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02)
- 2023(3413)
- 2022(2870)
- 2021(2710)
- 2020(2489)
- 2019(5625)
- 2018(5434)
- 2017(9918)
- 2016(5718)
- 2015(6438)
- 2014(6358)
- 2013(6154)
- 2012(5764)
- 2011(5296)
- 2010(5442)
- 2009(5082)
- 2008(4801)
- 2007(4198)
- 2006(3596)
- 2005(3082)
- 学科
- 济(25094)
- 经济(25079)
- 方法(14407)
- 管理(14038)
- 数学(13547)
- 数学方法(13222)
- 业(11278)
- 企(9102)
- 企业(9102)
- 学(7706)
- 地方(6388)
- 环境(5260)
- 农(5070)
- 中国(4331)
- 贸(3970)
- 贸易(3966)
- 生态(3947)
- 易(3833)
- 资源(3742)
- 业经(3624)
- 农业(3574)
- 理论(3550)
- 和(3458)
- 划(3403)
- 森(3324)
- 森林(3324)
- 技术(3306)
- 林(3281)
- 财(3265)
- 地方经济(3184)
- 机构
- 学院(82816)
- 大学(82802)
- 研究(31408)
- 管理(29356)
- 济(28955)
- 经济(28358)
- 理学(25688)
- 理学院(25343)
- 管理学(24297)
- 管理学院(24174)
- 科学(24165)
- 中国(21460)
- 农(21268)
- 业大(19613)
- 京(18794)
- 所(17489)
- 研究所(16462)
- 农业(16401)
- 中心(13757)
- 院(12403)
- 江(12316)
- 北京(12215)
- 省(12073)
- 农业大学(11362)
- 财(11023)
- 室(10896)
- 林业(10358)
- 科学院(10146)
- 实验(10138)
- 范(10066)
- 基金
- 项目(64353)
- 科学(48506)
- 基金(45726)
- 家(43596)
- 国家(43358)
- 研究(38863)
- 科学基金(35142)
- 自然(26453)
- 省(26196)
- 自然科(25574)
- 自然科学(25561)
- 自然科学基金(25029)
- 基金项目(23826)
- 社会(22932)
- 划(22510)
- 社会科(21748)
- 社会科学(21739)
- 资助(20392)
- 教育(17722)
- 重点(15315)
- 计划(14947)
- 科技(14501)
- 编号(14054)
- 发(13541)
- 科研(13088)
- 部(12538)
- 创(12447)
- 创新(11762)
- 大学(10918)
- 专项(10848)
共检索到115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锦丽 江洪 舒海燕 吴孟霖 方成圆 孙文文 陈晓峰 牛晓栋 龚莎莎
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典型阔叶林树种交让木(Daphniphyllum macropoDum)、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中国绣球(hyDrangea chinensis maxim),在秋冬季节的光合作用光响应、叶绿素荧光以及相对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2个季节中,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实际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量子产量(yielD)、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均以交让木最高.光补偿点(lcp)秋季以交让木最高,小叶青冈次之,中国绣球最低;冬季交让木高...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欣 丁松 欧阳勋志
【目的】分析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典型常绿阔叶林的林分空间结构,为其恢复及次生林改造过程中的树种配置、人工抚育与综合定量评价林分空间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0年6月在线路踏查的基础上,于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具代表性的地段,分别对丝栗栲(Castanopsis fargesii)、罗浮栲(Castanopsis faber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3种典型常绿阔叶林群落设置标准地,每种群落类型各设置3块,对标准地进行调查,获取数据,计算群落的大小比数、混交度、角尺度和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对各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丝栗栲、罗浮栲和红楠群落的平均大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春雨 赵秀海 王新怡 侯继华
应用Ripley’sk(t)函数对长白山红松阔叶林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古栎、色木槭在所有研究尺度上分别呈完全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红松、水曲柳分别在0~13m及4~12m尺度范围上出现聚集分布;紫椴则在0~41m尺度范围上呈现聚集格局.紫椴、色木槭随着种群发育,聚集尺度范围及聚集规模逐渐减小.紫椴不同生长阶段间在小尺度上呈现空间正相关(最大尺度不超过3m);色木槭幼树与中树在11~12m尺度范围呈现空间正相关,而幼树与大树在4~6m尺度范围出现空间负相关.红松与紫椴(3~8m、38~50m)、色木槭(3~18m、46~50m)在小尺度以及较大尺度上呈空间正相关,与蒙古栎在大尺度(4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邱治军 吴仲民 周光益 骆土寿 肖以华 罗鑫华
