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40)
2023(2300)
2022(2037)
2021(1904)
2020(1629)
2019(3720)
2018(3609)
2017(6889)
2016(3905)
2015(3947)
2014(4080)
2013(4071)
2012(3987)
2011(3636)
2010(3642)
2009(3349)
2008(3296)
2007(2929)
2006(2560)
2005(2490)
作者
(13149)
(10993)
(10983)
(10483)
(7164)
(5597)
(4896)
(4208)
(4188)
(3974)
(3866)
(3834)
(3812)
(3693)
(3662)
(3428)
(3308)
(3266)
(3229)
(3136)
(2965)
(2799)
(2746)
(2545)
(2471)
(2447)
(2413)
(2385)
(2292)
(2256)
学科
(16640)
经济(16627)
(9812)
管理(8603)
(8288)
企业(8288)
方法(6912)
数学(6197)
数学方法(6081)
(5626)
地方(5081)
结构(4974)
中国(4312)
(4288)
(4201)
(4042)
产业(3893)
业经(3379)
(3145)
地方经济(3008)
产业结构(2957)
体制(2761)
(2717)
财务(2714)
财务管理(2704)
农业(2689)
企业财务(2607)
(2347)
金融(2343)
(2326)
机构
大学(56999)
学院(56317)
研究(23445)
(21477)
经济(21062)
管理(18135)
科学(16954)
中国(16410)
理学(15674)
理学院(15424)
管理学(14984)
管理学院(14884)
(14722)
(13323)
(12519)
研究所(12476)
农业(11668)
业大(11440)
中心(9732)
(9505)
(9421)
(8832)
(8466)
北京(7709)
(7588)
(7528)
财经(7486)
农业大学(7441)
师范(7349)
研究院(7252)
基金
项目(40449)
科学(30675)
基金(28966)
(27364)
国家(27103)
研究(25197)
科学基金(21976)
(16168)
自然(15595)
社会(15475)
基金项目(15265)
自然科(15240)
自然科学(15233)
自然科学基金(14986)
社会科(14683)
社会科学(14680)
(14014)
资助(12405)
教育(11462)
重点(9937)
计划(9080)
(8927)
编号(8775)
科技(8750)
(8585)
(8133)
科研(8131)
创新(7741)
成果(7271)
(7244)
期刊
(23963)
经济(23963)
研究(16037)
学报(15221)
(13083)
科学(12441)
中国(11073)
大学(10902)
学学(10617)
农业(8636)
管理(7455)
(7296)
业大(4727)
(4661)
教育(4532)
(4391)
金融(4391)
技术(4311)
林业(4268)
经济研究(4165)
财经(4036)
(3757)
农业大学(3753)
业经(3712)
(3578)
问题(3319)
科技(3192)
统计(2721)
技术经济(2557)
资源(2537)
共检索到84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旺鹏  王振平  
首次采用显微解剖和冰冻组织切片方法研究了天牛族阳茎内囊形态结构,发现了内囊骨化物结构,尤其端部骨化物结构,及其控制内囊伸缩的加厚侧带和有聚集作用的射精管壶腹结构,为研究天牛科分类和系统发育提供资料。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侯仲娥  俊宝  夏乃斌  
该文从杨树 -光肩星天牛的协同进化关系出发 ,应用同工酶分析法对毛白杨、I 69杨和小美旱杨进行了生态抗虫性的研究 .根据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对照树的酶谱分析表明 ,3种杨树的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和酯酶 (EST)各有其特有的酶谱 ,毛白杨POD具有特异性条带 ;根据比色方法对酶活性分析得毛白杨POD含量最高 ,活性最强 ,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得 ,毛白杨与其它两种杨树之间的POD酶差异极显著 .随后又对危害树进行了分析 ,测得毛白杨POD增长率最大 (为 17% ) .由此作者认为POD ,PPO ,EST和蛋白质 (PRO)都与抗虫性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P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雅琴  陈力  
对中国已记载的30属336种28亚种楔天牛族昆虫进行了区系初步分析,明确了本族昆虫种类组成及地理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属级阶元上还是在种级阶元上,本族昆虫均以东洋界分布为主体;楔天牛族在中国的种类数量分布趋势为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减少;特有种丰富,有167种20亚种,占中国已知种类的51.37%,其中以华南区拥有的特有种最多;青藏区分布的特有种虽然很少,但是特有种占本区分布种的比例却远远大于除华南区外的任何一个区,这与本区所处的独特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东北区分布的特有种也比较丰富,这与楔天牛族部分属的起源中心为古北界有关。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尚坤  马深成  杨化伟  杨庆贺  周成刚  乔鲁芹  
