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07)
- 2023(10833)
- 2022(9246)
- 2021(8632)
- 2020(7269)
- 2019(15810)
- 2018(15712)
- 2017(28491)
- 2016(15977)
- 2015(17430)
- 2014(16791)
- 2013(16033)
- 2012(14800)
- 2011(13365)
- 2010(13702)
- 2009(12442)
- 2008(12172)
- 2007(10717)
- 2006(9476)
- 2005(8311)
- 学科
- 济(53486)
- 经济(53409)
- 管理(39107)
- 业(36841)
- 企(28714)
- 企业(28714)
- 方法(21217)
- 学(18754)
- 农(18246)
- 数学(17689)
- 数学方法(17391)
- 中国(15076)
- 财(13195)
- 环境(12952)
- 地方(12870)
- 业经(12190)
- 农业(12067)
- 贸(10649)
- 贸易(10643)
- 易(10308)
- 制(10243)
- 融(9879)
- 金融(9876)
- 理论(9859)
- 和(9610)
- 银(9457)
- 银行(9395)
- 行(9015)
- 划(8958)
- 生态(8449)
- 机构
- 学院(218811)
- 大学(216068)
- 研究(82886)
- 济(77601)
- 经济(75750)
- 管理(74455)
- 理学(63995)
- 理学院(63060)
- 管理学(61404)
- 管理学院(61035)
- 中国(58948)
- 科学(58380)
- 农(50884)
- 京(46808)
- 所(44771)
- 研究所(41657)
- 业大(41061)
- 农业(40493)
- 中心(36805)
- 财(36216)
- 江(33637)
- 范(31026)
- 师范(30599)
- 院(30371)
- 北京(29045)
- 财经(28821)
- 省(27800)
- 州(27050)
- 农业大学(26534)
- 技术(26534)
- 基金
- 项目(157622)
- 科学(121108)
- 基金(112113)
- 研究(107283)
- 家(104198)
- 国家(103011)
- 科学基金(84250)
- 社会(65345)
- 省(63441)
- 社会科(61712)
- 社会科学(61690)
- 基金项目(59234)
- 自然(57662)
- 自然科(56191)
- 自然科学(56164)
- 自然科学基金(55085)
- 划(54314)
- 教育(48946)
- 资助(45541)
- 编号(41759)
- 重点(37561)
- 发(34423)
- 成果(33519)
- 部(32833)
- 计划(32724)
- 创(32658)
- 科研(30879)
- 课题(30853)
- 创新(30687)
- 科技(29946)
共检索到3204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立龙 陆林 戴建生
为探明人类活动对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该区域草本植物区系及其在不同干扰下的多样性动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该区共有草本植物25科,56属,68种,以禾本科(G ram ineae)、莎草科(Cyperaceae)和菊科(Compositae)为优势科,属的成分相对分散,该区草本植物均为寡种属和单种属,植物区系成分简单;②狗牙根(Cynodondactylon)为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优势种群,在5个样地均形成优势群落,但在不同干扰类型下重要值有所变化;③吴家洲为无人区,狗牙根占绝对优势,植物演替处于初始阶段;④大湖冲农业干扰时间久远,农田杂草向滩涂湿地演替推进,...
关键词:
太平湖湿地公园 草本植物 生态保育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柳青 瞿欢
为了解湖南壶瓶山草本植物区系特点,发掘适合墙体绿化应用的草本植物,在壶瓶山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整理统计,发现壶瓶山共有草本植物100科546属1 363种,优势科、优势属明显,且单种属占比高。从科属级别分析了该区草本植物区系特征:科的分布型倾向于热带成分(37%),并以泛热带分布科为主(13.18%),而属的分布型温带成分(54.02%)明显多于热带成分(35.73%),整体上中亚热带的植物区系特征明显,区内古老孑遗属众多,区系组成成分复杂。该区能运用于墙体绿化的多为禾本科、荨麻科、景天科植物,虽然特有成分多,草本植物丰富,但很多具有墙体绿化和园林应用价值的草本植物没有被充分认知和利用。
关键词:
草本植物区系 分布类型 墙体绿化 壶瓶山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立龙 张喆 晋秀龙 陆林
论文对淮北煤矿塌陷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野生植物区系进行调查,对公园栽培植物营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野生植物42科95属115种,其中单子叶植物6科27种,双子叶植物35科87种,蕨类植物1科1种。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和豆科(LeGuminosae)为优势科;属的成分相对分散,均为寡种属和单种属;植物以农田杂草为主,区系成分简单,野生湿地植物种类优势明显。2)湿地公园湿地植被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18个群系。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藜(Chenopodium aLbum)、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艺涵 刘晶 李晓霞 钱永强 柳鑫 陈雨峰 邹博坤 徐婷 丁平
山东省尼山-峄山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复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但缺乏对野生草本植物区系的调查和研究。为填补该研究空白,掌握当地草本资源现状,本研究对尼山-峄山区域野生草本植物区系进行实地调查,针对其地理成分及数量性状展开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系组成丰富,物种多样性强,共调查有野生草本植物70科271属424种,在科、属层级均具有明显的单种性及寡种性;根据植物地理学分布标准,该区系在科一级划分为10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在属一级划分为29个分布区类型及变型,具有明显的热带起源及典型的向温带过渡性质;该区系特征指标功能突出,代表性强,有区系优势科(属)6(15)个,区系表征科(属)15(40)个,群落(植被)优势科(属)11(24)个,表现出区系内一些大科同时具有数量多、体量大、分布广等特征的规律,且其所含属间较为分散,体现了草本植物区系优势类群、表征类群和群落优势类群彼此独立的指示特征和生态学意义。
