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02)
2023(7491)
2022(6567)
2021(6006)
2020(5412)
2019(12648)
2018(12442)
2017(24513)
2016(13677)
2015(15452)
2014(15569)
2013(15738)
2012(15114)
2011(13807)
2010(13946)
2009(13004)
2008(13134)
2007(12037)
2006(10495)
2005(9507)
作者
(44204)
(37125)
(36939)
(35450)
(23478)
(18140)
(16803)
(14565)
(14109)
(13228)
(12808)
(12535)
(12062)
(11935)
(11926)
(11744)
(11570)
(11021)
(10984)
(10816)
(9547)
(9350)
(9341)
(8593)
(8572)
(8347)
(8329)
(8176)
(7624)
(7612)
学科
(58982)
经济(58925)
(34755)
管理(34697)
方法(28990)
(27450)
企业(27450)
数学(25936)
数学方法(25694)
(16406)
(16308)
(15671)
中国(14481)
地方(12258)
(11647)
业经(10971)
(10881)
贸易(10878)
农业(10588)
(10532)
(9491)
财务(9477)
财务管理(9448)
企业财务(8973)
(8965)
(8722)
银行(8674)
(8514)
金融(8512)
(8253)
机构
大学(205889)
学院(203116)
(82068)
经济(80293)
研究(75944)
管理(72773)
理学(62513)
理学院(61678)
管理学(60343)
管理学院(59991)
中国(56478)
科学(51086)
(44963)
(44553)
(41699)
研究所(38398)
(37401)
农业(36251)
业大(35941)
中心(34446)
(32087)
财经(29605)
北京(28018)
(27222)
(27020)
(26877)
师范(26599)
经济学(25902)
(25104)
(24533)
基金
项目(136556)
科学(105255)
基金(98607)
研究(92185)
(89400)
国家(88711)
科学基金(73034)
社会(56291)
(53757)
社会科(53204)
社会科学(53181)
基金项目(52442)
自然(50169)
自然科(48932)
自然科学(48910)
自然科学基金(48066)
(46323)
教育(42648)
资助(41590)
编号(36376)
重点(32480)
(30351)
(29992)
成果(29908)
计划(28185)
科研(27466)
(27461)
课题(25995)
创新(25875)
科技(25347)
期刊
(88392)
经济(88392)
研究(57434)
学报(41424)
(39142)
中国(38579)
科学(35559)
大学(29682)
(29473)
学学(28269)
农业(26204)
管理(24331)
教育(18214)
(17018)
金融(17018)
技术(16141)
财经(14961)
经济研究(14590)
(14552)
业经(13676)
(12826)
问题(12292)
(11459)
业大(10730)
技术经济(10315)
统计(10205)
资源(10135)
(9600)
理论(9462)
科技(9421)
共检索到3000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思明  臧增嘉  詹鸿禧  李圣法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消失,种群数量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值表明属温带水域范围,具有明显的年、月变化。群落内群体结构中,生命周期长的种类,小型化、低龄化和早熟化现象明显,而1年周期的种类中太湖新银鱼的产卵期已有明显延长的趋势。6种优势种种间关系显示,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之间,除产卵期有先后外,时空分布几呈重叠状,饵料组成也基本一致。敞水区鱼类群落属全局稳定类型。实施人工放流后,原区系组成中的外源种数量,从近十年产量分析,尚没有因种类丰度交替而瓦解群落结构的情况发生。1994年的超强度捕捞已使银鱼生物量明显下降,...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圣法  臧增嘉  邓思明  詹鸿禧  
太湖敞水区鱼类群落组成,除人工放流的种类外,河湖洄游性鱼类已基本消失,以湖鲚、银鱼、虾类和小型鲤科鱼类种群占绝对优势。8种优势种种间协调系数显示,湖鲚、银鱼类、白虾、似、九州等相互关系较为密切,其中太湖新银鱼和寡齿新银鱼之间除产卵期有先后外,时空分布和食饵对象基本一致。从太湖敞水区鱼类食物关系来看,随着食物链中高层次的掠食性凶猛鱼类减少,有利于被食者种群的发展,但也伴随着它们种间竞争的加剧。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文华  胡梦红  刘其根  
2010年7月-2011年10月、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千岛湖三个湖区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同步测定透明度、总磷、总氮、叶绿素a、硝酸盐氮、氨氮、温度等水质指标。本研究调查了54种鱼,隶属6目11科。其中鲤形目(39种)种类最多,占调查物种总数的72.2%。根据栖息环境和洄游方式、栖息水层的垂直分布、食性类型对调查鱼类进行生态类型划分。细鳞鲴(Xenocypris microleps)、大眼华鳊(Sinibrama macrops)、蒙古鲌(Culter mongolicus)、翘嘴鲌(Culter alburnus Basilewsky)等湖泊定居性中小型鱼类为主要优势种。用个体数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宋洁  梅肖乐  王鑫洋  张媛媛  刘东  
为了解高邮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采用三层刺网和单目地笼网鱼类采样工具,于2019-2020年在该湖泊设置的5个点位进行4次调查,鉴定了渔获物种类,分析了鱼类生态类型和群落结构特征指数。结果显示:高邮湖鱼类24种,隶属20属7科6目。淡水性、肉食性和中上层鱼类为优势生态型。鲫(Carassius auratus)、大银鱼(Protosalanx hyalocranius)、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刀鲚(Coilia nasus)和鲢(H.molitrix)为高邮湖优势种。平均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1.45,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61,Simpson优势度指数为0.6,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为1.91。与历史资料相比,鱼类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有所提高,但群落结构受干扰程度较高。Cluster聚类和nMDS平面图显示,高邮湖不同空间的鱼类多样性差异较小;而与其北部入湖口河流水域相比,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显著。过水性高邮湖的鱼类多样性高于河道,但总体上鱼类物种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熊满辉  任泷  徐东坡  
