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37)
2023(2522)
2022(2129)
2021(2002)
2020(1843)
2019(3680)
2018(3626)
2017(7012)
2016(3907)
2015(4031)
2014(3894)
2013(3866)
2012(3636)
2011(3215)
2010(3278)
2009(2873)
2008(2906)
2007(2526)
2006(2251)
2005(2034)
作者
(12485)
(10569)
(10403)
(10072)
(6520)
(5138)
(4632)
(4026)
(4021)
(3735)
(3678)
(3631)
(3502)
(3481)
(3387)
(3303)
(3179)
(3128)
(3027)
(3014)
(2791)
(2752)
(2701)
(2387)
(2386)
(2381)
(2325)
(2200)
(2191)
(2128)
学科
(15463)
经济(15455)
(8504)
管理(8192)
(7052)
企业(7052)
方法(6697)
数学(6075)
数学方法(5981)
(5676)
结构(4918)
(4631)
中国(4105)
产业(3970)
(3851)
(3691)
地方(3504)
(3280)
(3109)
税收(3083)
(3050)
业经(2956)
产业结构(2914)
(2887)
财务(2887)
财务管理(2884)
企业财务(2821)
体制(2776)
(2349)
银行(2332)
机构
大学(54647)
学院(53872)
研究(22640)
(21101)
经济(20667)
管理(18037)
中国(16914)
科学(16423)
理学(15793)
理学院(15519)
管理学(15019)
管理学院(14925)
(12509)
(12286)
研究所(11776)
(11585)
业大(10061)
(9986)
中心(9770)
(9333)
农业(9036)
(8382)
财经(8024)
北京(7833)
研究院(7689)
(7684)
(7649)
师范(7526)
(7377)
(7364)
基金
项目(40523)
科学(31860)
基金(30386)
(28686)
国家(28529)
研究(25403)
科学基金(23469)
自然(16817)
自然科(16412)
自然科学(16405)
基金项目(16371)
自然科学基金(16140)
社会(16011)
(15394)
社会科(15255)
社会科学(15252)
(13685)
资助(12351)
教育(11318)
重点(10247)
(8890)
计划(8864)
编号(8857)
(8751)
科研(8494)
科技(8248)
(7826)
创新(7483)
专项(7314)
国家社会(7015)
期刊
(21565)
经济(21565)
研究(15953)
学报(12933)
科学(12076)
大学(9435)
(9344)
学学(9217)
中国(8852)
(7153)
管理(6287)
农业(6067)
林业(5457)
财经(3978)
经济研究(3955)
(3843)
金融(3843)
(3575)
资源(3541)
教育(3454)
业大(3449)
(3437)
技术(3427)
业经(3147)
科技(3129)
问题(3046)
(3015)
统计(2614)
自然(2353)
技术经济(2318)
共检索到77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元满  聂页  刘美欣  叶沛栋  曹柄权  韩维栋  
运用计盒维数与关联维数对特呈岛红海榄纯林(A)、红海榄+白骨壤(B)、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C)群落中红海榄的树冠分形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红海榄在不同群落中树冠分形特征的差异以及树冠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红海榄树冠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其计盒维数为1.851 3,揭示了红海榄树冠对生态空间的占据能力较强;不同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树冠计盒维数存在差异,其中红海榄纯林树冠的计盒维数高于混交林,3种群落类型中树冠计盒维数的大小排序为A>C>B;红海榄侧枝数的分布比较均匀,一级侧枝分布格局的关联维数在1.573 9~1.715 6之间,表明红海榄枝条的扩展能力较强,空间关联程度较高,有利于发挥其防风...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元满  黄剑坚  刘志美  王平  聂页  韩维栋  
以广东湛江特呈岛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红海榄纯林、红海榄+木榄、红海榄+白骨壤、红海榄+木榄+白骨壤混交林4种群落类型为对象,运用最小距离指数、连接度指数分析红海榄支柱根的空间连接和分布规律;同时,采用分形维数与拓扑指数确定红海榄支柱根的分形特征,分析根系分支状况以及分形特征与支柱根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海榄同级支柱根之间的空间连接程度不高,近于随机分布格局;4种群落类型中红海榄支柱根均具有较好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为1.468 5~1.554 5,具有较强的利用与占据生态空间的能力;红海榄支柱根拓扑结构复杂,拓扑指数为0.366 4~0.448 5,接近叉状分支模式,有利于扩展生态空间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孟平  张劲松  高峻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树主要生长季节冠层太阳总辐射 (Q)与净辐射 (Rn)的实测资料 ,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 ,从分形理论的角度 ,进一步揭示Q与Rn 的关系特征 ,探索果树冠层净辐射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 :1)Rn 与Q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 ,回归拟合关系式为Rn =0 74 0 8Q - 32 4 36 ,相关系数r可达 0 9811(n =2 6 2 79) ,Fcal=3436 6 5 2 >>=F0 .0 12 6 2 77=6 6 3;2 )Q与Rn 分形曲线均存在 2个无标度区 ,二者无标度区拐点的界限时间分别为 4 5 3、4 4 1min ,且分形维数均很接近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余雪标  徐大平  龙腾  莫晓勇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height, DBH , the individual volume and the growing stock of 4 5 year old Eucalyptus plantation decreased with the Continuous Planting Rotation(CPR)increasing. The mean tree height of the second,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rotation decreased by 7 4...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立春  蒋雨航  