关键词:
草本植物 区系分析 物种多样性 优势类群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杨帆 林涛 徐海量 凌红波 刘星宏
科克苏湿地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湿地类型。本研究以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聚合聚类(UPGMA)、除趋势对应分析(DCA)法和典范对应分析(CCA)法进行数量分类,分析其群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以探明环境因子对湿地植物群落类型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被划分为10种群落类型,包括苔草+芦苇(Carex spp.+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醉马草+沙蒿(Achnatherum inebrians+Artemisia desertorum)群落、芦苇+拉拉藤(P. australis+Galium aparine)群落、芦苇(P. australis)群落、醉马草(A. inebrians)群落、车前+早熟禾(Plantago asiatica+Poa annua)群落、拂子茅(Calamagrostis epigeios)群落、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群落、针茅(Stipa capillata)群落、早熟禾(P. annua)群落。10种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范围为2.5~8.8,Simpson优势度指数范围为0.28~0.62,Pielou均匀度范围为0.33~0.73,Simpson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44~2.61,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范围为1.75~3.50。CCA排序结果显示,离河距离对科克苏湿地草本植物群落分布的影响最大。本研究揭示了湿地植物群落分类、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为科克苏湿地生态保护和功能提升提供了依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梅 刘利 伊力塔
通过多样性指数、植物区系谱、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多样性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植物种类丰富,以被子植物、双子叶植物为主,优势科、属现象明显,单种属和少种属比例较高,有一定残遗性;种的分布型多样,来源较广泛,特有性不明显,区系温带属性较强,热带成分比较少,表明该区温带植物区系历史起源;与相邻植物区系多样性比较,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其中泰山和昆嵛山较高,白石砬子和长白山较低,Simpson指数差异不明显;不同山地植物区系之间相似程度显著,相关系数为0.839~0.995,聚类分析显示:东北和华北植物区系的相似性及纬度分布格局,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晓玲 毕华兴 云雷 马雯静 崔哲伟 靳刚雷
以晋西黄土区刺槐-草地复合系统为研究对象,用移动窗口法判定复合系统边界,采用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复合系统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移动窗口法分析显示,在最小窗体单位(1m)为8时能够清晰地判定刺槐-草地复合系统边界,其影响域从林内4m到草地4m,总宽度为8m,草本植物样方间相似性的聚类分析结果与此一致;2)α多样性分析表明:草地物种最为丰富,林草边界植物分布最不均匀;3)β多样性分析表明:林地植物种类变化剧烈,说明林地的生境分异程度和物种被替代速率都较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亮 郑若兰 吴才华 胡广 胡绍庆
台州湾通过近200 a的海滨滩涂围垦,形成了近2万hm2的滨海内陆湿地。为了评估不同围垦期的植物多样性,对围垦以后自然侵入滨海内陆湿地的维管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自海岸向内陆的分析结果表明:台州湾湿地维管植物区系受到围垦年限、土壤含盐量等外因条件的影响,植物种类较多,共有维管植物380种,隶属于254属88科;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植物种数的66.6%;特有程度低;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具有一定的生态脆弱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各半,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性。此外,该区系盐生植物丰富,有典型的盐生植物有23种,也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灾区,计有83种,且随着湿地发育时间的增加,...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王昱 毕润成 茹文明
以山西浊漳河北源湿地草本植物群落调查为基础,通过生态位指数测度、方差比率法、χ2检验、联结系数AC、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对16个优势种群进行了生态位和种间关联的分析。结果表明,1)藨草(Scirpus triqueter)、头穗莎草(Cyperus glomeratus)、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的生态位宽度值相对较大,在研究区域内具有泛化种倾向;2)120个种对间的生态位重叠指数低,55%的种对之间不存在重叠,种间竞争弱;3)群落内植物整体关联度为显著负相关(P0.0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辛建攀 孙欣欣 田如男
