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5)
2023(9228)
2022(8205)
2021(7878)
2020(6606)
2019(15339)
2018(15411)
2017(29693)
2016(16236)
2015(18356)
2014(18219)
2013(18017)
2012(16383)
2011(14634)
2010(14295)
2009(12908)
2008(12283)
2007(10429)
2006(8967)
2005(7534)
作者
(47242)
(39074)
(38762)
(36939)
(24941)
(18752)
(17605)
(15634)
(14976)
(13768)
(13525)
(12993)
(12312)
(12250)
(12131)
(11942)
(11819)
(11791)
(11056)
(11019)
(9838)
(9381)
(9343)
(8848)
(8743)
(8732)
(8590)
(8515)
(7886)
(7772)
学科
(60895)
经济(60827)
管理(46543)
(43545)
(36944)
企业(36944)
方法(30296)
数学(26109)
数学方法(25804)
(15837)
(15578)
中国(14914)
(14671)
业经(13696)
地方(12701)
理论(11001)
(10684)
农业(10662)
技术(10514)
(10436)
贸易(10431)
(10109)
环境(10102)
(9645)
(9624)
财务(9565)
财务管理(9548)
教育(9091)
企业财务(9040)
(8917)
机构
大学(227003)
学院(224608)
管理(93543)
(82988)
理学(82308)
理学院(81376)
经济(81019)
管理学(79894)
管理学院(79509)
研究(73371)
中国(52147)
科学(49131)
(48324)
(37420)
(36803)
业大(36620)
(36407)
研究所(34095)
中心(32918)
(30811)
北京(30353)
财经(29887)
(29819)
农业(29580)
师范(29505)
(27258)
(27002)
(25535)
技术(24463)
师范大学(23974)
基金
项目(163360)
科学(127738)
基金(118170)
研究(117711)
(103568)
国家(102701)
科学基金(88078)
社会(71644)
社会科(67727)
社会科学(67707)
(64311)
基金项目(64122)
自然(59737)
自然科(58296)
自然科学(58282)
自然科学基金(57228)
(54531)
教育(53684)
资助(48262)
编号(48225)
成果(38269)
重点(36375)
(35350)
(34349)
(34252)
课题(32701)
创新(31826)
科研(31661)
计划(30303)
大学(30296)
期刊
(87299)
经济(87299)
研究(63037)
学报(38934)
中国(38806)
科学(35208)
(33409)
管理(33136)
大学(28739)
学学(27077)
(25739)
教育(25259)
农业(23962)
技术(18994)
(14994)
金融(14994)
业经(14868)
财经(13481)
图书(13451)
经济研究(13402)
科技(12570)
理论(11941)
(11939)
实践(11295)
(11295)
(11257)
问题(11212)
技术经济(10680)
情报(10417)
(10309)
共检索到311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2001年3-9月,在自然养殖状态下对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能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80~95mm)26.3~69.9mg·ind-1·d-1,中等个体(壳长95~110mm)37.5~83.7mg·ind-1·d-1和大个体(壳长110~125mm)44.1~103.7mg·ind-1·d-1。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与其壳长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其干组织重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而单位重量的生物沉积则与壳长和干组织重分别为负相关的线性和幂指数关系。海水温度和环境中饵料数量是影响太平洋牡蛎的生物沉积的重要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2001年3~9月,在自然养殖状态下对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能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生物沉积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30~40mm)72.31~109.85mg·ind-1·day-1、中等个体(壳长50~60mm)103.49~207.77mg·ind-1·day-1和大个体(壳长60~70mm)120.05~237.65mg·ind-1·day-1。栉孔扇贝的生物沉积与其壳长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与其干组织重呈正相关的指数关系,而单位重量的生物沉积则与壳长和干组织重分别为负相关的线性和幂指数关系。海水温度和环境中饵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俊  姜祖辉  陈瑞盛  