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林业局金沙林场114株人工兴安落叶松树干干形数据为例,利用非线性混合模型技术拟合Max-Burkhart分段削度方程。结果表明:当利用SAS软件的PROC NLMIXED模块对Max-Burkhart模型进行拟合时,引入随机参数b1、b2、b3时模型拟合最好;随机参数b1与冠长率和冠长呈负相关,与树冠高度呈正相关;随机参数b2与冠长率和冠长呈正相关,与树冠高度呈负相关;随机参数b3与冠长率、冠长、树冠高度没有显示出相关性。利用随机参数b1、b2、b3与树冠特征的相关性构建了含有冠长率、冠长和树冠高度变量的3个模型,并且所有模型的参数估计值都是显著的,这充分说明冠长率、冠长和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超男  赵西平  梁芳  刘高均  吴珍  李伟丽  
导管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的主要管道分子,其尺寸和数量直接影响水分运输的效率和栓塞脆弱性。一般认为,导管直径随年轮年龄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石雷等,2008;黄荣凤等,2005;Lintunen et al.,2010),沿着水分运输路径导管直径逐渐细化(方群等,2013;范泽鑫等,2005)。导管直径越大,其比导率越大,且在树冠基部往上呈显著降低(范泽鑫等,2005)。多数研究表明,栓塞脆弱性与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慧淋  胡万金  曲杨  殷有  
为促进辽西半干旱地区油松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以辽西地区辽宁省生态实验林场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采伐对天然更新油松幼树树冠结构的影响。2014年春季选取油松成熟林进行带状采伐,2017年冬季在采伐带及保留带内各选取不同地径大小的50株幼树进行枝条解析。测量幼树的地径、树高、冠长等林木因子,同时测量所有枝条的枝长、弦长、分枝角度、着枝深度。每株幼树每轮选取1个标准枝条,测量标准枝枝长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伐带内天然更新幼树单株的平均轮数11.5,保留带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1,对照区内幼树活枝的平均轮数为12.8。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采伐带、保留带与对照区内油松幼树单株活枝轮数差异不显著(p>0.05)。在实施带状采伐后,采伐带内幼树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为2.4,保留带内单株每轮平均枝条数量2,采伐带内单株每轮枝条数量显著大于保留带(p<0.05)。采伐带内枝条的分枝角度从树冠上部至下部变化较大,保留带内则变化相对较小,且保留带各轮枝条分枝角度总体上大于采伐带。采伐带内枝条的平均生长量为16.1cm,保留带的平均生长量为11.7cm,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以促进油松人工林天然更新奠定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宁宁  尹文广  黄秦军  丁昌俊  杨志岩  苏晓华  沈应柏  
【目的】树冠结构影响光能截获能力从而直接影响生物量的积累。杨树冠形特征参数的研究能够为杨树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有力的选择依据,但是因为杨树的树型高达,树冠结构复杂,树冠结构特征参数难以直接观测。【方法】建立了利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树冠结构特征参数的方法,并测量了高密度(2 m×3 m)人工林中6年生杨树03-04-171的冠形特征参数,包括不同生长单元早发枝和同期枝一级枝的枝长、分枝角度、方位角、枝条曲率及弯曲度。对直接测量(砍伐)与三维扫描方法测量的胸径、树高进行回归分析,检测三维扫描测量的精度。【结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胸径的回归系数分别为R2=0.967 72,显著值为P=8.26×10-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小青  刘杏娥  任海青  
以小黑杨人工林为对象,研究树冠特征对木材性质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树冠特征对木材基本密度影响不显著;对抗弯弹性模量(MOE)和顺纹抗压强度影响显著,对抗弯强度(MOR)影响不显著;对纤维长度、纤维宽度以及纤维长宽比影响不大;对胸高处湿心材、边材影响极显著。MOE、MOR和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冠长呈负相关。线性回归方程能较好地拟合顺纹抗压强度与冠幅的关系,R2值达到0.61;纤维长度、宽度与冠幅、冠长呈一定的正相关;湿心材面积、边材面积与冠幅、冠长呈高度正相关,边材面积与冠幅间存在密切的线性关系,方程的R2值达到0.78,二次多项式方程能很好地拟合湿心材面积与冠幅的关系,R2值为0.91。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丹宁  熊耀国  宋露露  王华  曾旭  徐作华  
