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2)
2023(1454)
2022(1297)
2021(1235)
2020(1151)
2019(2587)
2018(2524)
2017(4318)
2016(2859)
2015(3201)
2014(3120)
2013(2936)
2012(2919)
2011(2675)
2010(2630)
2009(2419)
2008(2425)
2007(2357)
2006(2100)
2005(1953)
作者
(10722)
(9155)
(9100)
(8740)
(5748)
(4590)
(4018)
(3727)
(3552)
(3404)
(3353)
(3165)
(3124)
(3116)
(3084)
(2978)
(2857)
(2820)
(2733)
(2600)
(2588)
(2410)
(2300)
(2158)
(2133)
(2131)
(2120)
(2043)
(2036)
(2029)
学科
(5397)
(5205)
经济(5200)
管理(4198)
(3951)
(3708)
土壤(3695)
(3350)
森林(3350)
(3348)
(2791)
(2321)
企业(2321)
中国(2311)
生态(2048)
(1989)
农业(1898)
地方(1849)
方法(1681)
(1550)
(1547)
制度(1539)
数学(1435)
生态学(1429)
数学方法(1377)
人口(1373)
环境(1370)
(1328)
研究(1272)
(1248)
机构
大学(37808)
学院(37734)
研究(19126)
科学(15755)
(14793)
中国(13558)
(12328)
研究所(11683)
业大(11624)
农业(11271)
(10481)
管理(10260)
(9669)
经济(9243)
(8953)
中心(8326)
林业(8285)
理学(8017)
理学院(7864)
(7734)
(7636)
管理学(7534)
管理学院(7484)
北京(7344)
实验(7180)
农业大学(7104)
(7074)
科学院(6865)
实验室(6798)
(6726)
基金
项目(28869)
科学(19972)
(19496)
国家(19327)
基金(18251)
研究(16826)
科学基金(13614)
(12045)
(11069)
自然(11004)
自然科(10675)
自然科学(10670)
自然科学基金(10457)
基金项目(9413)
科技(8834)
计划(8130)
资助(8113)
重点(7592)
社会(7310)
教育(7168)
社会科(6707)
社会科学(6704)
(6673)
编号(6428)
专项(6349)
科研(6249)
(5713)
课题(5649)
成果(5346)
(5236)
期刊
学报(15082)
(13010)
(12295)
经济(12295)
科学(11061)
大学(10257)
学学(9853)
中国(8813)
研究(8685)
农业(8684)
林业(8519)
(5316)
业大(4848)
教育(4411)
科技(3512)
图书(3321)
(3191)
业经(3147)
农业大学(3031)
科技大(2849)
科技大学(2849)
管理(2826)
自然(2772)
(2761)
金融(2761)
资源(2706)
技术(2660)
(2587)
(2541)
书馆(2481)
共检索到60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飞  侯平  陈全明  王祖良  
采用典型样线法对浙江天目山老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的土壤种子库状态及更新特征展开研究,以此解译柳杉种子库的基本特征,为柳杉林天然更新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天目山老龄柳杉林土壤种子库属于短暂性土壤种子库,而且产生的种子活力低下,发育不完善的种子占60%~70%,霉烂种子占30%~40%。种子活力低下,枯落物层过厚,缺乏光照及化感作用等因素导致林下幼苗更新存在障碍,需进行人为更新才能实现其可持续生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落类型。柳杉种群呈典型的集群分布,并随个体的增大,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为间歇型(sporadictype)的种群结构。通过对天目山柳杉的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的探讨表明:天目山柳杉林属天然林与人工林共存状态,并可通过幼苗库进行天然更新,但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需林窗和林内倒木等条件。图3表2参2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段文霞  朱波  刘锐  陈实  周玉平  陈放  
以四川彭州为典型案例,采用材积源生物量法和土壤剖面分析方法,对栽植5、10、17、22和26年的人工柳杉林生物量及其土壤碳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柳杉林的生物量随着生长年限的增长而增加,但与林龄并不呈线性相关.柳杉林的碳储量变化与林木生物量的增长趋势完全一致,5、10、17、22和26年柳杉林的碳储量分别为19.8、67.58、5.8、162和275 t/hm2.林下土壤剖面有机碳含量的平均值随年份的延长而逐渐上升,土壤不同层次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表现为:0~10 cm>10~30 cm>30~50 cm>50~70 cm,但集中分布于50 cm以内.土壤有机碳表聚系数随林龄增长而减小,从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文伟  汤富彬  刘志梅  赵明水  
应用热扩散技术法,于2010年4—8月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2株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了柳杉树干液流和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流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柳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波动曲线,但树干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及迅速下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树干液流密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液流密度随树干直径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但液流速率和日均耗水量均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胸径75.6 cm柳杉和胸径62.8 cm柳杉的日均耗水量季节变化过程相同,但2...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峰  朱云峰  杨淑贞  蒋文伟  罗佳琦  
在调查天目山地区柳杉瘿瘤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病发生的不同影响因子和病原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确定柳杉瘿瘤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害的发生危害受树体的生长势、树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拔高度在1 000 m和100年生以上的柳杉感病指数出现最大值;病原菌孢子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孢子的释放飞散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丽娟  蒋文伟  杨淑贞  赵明水  温国胜  
