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28)
- 2023(9843)
- 2022(8244)
- 2021(7473)
- 2020(5965)
- 2019(13227)
- 2018(13046)
- 2017(23968)
- 2016(13375)
- 2015(14833)
- 2014(14891)
- 2013(14663)
- 2012(14312)
- 2011(13333)
- 2010(13956)
- 2009(12811)
- 2008(12863)
- 2007(11624)
- 2006(10964)
- 2005(10404)
- 学科
- 济(62502)
- 经济(62436)
- 管理(36807)
- 业(31469)
- 地方(24111)
- 企(22830)
- 企业(22830)
- 中国(20777)
- 农(19391)
- 环境(18622)
- 方法(16695)
- 学(15947)
- 业经(14947)
- 地方经济(13780)
- 数学(13538)
- 农业(13432)
- 数学方法(13319)
- 发(12474)
- 融(11531)
- 金融(11529)
- 银(11326)
- 银行(11300)
- 行(11092)
- 制(11012)
- 财(10901)
- 和(10679)
- 划(10440)
- 资源(9852)
- 贸(9645)
- 贸易(9631)
- 机构
- 学院(197354)
- 大学(195298)
- 研究(78013)
- 济(77918)
- 经济(76032)
- 管理(68637)
- 中国(59021)
- 理学(57030)
- 理学院(56164)
- 管理学(55032)
- 管理学院(54669)
- 科学(50018)
- 京(44158)
- 所(41234)
- 研究所(37380)
- 农(37190)
- 财(36042)
- 中心(35264)
- 江(34294)
- 范(31857)
- 师范(31553)
- 业大(29307)
- 农业(28754)
- 北京(28578)
- 院(28456)
- 州(27373)
- 财经(27056)
- 省(26921)
- 师范大学(25410)
- 经(24212)
- 基金
- 项目(127381)
- 科学(100062)
- 研究(94136)
- 基金(89420)
- 家(79115)
- 国家(78419)
- 科学基金(65672)
- 社会(59259)
- 社会科(56077)
- 社会科学(56059)
- 省(52427)
- 基金项目(46983)
- 划(43811)
- 教育(41779)
- 自然(40931)
- 自然科(39770)
- 自然科学(39755)
- 自然科学基金(38979)
- 编号(38083)
- 资助(35551)
- 发(34778)
- 成果(31918)
- 重点(30374)
- 课题(28489)
- 发展(27884)
- 展(27387)
- 部(26599)
- 创(26110)
- 创新(24539)
- 国家社会(24351)
共检索到324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徐斌
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导致苏南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政绩考核的片面性,法律的不健全和缺位,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保障,以及无效的公众参与和监督也是造成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重要因素。目前,太湖地区面临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压力。从整个流域看,太湖仍然没有走出边治理边污染的怪圈。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琴 倪平 毕军 马宗伟
目前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尚未建立,无法准确掌握分区管理体系的实施现状、把握影响太湖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影响因子。以太湖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不同时空尺度和管理边界下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了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不同管理目标下的差异化绩效评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合生 虞孝感
加强区域合作,协调产业发展和整治水环境是促进太湖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实现太湖流域区域合作的突破口在于共同整治水环境和构筑环太湖旅游圈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区域合作 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穆贤清 黄祖辉
目前我国水环境问题十分严峻,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的压力。水体污染加重了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西北诸省有相当多的地区水资源拥有量在安全警戒线以下。南方各省由于水质污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靳晓莉 高俊峰 赵广举
太湖流域历来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之一。分析了流域近20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环境变化,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社会经济预测基础上对水环境未来演变做了定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太湖流域GDP年均增长率为11.6%,城市化率提高31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作物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逐年减少;与此同时,超标河长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上升了23个百分点,太湖水质20年来下降了两个级别;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流域用水总量逐年上升,特别是生活用水量;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工业产值增加有下降趋势,而生活污水排放量却大幅上升,农业化肥使用、畜禽和水产养殖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越来...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发展 水环境 影响 太湖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欧维新 徐昔保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尚不清楚。论文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典型商品粮基地——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期遥感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历史文献,分析太湖流域25 a来耕地变化情况,并选取农产品生产、碳蓄积、水源涵养三个关键指标探讨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25 a来太湖流域耕地减少显著,以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为主,1985—2000年流域耕地仅减少1 346.82 km2,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和江苏省,态势并不严峻;2000—2010年是流域耕地减少的主要时期,减少面积达4 31...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生态服务功能 太湖流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玲燕 杜建国 刘高峰
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定量估算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研究有助于了解农村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新农村建设规划和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太湖流域镇江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云模型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PSR分析框架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雷达图、云模型发生器分析其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模型能够较好地表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的变化特征;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对太湖流域镇江区域的工农业废水排放、供水总量和治水投入的要求更高;2010~2014年太湖流域镇江区域农村水环境承载力基本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但总体处于弱承载状态,且丹阳>丹徒>润州>京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妍 高俊峰 高永年 刘聚涛