为了改良白花泡桐的干形,对树冠结构、生长性状与干形的遗传相关进行了剖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出主要树冠性状、生长性状对干形的63个选择指数方程。结果表明,胸径、小枝数、分枝总长、冠表面积和树高对形数、圆满度的决定系数在0.405~0.940和0.426~1.064之间。由以上5性状和形数或圆满度组成的综合选择指数方程效果最好。对形数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55和159.0157%。对圆满度选择的遗传进度、相对效率分别为0.174和128.3679%。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火根  张博  黄敏仁  阮锡根  王明庥  
Rooting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trees is an important trait both for silviculture and also for genetic improvement,but its progress which was made on its improvement was rather small due to the complexity and heavy work for rooting traits measurement.Fractal theory provided a new idea and also a 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军  李春平  关文彬  张楠楠  汪西林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论述不同年龄小钻杨分枝和树冠结构分维特征。小钻杨侧枝在各方位上均匀分布,侧枝倾角在各角度级上正态分布。通过计盒维数法计算出林带小钻杨分枝的分形维度值为1·510~1·733。对小钻杨各器官生物量、胸径和树高用W=a(D21·3H)b模型进行回归,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利用双数量法计算得到的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65~2·765;在应用双数量法中,用枝生物量代替叶生物量,计算得小钻杨无叶期树冠分数维度值为2·003~2·464。探讨了不同树冠体积和叶生物量下的树冠分数维度值的变化,在小的叶生物量等级时,分数维度值随着叶生物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达到一定叶生物量后,叶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杰  郑海水  翁启杰  黄世能  
运用Nelder密度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大叶相思林分的树冠生长以及多干现象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年生时各种密度林分均未郁闭,3年生、5年生、7年生时郁闭林分的单株面积上限分别为3.15 m 2·株- 1、6.20 m 2·株- 1、7.00 m 2·株- 1。5年生以后,树冠趋于稳定,1~3年生时树冠生长最大的单株面积为5.64~6.88 m 2·株- 1,5~7年生时树冠最大的单株面积为15.50~18.68 m 2·株- 1。林分平均树干数与密度则呈现幂函数关系,林分单株面积小于1 m 2·株- 1时,多干木比例在10% 以下;林分密度超过12.53 m 2·株- 1以后,多干木比例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秀萍  贾宝全  
【目的】分析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北京城区居住区森林建设成效,并从多方面探讨居住区树冠覆盖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北京及其他城市居住区城市森林建设提供有益借鉴。【方法】以北京城区2013年7—9月份World View 2遥感影像为基础,利用e Cognition 9. 0软件解译的林木树冠覆盖栅格与矢量图层为数据源,根据分层抽样和生态梯度取样法,按照空间均衡原则,选取居住区样地,在Arcgis平台下提取研究单元区域的林木树冠覆盖的空间信息,结合实地样地调查,探讨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北京城区居住区林木树冠覆盖率为29. 67%,且单位附属居住区(33. 96%)>商品房(30. 06%)>安置房(20. 77%);在不同时间阶段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从1980年前的29. 21%增长到了2010年后的30. 7%;居住区树冠覆盖率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京西北部地区最高(40. 22%)、东部地区最低(24. 96%),环路分区呈现出从二环内的21. 99%到五—六环外1 km升高至31. 04%,行政分区表现为远郊区居住区的现实树冠覆盖率高于北京中心区;植被潜在树冠覆盖率为0. 22%,只有城郊区存在极小的潜在树冠覆盖区域;从树冠覆盖变化的影响因素来看,居住区的类别、建成时间、分布位置以及房地产发展、城市绿化发展过程和水平均影响着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同时居住区的容积率、房屋价格以及城市森林结构等指标也对其树冠覆盖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北京城区居住区树冠覆盖水平与北京市整体水平(39. 53%)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其潜在树冠覆盖也很低,故树冠覆盖增长空间较小;在空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着环路的扩张梯度化增大,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区域其树冠覆盖率越低;在时间上居住区树冠覆盖率随时间阶段推近逐渐升高,体现出北京市绿化建设成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桢桢  李丙智  张社奇  张林森  王菲  章兰芬  
【目的】定量化评价果树的树体结构,为果树的合理整形修剪提供指导。【方法】基于分形理论,采用计盒维数的方法,将果树二维图像分形维数作为评价树体结构的指标,研究了长富2号、玉华早富、富红早嘎、烟富6号和丽嘎啦等5个苹果品种"Y"形幼树二维图像的分形特征。【结果】不同品种苹果幼树二维图像的分形维数有差异,同一品种果树正、侧视图像的分形维数存在差异,正视图的分形维数介于1.697~1.554,侧视图的分形维数介于1.699~1.563,同一品种侧视图的分形维数大于正视图,分形维数与果树枝条长度、数量呈正相关关系,5个苹果品种幼树二维图像的分形维数表现为长富2号>玉华早富>富红早嘎>烟富6号>丽嘎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