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1)
- 2023(4862)
- 2022(4393)
- 2021(4074)
- 2020(3756)
- 2019(9060)
- 2018(8943)
- 2017(18128)
- 2016(9992)
- 2015(11688)
- 2014(12124)
- 2013(12271)
- 2012(11688)
- 2011(10679)
- 2010(10685)
- 2009(10163)
- 2008(10523)
- 2007(9863)
- 2006(8456)
- 2005(7734)
- 学科
- 济(43282)
- 经济(43247)
- 业(25282)
- 管理(24792)
- 方法(23692)
- 数学(21531)
- 数学方法(21378)
- 企(19685)
- 企业(19685)
- 银(16918)
- 银行(16773)
- 行(15478)
- 制(14709)
- 农(11620)
- 财(10723)
- 中国(10363)
- 融(10249)
- 金融(10247)
- 度(10000)
- 制度(9995)
- 业务(9342)
- 学(9334)
- 贸(8547)
- 贸易(8543)
- 地方(8413)
- 易(8287)
- 银行制(8086)
- 农业(7600)
- 业经(7529)
- 务(6655)
- 机构
- 大学(150234)
- 学院(148315)
- 济(62590)
- 经济(61185)
- 管理(56219)
- 研究(50081)
- 理学(47507)
- 理学院(46972)
- 管理学(46189)
- 管理学院(45911)
- 中国(44673)
- 京(31956)
- 科学(31225)
- 农(30450)
- 财(29441)
- 所(26622)
- 中心(24775)
- 农业(24419)
- 研究所(24290)
- 江(23748)
- 业大(23730)
- 财经(23531)
- 经(21229)
- 银(20363)
- 北京(20213)
- 经济学(20139)
- 银行(19510)
- 州(19068)
- 经济学院(18471)
- 范(18470)
- 基金
- 项目(94207)
- 科学(72459)
- 基金(67626)
- 研究(66990)
- 家(58795)
- 国家(58335)
- 科学基金(48879)
- 社会(41079)
- 社会科(38908)
- 社会科学(38892)
- 省(36938)
- 基金项目(36117)
- 自然(32033)
- 自然科(31226)
- 划(31215)
- 自然科学(31214)
- 教育(31135)
- 自然科学基金(30657)
- 资助(28874)
- 编号(27664)
- 成果(22805)
- 部(21461)
- 重点(21431)
- 发(20204)
- 创(18992)
- 课题(18746)
- 科研(18698)
- 教育部(18048)
- 创新(17838)
- 计划(17779)
共检索到225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协 张都海
天目山位于浙江省 ,地形复杂 ,峡谷众多 ,第四纪冰川在山麓有轻微的侵蚀痕迹 ,原生植被保存完好 ,有不少银杏古树分布 ,对其部分银杏是否为天然起源存在争论。根据调查和有关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并参考浙江丰富的银杏类化石资料 ,阐述了天目山银杏种群孑遗与生长特点 ,为银杏 (原生种 )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提供了证据
关键词:
天目山 银杏种群 起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宝江 沐先运 卢洪波 张志翔
湖北省兴山县位于三峡库区北岸,这里植物种类丰富,是许多第三纪孑遗植物的避难所。在该县榛子乡白果坪发现一处银杏种群,经过对其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证明这是一片天然银杏种群。进一步从自然环境、古树资源、生长状态、繁殖状况、天然更新、人类活动、化石证据等方面对其进行起源分析,初步推断兴山县很可能是我国银杏原生种群残存地之一。
关键词:
兴山县 天然银杏种群 起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立兴 李少能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 ,阐述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种争鸣的历史 ,并作了浙江省西天目山银杏“野生者则绝无”的若干考证。
关键词:
银杏 野生种 西天目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汤孟平 沈利芬 赵赛赛 仇建习 徐文兵 庞春梅 赵明水 梅爱君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具有生长速度快、经济价值高等特点,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主要经济来源竹种。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毛竹还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其生态价值已引起广泛关注(周国模等,2004;漆良华等,2009;肖复明等,2010;Yen et al.,2011)。实际上,毛竹林多种价值的形成都与生长周期密切相关,掌握毛竹林的生长周期是毛竹林合理经营与利用的前提。
关键词:
天目山 毛竹林 周期 时间序列 谱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唐思嘉 汤孟平 赵赛赛 杜秀芳 沈钱勇 庞春梅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具有速生和异龄纯林结构特征,导致毛竹林内竞争十分激烈。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毛竹林内个体竞争依赖距离尺度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动态。以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毛竹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5年固定样地连续调查数据,采用Hegyi竞争指数、半方差函数、Moran’s I指数、经验贝叶斯克里金插值等分析方法,研究毛竹竞争空间格局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毛竹各年竞争指数空间分布均呈现全局一般正向自相关(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关键词:
森林土 酶 活度 西天目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飞 李智勇
【目的】探索游客对不同森林文化价值感知的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方法】在界定森林文化价值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确定了8个类别的森林文化价值,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研究了游客对天目山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结果】71.2%的游客认可了天目山的这8类森林文化价值,其中身心健康(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62)和审美(认同人数占比95.5%,平均分1.48)的认同人数最多,得分也最高;休闲游憩(认同人数占比85.6%,平均分1.39)、教育科研(认同人数占比87.1%,平均分1.3)、地方感(认同人数占比87.9%,平均分1.25)、文化遗产(认同人数占比83.0%,平均分1.17)次之;灵感(认同人数占比75.8%,平均分0.97)、宗教和精神服务(认同人数占比71.2%,平均分0.88)的认同人数最少,得分也最低。游客背景对森林文化价值的感知也有一定的影响。40岁以下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价值感知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40~60岁受访游客对休闲与游憩、审美、地方感的感知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对天目山审美和地方感的感知会随着停留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停留1周至1个月的游客感知最高。【结论】因此,在天目山景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对身心健康和审美价值的过度开发,加强对灵感、宗教和精神服务价值的挖掘。图1表6参26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瑞祺 方卫军 王义平
