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0)
- 2023(5352)
- 2022(4677)
- 2021(4520)
- 2020(3892)
- 2019(9162)
- 2018(9094)
- 2017(17522)
- 2016(9590)
- 2015(10791)
- 2014(10593)
- 2013(10103)
- 2012(9021)
- 2011(8031)
- 2010(8418)
- 2009(7798)
- 2008(7474)
- 2007(6641)
- 2006(5728)
- 2005(4951)
- 学科
- 济(39655)
- 经济(39631)
- 管理(24943)
- 业(22451)
- 方法(21033)
- 企(19240)
- 企业(19240)
- 数学(19226)
- 数学方法(18703)
- 农(9316)
- 中国(8897)
- 学(8588)
- 理论(7901)
- 业经(7629)
- 地方(6984)
- 财(6816)
- 农业(6101)
- 贸(5934)
- 贸易(5930)
- 易(5756)
- 和(5684)
- 环境(5681)
- 教学(5547)
- 技术(5391)
- 制(5282)
- 划(5258)
- 策(4863)
- 银(4688)
- 银行(4683)
- 融(4489)
- 机构
- 学院(130783)
- 大学(128292)
- 管理(51581)
- 济(49157)
- 经济(48053)
- 理学(44687)
- 理学院(44219)
- 管理学(42922)
- 管理学院(42715)
- 研究(42638)
- 中国(31354)
- 科学(28548)
- 京(28206)
- 业大(22013)
- 所(21789)
- 农(21453)
- 财(20357)
- 研究所(20125)
- 中心(19447)
- 江(19319)
- 北京(18162)
- 范(17269)
- 师范(17107)
- 院(16616)
- 财经(16443)
- 农业(16315)
- 技术(15749)
- 州(15421)
- 经(14885)
- 经济管理(13981)
- 基金
- 项目(92288)
- 科学(71881)
- 研究(65671)
- 基金(64402)
- 家(57219)
- 国家(56798)
- 科学基金(48431)
- 社会(38933)
- 省(38549)
- 社会科(36878)
- 社会科学(36863)
- 基金项目(33513)
- 自然(33262)
- 自然科(32512)
- 自然科学(32506)
- 划(32022)
- 自然科学基金(31860)
- 教育(31850)
- 资助(28211)
- 编号(27307)
- 重点(21440)
- 成果(20579)
- 课题(19884)
- 发(19655)
- 部(19091)
- 创(18975)
- 计划(17904)
- 科研(17861)
- 创新(17676)
- 大学(16745)
共检索到1854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俊英 闫红伟 唐强 祝跃
运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对辽宁沈阳天柱山天然次生林进行了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同时结合对森林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调查,利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将景观美学质量和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各项指标联系起来,得到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模型:z(景观美景度)=1.691+3.807x1(乔木树种比例)+0.781x2(草本盖度)+0.563x3(针叶树种比例)+0.080x4(平均胸径),为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管理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穆艳 张景群
【目的】对太白山森林公园的林内景观质量进行评价,为公园内森林景观的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太白山森林公园秋初林内景观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物理学景观评价原理和数量化理论-I统计学方法,对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观的美景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在选取的10个评价指标中,枯枝和倒木、林下层高度、乔木枝叶整齐度、林下层整齐度、郁闭度以及树干形态6个因子对美景度的影响较大;而林下植被覆盖度、林木形态、地形变化以及胸径变异4个因子的影响较小。据此建立了林内景观评价模型,F检验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可行的(F=7.758>F0.05(38)=2.35)。【结论】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建立的太白山森林公园林内景...
