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00)
- 2023(5594)
- 2022(4574)
- 2021(4143)
- 2020(3452)
- 2019(7318)
- 2018(6991)
- 2017(12739)
- 2016(7053)
- 2015(7419)
- 2014(7021)
- 2013(6820)
- 2012(6109)
- 2011(5487)
- 2010(5152)
- 2009(4591)
- 2008(4520)
- 2007(3741)
- 2006(3129)
- 2005(2603)
- 学科
- 济(24299)
- 经济(24265)
- 业(19634)
- 管理(19405)
- 企(14844)
- 企业(14844)
- 方法(12187)
- 数学(11147)
- 数学方法(11075)
- 农(7717)
- 财(7322)
- 学(7163)
- 贸(6511)
- 贸易(6510)
- 易(6369)
- 中国(6152)
- 业经(5695)
- 农业(5497)
- 务(4730)
- 财务(4729)
- 财务管理(4724)
- 技术(4697)
- 制(4660)
- 环境(4643)
- 企业财务(4523)
- 产业(3865)
- 地方(3851)
- 划(3736)
- 银(3623)
- 银行(3582)
- 机构
- 大学(100223)
- 学院(99860)
- 济(38641)
- 经济(37968)
- 管理(37116)
- 研究(36974)
- 理学(33473)
- 理学院(33036)
- 管理学(32338)
- 管理学院(32192)
- 农(29674)
- 科学(27320)
- 中国(25551)
- 农业(23974)
- 业大(23611)
- 京(20732)
- 所(20601)
- 研究所(19563)
- 农业大学(16468)
- 中心(16243)
- 财(15410)
- 江(14008)
- 省(13591)
- 院(13485)
- 室(13239)
- 财经(13136)
- 实验(12605)
- 业(12488)
- 科学院(12388)
- 北京(12379)
- 基金
- 项目(79177)
- 科学(60898)
- 基金(58651)
- 家(56176)
- 国家(55728)
- 研究(47287)
- 科学基金(45931)
- 自然(33298)
- 自然科(32565)
- 自然科学(32547)
- 自然科学基金(32015)
- 基金项目(31994)
- 省(31346)
- 社会(31159)
- 社会科(29641)
- 社会科学(29632)
- 划(27255)
- 资助(22917)
- 教育(20732)
- 计划(18561)
- 重点(18454)
- 科技(17132)
- 创(16911)
- 发(16562)
- 科研(16442)
- 部(16332)
- 编号(16034)
- 创新(15898)
- 业(15826)
- 农(14382)
共检索到130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目山柳杉的树龄逐渐增大,瘿瘤病对柳杉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度逐渐增大,对光合参数以及蒸腾速率的影响则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参数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天目山柳杉健康进而导致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一名 杨淑贞 赵明水 陈嘉琦 吴建其 温国胜
近几年,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种群——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严重衰退,瘿瘤病就是其衰退的原因之一。为了防止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的进一步破坏,采用了多种防治措施和手段。运用物理去瘤法,即运用高压水枪喷射病瘤,以达到除瘤的目的。选取天目山景区的柳杉样本,通过测定分析5月、7月和12月供试柳杉的新梢长、瘤大小、瘤密度、叶绿素相对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显著性检验原理、SPSS统计软件中的独立性样本T检验和相对生长量的比较,研究物理去瘤法对瘿瘤病防治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物理去瘤,处理组柳杉瘿瘤平均密度为1.76个·m-1,平均直径为3 cm。处理组的...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峰 朱云峰 杨淑贞 蒋文伟 罗佳琦
在调查天目山地区柳杉瘿瘤病发生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该病发生的不同影响因子和病原菌孢子的产生、释放、传播和侵染过程,确定柳杉瘿瘤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病害的发生危害受树体的生长势、树龄、立地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海拔高度在1 000 m和100年生以上的柳杉感病指数出现最大值;病原菌孢子传播受气温、降水等气候因子影响,孢子的释放飞散高峰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
关键词:
森林保护学 柳杉瘿瘤病 发生规律 天目山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李婷婷 金锁 鱼舜尧 王宇 李禹江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李婷婷 金锁 鱼舜尧 王宇 李禹江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吕君 赵明水 李静 蒋文伟
选择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古柳杉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柳杉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实测春夏秋三季不同柳杉生境小气候、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评价其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柳杉群落Simpson、Shannon-Wienner及Pielou等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大小排序为山顶(0.918 2;4.345 9;0.805 9)>山麓(0.895 9;4.116 0;0.781 1)>山中(0.890 9;3.999 6;0.747 3),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不同特点,其增长趋势为山中(37)>山顶(33)>山麓(31);春夏季节空气负离子...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龚小峰 朱云峰 刘亮 杨淑贞 葛晓峰 甘其兴 叶建仁 蒋平
柳杉瘿瘤病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上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通过形态学、致病性试验,以及结合核糖体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引起柳杉瘿瘤病病原是拟隐孢壳属真菌Cryptosporiopsis sp.。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淑贞 李国会 杜晴洲 温国胜
为了防止柳杉瘿瘤病的蔓延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健康的影响,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其中之一就是输营养液。通过对柳杉新梢生长量、相对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以及对柳杉瘿瘤分布格局的调查,研究了输营养液对天目山柳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月到10月期间,输营养液柳杉的新梢相对生长量比对照的大5.7%;在8月输营养液柳杉的相对叶绿素含量值比对照的大3.7%,10月两者均迅速降低;8月输过营养液柳杉的光系统Ⅱ光量子效率(Fv/Fm)值是对照柳杉的1.29倍;目前试验柳杉枝的瘿瘤以直径1~3cm的中瘿瘤最多,直径6cm的瘿瘤分布很少。输营养液在一定程度能改...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蒋文伟 汤富彬 刘志梅 赵明水
应用热扩散技术法,于2010年4—8月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内的2株柳杉古树的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结合所测定的相关环境因子,分析了柳杉树干液流和耗水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液流与各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季节柳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呈单峰波动曲线,但树干液流启动时间、达到峰值时间及迅速下降时间存在明显差异;树干液流密度与光合有效辐射、空气温度和水汽压差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液流密度随树干直径的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但液流速率和日均耗水量均随树干直径的增加而增大;胸径75.6 cm柳杉和胸径62.8 cm柳杉的日均耗水量季节变化过程相同,但2...
