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6)
- 2023(10764)
- 2022(9563)
- 2021(9011)
- 2020(7456)
- 2019(17201)
- 2018(17114)
- 2017(33091)
- 2016(18084)
- 2015(20406)
- 2014(20350)
- 2013(20231)
- 2012(18463)
- 2011(16582)
- 2010(16379)
- 2009(14798)
- 2008(14190)
- 2007(12111)
- 2006(10519)
- 2005(8984)
- 学科
- 济(74951)
- 经济(74876)
- 管理(50548)
- 业(46874)
- 企(38867)
- 企业(38867)
- 方法(34772)
- 数学(30217)
- 数学方法(29905)
- 地方(19332)
- 农(19000)
- 学(17861)
- 中国(17683)
- 财(15987)
- 业经(15639)
- 农业(12986)
- 环境(12393)
- 和(12296)
- 贸(12128)
- 贸易(12124)
- 理论(11936)
- 易(11622)
- 技术(11033)
- 地方经济(10995)
- 制(10824)
- 务(10112)
- 划(10071)
- 财务(10052)
- 财务管理(10037)
- 教育(9780)
- 机构
- 大学(256505)
- 学院(254804)
- 管理(104158)
- 济(95800)
- 经济(93595)
- 理学(91448)
- 理学院(90338)
- 管理学(88705)
- 管理学院(88268)
- 研究(84939)
- 中国(60378)
- 科学(56307)
- 京(54539)
- 所(42837)
- 农(42167)
- 财(41291)
- 业大(40971)
- 研究所(39640)
- 中心(37797)
- 江(35537)
- 范(35357)
- 师范(35065)
- 财经(34152)
- 北京(34100)
- 农业(33292)
- 院(31389)
- 经(31083)
- 州(29378)
- 师范大学(28643)
- 经济学(27491)
- 基金
- 项目(184914)
- 科学(145083)
- 基金(133814)
- 研究(133385)
- 家(117334)
- 国家(116383)
- 科学基金(99682)
- 社会(82708)
- 社会科(78192)
- 社会科学(78171)
- 省(72803)
- 基金项目(72587)
- 自然(66517)
- 自然科(64909)
- 自然科学(64895)
- 自然科学基金(63709)
- 划(61352)
- 教育(60652)
- 编号(54759)
- 资助(54423)
- 成果(43198)
- 重点(41413)
- 部(40008)
- 发(39544)
- 创(38307)
- 课题(37260)
- 创新(35673)
- 科研(35435)
- 大学(33924)
- 教育部(33843)
- 期刊
- 济(101498)
- 经济(101498)
- 研究(70770)
- 中国(44520)
- 学报(42824)
- 科学(40082)
- 农(37324)
- 管理(35633)
- 大学(31713)
- 学学(29914)
- 财(28665)
- 教育(27867)
- 农业(26616)
- 技术(21113)
- 业经(17173)
- 融(17015)
- 金融(17015)
- 经济研究(15501)
- 财经(15449)
- 图书(14437)
- 资源(13983)
- 科技(13590)
- 业(13196)
- 问题(13077)
- 经(12968)
- 理论(12854)
- 实践(12071)
- 践(12071)
- 版(11955)
- 技术经济(11936)
共检索到354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海鳌 吴敬禄
在太湖流域选择了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洑东小流域,通过对该流域及入湖口区域沉积物的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建立了反映流域陆地侵蚀与入湖物质输入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近40a来洑东流域的入湖物质通量约为6074t/a,与实际监测结果一致。根据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侵蚀速率的分布,估算出流域土壤侵蚀总量为25670t/a,说明侵蚀总量的23.7%进入湖泊,其余在河道或土地内部沉积下来。近40a来太湖宜溧河湖交界区入湖物质通量(Q)与流域土壤侵蚀速率(E)和流域面积(A)的数学关系为:E=4.22Q/A。结合湖泊沉积物来源分析结果,计算出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土壤侵蚀速率,林地、茶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金平华 濮励杰 王金磊 王宇飞 潘少明
太湖流域上游土壤侵蚀量对于研究太湖流域营养盐输入和水环境效应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太湖流域上游浙江省安吉县西苕溪流域的土壤侵蚀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的137Cs基准值为2148.8±120.7Bq/m2;对于非耕作土壤,137Cs在土壤剖面中呈指数型分布,分布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对于耕作土壤,则在耕作层内呈均一分布,耕作层以下则急剧下降,分布深度达30cm。典型断面研究表明:耕地侵蚀强于非耕地;坡面上部侵蚀强于下部;坡度(0°~20°)与土壤侵蚀强度呈对数正相关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桂峰 于革 王柳柱
湖泊-流域构成的复杂系统是湖泊富营养化研究的热点。应用SWAT模型对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上游外源氮、磷入湖通量进行模拟,以反映陆源入湖氮、磷营养盐的通量、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情况。以水文模拟为基础,引入相关系数(R)和Nash-Sutcliffe效益系数(Ens)评价模拟结果。水文模拟率定期月均值R多在85%以上,Ens在0.24~0.90,模拟年平均径流量相对误差为3.2%。验证期各站月均值R均在80%以上,模拟年总量误差为8.1%。模拟结果显示,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4.15×108 m3,营养盐输出浓度浙西区TN、TP分别为2.38mg/L、0.18mg/L;湖西区分别为5.68mg/L、0...