【目的】阐明浙江天目山大蛾类种群在不同海拔上的关系以及时间动态变化,为天目山昆虫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22年5—8月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蛾类昆虫进行采集,并对大蛾类种群及时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采集大蛾类昆虫3 367只,隶属25科269种。优势类群为尺蛾科Geometridae、草螟科Crambidae、天蛾科Sphing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在海拔600~1 200 m内,大蛾类种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总体呈正相关。在海拔600~1 200 m梯度上,大蛾类的种-多度曲线趋向对数正态分布,其余海拔梯度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7月的大蛾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稳定性较强。【结论】天目山的大蛾类种群对时间敏感,5—8月大蛾类物种和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大蛾类种群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中低海拔梯度间的相似性系数呈中等相似和极相似水平。图3表4参2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朱玉球 张国泉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1989~1995年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银杏研究文献,探讨了银杏研究的年代分布、主题分布和期刊分布,初步总结了当前国内银杏研究的现状,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银杏 研究 文献分析 中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吕君 赵明水 李静 蒋文伟
选择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古柳杉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柳杉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实测春夏秋三季不同柳杉生境小气候、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评价其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柳杉群落Simpson、Shannon-Wienner及Pielou等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大小排序为山顶(0.918 2;4.345 9;0.805 9)>山麓(0.895 9;4.116 0;0.781 1)>山中(0.890 9;3.999 6;0.747 3),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不同特点,其增长趋势为山中(37)>山顶(33)>山麓(31);春夏季节空气负离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学文 吴谋成 丁克熔
对RP-HPLC分离银杏酚酸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动相组成、pH值和温度对银杏酚酸各组分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得到优化分析条件为色谱柱:SUPELCOSILTMLC-18,5 cm×4.6 mm,5 μm;流动相:90%甲醇,乙酸pH值为3.15;紫外检测波长λ=310 nm;流速0.7 ml/min;AUFS=0.02;柱温30℃。在确定的分离条件下,银杏酚酸各组分能很好的分离。
关键词:
银杏酚酸 RP-HPLC 分离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商侃侃
孑遗植物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育和恢复的重要成分。通过调查浙江天目山以孑遗植物为优势种的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结构特征,分析了主要种群的种间关联性、种间相关性和生态位宽度,探讨树种间的相互关系及共生机制。结果表明:所有种对中,呈显著(P<0.05)和极显著(P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通过对西天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调查,取得样地资料50份,抽样面积达10hm~2,抽样成数为1/60。根据各样地乔木层常绿阔叶树种或落叶阔叶树种的比例与所在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了西天目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分布界限。常绿阔叶林带现状森林植被的分布上限为660m,演替顶极植被为796m;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下限分别为1133m和1176m;其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地段。另外,还研究了组成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主要有青冈、甜槠、紫楠,浙江樟,小叶青冈、雷公鹅耳枥、茅栗、小叶白辛树,四照花,川榛,柳杉和黄山松等。绝大多数乔木树种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在西天目山各森林群落之中。
关键词:
西天目山 森林垂直带 建群种 定量分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黄成林
天目山清凉峰共有维管束植物181科,601属,1228种(包括种下等级)。蕨类植物属的地理成分以热带—亚热带分布的属占显著优势(占蕨类植物属总数的71.10%),但本区蕨类区系不属于熟带蕨类区系,而应划归耳蕨—鳞毛蕨类植物区系。种子植物属以温带性成分占优势(占种子植物属总数的63.03%),也兼有热带性成分(33.54%),呈现亚热带特性。通过维管束植物区系地理分析,揭示了本区植物区系作为华夏植物区系的一部分,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的特征。
关键词:
植物区系地理 清凉峰自然保护区 天目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