对广东乐昌杨东山十二度水自然保护区阔叶林的土壤密度、孔隙度、持水量和蓄水能力等物理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密度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调查样地表层的土壤密度在0.79~1.08 g.cm-3之间,0~100 cm土层的平均土壤密度在1.09~1.34 g.cm-3之间,西南坡向样地的土壤密度小于西北坡向样地;(2)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调查样地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均逐渐降低,0~100 cm土层毛管孔隙度均值为35.80%~39.41%,总孔隙度均值为46.56%~52.39%;非毛管孔隙度随土层的变化规律不明显,0~100 cm土层的非毛管孔隙度为5.13%~15.4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明水 周忠辉 程晓渊 杨逢春
对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 996年营造的木荷防火林保持水分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木荷防火林地地上部分截留的水分比对照地多 5 2 37t·hm-2 ;0~ 30cm土层贮存的水量比对照地多 68 98t·hm-2 。 3a来木荷林地地表枯落物混草层营养元素N ,P ,K ,Ca ,Mg ,Mn ,Cu和Zn分别比对照地多积累了 1 4 0 8,2 5 5 ,1 4 0 5 ,1 8 41 ,1 0 1 ,0 5 0 5 ,0 0 0 65和 0 0 1 93kg·hm-2 。木荷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是对照地土壤的 ...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琍英 程爱兴 喻爱林 傅卫庆 郑平谣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林木菌根和菌根菌的调查,本文报道了241个树种的菌根类型、形态学和解剖学特征,自然分布规律及其菌根菌的分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苏 英
1986~1994年间,对西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标本528号。经初步鉴定,共计258种,隶属于10目27科90属。其中食用真菌57种,药用真菌35种,食药两用真菌48种,毒菌15种,抗癌抗肿瘤作用真菌43种,浙江省首次记录真菌117种。本文记述了真菌名录、它们的经济意义及分布特点,并附分属分种检索表。
关键词:
天目山 大型真菌 名称 分类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伟光 楼涛 郑旭理 盛恩浩 顾蕾
通过对天目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天目乡政府、周边社区不同类型村民代表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12个小组访谈,及104个农户和59个社会公众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天目山自然保护建设中,自然保护区管理者、当地政府、以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和以非农林收入为主的社区农民等主要相关利益者的需求取向;指出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主要冲突是:⑴野生竹笋抚育经营受限,社区居民经济收入减少;⑵补偿措施不到位,社区居民预期收益未能兑现;⑶保护区总体规划滞后,当地项目投资开发受限。最后,提出了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冲突管理的基本框架和重点内容。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冬基
通过对西天日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的调查,取得样地资料50份,抽样面积达10hm~2,抽样成数为1/60。根据各样地乔木层常绿阔叶树种或落叶阔叶树种的比例与所在海拔高度的相关关系,统计分析了西天目山森林植被垂直带的分布界限。常绿阔叶林带现状森林植被的分布上限为660m,演替顶极植被为796m;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下限分别为1133m和1176m;其间为常绿-落叶阔叶林带的分布地段。另外,还研究了组成西天目山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主要有青冈、甜槠、紫楠,浙江樟,小叶青冈、雷公鹅耳枥、茅栗、小叶白辛树,四照花,川榛,柳杉和黄山松等。绝大多数乔木树种作为伴生树种散生在西天目山各森林群落之中。
关键词:
西天目山 森林垂直带 建群种 定量分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白慧 姜海燕 丛林 史东明 林任杰 狄佳麟
