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
- 2023(1080)
- 2022(943)
- 2021(947)
- 2020(845)
- 2019(1756)
- 2018(1845)
- 2017(2921)
- 2016(1842)
- 2015(2037)
- 2014(2062)
- 2013(1896)
- 2012(1853)
- 2011(1651)
- 2010(1724)
- 2009(1540)
- 2008(1748)
- 2007(1670)
- 2006(1298)
- 2005(1184)
- 学科
- 济(4192)
- 经济(4192)
- 管理(3899)
- 学(3531)
- 业(3190)
- 方法(2767)
- 企(2682)
- 企业(2682)
- 数学(2371)
- 数学方法(2225)
- 教学(1831)
- 理论(1627)
- 生物(1426)
- 财(1144)
- 农(1011)
- 学法(1008)
- 教学法(1008)
- 务(956)
- 水产(950)
- 财务(948)
- 财务管理(945)
- 壤(914)
- 森(914)
- 森林(914)
- 土壤(912)
- 林(911)
- 技术(838)
- 企业财务(829)
- 学理(828)
- 学理论(828)
- 机构
- 学院(26425)
- 大学(25646)
- 研究(10578)
- 科学(9899)
- 农(9541)
- 农业(7775)
- 中国(7704)
- 业大(7316)
- 管理(6874)
- 所(6708)
- 京(6456)
- 研究所(6337)
- 理学(5750)
- 理学院(5630)
- 技术(5360)
- 济(5309)
- 室(5273)
- 管理学(5187)
- 管理学院(5143)
- 省(5120)
- 农业大学(5051)
- 经济(5034)
- 实验(5023)
- 实验室(4800)
- 中心(4767)
- 江(4590)
- 重点(4493)
- 工程(4274)
- 业(4214)
- 院(4186)
共检索到39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亮亮 吴正超 陈彬 刘文娥 臧健
为了给防治番茄连作障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室内培养法,研究了石灰氮、炭化玉米芯和稻壳的加入对含有自毒物质土壤的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叶片腐解过程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鞣酸、香草酸等酚酸化合物,番茄叶片在腐解过程中自毒物质含量呈现由低到高,再逐渐降低的规律,25 d自毒物质含量达到高峰。试验发现,自毒物质对多酚氧化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脲酶、酸性磷酸酶以及蛋白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时自毒物质能够抑制细菌的数量增加,提高真菌的数量。添加石灰氮不能缓解自毒物质对4种土壤酶的影响,但石灰氮可以降低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并能提高土壤B/F值。添加2.5%炭化玉米芯和稻壳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次娴 陈香碧 黎蕾 肖和友 刘坤平 何寻阳 苏以荣
【目的】研究蔗渣生物质炭施用后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动态,为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100 d,研究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0.1%、0.5%、1.0%和2.0%,以干土计)下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对数关系(P<0.01);土壤特性、生物质炭添加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总有机碳矿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对照相比,添加低量(0.1%)的生物质炭水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降低了2.18%,旱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降低了4.62%;添加低量生物质炭(0.1%和0.5%)对旱地S...
关键词:
蔗渣生物质炭 农田土壤 有机碳矿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雨 朱玲姣 黄程鹏 姜培坤 查强威 陈林海
【目的】探究施用硅肥和生物质炭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人工林土壤水溶性硅、生物可利用硅、有机结合态硅、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无定形硅(生物成因和成土成因)、总硅质量分数的影响;分析土壤水溶性硅与土壤活性硅组分和土壤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遵循析因试验设计,共4个处理,分别为对照(S_0B_0)、施用硅肥450 kg·hm~(-2)(S_1B_0)、施用生物质炭10 t·hm~(-2) (S_0B_1)、硅肥和生物质炭配施(S_1B_1)。【结果】硅肥提高毛竹林土壤中生物可利用硅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硅。生物质炭增加无定形硅库(主效应)。硅肥和生物质炭配施提高了土壤水溶性硅。硅肥、生物质炭添加和土层深度均改变土壤活性硅组成,促进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与土壤活性硅组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02)。此外,硅肥添加可直接和间接提高土壤水溶性硅,介导土壤硅组分之间转化,并提高土壤活性硅库容。生物质炭添加提高土壤水溶性硅积累,一方面增加植物源硅,另一方面提高土壤pH,提高成土成因无定形硅质量分数,调控土壤硅在各组分分布。【结论】施用硅肥和生物质炭促进了毛竹人工林土壤活性硅的积累,并改变了其相互转化,但其转化路径存在不同。图4表5参41