关键词:
柳杉古树 树干液流 耗水量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赵丽娟 蒋文伟 杨淑贞 赵明水 温国胜
利用Envis网络生态监测系统,对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古树的茎干液流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对柳杉古树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月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杉古树茎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或多峰曲线,并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茎干液流随环境因子的变化而波动。冬季的平均茎干液流速率在11月份最大,为56.7 mL.min-1,比2月份高22.9 mL.min-1。晴天茎干液流变化幅度较大,雨天茎干液流变化幅度较小。柳杉古树的茎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之间经关联度分析得出:茎干液流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关系最为密切,其次为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
关键词:
植物学 柳杉 茎干液流 环境因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夏爱梅 达良俊 朱虹霞 赵明水
运用系统的群落学调查方法对天目山分布于海拔1100m处的柳杉Cryptomeriafortunei群落进行调查,分析其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特征,并对柳杉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探讨。调查结果表明:柳杉群落种类组成丰富,柳杉优势明显,为单优势种群落类型。柳杉种群呈典型的集群分布,并随个体的增大,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发展的趋势,为间歇型(sporadictype)的种群结构。通过对天目山柳杉的起源及其更新类型的探讨表明:天目山柳杉林属天然林与人工林共存状态,并可通过幼苗库进行天然更新,但具有机会性和波动性,需林窗和林内倒木等条件。图3表2参25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蒋文伟 郭运雪 杨淑贞 赵明水
应用热扩散式边材液流计,研究了天目山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树干液流速率时空变化、蒸腾耗水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了柳杉水分生理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柳杉树干液流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春季于6:20左右启动,12:30左右达到峰值,18:5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夏季于7:00左右启动,13:20左右达到峰值,19:40左右开始迅速下降。春季液流启动比夏季早,达到高峰和迅速下降时间均比夏季提前。春季液流峰值、日均液流速率和液流量均显著大于夏季,且胸径越大的柳杉液流速率越大;在柳杉不同方位上,春季柳杉南向液流速率最大,为平均值的187.3%,西向最小仅为平均值的15.4%。...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俞飞 侯平 陈全明 王祖良
采用典型样线法对浙江天目山老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的土壤种子库状态及更新特征展开研究,以此解译柳杉种子库的基本特征,为柳杉林天然更新机制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天目山老龄柳杉林土壤种子库属于短暂性土壤种子库,而且产生的种子活力低下,发育不完善的种子占60%~70%,霉烂种子占30%~40%。种子活力低下,枯落物层过厚,缺乏光照及化感作用等因素导致林下幼苗更新存在障碍,需进行人为更新才能实现其可持续生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明如 俞益武 赵明水 章志攀 杜晴洲 陈建新
研究距离景区饭店不同的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择初夏和盛夏晴天,同步测定2种柳杉群落内空气负离子浓度及其环境因子。结果表明:①一里亭柳杉群落的空气负离子浓度明显高于竹祥山庄,在测定日出现2~3个峰值;②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清洁度优于竹祥山庄柳杉群落;③初夏测定日,风速对一里亭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而可吸入颗粒物对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顺序上升至第3位;盛夏测定日,光量子是影响一里亭和竹祥山庄柳杉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主要因子。
关键词:
环境学 空气负离子 柳杉群落 关联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玉贵 彭琬钰 邱颖青 冯文钟 白天军 叶清 邓文平
【目的】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庐山日本柳杉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变化特征以及WUE与主要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科学评估庐山日本柳杉的碳水耦合关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采用树木年轮稳定碳同位素方法计算日本柳杉WUE,并选择平均气温(T)、降水量(W)、平均风速(Ws)、太阳辐射(Rs)、干旱指数(SPEI、SPI、WI)等气候变化相关指标,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庐山日本柳杉水分利用效率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1)1969-2018年,庐山日本柳杉树轮δ_(13)C值序列呈现下降趋势,变化区间为-23.09‰~-25.67‰,年平均-24.55‰;庐山日本柳杉WUE的年际值呈现上升趋势,变化区间为91.06~118.89μmol/mol,年平均102.37μmol/mol;(2)相关性分析表明:庐山日本柳杉WUE与上一年的7月、9-11月和当年的2-6月、9-11月的气温呈显著正相关系,与上年7-12月以及当年的1-12月风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庐山日本柳杉WUE与各月太阳辐射、降水、SPEI、WI以及SPI未产生显著关系;(3)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庐山日本柳杉WUE主要与Ws_1(当年1月风速)、T_3(当年3月均温)、T_9(当年9月均温)、T_(-9)(上年9月均温)、Ws_(12)(当年12月风速)相关。【结论】T和Ws是影响庐山日本柳杉WUE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W、Rs以及干旱指数(SPI、SPEI以及WI)对庐山日本柳杉WUE的变化未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