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00)
- 2023(3938)
- 2022(3307)
- 2021(3039)
- 2020(2639)
- 2019(5842)
- 2018(5624)
- 2017(10699)
- 2016(5971)
- 2015(6204)
- 2014(6346)
- 2013(6256)
- 2012(5802)
- 2011(5295)
- 2010(5151)
- 2009(4540)
- 2008(4525)
- 2007(3857)
- 2006(3257)
- 2005(2948)
- 学科
- 济(21085)
- 经济(21059)
- 业(15322)
- 管理(14412)
- 企(12527)
- 企业(12527)
- 方法(11408)
- 数学(10210)
- 数学方法(10052)
- 学(7251)
- 财(6256)
- 中国(5091)
- 农(4782)
- 制(4233)
- 务(4163)
- 财务(4155)
- 财务管理(4146)
- 企业财务(4054)
- 融(4046)
- 金融(4046)
- 业经(3866)
- 地方(3827)
- 银(3807)
- 银行(3778)
- 技术(3759)
- 行(3616)
- 贸(3435)
- 贸易(3434)
- 理论(3355)
- 易(3353)
- 机构
- 大学(83828)
- 学院(82928)
- 研究(32431)
- 济(30874)
- 经济(30209)
- 管理(28441)
- 理学(24996)
- 理学院(24617)
- 管理学(23943)
- 管理学院(23783)
- 科学(23272)
- 中国(22240)
- 农(21235)
- 所(18071)
- 京(17448)
- 农业(17143)
- 研究所(16944)
- 业大(16745)
- 财(14721)
- 中心(14004)
- 江(12450)
- 财经(12012)
- 院(11856)
- 省(11479)
- 经(11138)
- 农业大学(11017)
- 北京(10699)
- 室(10698)
- 范(10331)
- 科学院(10275)
- 基金
- 项目(62453)
- 科学(48193)
- 基金(46057)
- 家(43773)
- 国家(43471)
- 研究(38418)
- 科学基金(35608)
- 自然(25822)
- 自然科(25302)
- 自然科学(25291)
- 自然科学基金(24818)
- 省(24466)
- 基金项目(24208)
- 社会(24072)
- 社会科(22918)
- 社会科学(22909)
- 划(21423)
- 资助(19690)
- 教育(17791)
- 重点(14909)
- 计划(14125)
- 部(13534)
- 科技(12966)
- 创(12889)
- 发(12889)
- 编号(12873)
- 科研(12817)
- 创新(12206)
- 性(11315)
- 业(11301)
共检索到117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胡瑞祺 方卫军 王义平
【目的】阐明浙江天目山大蛾类种群在不同海拔上的关系以及时间动态变化,为天目山昆虫调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灯诱法,于2022年5—8月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对不同海拔高度的大蛾类昆虫进行采集,并对大蛾类种群及时间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共采集大蛾类昆虫3 367只,隶属25科269种。优势类群为尺蛾科Geometridae、草螟科Crambidae、天蛾科Sphingidae和夜蛾科Noctuidae。在海拔600~1 200 m内,大蛾类种群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总体呈正相关。在海拔600~1 200 m梯度上,大蛾类的种-多度曲线趋向对数正态分布,其余海拔梯度符合生态位优先占领假说。7月的大蛾类物种数和个体数最多,稳定性较强。【结论】天目山的大蛾类种群对时间敏感,5—8月大蛾类物种和个体数先增加后减少;大蛾类种群多样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中低海拔梯度间的相似性系数呈中等相似和极相似水平。图3表4参2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闫女 王丹 高亚卉 郝晓杰 王祎玲
利用ISSR分子标记研究七里峪1200~2000m8个海拔梯度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11条引物共得到78个重复性好的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多态位点78个,多态百分率为100%。在8个茶条槭种群中,总遗传多样性指数I(Shannon多样性指数)、HB(Bayesian指数)分别为0.507和0.368,表现出高的遗传多样性。8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呈现出随海拔升高而增大的趋势。AMOVA分析表明,74.3%的遗传变异存在于茶条槭种群内,25.7%存在于种群间(ΦST=0.257,P<0.001)。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茶条槭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谢一青 李志真 黄儒珠 肖祥希 黄勇
运用RAPD技术,对现存于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4个不同海拔光皮桦天然种群共91个基因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18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99条清晰的条带,种群平均多态位点百分比(PPL)为60.05%,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242,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181;不同种群遗传变异水平随海拔差异呈规律性变化,表现为沿海拔升高而呈由高到低的分布;在物种水平上光皮桦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PPL=87.44%,h=0.3442,I=0.4899),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0.3486。利用AMOVA软件对遗传变异的等级剖分结果表明,种群间有显著的遗传分化,约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唐吕君 赵明水 李静 蒋文伟
