同时城镇化背景下的水系...
关键词:
城镇化 河网水系 水文特征 太湖平原河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苏伟忠 陈维肖 郭葳 汝静静
城乡景观改变了河网结构的自然演进,致使河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退化。论文提出基于区域尺度分析城乡用地扩张对河流干扰的空间概念——城乡内河,直接把流域河流集合体的拓扑结构与城乡用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城乡内河密度URRD和490个小流域单元,揭示太湖流域城乡发展最快时期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影响机制:URRD值从1985年的57.10m/km2增长到2010年的122.28 m/km2,翻了一番,等级结构由低级主导到高级领先,明显沿重点发展轴线以城镇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局地呈现负增长;分析表明,URRD与河网密度RD相关弱,与城乡用地密度URD相关显著,但不同URD阶段URRD-URD相关系数不同...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孟飞 刘敏 吴健平 郑国强 张心怡
基于遥感资料和GIS分析,对2000年~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包括河流、池塘、养殖鱼塘)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变数量特征,河网水系的变化强度、河网流失强度的区域分异特征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对河网缩减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①2000年~2003年,浦东新区河网水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为水域面积减少和河网密度的快速降低,其中河流面积净减少449hm2,年平均流失率4%,河流密度年平均缩减率为5%;②城市化不同发展程度对河网水系有不同的影响规律,城市化率很高的主城区,河网水系稳定,变化很小;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城市边缘区,城市化进程迅速,河网水系缩减迅速;城市化水平低,远离市区,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伟峰 孙在宏 邵繁荣 倪婷 冯松松 张果
分析高度城市化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演化以及驱动因素,可为优化区域未来的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土地资源的保护和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1998~2008年苏州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运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程度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指标测算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8~2008年,苏州市耕地面积显著减少,农业结构调整明显;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面积急剧增加,与耕地减少呈显著负相关;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逐年提升;苏州全域耕地、园地、城市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均为昆山市,建制镇和独立工矿用地相对变化率最大的分别是张家港市和吴江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土地利用结构演化的人文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驱动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左其亭 李可任
河湖水系是水资源的载体,也是人与水相互作用的媒介,河湖水系对人水关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河湖水系的连通状况上。河湖水系连通条件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起人水关系的变化,开展河湖水系连通下人水关系的变化分析与研究十分迫切和关键。论文以郑州市为研究区域,在系统总结河湖水系连通条件和典型连通工程的基础上,对人水关系进行分析,通过不同时期人水关系对比,得出河湖水系连通条件下的郑州市人水关系变化情况。总结人水关系的变化规律和趋势,进一步揭示河湖水系连通演变与人水关系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机理,为未来进一步科学调控人水关系、实现人水和谐提供参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俊 杨俊宴 史北祥
中心区在各类发展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了特定的空间形态。本文在对其空间形态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同心圆圈层分布规律、自组织竞争择优规律、依轴核延伸拓展规律以及空间不平衡发展规律等中心区空间形态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对各个规律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尝试探析其形成的动力机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空间形态形成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
中心区 空间形态 发展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玲燕 杜建国 刘高峰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峰 吕慧华 许有鹏
针对平原区城镇化背景下水系减少及连通受阻等下垫面变化引起的洪涝加剧问题,综合考虑水系结构和水力特性等因素,建立满足行洪排涝需求的平原水系连通度量方法,并以浙东沿海平原河网区为例,分析了城镇化下平原水系特征变化及其对河网连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近20a来研究区水系数量和结构复杂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衰减,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20%和30%左右,水系尤其是低等级河道的减少导致河网结构趋于骨干化;2河网连通度受水面率等数量特征和水系空间连接结构的共同影响,在水系数量持续减少情况下,整个河网连通度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说明了骨干河道工程对水系空间结构特征的优化,可缓解水系减弱对河网连通的负面效应;3建立的河网连通度方法合理反映了水系数量和结构变化下的河网连通度演变规律,以及水系变化下区域排涝能力的空间差异特征,具有操作性强特点。
关键词:
水系变化 水系连通 平原河网 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宗礼 刘晓洁 田英 王中根 郝秀平 李新攀
南方河网地区是我国人口、资源、产业密集区。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南方河网地区面临着河湖萎缩,洪涝灾害频繁,区域抗旱应急能力不足,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等一系列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对区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在对典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进行归类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南方河网地区实施河湖水系连通的关键问题,包括连通需求分析,基础条件论证,连通方式选择及连通保障体系的建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爽 王进
太湖流域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200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1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自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工业化发展迅速,由以乡镇企业为主过渡到外资和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就业迁移人口,成为全国流动人口的主要集中区。同时使得外来人口成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以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太湖流域外来人口来源的地域和城乡构成,计算了外来人口数量及分布情况,指出外来人口的城乡非均衡分布促成地区城镇化率的小幅上升,太湖流域各地区的上升幅度在2%左右,部分解释了隐性城镇化率的产生。在城市市区,外来人口平均占到总城市人口的18%。对于50万人口以...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城市化水平 外来人口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金祥荣 王桤伦
“钱塘江时代”的来临 ,标志着杭州迈向国际大都市的步伐大大加快。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来看 ,现代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始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翼。江干作为新的城市中心区 ,在分析有利条件和现实难点的基础上 ,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是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杭州“构筑大都市 ,建设新天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德超 李香萍 杨吉山 陈中原 吴朝军
随着城市建成区域不断扩展 ,上海市的河流数量锐减 ,水质明显恶化 ,雨季暴雨积水严重 ,给城市水系水质和排水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分析了 5 0年来上海市城市化过程中河网水系的演化及其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耦合关系 ,得出了河流自然排水功能下降 ,径流系数 (不透水面积 )增加的不利于城市排水的结论。作者提出了尽量保留现有城市河道 ,完善泵站—管网排水系统。
关键词:
城市化 河网水系演化 土地利用 排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雯 杨凯 徐启新
城市化对河网水系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使城市化地区水系的界定变得模糊。基于水利片这一城市集排水的基本单元,借鉴上海水务部门河流等级管理系统,探讨了上海河网的结构特征以及城市化对河网发育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河网发育基本符合水系发育的一般规律;城市化已经成为改变城市地区河网结构发育趋势的主导因素,其影响集中地表现为河网长度发育能力的弱化、河网结构简单化和河道形态的人工化;河网结构与水网功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水面率、河面率、平均分枝比、平均长度比、单位面积槽蓄容量和单位面积可调蓄容量是上海城市河网结构和功能的主要表征指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仇恒佳 卞新民
在RS和GIS支持下,通过对1984和2002年TM影像解译,分析了研究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利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了景观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耕地向水域、城镇用地和其它非农建设用地转变迅速,其中耕地的减少占土地利用总减少面积的79.3%,建设用地和水域的增加分别占土地利用总增加量的63.5%和36.5%。城镇、工矿等人文景观斑块面积增大,并趋向集中;林地与耕地等自然、半自然景观类型斑块破碎度增加,分布趋于分散;耕地与城镇景观类型的斑块形状日趋复杂;耕地的突出优势变小,整体景观异质性程度上升。受区位和地形的影响,在苏州城区附近和东部平原区耕地流失强度较大,18...
关键词:
景观格局 动态变化 人文驱动力 环太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