根据研究地域的生态特征,综合考虑流域内生态系统相互影响机制,结合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及社会统计等多源数据,运用PSR模型从胁迫因子、状态因子以及效应因子三方面构建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太湖流域综合生态健康进行评价,并对其空间分异及动态转移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2008年间,研究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处于亚健康水平,区域综合生态健康指数由2000年的0.584下降至2008年的0.512,有92%的区域综合生态健康指数呈下降态势。生态健康存在明显区域性差异,整体呈现由东北至西南逐渐下降的趋势。生态健康状态较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南部苕溪流域的安吉县、德清县及长兴县一带...
关键词:
流域 生态系统 健康 评价 太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川根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推行的是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给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太湖蓝藻的爆发说明太湖流域必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努力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既是环太湖地区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环太湖地区厚重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实现环太湖流域环保的一体化和有效防治太湖污染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太湖流域 蓝藻 生态文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喜群
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嵌套性使得生态治理难以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而需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分析对象的研究发现,生态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生态治理效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内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有效应对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行困局,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治理专门机构以协同政府内部的治理行为,建立环境市场以协同政府和企业的治理行为,健全公众参与制度以协同公众与政府以及公众与企业的治理行为。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太湖流域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玉庆 徐曙东 高珊 曹明霞
太湖流域是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区域,这一区域内的农业功能已由经济型向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功能转变。在太湖流域实施生态农业建设,推进传统种植方式的彻底改变,不仅是改善太湖流域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也是加速地区产业升级、转变增长方式的有利契机。目前太湖流域生态农业建设与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需要各级政府加大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
关键词:
环境质量 使用权 环境容量 生态补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玉华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再生产过程必须以自然再生产为前提,而环境的纳污能力又构成了经济增长的极限。目前,跨界水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成为治理的难点。太湖流域横跨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太湖流域跨界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体水质每10年下降一个层次。到21世纪,85%以上的水体为不合格水体,并且水体污染项目不断增加,水事纠纷不断,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太湖流域跨界水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流域管理体制设计缺陷、生态补偿机制缺乏、产业结构不合理、地方保护主义和法律法规不...
关键词:
太湖流域 跨界水生态 演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虞锡君
太湖北部蓝藻暴发事件给予人们重要警示,必须充分认识到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必须实行水污染防治的制度创新,着力构建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本文阐述了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二是跨界水污染补偿机制;并初步探索了太湖流域水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框架。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喜群
生态治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以及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嵌套性使得生态治理难以单纯依靠政府或市场,而需寻求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以太湖流域生态治理案例中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为分析对象的研究发现,生态治理主体和治理手段趋向多元化;多元治理主体之间开始互动融合;政府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生态治理效力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内部不稳定的合作关系。为有效应对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现行困局,需建立强有力的生态治理专门机构以协同政府内部的治理行为,建立环境市场以协同政府和企业的治理行为,健全
关键词:
生态治理 太湖流域生态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广达 吴剑
文章以2004~2010年我国太湖流域上下游苏沪边界为研究对象,结合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上游氨氮超标排污量对下游企业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设计了我国工业企业生态环境成本补偿标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太湖流域苏沪边界水质普遍位于劣五类等级,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太湖上游氨氮超标排污量对下游企业利润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太湖流域上游江苏省每排放1吨氨氮污染物造成下游上海市工业企业经济损害的环境成本约为27.53万元,平均年损失约为262.73亿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