利用Envis网络生态监测系统,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古树的茎干液流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柳杉古树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月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杉古树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或多峰曲线,并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干液流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波动。冬季的平均茎干液流速率在11月份最大,为56.7 mL.min-1,比2月份高22.9 mL.min-1。晴天茎干液流变化幅度较大,雨天茎干液流变化幅度较小。柳杉古树的茎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经关联度分析得出:茎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一名  杨淑贞  赵明水  陈嘉琦  吴建其  温国胜  
近几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种群——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严重衰退,瘿瘤病就是其衰退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的进一步破坏,采用了多种防治措施和手段。运用物理去瘤法,即运用高压水枪喷射病瘤,以达到除瘤的目的。选取天目山景区的柳杉样本,通过测定分析5月、7月和12月供试柳杉的新梢长、瘤大小、瘤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原理、SPSS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性样本T检验和相对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物理去瘤法对瘿瘤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去瘤,处理组柳杉瘿瘤平均密度为1.76个·m-1,平均直径为3 cm。处理组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淑贞  李国会  杜晴洲  温国胜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到10月期间,输营养液柳杉的新梢相对生长量比对照的大5.7%;在8月输营养液柳杉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比对照的大3.7%,10月两者均迅速降低;8月输过营养液柳杉的光系统Ⅱ光量子效率(Fv/Fm)值是对照柳杉的1.29倍;目前试验柳杉枝的瘿瘤以直径1~3cm的中瘿瘤最多,直径6cm的瘿瘤分布很少。输营养液在一定程度能改...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鑫  陈先刚  白明锐  李风格  
【目的】探讨云贵高原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组分在退耕还林后的变化,为退耕还林后的土壤碳储量变化评价和碳汇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宣威市选择耕地对照和不同退耕还林年数(4,8,12年生)的柳杉人工林地,在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采集土壤并收集枯落物和细根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土壤密度、土壤全氮含量、枯落物现存量和细根生物量。【结果】与耕地相比,退耕还林4,8和12年生时林地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20.07%,19.29%和11.52%,即退耕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目山柳杉的树龄逐渐增大,瘿瘤病对柳杉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度逐渐增大,对光合参数以及蒸腾速率的影响则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参数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天目山柳杉健康进而导致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吕君  赵明水  李静  蒋文伟  
选择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古柳杉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柳杉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实测春夏秋三季不同柳杉生境小气候、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评价其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柳杉群落Simpson、Shannon-Wienner及Pielou等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大小排序为山顶(0.918 2;4.345 9;0.805 9)>山麓(0.895 9;4.116 0;0.781 1)>山中(0.890 9;3.999 6;0.747 3),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不同特点,其增长趋势为山中(37)>山顶(33)>山麓(31);春夏季节空气负离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文伟  郭运雪  杨淑贞  赵明水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秋芳  郑小平  余文忠  
从海拔560m开始,西天目山森林土壤各类酶的活性,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升高。从主要土壤亚类来看,棕黄壤和乌黄壤的酶活性高于黄壤和黄红壤。石灰性土壤的酶活性较同海拔的黄红壤为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杜华强  汤孟平  崔瑞蕊  
采用地统计相关原理分析了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空间异质特征。研究发现:①土壤有机质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而碱解氮、全氮和有效磷空间自相关为中等程度;速效钾在不同的步长和间距范围下,揭示其空间变异特征的模型不同,其空间变异比较复杂,在不同尺度下空间格局存在差异;②决定土壤养分空间格局的尺度以碱解氮最大,为4.21~169.50 m,而有效磷的空间异质性尺度最小,为4.21~50.20 m;③分形维数大小定量反映了不同营养成分空间格局差异及尺度依赖特征,速效钾分形维数较大,尺度依赖性强,空间格局复杂;有机质分形维数最小,空间相对简单;全氮、有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肖玖金  林宏贵  周鑫  尤花  李云  张健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 088 m,987 m和830 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Ⅰ最低,分别为1.35×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