关键词:
硅肥 生物质炭 毛竹林 土壤硅组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平 赵博 杨璐 赵秀海 张春雨 闫子超
【目的】森林凋落物在森林地上和地下养分传输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型土壤动物蚯蚓可以通过取食、消化、排泄、掘穴等活动影响凋落物的分解,从而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产生影响。本文研究了凋落物添加和威廉环毛蚓接种对油松人工林土壤pH、有机碳(SOC)、全氮(STN)、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微生物熵(q MB)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通过室内培养实验设置4种处理:(1)对照(S);(2)添加油松叶凋落物(SP);(3)接种蚯蚓(SE);(4)接种蚯蚓+油松凋落物(SPE)4种处理,分别在培养后第7、14、21、28、42、56天进行土壤样品取样。【结果】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SE处理下土壤pH均比同期S处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SPE处理土壤pH均比同期S处理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无论是否添加叶凋落物,在各个培养期接种蚯蚓都对SOC和STN无显著影响(P>0.05)。到培养结束时,SE处理使SMBC和q MB分别降低了10.8%和10.9%;在各个取样期,SP处理土壤的SMBC和q MB较对照处理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添加凋落物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向微生物量碳的转化效率,且在凋落物中添加蚯蚓可进一步促进这种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曲湘勇 何俊 黎桥辉 石金华
将120只健康产蛋鹌鹑分为2组,每组6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含天然着色添加剂0.7%的基础日粮.试验期15 d,探讨天然着色添加剂对鹌鹑蛋黄品质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试验组蛋黄色泽度比对照组平均提高约5个级别(P<0.01);蛋黄指数也明显提高(P<0.01).鹌鹑蛋盐化后,同组蛋黄色泽度比盐化前鲜蛋明显提高(P<0.05),蛋黄指数显著提高(P<0.01);试验组蛋黄色泽度和蛋黄指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蛋比下降3.9%.说明该天然着色添加剂对提高鹌鹑蛋黄品质有明显作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天然着色添加剂 蛋黄品质 鹌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孝侯 胡霭堂 秦怀英
本文研究了添加石灰(CaCO_3),有机物料(稻草、苕子)后酸性土壤 Cd 活性变化以及淹水,培养时间对酸性土壤 Cd 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有机物料后,酸性土壤 pH 上升,有效 Cd 含量下降,其有效 Cd 量与培养土壤 pH 呈明显负相关。淹水后,除施石灰处理外,所有处理土壤 pH 升高,有效态 Cd 降低,而培养时间对土壤 Cd 的活性无显著影响。土壤 Cd 的形态分级表明,和对照相比,添加石灰处理,松结有机态 Cd 和碳酸盐结合态 Cd 增多;添加有机物处理,土壤中松结有机态 Cd 和紧结有机态Cd 提高,进一步揭示了添加石灰、有机物料后土壤 Cd 活性降低的原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硕 把余玲 李有兵 王淑娟 田霄鸿 师江澜
【目的】研究小麦和玉米秸秆以不同方式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寻求最佳秸秆还田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以连续7季秸秆均还田土及不还田土为供试土壤,研究培养60d后,小麦、玉米秸秆与土壤混匀还田和覆盖于表层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含量,LOC/TOC、MBC/TOC和土壤蛋白酶(PROT)、脱氢酶(DHA)活性的影响。【结果】与不添加作物秸秆相比,无论以何种方式还田,添加小麦或玉米秸秆均明显增加了还田土与不还田土的TOC、LOC、MBC含量,LOC/TOC、MBC/TOC和PROT、DHA活性。还田土的TOC、LO...