关键词:
森林公园 林内景观 景观质量评价 太白山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鑫峰 贾黎明
以京西山区主要林内景观类型为评价对象 ,共收集了 4 4个有代表性的林内景观图片和相关资料 ,采用大众评判法获得公众对每个林内景观的喜好度值 ,然后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喜好度与 15个景观要素间的回归关系。建模结果显示 ,就该区域而言 ,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有 6个 ,即 :树干形态、枯树倒木、树干排列、林下层总盖度、林下层统一度和坡度。文中对有关外业工作的规范、受评景观的基本特征、景观要素分解、评判方法等作了详细的说明 ,并对建模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林内景观 评价 景观评判 景观要素 模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勇 孙冰 廖绍波 罗水兴 陈雷 蔡刚
在分析深圳市城市森林现状的基础上,运用美景度评价法对城市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进行景观评价,分析影响森林景观的主要因子,建立各类森林景观美景度模型,探讨主要构景要素与城市森林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深圳市人工林较天然次生林的林内景观质量高,人工林林内景观美景度平均值为0.092,天然次生林为-0.187。影响人工林和天然次生林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子不同,人工林林内景观主要受林下层高度、层间植物丰富度、林木排列方式、枯树倒木、林下层统一度等9个因子影响,其景观模型是SBE=0.131+0.177x5-0.195x8+0.208x9-0.162x10-0.129x12-0.000 08x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在广西花山喀斯特峰丛洼地内,采集了32个有代表性的风景林林内景观资料,采用SBE法评判景观美景度,运用多元数量化理论Ⅰ模型建立了美景度与15个景观要素之间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花山风景区喀斯特峰丛洼地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在洼地及林缘质量较高,坡地中部、山顶和下部质量一般,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影响林内景观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林分密度、枯落物、林木排列、林木大小变异、林下层高度和平均树高;美景度值高的林分具有以下一个或几个组合特征,林分密度较小,树体高大,林木大小变异极其明显,林木排列整齐,林下层高度较低且能够覆盖凋落物。研究结果为喀斯特风景林及生态公益林景观质量提升和科学经营提供了建议及理论依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袁铁象 张合平 谭一波 何峰 黄小荣 庞世龙 彭玉华
全面和正确地认识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美学质量的关系,对揭示森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形成机制和进行景观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和回归分析,从林分水平结构、垂直结构和物种组成等群落结构特征层面,分析群落结构特征与景观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群落结构要素对美景度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Pielou均匀度指数>乔木层密度>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乔木层平均高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乔木层密度与美景度呈负相关关系,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林层数和乔木层平均高度与美景度呈正相关关系;物种丰富、乔木层密度较...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凯 李金航 刘海轩 马冰倩 龙嘉翼 崔哲浩 徐程扬
北京山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人工林在发挥生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其景观质量也备受关注,林内景观质量受美学质量和林分结构质量共同影响。综合考虑美学质量与林分结构质量,对北京山区侧柏人工林进行林内景观质量分级。通过相关分析筛选与林内美景度显著相关的林分结构指标,通过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构建美景度模型,使用TOPSIS法和系统聚类分析对林内景观质量进行分级。结果显示:①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灌木盖度、透视距离、郁闭度、径高比与美景度呈显著相关(P<0.05),林下有效空间与美景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②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解释林分结构与美景度间的关系;③将山区侧柏人工林分为高质(Ⅰ级)、中等(Ⅱ级)、低质(Ⅲ级)3个等级,选择在各等级间差异显著的平均胸径、林分密度、平均枝下高、径高比、林下有效空间指标作为划分等级的主要参考依据。林内景观质量等级较高的林地,树木粗壮且长势较好,林分密度不宜过大,枝下高较高且林下灌木较低矮,具有一定的林下空间,林内可进入性较高。图1表5参27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军 李凤日 张会儒 张守攻
对黑龙江省帽儿山实验林场天然次生林内的10个主要阔叶树种建立冠长率模型。采用2007年设置的30块固定标准地中获取的4237株样木,使用其中的3628株建立冠长率模型。从大小、竞争和立地3个角度来解释冠长率,利用Logistic方程的形式来构造冠长率模型,并且使用多重决定系数来评价3个方面因子所解释变量的百分比。模型拟合结果表明:变量解释的百分比从12.8813%(色木)到42.1168%(白桦),而对于帽儿山次生林区分布最多的树种紫椴的解释变量百分比是17.4032%。对所建立的冠长率模型进行检验,获得较高的预估精度和较低的各种误差百分比。
关键词:
冠长率 次生林 Logistic方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潇 李海奎 张逸如 黄金金