2001年3~9月在青岛海区自然养殖状态下,利用沉积物收集器测定厚壳贻贝(Mytiluscrassitesta)的生物沉积及其对物质的输运,并采用灰分比例法计算厚壳贻贝的同化率。结果显示,厚壳贻贝的同化率分别为:小个体(壳长42~49mm)43 2%~59 9%、中等个体(壳长54~60mm)41 3%~56 1%、大个体(壳长65~74mm)47 6%~53 5%,平均值分别为51 6%、49 5%和52 5%。厚壳贻贝通过生物沉积作用加速海洋中颗粒物质的沉积,生物沉积率随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呈正相关关系,分别为:小个体[(42 3±4 4)~(77 9±10 8)]mg·ind-1·d-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小东  王如才  王昭萍  张海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跃环  王昭萍  闫喜武  姚托  虞志飞  霍忠明  于瑞海  李晓喻  李雅林  郭希明  
为了评估太平洋牡蛎与近江牡蛎能否产生远缘杂种优势,于2010年5月,以成熟的两种牡蛎亲本为材料开展了2×2远缘杂交研究,由长牡蛎自繁组GG(Crassostrea gigas♀×C.gigas♂)、近江牡蛎自繁组AA(C.ariakensis♀×C.ariakensis♂)、正交组GA(Crassostreagigas♀×C.ariakensis♂)、反交组AG(C.ariakensis♀×C.gigas♂)4个实验组组成。分析了子代早期表型性状和杂种优势,并对杂交子代进行了遗传鉴定。结果表明:GA杂交组与AG组的受精强度具有不对称性。幼虫浮游期间,表型性状的中亲杂种优势几乎为0,GA组生长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蔡立胜  方建光  梁兴明  
从2001年9月到2002年7月底分5个阶段,使用沉积物捕获器在桑沟湾养殖海区的扇贝区、牡蛎区和海带区进行自然沉积作用的研究。通过对收集的沉积物进行分析,估算该养殖海区的总氮和总磷由海水到海底的通量。估算结果显示,该海区颗粒物质的年平均沉积速率为278.8g/(m2·d),而每克颗粒物质则携带了190.4μg总氮、472.5μg总磷和0.103g有机物质沉入海底。沉积物的总氮和总磷含量显示了较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总氮的峰值出现在5月(春季),最低值出现在12月(冬季)。而总磷含量在12月显著高于5月和7月时段。分析表明,下沉的颗粒物质的氮磷摩尔比为0.67~2,而底泥的氮磷摩尔比为0.025~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绳秀珍  王德秀  任素莲  范瑞青  高澜  
运用石蜡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栉孔扇贝和太平洋牡蛎的唇瓣结构。结果表明 ,2种贝的唇瓣结构都是中间一层结缔组织 ,两侧被覆纤毛柱状上皮 ,结缔组织中富含血腔隙。栉孔扇贝唇瓣的粘膜上皮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而太平洋牡蛎由柱状细胞、杯状细胞和嗜酸性粒分泌细胞组成。扫描电镜下 ,2种贝唇瓣的褶皱面呈现沟和嵴 ,纤毛浓密 ;光滑面纤毛较少。太平洋牡蛎唇瓣褶皱面的游离边缘部分和光滑面有大量的球状突起 ,这是杯状细胞所在处。纤毛和粘液在食物分拣和运输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一兵  宋坚  李晓艳  李海涛  张国范  
对一龄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和二倍体能量收支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在5~30℃下,二倍体摄入能量的32%为粪能、3.65%为排泄能、41.66%消耗于呼吸、22.81%用于动物生长;三倍体摄入能量的23%为粪能、7.54%为排泄能、40.65%的能量用于呼吸、28.78%为生长。经协方差检验,倍性和温度对牡蛎的生长能、同化能和排泄能影响显著,对代谢能和摄食能作用不明显。实验还表明,二倍体K2值平均33.9%;三倍体K2值平均37.4%。毛生长效率二倍体平均为22.8%;三倍体平均28.8%。经协方差检验,倍性和温度对K1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三倍体牡蛎性腺指数平均为5%;二倍体平均为25.6%,经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汪桂玲  王建军  李家乐  
三角帆蚌(Hyriopsiscumingii)是我国特有种,它形成的珍珠具有珠质光滑细腻、色泽鲜艳等方面的优点,是淡水蚌中育珠质量最佳者,已成为最主要的淡水养殖珍珠蚌。本研究选取已发表的32对太平洋牡蛎的微卫星引物在三角帆蚌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探讨太平洋牡蛎的引物用于三角帆蚌基因组微卫星分析的可能性。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筛选13对引物可在三角帆蚌基因组中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占总数的41%);其中10对引物(占总数的31%)在洞庭湖三角帆蚌小群体中即检测到了个体间等位基因的多态性,共出现40条多态性条带。10个位点杂合度大小在0.125到0.693之间,其中7个微卫星位点(Cgi1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锐  喻子牛  陈再忠  孔晓瑜  戴继勋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山东沿海莱州 (LZ)、俚岛 (LD)和青岛 (QD)三地褶牡蛎自然群体以及荣成的太平洋牡蛎 (TP)养殖群体的等位基因酶遗传变异。进行测试的 9种酶中共检测到 2 0个位点。LZ与QD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为 6 0 .0 % ,其余两群体均为 5 5 .0 %。LZ、LD、TP和QD各位点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 1.42 2± 0 .16 5、1.2 38± 0 .0 85、1.2 0 7± 0 .0 86和 1.32 6± 0 .119。平均杂合度观察值分别为 0 .2 16± 0 .0 5 0、0 .16 5± 0 .0 36、0 .139± 0 .0 34...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姜薇  姚琳  江艳华  李风铃  牟海津  刘慧  翟毓秀  