关键词:
流域 营养盐 模拟 太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董川永 高俊峰
圩区是南方平原水网地区一种重要的地理单元,圩区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功能的研究对于圩区内的土地利用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等都有重要的意义。研究选取太湖流域西部地区的圩区,采用物质量评估的方法,对陆地生态系统的水量调节、净化环境、土壤保持和生境维持等4种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量化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圩区陆地生态系统年可调节水量43.71×108m3,削减总氮6 079.72 t,削减总磷734.99 t,保持土壤150.76×104t,景观综合指数介于0.96~1.11之间,体现出较大的服务价值;②圩区陆地生态系统维持和调节功能的总量和单位面积量在空间上都存在差异性。从总量来看,宜兴、溧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樊哲文 黄灵光 钱海燕 方豫
随着鄱阳湖流域开发进程加快,土地利用类型势必发生转移,从而对鄱阳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为了能反映鄱阳湖流域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效应,本文通过采用3S技术手段,获取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与土壤侵蚀数据,引入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指数和土壤侵蚀强度指数,对鄱阳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和土壤侵蚀效应空间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1985年~2000年间,影响鄱阳湖流域土壤侵蚀强度变化的土地类型主要集中在农田、林地和草地,而水域、工矿居民用地与未利用地三种土地类型对土壤侵蚀强度变化总体变化不大;②加重土壤侵蚀强度的主要是林地转化为农田、林地转化为草地、草地转化为农田;而土地利用类型农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明勇 谭淑端 张全发
通过气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DEM计算、遥感解译等,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区典型小流域地理数据库,确定了计算USLE因子指标的方法。在ArcGIS支持下,模拟了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的空间分布。将模拟结果分为微度、低度、中度、强度、剧烈侵蚀5级,建立土壤侵蚀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及坡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年均土壤侵蚀量24.14t/hm2,远超该地区容许土壤流失量5t/(hm2·a)。96%的侵蚀区及95%的土壤侵蚀总量位于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小流域 USLE 丹江口水库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小祥 杨桂山 欧维新 徐昔保
人类活动驱动下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尚不清楚。论文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典型商品粮基地——太湖流域为研究区,利用多期遥感解译数据、统计资料和历史文献,分析太湖流域25 a来耕地变化情况,并选取农产品生产、碳蓄积、水源涵养三个关键指标探讨耕地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25 a来太湖流域耕地减少显著,以城市建设用地占用为主,1985—2000年流域耕地仅减少1 346.82 km2,主要集中在上海市和江苏省,态势并不严峻;2000—2010年是流域耕地减少的主要时期,减少面积达4 31...
关键词:
耕地变化 生态服务功能 太湖流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云开 杨培岭 田英杰 任树梅 赵焕勋
土壤侵蚀产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物理过程,其物理机理十分复杂,往往难以用数学方式来描述.该文针对区域土壤侵蚀机理不甚清晰、基础资料收集困难等问题,探索性地在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中引入支持向量机理论与方法,并以皇甫川强烈侵蚀区小流域为例构建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预报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研究表明,该方法的模拟和预测精度都明显高于最小二乘法;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依据多年的反映区域侵蚀产沙演进规律的侵蚀产沙监测资料,建立小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的支持向量机预报模型,是对流域侵蚀产沙复杂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
土壤侵蚀 支持向量机 小流域 预报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该文研究山西西南部黄土区小流域的泥沙来源 .从实验小流域泥沙来源的地貌部位来看 ,沟谷地 (沟头、沟道和沟坡 )大于沟间地 (坡面、梁峁坡 ) ,沟谷地产沙量占流域总产沙量的 60 %以上 ,沟谷地侵蚀模数是沟间地的 1 2 8~2 48倍 .坡面无水土保持措施的陡坡耕地是坡面侵蚀产沙的主要地类 .根据长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林地防治土壤侵蚀的作用 ,在生物量达到 1 4 51t hm2 时 ,林地就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效益 .所分析的林地 (乔木、灌木及乔灌混交林 )和草地均具有较强的水土保持功能 ,林地覆盖度达到 40 %以上具有明显的防蚀效果 ,林地活地被物和枯枝落叶物具有较好的防...