为了给南京将军山植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等提供基础资料和理论依据,探究了将军山种子植物区系多样性及基本特征。根据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南京将军山种子植物共有95科274属394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93科272属392种。在被子植物中,单子叶植物16科63属84种,双子叶植物77科209属308种;离瓣花植物20科67属110种,合瓣花植物57科142属189种。该区种子植物以寡种科(属)、单种科(属)为主,缺乏大科(属)、较大科(属)。对种子植物表征科、热带亚热带属与温带属的比值(R/T)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吴毅 彭杏 李松
于2008年对湖南省常德市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植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科、属水平上对植物区系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洑森林公园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共有种子植物88科249属342种,其中裸子植物7科22属41种,被子植物81科227属391种;该区温带分布性质属占优势,有129属,占总属数的53.98%;热带分布性质属占优势,有110属,占总属数的46.02%;而且区系起源古老,地理成分复杂多样,显示了该区地处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性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雷霆 丁立建 张佳蕊 陈燕 王德国 陈建伟 崔国发
为更深入了解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规律和特征,该研究以2003—2005年的实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白河堡、汉石桥、怀沙河怀九河、金牛湖、拒马河、野鸭湖6处湿地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将湿地植物划分为水生、湿生、中生和旱生4个类群,最后分析了典型湿地植物的分布特征和湿地入侵种的现状.研究区域内共记录湿地维管束植物74科,193属,314种;温带成分、热带成分和世界分布成分在其属的分布类型中占绝对优势,根据区系特征可将北京湿地自然保护区分为3类;保护区内酸模叶蓼、薄荷、野大豆、旋覆花、水棘针和芦苇等植物分布较广,菖蒲、黑三棱、鳢肠等分布范围窄;共记录入侵植...
关键词:
北京 湿地 自然保护区 维管束植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娟 马钦彦 杜凡
报道大围山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结果:大围山内现有野生维管植物238科1121属3299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总科、属、种数的65·38%、34·92%、12·15%。其中种子植物188科994属3027种及变种,平均种密度高达19·69种·km-2,是全国植物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种子植物的古老性、珍稀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极具代表性。其种子植物区系具有4个显著特征:1)种类组成丰富,属内种系相对贫乏,分化程度较弱;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古老的特有属丰富;3)大围山是多种区系成分的交汇地带,但热带分布的科占绝对优势;4)大围山植物区系与中南半岛特别是北部湾植物区系的联系紧密,同时与东...
关键词:
大围山 植物区系 多样性 特有属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艳宾 郭建斌 赵秀海 于诗卓
于2014年生长季(5-9月)对设置在天然阔叶红松Pinus koraiensis林样地内的272个草本样方(1 m×1 m)进行物种及其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土壤因子进行调查,应用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Gleason指数及相应的均匀度(Pielou指数)和生态优势度等指标分析天然阔叶红松林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多样性的生长期动态,并采用冗余分析方法(rDa)探讨了土壤因子对草本层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样地内草本植物物种组成丰富,共有91种,隶属于34科80属,以毛茛科ranunculaceae和百合科liliaceae的物种数最多,物种单科单属、单属单种现象很...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田美虹 郭孟齐 易自力 黄红梅 陈智勇 肖亮 薛帅
为研究芒草在其重叠分布区内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以来自于华东植物区系内的36份芒、五节芒、荻和南荻为材料,对8种表型性状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8种表型性状种间差异大小依次为分蘖数、基部直径、干物质产量、花序长、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叶长宽比,在种内除最大叶宽与叶长宽比呈显著差异(P<0.05)外,其余6种表型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且8种表型性状在种间和种内存在极显著互作效应;该区系内芒属植物表型变异系数为7.94%~76.80%,Shannon’s指数为1.27~1.78,芒草表型变异系数大小依次为芒(26.16%)、南荻(25.46%)、荻(24.49%)、五节芒(17.17%),Shannon’s指数大小依次为芒(1.74)、南荻(1.70)、五节芒(1.68)、荻(1.60);4种芒属植物在欧式距离为20时可分为3类,荻为第Ⅰ类,芒和五节芒为第Ⅱ类,南荻为第Ⅲ类;在华东植物区系内,芒的株高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芒的干物质产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荻的干物质产量、分蘖数和基部直径与纬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而南荻与五节芒的产量因子表型与地理因子间则无显著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