【目的】以高格斯台罕乌拉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调查保护区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Ⅰ)、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林(Ⅱ)、白桦-蒙椴Tilia mongolica混交林(Ⅲ)、白桦-蒙古栎-山杨Populus davidiana-黑桦Betula platyphylla混交林(Ⅳ)、山杨-蒙古栎-黑桦混交林(Ⅴ)5种阔叶林中大型真菌资源分布状况及其与植被的关系,为日后保护区大型真菌保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踏查和样地法采集大型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学对采集标本进行鉴定,分析大型真菌种群分布、多样性、群落相似性及大型真菌与植物的关系。【结果】保护区大型真菌共有213种,隶属于2门4纲19目54科119属;优势属为红菇属Russula、蘑菇属Agaricus、香蘑属Lepista等共8属;植被类型Ⅳ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在5种植被类型中为最高;乔木层、灌木层及草本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乔木层、草本层Simpson多样性指数对大型真菌各项指数影响较大;植被总盖度、草本盖度、郁闭度及海拔对大型真菌优势属显著相关;类型Ⅱ与类型Ⅳ之间大型真菌相似性最高,为0.27,类型Ⅲ与类型Ⅳ之间和类型Ⅰ与类型Ⅱ之间的相似性最低,均为0.14;从种聚类上来看,在距离系数25处,分为两大类,在距离系数为14处,可分为3个小聚群。【结论】植物在多样性、相似性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影响林内大型真菌分布,且植物类型越相似,大型真菌组成越相似。图2表7参28
关键词:
大型真菌 植被类型 物种多样性 相似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梅 焦如珍 董玉红
利用平板分离培养技术对卧龙自然保护区落叶阔叶天然林植被下不同层次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样地不同土层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均表现为FH层>A层>B层>C层,而各样地不同菌类的数量均表现为细菌>放线菌数>真菌。利用选择性培养基羧甲基纤维素钠筛选纤维素分解菌28株;利用苯胺蓝平板脱色法及愈创木酚变色圈法筛选具有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的细菌2株、真菌25种、放线菌3种,具有漆酶的真菌5种;在无机磷Ca3(PO4)2为唯一磷源的培养基上筛选出97株溶磷菌;在无氮培养基上筛选出固氮菌2株;溶磷菌无论种类还是数量均比纤维素分解菌、木质素分解菌及固氮菌多。
关键词:
落叶阔叶林 微生物区系 功能菌筛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伊敏 龚粤宁 习丹 李炯 旷远文 王发国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欢 李文君 陈杰 李俊峰 康冰
【目的】研究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揭示典型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分别从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包括铁杉群落、马尾松群落、胡桃楸群落、大叶榉群落、油松群落和栓皮栎群落)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方面,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马尾松群落与油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4,32,16种与17,50,51种;大叶榉群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国景 汤孟平 章雪莲
在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选择典型常绿阔叶林,设置100 m×100 m样地,用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选择胸径在5 cm以上的乔木,用优势度分析法确定群落优势种,八邻域边缘校正法校正,并采用树种多样性混交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以细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gracilis,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和短尾柯Lithocarpus brevicaudatus为主,形成多优势种结构特征,样地平均混交度为0.505 1,优势种群中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483 6,非常绿树种的混交度为0.582 3。研究认为,天目山常绿阔叶林保持了较高的树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强 汤孟平 崔瑞蕊
采用地统计相关原理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发现:①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碱解氮、全氮和有效磷空间自相关为中等程度;速效钾在不同的步长和间距范围下,揭示其空间变异特征的模型不同,其空间变异比较复杂,在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存在差异;②决定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尺度以碱解氮最大,为4.21~169.50 m,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尺度最小,为4.21~50.20 m;③分形维数大小定量反映了不同营养成分空间格局差异及尺度依赖特征,速效钾分形维数较大,尺度依赖性强,空间格局复杂;有机质分形维数最小,空间相对简单;全氮、有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