[目的]通过系统解析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内的蛀道结构,了解其蛀食特征,为完善松褐天牛隐蔽生活过程中的生物生态学习性和科学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和注射药物防治松褐天牛提供依据。[方法]于松褐天牛越冬期,人工解剖了松褐天牛危害的黑松和赤松木段,获得其完整蛀道。分别测量了蛀道长度、蛀屑堵塞长度、侵入孔内径、蛹室内径、蛀屑含水率、侵入孔与羽化孔的相对方位等蛀食特征,并分析了松褐天牛幼虫大小与寄主树种和蛀食特征的关系。[结果]松褐天牛在黑松和赤松中的蛀道均为“U”形,类型单一,蛀道间互不串通,在侵入孔端部存在蛀屑堵塞,多数羽化孔在侵入孔上方;松褐天牛的蛀食特征与个体大小和寄主树种的相关性均较小。[结论]松褐天牛在木质部隐蔽蛀食的特性比较规律,受寄主树种种类影响较小,蛀道结构均呈“U”形,蛀道的部分被蛀屑-粪便混合物堵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晶岚  温俊宝  马履一  谢琛  吴彤  田海燕  罗彦文  
该文通过对9 种树种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测,运用逐步回归方法,分析了树种解剖特征的差异与天牛危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在同一立地条件下的导管个数、射线宽度、木化细胞半径及韧皮部石细胞壁的厚度与树种的抗虫性密切相关;同一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内部解剖结构有所不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琼岛  嵇保中  徐天  刘曙雯  黄素红  吴光喜  王延先  陈正梅  
目前全世界已知柄天牛属昆虫43种,中国记载32种。近年来栎旋木柄天牛、皱绿柄天牛、红腹柄天牛等在我国南方栎林局部暴发成灾。其皱绿柄天牛和栎旋木柄天牛已被国家林业局列为重要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本文评述该属昆虫的种类与分布、生物生态学特性、寄主范围和防治技术,旨在促进对该类昆虫的关注和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金水  黄衍庆  黄海清  高美玲  
本文报道了几种不同抗虫性能木麻黄的基本营养物质、酚类等化学物质及木材纤维形态等检测结果,分析了木麻黄化学和形态因素与星天牛危害的关系,探讨了木麻黄抗虫机理。木麻黄树皮中的基本营养物质含量的分布差异不显著,木质部的则有明显差异,即随抗虫性能增强而含量降低,造成各品系木麻黄木材内部环境差异,形成蛀干害虫星天牛生存环境的差异。高感品系C23可溶性总糖含量(2.80%)明显高于高抗品系C44(0.62%),是高抗品系的4.52倍;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感品系C23(1.857g)是高抗品系C44(0.955g)的1.94倍;同时采用葡萄糖溶液和清水对比浸泡木段,木段模拟蛀道接星天牛幼虫饲养试验,也验证了葡...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丰  刘荣光  宝山  吴彤  
光肩星天牛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 Motsch .) 和黄斑星天牛A.nobilis Ganglbauer 是严重危害许多树木的蛀干害虫.根据调查,已发现在宁夏被危害的树种有10 科14 属34 种.在防治研究中,该文以生物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理论为依据,采用调查研究和对比试验方法,总结出了树种抗虫性新概念,选出了以沙枣 Elaeagxus angustifolia L.为主的4 种诱杀树种,进行了诱杀树种和诱饵树种防治天牛危害效果试验,效益显著.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用诱杀树种有效防治天牛危害的新途径,并为多树种合理混交造林防治天牛危害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健  张晓军  马丽滨  任炳忠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青杨楔天牛和锈斑楔天牛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在2种楔天牛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4类型8种感受器,包括3种刺形感受器、1种毛形感受器、3种锥形感受器和Bhm氏鬃毛。刺形感受器为镰刀状且带有纵沟的刚毛结构,表面无孔;毛形感受器表面有纵沟,具有能自由活动的关节窝,表面无孔;锥形感受器与触角表面垂直,表面具有大量不规则分布的孔;Bhm氏鬃毛为直立的顶端较尖的结构。刺形感受器、毛形感受器及锥形感受器是较为常见的感受器类型,在其他天牛触角上也有发现;但本研究未发现耳形感受器、钟形感受器及指形感受器等其他感受器类型。结合各种感受器的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对其可能具有...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小红  卢赐鼎  华银  林浩宇  是雨霏  吴松青  张飞萍  梁光红  