基于2016—2020年太湖10个鱼类采样站位和33个水环境站点监测数据,分析研究了近年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变化及其对水环境的响应。调查结果表明,2020年共在太湖调查发现鱼类56种,主要优势种为刀鲚、鲫、鲤,相对重要性指数分别为9219.28、1698.78和1075.27。太湖87.9%的鱼类全长在200mm以下,88.2%的鱼类体重在50g以下。2016年以来,共在太湖发现鱼类68种,太湖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但鱼类群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优势种发生明显改变。统计结果表明,2016年以来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与主要水环境指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太湖外排水量、人工增殖放流对太湖鱼类群落结构具有重要影响。需结合太湖水环境状况建立太湖鱼类精细化捕捞方案及鲢鳙鱼增殖放流方案,引导太湖鱼类群落结构恢复并最大程度发挥太湖鲢鳙鱼控藻潜力。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叶少文  冯广朋  张彬  陈宇顺  李钟杰  
于2002年9月至2003年7月使用围网作为采样工具,对长江中游典型浅水草型湖泊牛山湖的小型鱼类进行了季度定量采样,研究其群落结构特征并估算优势种类在全湖的密度和生物量。依据水生植被状况将该湖划分成黄丝草聚草生境、黄丝草生境和裸地聚草生境,鱼类采样在这3种类型生境中进行。研究期间围网共捕获27种、12 636尾鱼,其中20种属于小型鱼类,体全长分布在19 mm和239 mm之间;以相对重要性指数计,鳑鳑高体(Rhodeus ocllat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彩副(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麦穗鱼(Pseudora...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东坡  凡迎春  周彦锋  陈永进  刘凯  
为了解太湖鳑鲏亚科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利用刺网和地笼对太湖8个样点的鱼类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本次共采集到鱼类50种,隶属于8目23科,其中鳑鲏亚科、亚科、鳀科等小型鱼类数量较多,鱼类小型化趋势明显;与历史资料相比,有57种鱼类没有采集到,其种类、数量、优势种均发生较大变化。共调查到鳑鲏亚科鱼类2属7种,其中兴凯(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大鳍(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为主要种类、异速生长,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丽平  高欣  牛翠娟  何培民  刘其根  孙月娟  胡忠军  
2010年春季对太湖流域14个湖泊、7座水库及8条河流的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底栖动物57种,隶属4门、8纲,其中水生昆虫(17种)和寡毛类(15种)物种数最多。霍甫水丝蚓为整个流域的绝对优势种。聚类分析表明,可将29个水体的底栖动物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其中霍甫水丝蚓在15个水体中占绝对优势,铜锈环棱螺为5个水体的第一优势种。底栖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 741.2个/m2和47.2 g/m2,寡毛纲在密度中占绝对优势(90.9%),双壳纲和腹足纲在生物量中占93.4%。密度河流最高、水库最低;生物量湖泊最高、水库最低,底栖动物类群数量组成水体类型间差异明显。物种多样性与丰富度和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郭朋军  江新琴  俞存根  邓小艳  张平  许永久  
根据2015年11月(秋季)、2016年5月(春季)在舟山沿岸渔场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中所获得的鱼类资料,采用群聚的物种相似性、多样性指数、RDA分析等方法,对该海域鱼类种类组成、生态类群、多样性和群聚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本调查共鉴定出鱼类81种,隶属于12目39科63属,以近海暖水种为主;Jaccard相似性指数为37.04%,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优势种计算结果显示,春季优势种为六丝钝尾虾虎鱼(Amblychaeturichthyshexanema),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42.16%;秋季优势种为龙头鱼(Harpodon nehereus),占总渔获量的43.56%;春季多样性高于秋季,但2个季节的多样性指数平面分布相似,均为调查海域南部最低,越往北多样性指数越高,且东部海域高于西部海域;ANOSIM检验显示,各群落间差异极显著;相似性百分比(SIMPER)显示,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龙头鱼等7种,中华小沙丁鱼(Sardinella nymphaea)、鳀(Engraulis japonicus)、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等9种,分别是春、秋季各组群的典型种及造成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分歧种。RDA研究结果显示,盐度、温度是舟山沿岸渔场鱼类群落结构主要的环境影响因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落成  刘存丽  
太湖流域土地总面积36 895km2,包括了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的部分区域,其中,江苏占53%,浙江占33%,上海占14%。太湖流域土地利用按下垫面可以分为耕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4种类型。采用2005年土地详查数据与上次防洪规划数据进行比较。研究发现:耕地是太湖流域最重要的下垫面,占土地总面积的36.6%,建设用地占土地占面积的23%,与耕地的矛盾十分尖锐,水域面积较大,占土地总面积的14.5%。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的总体趋势是,耕地面积减少,减少幅度最大的地区在太湖流域江苏部分,两省一市建设用地均有30%左右的增长幅度,土地围垦得到有效控制,水域面积略有下降。人口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严航  夏霆  陈宇飞  姚春雨  王浩  