关键词:
黄土区 小流域 侵蚀 泥沙来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J.A.阿里斯
1939年起,在内布拉斯加州的海依斯齐格斯城附近,对甲乙两流域(面积各为194.7公顷和166.4公顷) 的迳流量进行了观测。最初几年,两流域内土壤的耕作相同,但自1947年春季起,乙流域内开始了防止侵蚀的措施。至1950年秋,流域的65%的土地不但实行了梯田化,而且还对水流进行了滞蓄;种植草皮的面积自17%增长到32%,近12%的面积种植荳科植物。自1940至1946年,两流域的迳流量是相等的,平均每年都为54毫米;自1947年起,乙流域的迳流量开始逐渐比甲流域的要小,至1952年末迳流量仅为原有值的74%,虽然1940至1952年的13年中,乙流域的降水总量却超过了甲流域的3%。自1950—1952的3年内,两流域土壤的耕作实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丽韫 李文华 彭奎 李远
绿地系统是太湖流域城镇中主要的自然组成部分,绿地系统除具有净化空气、消除噪声、以及提供观赏和娱乐的功能外,在城镇生态系统中还具有重要的水生态服务功能,即绿地系统可以通过减少地表径流,以及吸收径流中的污染物质,达到调节水分、净化水质的目的。本研究基于太湖流域遥感解译的绿地系统,依据修正后的SCS(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经验模型和相应的逐日降雨量计算出太湖流域不同城市绿地系统减少的地表径流量和去除污染物量。研究表明,太湖流域绿地系统在2008年截留降水量4.79×108m3,去除COD1916.21t、总氮946.10t、总磷34.49t和氨氮25.87t。
关键词:
太湖流域 绿地系统 水生态服务功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潘佩佩 杨桂山 苏伟忠 张健 姚士谋
太湖流域经济与城市化过程持续加速而耕地流失及粮食供需形势日趋严峻。基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Smin)和耕地压力指数(K)模型及其分析与预测,定量研究流域耕地变化和粮食生产特征及趋势。结果表明:1985年以来,流域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面积随人均GDP增长呈显著的对数型减少,粮食总产波动降低;Smin和K值经过1985~1997年的平缓波动后持续上升,2003年之后又有所降低。区域分析结果揭示了整个流域耕地压力凸显的现实;未来10a耕地生产力提高促使Smin逐年减小,但Sa递减速度较快,K值上升明显;两种预测情景表明降低粮食自给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耕地压力,但口粮供给还有缺口,由此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牛勇 余辉 张敏 王雪 燕姝雯
为探究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水质污染特征,选取了太湖流域两类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一类是城市化进程高、人口高度密集的太湖北部重污染汇水口区域,一类是以耕地与涵养林为主导、人类活动强度相对较弱的浙西小梅港区域。选取TN、DTN、PN、NH4+-N、NO3--N、TP、DTP、PP、CODMn等主要指标,通过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分析,以期明确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格局下河流水质污染特征。研究表明:(1)汇水口水质劣于小梅港水质,但两区域均有相对较高的TN污染,因此两地河流TN污染控制依然是重要内容;(2)汇水口和小梅港区域水质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格局、水循环过程、涵养林的生态功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毕华兴 朱金兆 吴斌
国外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模型研究综述毕华兴,朱金兆,吴斌(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100083)(北京林业大学科研处100083)(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合作处100083)土壤侵蚀是自然景观发展的一种正常现象[1],但是,仅仅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区,土壤侵蚀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丹 姜小三
以长江上游丹江流域典型地区陕西省商南县为研究区,收集该地区2010年13个水文雨量站降雨资料,以经典算法计算的降雨侵蚀力作为基准值,对比分析6个简易模型的计算精度,并优选适用性最佳模型估算各站的降雨侵蚀力,插值绘制成空间分布图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卜氏模型计算精度最高,平均达到89.325%,在研究区具有较好适用性。商南县2010年降雨侵蚀力平均为254.46 MJ.(hm2.h.a)-1.mm。7月份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达到最高,分别占年总量的50.41%和89.56%,降雨侵蚀力呈高度集中的季节分布态势。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不均匀,具有较为明显的高值区,南、北部较低,东北部地区几个站均较高...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模型 空间分布 丹江流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