关键词:
土壤种类 作物秸秆 有机碳组分 酶活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国良 李顺 贾春林 盛亦兵 何峰 李向林
为探讨微生物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以发酵活干菌和乳酸菌两种微生物复合添加剂为材料,分别设置三种不同添加浓度和对照,添加到袋装苜蓿青贮中,分别在青贮第4,8,16,30,60天后取样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微生物复合添加剂均可以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青贮pH显著下降,抑制氨态氮含量的增加,但对干物质含量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影响不显著。通过综合分析,本试验认为在苜蓿青贮中添加发酵活干菌复合添加剂2g/t或乳酸菌复合添加剂1g/t效果较好。
关键词:
微生物复合添加剂 苜蓿 青贮 发酵品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姚文祥 李小勤 陈佳楠 徐怀兵 冷向军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林 娜娜 房永雨 赵俊利 吴晓光 肖燕子 王超 乌尼尔 其力莫格 薛艳林
为探究添加剂和贮藏时间对天然牧草颗粒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典型草原天然牧草为研究材料,设置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或丙酸添加剂,然后制作草颗粒,于贮藏0、30、60、90、120、150 d取样测定其化学成分和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贮藏时间对天然牧草颗粒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影响显著(P <0.05)。
关键词:
黄芩 丙酸 营养成分 大肠杆菌 好氧细菌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伟宏 张晨夕
研究木粉/高密度聚乙烯(WF/HDPE)复合材在不同朝向的自然老化条件下使用时颜色与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分析采用光稳定剂、抗氧剂和颜料作为防老化剂的效果。户外使用的木粉/HDPE复合材在夏天暴晒1个月颜色就会发生明显变化,南面和东面更加显著,红外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表面CO增加、木材指数下降,有氧化现象发生。人工加速稳定老化检测结果表明:与抗氧剂和光稳定剂相比,颜料的使用对减小变色有明显作用,但颜料、抗氧剂和光老化剂3种助剂对延缓WF/HDPE复合材的抗弯性能下降没有起到明显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爱玲 李秋芬 张立通 孙耀 赵从明 王彦怀
利用室内试验,研究了添加营养物质提高商品水质净化菌剂SYMCORE BZTTM的净化能力的方法。研究分两部分,第1部分设1个对照组和2个试验组,研究了添加营养物质对水质净化菌剂的净化能力的影响;第2部分设1个对照组和15个试验组,研究了营养物质添加量配比与净化效果的关系。通过计算葡萄糖和磷酸盐的添加量对COD、NH4+-N和NO2--N去除率的影响,建立了相关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葡萄糖和磷酸二氢钾能显著提高水质净化菌剂对养殖废水的净化能力。添加葡萄糖使COD、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21.92%、34.43%和57.41%;添加磷酸盐使COD、NH4+-N和NO2--N...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营养物 养殖废水净化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马成艳 周小栋 马小婧 黄帅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对苜蓿青贮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将蒲公英分别以0(对照组)、2%(2%T)、4%(4%T)、6%(6%T)和8%(8%T)添加至苜蓿中进行青贮,每组4个重复,发酵60 d后测定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营养品质上,4%T组的DM和EE含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37.85%FM和2.08%DM,6%T组的EE和WSC含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2.27%DM和6.52%DM,6%T和8%T组的NDF和ADF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为37.82、32.17%DM和34.85、30.12%DM。发酵品质上,所有蒲公英添加组青贮的pH值和P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降到4.90,所有蒲公英添加组A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均在1.00%DM以上,4%T组LA含量和LAB数量均显著增加(P<0.05),分别为4.85%DM和7.19 log cfu·g~(-1) FW,且NH_(3)-N含量显著降低(P<0.05),为2.46%TN。抗氧化活性上,8%T组类黄酮含量显著增加(P<0.05),为1.37%DM,4%T、6%T和8%T组的总酚和总多糖含量及GSH-Px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6%T组青贮的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为241.37 U·mg~(-1) prot,2%T和6%T组青贮的DPPH清除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均在90%以上,2%T、4%T和8%T组青贮的T-AOC均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0.51、0.60和0.43 mmol/L。主成分分析和综合得分排名为6%T组>4%T组>2%T组>8%T组>对照组。综上所述,蒲公英添加量为6.0%时对苜蓿青贮的营养品质、发酵品质和抗氧化活性效果最好。
关键词:
苜蓿 蒲公英 青贮品质 抗氧化活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玉槐 魏晓梦 魏亮 祝贞科 葛体达 张艳杰 鲁顺保 吴金水
【目的】研究外源养分添加对稻田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特征,明确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胞外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过程,为稻田土壤水肥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湖南长期种植水稻的典型缺磷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碳磷(CK)、添加碳(C)、添加磷(P)和添加碳磷(CP)。采用96微孔荧光法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同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磷分级方法(BBP法)测量4种磷组分(Ca Cl2-P、Citrate-P、Enzyme-P和HCl-P),探讨碳、磷添加对4种生物有效性的磷组分的影响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与CK相比,C、P添加和CP配施处理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9.76%、84.03%和87.94%(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减少20.13%、增加57.49%和56.53%(P<0.05);植物全磷(TP)含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C、P和CP添加处理地上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增加57.23%、95.21%和95.91%(P<0.05),地下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减少26.12%,增加45.45%和38.01%(P<0.05)。根际土pH、NH_4~+-N和Olsen-P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CP配施处理中根际土微生物量磷(MBP)含量高于非根际土;碳、磷添加对4种基于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具有显著调控作用(P<0.05);Olsen-P和MBP与ALP呈极显著负相关(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