为了解太湖流域平水期水生态功能分区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于2018年5月对太湖流域201个采样点进行了浮游动物群落调查和水质监测。结果表明,浮游动物共检出122种,隶属于3类49属,以轮虫类和枝角类种类数居多。Ⅰ、Ⅱ、Ⅲ和Ⅳ级区都以轮虫类丰度居多。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Pielou指数(E)均在Ⅰ级区最大,分别为2.28、0.84和0.47。共检出19种优势种,其中富营养指示物种占60%。Ⅱ级区的优势种最多,其中螺形龟甲轮虫无脊变种和角突臂尾轮虫是最优势种,影响Ⅱ级区的水质。通过典范对应分析(CCA)可知,浮游动物优势种群落结构与TP、TN显著正相关。通过Pearson分析可知Ⅰ级区、Ⅱ级区、Ⅲ级区和Ⅳ级区物种都与TP显著正相关,随着分区等级的提升,与TP的相关性显著提升,并且与COD_(Mn)和TN相关性也显著提升。水体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的变化以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状态主导因子是P。综上,2018年太湖流域平水期处于富营养状态,水质状态为中污染,太湖流域藻华治理应以限制磷排放、降低TP含量为主。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影响了生态功能区的划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建国  于洪贤  马成学  曲翠  
分别于2007年7月、10月和2008年5月对黑龙江流域的兴凯湖(我国境内部分)12个采样点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并利用多维尺度分析(MDS)对各季节、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的丰度、生物量和群落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兴凯湖12个采样点共采到浮游植物6门62种,绿藻门种数最多23种,占37.1%;硅藻门次之,为22种,占35.48%;蓝藻门12种,占19.35%;隐藻门和裸藻门均为2种;金藻门1种。浮游植物年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2.2×107ind./L和93.82 mg/L。Shannon-Weaver指数全年变化范围在0.18~4.48之间,春、夏季节水质较好,秋季水体存在轻微富...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魏念  余丽梅  茹辉军  吴凡  倪朝辉  
为了解三峡库区典型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于2018年5月(低水位期)和10月(高水位期)对御临河、澎溪河、大宁河和香溪河回水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99种,以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种类数排序为澎溪河>大宁河>御临河>香溪河。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及绿藻为优势类群,水华蓝藻、微囊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10月以硅藻和绿藻为优势类群,硅藻门小环藻为这些水域的共同优势种。5月各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显著高于10月,均以澎溪河回水区丰度最高,御临河回水区丰度最低。不同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无显著差异。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5月和10月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存在显著差异,5月各支流间差异不显著,10月各支流间差异显著。Spearman秩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水温对三峡库区支流回水区浮游植物丰度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5月,pH和高锰酸盐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正向影响;10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和磷酸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勇凤  李昊成  王旭歌  朱永久  杨德国  
为系统阐明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特征,2014年3~11月对长湖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和季节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湖共调查到鱼类43种,隶属于7目14科37属,主要为湖泊定居型鱼类;大湖区和海子湖区鱼类优势种组成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鲫、鰐、鲤和达氏鲌为两个湖区的共同优势种;长湖鱼类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0.53~2.30、0.52~2.02和0.24~0.66,除丰富度指数外,均表现为5月或8月相对较高;聚类和MDS排序分析结果表明长湖鱼类群落分为两大类群,呈现显著的时空异质性;aBC曲线显示长湖优势鱼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孟顺龙  陈家长  胡庚东  瞿建宏  吴伟  范立民  马晓燕  
2007年冬季(1月30日)和春季(3月27日)对太湖蠡湖进行两次全面调查。采用种类相似性指数、优势指数、多样性指数和污水生物系统等多项生物学指标分析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理化指标评价蠡湖水质营养状况。结果表明:蠡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88种;其中以绿藻门种类最多,共48种,占总种数的54.55%;硅藻门次之,共15种,占总种数的17.05%。两次调查中各个站位的优势种均为绿藻门种类,其中冬季的优势种为小球衣藻(Chlamydomonas microsphaera),优势指数变化在71.43%~96.28%,春季优势种为小形平藻(Pedinomonas mi-nor)和小球藻(Chlorel...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