选择天目山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高度的9个古柳杉群落为研究对象,调查柳杉群落种类组成、结构、外貌特征,实测春夏秋三季不同柳杉生境小气候、空气负离子浓度的瞬时值,并评价其空气清洁度。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柳杉群落Simpson、Shannon-Wienner及Pielou等多样性指数均呈增长趋势,大小排序为山顶(0.918 2;4.345 9;0.805 9)>山麓(0.895 9;4.116 0;0.781 1)>山中(0.890 9;3.999 6;0.747 3),而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则表现不同特点,其增长趋势为山中(37)>山顶(33)>山麓(31);春夏季节空气负离子...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华潮 吴鸿 杨淑贞 赵明水 应志辉
根据1998年至2000年昆虫考察的数据和资料,对天目山昆虫物种多样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昆虫的优势目是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其属种多度结构反映了昆虫群落结构比较稳定。昆虫丰富度指数变幅较大,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mon Weaner指数基本一致。特有昆虫和珍稀昆虫及其他昆虫资源丰富。图2表3参14
关键词:
天目山 昆虫物种多样性 昆虫资源 中国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国会 温国胜 田海涛 张利阳 李佳 黄浩
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是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的景观树种。目前,瘿瘤病成为引起柳杉衰退一种非常严重的病害。在调查了天目山不同海拔高度柳杉瘿瘤病害的基础上,测定了对照柳杉和有瘤柳杉的各项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海拔的升高,天目山柳杉的树龄逐渐增大,瘿瘤病对柳杉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叶片相对含水率的影响度逐渐增大,对光合参数以及蒸腾速率的影响则呈减小的趋势;随着海拔的升高,对照柳杉的各项生理参数逐渐减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柳杉自身的老龄化也是影响天目山柳杉健康进而导致种群衰退的一个重要原因。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李婷婷 金锁 鱼舜尧 王宇 李禹江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臧建成 宋美成 黄智 张盼盼
为了解色季拉山不同海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时空分布特征。于2021年5—9月,在色季拉山阳坡,海拔3 400~4 500 m范围选择8个不同海拔,用土钻五点法采集样地0~10 cm深土样,用Tullgren漏斗分离并手捡大型土壤动物,分析土壤动物群落结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及相似性指数的时空分布动态。结果表明:1)色季拉山(阳坡)8个海拔共捕获土壤动物17 522只,隶属于11纲23目63科(群)。弹尾目(Collembola)和真螨目(Eucaridae)为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的类群数、个体数量的时空动态具有较大差异;2)海拔3 700 m的土壤动物个体数季节差异最显著(P<0.05);4)β多样性表明色季拉山阳坡相邻海拔土壤动物类群相似性较高,海拔差距越大相似性越低。随海拔梯度和时间变化,土壤动物的个体数、类群数、多样性均有较大差异。综上,色季拉山(阳坡)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季节变化及海拔梯度变化敏感。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 李婷婷 金锁 鱼舜尧 王宇 李禹江 齐锦秋 郝建锋
【目的】研究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对人工林的抚育及合理经营有着重要意义,旨在为人工林近自然改造以及利用山地造林、恢复森林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代表性样地法和随机取样法相结合的方法,在800、1 000和1 200 m 3个海拔高度对周公山柳杉人工林林下的物种组成、物种重要值、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进行了初步研究和对比分析。【结果】1)林下草本层共发现植物33种,属于19科32属;林下灌木层共发现植物49种,隶属于39属26科。2)草本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_(SW))均随着海拔的升高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符合"中度膨胀"理论,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D)以及灌木层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则符合负相关关系理论。3)林下植被0~40 cm深度土壤养分随土层深度增加,全氮、全磷、有效磷、速效钾、有机碳、有机质含量均降低。4)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有机质、全氮(TN)、全磷(TP)、有效磷(AP)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应控制人为干扰的强度,保持合理的林分密度,改善柳杉人工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使人工林处于一种天然更新状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力 刘国华 刘丹 石松林
通过典型抽样法,分析了川西亚高山针叶林不同大小林窗中植物物种的更新组成及其沿海拔的动态变化,研究了林窗大小及林窗海拔对林窗内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林窗海拔的降低,乔灌层主要植物种垂直分布格局明显,林窗中植物种类组成逐渐增多,各物种更新数量逐渐增大,林窗越大,增加趋势越明显;(2)在不同海拔、不同大小林窗中,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在乔木层物种重要值排序中始终位列第一,大叶金顶杜鹃Rhododendron faberisp、无柄杜鹃Rhododendron watsonii和华西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汤孟平 周国模 施拥军 陈永刚 吴亚琪 赵明水