通过同源克隆的方法获得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类FUT2基因的c DNA序列,分析其在牡蛎中的组织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太平洋牡蛎类FUT2基因c DNA全长为1941 bp,包含180 bp的5'非翻译区、1086 bp的编码361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及675 bp的3'非翻译区。分子进化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太平洋牡蛎类FUT2基因与家鼠(Mus musculus)等哺乳动物的FUT2基因聚为1个分支。此外,类FUT2基因m RNA在太平洋牡蛎成贝的肝胰脏、闭壳肌、外套膜、唇瓣、鳃等5个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在唇瓣中的表达量最低,在其余4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本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超  于仁成  周名江  
针对2007–2009年间在黄海海域形成"绿潮"的大型绿藻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研究了其3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甲醇、丙酮、氯仿)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8 h内,浒苔的甲醇和丙酮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至D型幼虫,而氯仿提取物对太平洋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没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应用乙酸乙酯和石油醚对浒苔的甲醇提取物进行液–液萃取,并探讨了乙酸乙酯相和石油醚相中的浒苔提取物对牡蛎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中的浒苔...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群  于红  孔令锋  李琪  
采用荧光标记的甲基化敏感性扩增多态性(F-MSAP)技术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的6个组织进行全基因组CCGG位点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表明:鳃、闭壳肌、外套膜、唇瓣、性腺、消化盲囊6个组织的甲基化水平分别为:31.77%、36.41%、32.00%、36.47%、32.77%和37.92%。甲基化模式分为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在太平洋牡蛎中,全甲基化模式与总体甲基化水平一致,消化盲囊、唇瓣、闭壳肌组织的甲基化水平较高,而鳃、外套膜、性腺组织的甲基化程度较低;半甲基化位点显著少于全甲基化位点,并且不同组织间的半甲基化位点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从全甲基化位点及总甲基化水平分...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孔晓瑜  张留所  喻子牛  刘亚军  王清印  
以相应引物经PCR扩增了太平洋牡蛎 (Crassostreagigas)的核糖体转录间区域 (ITS 1和ITS 2 )及线粒体 16SrDNA和COI基因片段。PCR产物经T 载体连接后进行克隆和测序 ,分别得到长度为 5 4 3、791、5 30和 70 0bp的核苷酸序列。 4个DNA片段的A、T、G和C碱基含量分别为 2 3.5 7%、2 0 .0 7%、2 9.4 7%和 2 6 .89% (ITS 1) ,2 7.4 3%、19.2 2 %、2 7.0 5 %和2 6 .30 % (ITS 2 ) ,2 9.2 5 %、2 9.2 5 %、2 3.0 2 %和 18.4 9% (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曾志南  林琪  吴建绍  陈朴贤  陈木  
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比较研究了太平洋牡蛎二倍体和三倍体卵母细胞发育过程中细胞和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在卵黄形成期 ,二倍体卵母细胞呈椭圆形 ,细胞器发达 ,细胞外布满微绒毛 ,卵黄粒多并均匀分布于细胞质中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旺盛 ,代谢活动强 ;而三倍体卵母细胞多呈长条形或不规则形 ,细胞器少 ,不发达 ,细胞外未观察到微绒毛 ,卵黄粒少 ,有些细胞的卵黄粒畸型 ,卵母细胞生物合成及代谢弱。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卵子发生受阻已表现在卵黄形成期卵母细胞发育障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