【目的】研究星天牛转录组信息及体内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CYP)、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情况,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探析其这3种酶系基因家族的类别及其系统演化关系,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的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 HiSeq~(TM)2500对星天牛进行转录组测序与数据分析,通过数据筛选并进一步与鞘翅目近缘物种的解毒酶同源蛋白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经测序、序列拼接得到55 260条unigenes,将其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同源比对,注释了32 247条unigenes,在Swiss-Prot数据库注释的unigenes的数量最多(99.11%);注释到Nr数据库时与赤拟谷盗的unigenes同源性最高(60.25%);在GO数据库中,共有8 083个unigenes被成功注释,根据其功能大致可分为3类47亚类;在KEGG数据库中,4 600条unigenes与162个预测路径可以匹配。通过基因注释发现248条解毒酶系基因在星天牛体内表达,包括139条CYP基因、72条CarE基因、37条GS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星天牛的大部分CYP基因都至少与一种鞘翅目近缘物种的CYP基因聚类在一起,P450基因中的CYP6家族数量与其他近缘物种(鞘翅目)类似,包含的基因数量最多; CarE解毒酶蛋白基因主要为β-酯酶、神经趋化蛋白、外源性代谢酶、未知等4种类型,分别可能参与星天牛的一些激素以及信息素的加工、神经和发育过程、消化与解毒等生理过程;星天牛的GST基因聚类主要包含Microsomal GST、Sigma GST、Omega GST、Delta GST、Theta GST等亚家族,具有保护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损伤、催化活力等功能。【结论】本研究获得星天牛的转录组信息,初步探明星天牛体内三大解毒酶系的表达谱及分化情况,可为星天牛对多寄主种类的适应性与杀虫剂抗药性的产生及遗传机制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瑞桐  王保德  李国宏  RichardReardon  吴云  运虎  
在野外对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成虫相互交配进行了调查 ,同时于野外铁纱笼内进行了两种天牛成虫之间的交配试验 .结果表明 ,野外自然条件下两种天牛成虫间都可相互交配 ,其中光肩星天牛♀×♂的比率占34 4 % ,黄斑星天牛♀×♂占 1 3 3% ,淡黄型♀×♂占 1 0 6 % ,黄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占 1 6 7% ,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占 1 0 6 % ,其它类型间的相互交配占 1 4 4 % .铁纱笼内黄斑星天牛♀与光肩星天牛♂交配 ,产生的后代成虫 ,鞘翅表现为白斑、黄斑和淡黄斑 3种类型 ,光肩星天牛♀与黄斑星天牛♂交配后代毛斑为黄斑和淡黄斑 ,黄斑...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毛珊珊  吴华俊  林同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是危害马尾松树重大蛀干害虫,也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昆虫,对我国松林资源构成严重威胁。用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方法克隆了松墨天牛erP基因(Mal erP),Gen Bank登录号为kF357881.1。该基因含有一个长为864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87个氨基。同源性分析表明,Mal erP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erP的同源性最高,达到79%;与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的同源性为4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Ma erP在松墨天牛3龄幼虫的脂肪体、马氏管、中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宝山  李丰  李忠  吴彤  
该文对宁夏新引进和原有的14 种杨树的生长及抗虫性进行了研究,发现欧洲山杨三倍体、截叶毛白杨等数种杨树,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相对抗虫性.并对其抗虫强度进行了排序.其抗虫性都优于新疆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桂华  唐燕平  
在连续 3a的定位观测和分析基础上 ,本文初步报道了锈色粒肩天牛与文献报道中的几种寄主树种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 :(1)根据室内饲养下成虫对不同树种的取食及产卵情况和在不同树种上接种 (卵 )的幼虫情况 ,可将几种寄主树种分为 4类 :高感树种 (国槐 )、低感树种 (云实、黄檀 )、抗虫树种 (刺槐 )、免疫树种 (旱柳 ) ;(2 )酚酸类物质在旱柳中的含量 (3 0 3~ 9 73mg·(10 0g) - 1 ) ,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中的含量 (1 71~5 39mg·(10 0g) - 1 ) ,可能是锈色粒肩天牛在旱柳上表现拒食、拒产卵、拒钻蛀的重要原因。氨基酸含量较高、组分相对最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