在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用一次性调查方法,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样地大小为100 m×100 m。用激光对中全站仪测定每株树木坐标。根据树木的地径和胸径,把常绿阔叶林群落种群分为幼苗、幼树、小树、中树和大树等5个大小级。采用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根据种-面积曲线确定最小取样面积。结果表明:在1 hm2样地内,共记录到木本植物127种,其中乔木为76种,灌木51种。群落木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小树级,多达99个物种,占群落木本植物总物种数的78%。除幼树外,从幼苗到大树,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种数呈增加趋势。要获得天目山常绿阔叶林群落80%以上的木本植物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家顶 刘丰瑜 韩雪梅 林肖月 张苗苗 聂鑫
【目的】探究热带森林不同海拔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分布模式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为微生物生物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吊罗山片区为研究区域,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其功能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并基于相关性分析来探究其环境驱动因素。【结果】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单调下降。α-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和放线菌纲以及黄色杆菌科是优势细菌类群,其相对丰度随海拔升高分别呈单调上升、先上升后下降、先下降后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细菌群落组成与土壤pH、有机质、全钾、铵态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存在显著相关性。PICRUSt功能预测表明,氨基酸运输和代谢、能源生产和转换、翻译/核糖体结构、生物转化以及细胞壁/膜/包膜生物合成等四大类COG功能以及glnA/ GLUL,gltD,cynT/can,gltB,ncd2/npd五种氮循环基因占据优势。nirK、arcC、cah、norB、nirS和nrfH 6种氮循环基因在中海拔的相对丰度显著较高,而GLU/gltS和nrtD/cynD在低海拔的相对丰度较高。【结论】土壤pH和全钾是驱动细菌群落特征沿海拔分布的关键因子,这为热带森林土壤微生物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文涛 姜艳 尹光天 李荣生 杨锦昌 张帅
为了解从化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不同海拔或坡向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以为森林公园景观改造、生态系统承载力提高、生态修复提供理论知识,对分散于森林公园的海拔或坡向不同的30块样地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较高,低海拔和高海拔林地生物多样性均较低,尤其是乔木层和下木层Ⅰ,其生物多样性分别在960 m和900 m达到峰值;坡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为:阴坡>半阳坡>阳坡;公园内生物多样性受到人为干扰,总体上人为干扰随海拔上升而下降,但由于旅游开发和观光,海拔900 m以下林区受到人为干扰程度与海拔关系不大;森林郁闭度、人为干扰程度随海拔变化的趋势相似,石门森林公园森林郁闭度可以作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陶晶 臧润国 余昌元
采用数量化群落分类法分析哈巴雪山植物群落类型和植物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采用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方法可将云南哈巴雪山植物群落沿海拔梯度划分为6个植被亚型;哈巴雪山的植物多样性沿海拔的分布格局受"中间地带效应"影响较为明显,而与Rapoport海拔法则不甚相符;物种丰富度总体上符合单峰格局,但在中海拔地段物种丰富度谷、峰值连续出现;α多样性指数中的Shannon-Wiener指数曲线符合单峰格局,β多样性指数基本上也符合单峰分布,但中海拔地段起伏较大;哈巴雪山物种丰富度以及多样性指数沿海拔梯度呈现出较为复杂的规律,反映出山地小环境多样性特征,具体表现为群落类型间沿海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韵秋 孙涛 臧建成 洪大伟
【目的】研究不同海拔砂生槐灌丛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多样性与砂生槐被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陷阱诱捕法于2018年6-9月对砂生槐灌丛地表节肢动物进行调查,采用五点取样法对沙生槐灌丛果荚进行抽样调查。应用相对多度、类群丰富度、地表节肢动物功能能群、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及相似性指数Cody指数和S9rensen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共采集不同海拔砂生槐灌丛地表节肢动物个体共计2899只,涉及5纲18目74科。其中蜘蛛目(Araneid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Coleoptera)为优势类群,这3个目分别含有16、13、12个科,占所有组成科的55.4%;而革翅目(Dermaptera)、缨翅目(Thysanoptera)、石蛃目(Archaeognatha)、蝎目(Scorpiones)、石蜈蚣目(Lithobiomorpha)为稀有类群,其中所含个体仅占总个体数的0.69%。【结论】不同海拔对地表节肢动物S9rensen指数和Cody指数均具有影响,海拔3和海拔1之间地表节肢动物的相似度较低,共有的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少,海拔3和海拔2之间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具有相似部分存在。在3种不同海拔砂生槐灌丛地表节肢动物群落中,植食性和捕食性地表节肢动物类群为优势类群,而杂食性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则为劣势类群。不同海拔地表节肢动物对不同海拔砂生槐灌丛中种子及果荚危害程度不同,在一定海拔范围内,海拔越低砂生槐灌丛中地表节肢动物对砂生槐灌丛果荚及种子为害程度越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