【目的】针对采伐干扰后天然恢复的次生林,建立其碳储量生长模型及对应的碳汇模型,分析不同因子对固碳能力的驱动作用,为固碳能力量化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吉林省第9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数据筛选出的111个采伐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林样地数据,采用Richards理论生长方程,以样地平均木的碳储量为因变量,以样地平均年龄为自变量,通过对年龄分组和迭代算法建立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通过对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中的年龄求导得到碳汇分级生长模型。采用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评价模型拟合效果。以地理因子、地形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和林分因子为自变量,基于一般线性模型,引入定性和定量因子交互作用,分析固碳能力的驱动力。【结果】(1)天然次生林碳储量分级生长模型的R~2为0.965 6,RMSE为2.61 kg,具有很好的拟合优度。(2)各个分级碳汇量最大的年龄分别为8、10、13、17和29年,以1 000株/hm~2的密度计算,5年时间的阈值为1.84 t/hm~2,到30年时增加到10.78 t/hm~2,各级间的阈值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一阶定性和一、二阶定量交互的模型对平均木碳储量的解释最高,R~2为0.919 2,与不含交互项的主效应模型相比,R~2提高了0.088 5。(4)对于平均木碳储量,地理因子(经度和纬度)、地形因子(海拔、地貌、坡向、坡位和坡度)、枯枝落叶层厚度、气候因子(年均气温、极端最低温度、湿度指数、无霜期天数)、土壤因子(土壤厚度)和林分因子(年龄和优势树种)等因子有显著性影响;对于不同立地分级20年时碳密度,地理因子(纬度)、地形因子(地貌、坡度和坡向)、气候因子(极端最高温度、最热月平均温度和湿度指数)、土壤因子(土壤类型和砾石含量)和林分因子(优势树种)等因子有显著性影响,而海拔和腐殖质厚度等变量存在于交互项中,其主效应并不显著。【结论】天然次生林不同等级的碳密度在不同的时间段,等级间的阈值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级间的阈值不断增加,但不同等级间碳储量的相对差距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引入交互作用可以提高模型对森林固碳的解释程度。纬度等地理因子,坡度、坡向等地形因子,湿度指数等气候因子和优势树种等林分因子是影响天然次生林固碳能力因素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生长模型 固碳分级 影响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传文 黄楠
对植物空间格局提出独占圆的新概念,证明与独占圆有关的3个引理,从而提出均匀度指标,进一步推导均匀度的理论分布及格局类型检验方法。用高精度仪器测量林木空间位置分布,应用新的均匀度指标进行格局类型检验。新的均匀度指标计算方便,有更好的理论依据和直观性,特别适用于森林择伐对空间格局的控制。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西 贾黎明 张瑜 郑聪慧
栓皮栎是珍贵的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经济价值高、用途广泛,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秦岭至大别山一带是其核心分布区之一。以秦岭南北坡栓皮栎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镇安县、西安市周至县和宝鸡市太白县设置临时样地并进行调查,利用104块样地数据和150株解析木数据构建基于FVS系统的栓皮栎5类单木核心生长模型,包括胸径-树高模型、冠幅模型、胸径生长量模型、树高生长量模型和材积模型。结果如下:确定栓皮栎胸径-树高模型表达式为H=1.082e(3.245-17.291/DBH+1)+3.56,冠幅模型表达式为CW=0.257+0.244DBH-0.002DBH2,胸径定期(5年)生长量方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苹 毛斌 许丽娟 吴鞠 刘海轩 徐程扬
【目的】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是影响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的重要因子,本文从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变化特点角度,对北京油松人工风景林林内景观质量形成机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林内景观画面的色彩斑块结构特点解析,研究了林分密度、灌草盖度和树干形态变化对林内景观指数的影响。【结果】林分密度对斑块分裂指数(SPI)有显著影响,SPI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灌草盖度对聚集度指数(AI)、景观形状指数(LSI)有显著影响,随灌草盖度增大两个指数均增大;树干形态对辛普森均匀度指数(SIEI)有极显著影响,对LSI有显著影响,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林分密度与灌草盖度的交互作用对LSI、SPI、SIEI有显著影响,3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林分密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LSI、SIEI有显著影响,两个指数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LSI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SIEI在树干通直时数值较大;灌草盖度与树干形态的交互作用对SIEI有显著影响,SIEI随灌草盖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树干弯曲与通直并存时数值较大。【结论】林分密度、灌草盖度、树干形态及其交互作用均对林内景观指数有显著影响。主要原因是结构要素的变化引起视域内斑块数量以及形状的改变从而引起斑块指数的变化。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刘发林 刘四海 肖化顺 邵柏 杨佳 龙时胜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臭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利用172块小班调查数据、178块复位样地数据及96株解析木数据,根据臭松优势木树高生长现状,分别拟合得到最优导向曲线和多形地位指数模型。分别采用标准差法、指数级差法及落点检验法对2种地位指数模型进行精度检验,结果如下:标准差法显示两种地位指数模型精度都较高;指数级差法表明单形模型跳级的情况都高于多形,无跳级次数低于多形;落点检验法发现单形地位指数曲线簇中,散点溢出曲线簇范围的散点占总散点数的10.7%,而多形地位指数曲线簇中,散点溢出曲线簇范围的散点占总数的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梦 潘萍 欧阳勋志 臧颢 吴自荣 杨阳 占常燕
【目的】通过对闽楠天然次生林胸径和树高生长规律及生长模型的研究,为林木生长预估及林分质量提升经营措施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以江西省安福县闽楠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地调查及树干解析等方法获取基础数据,按林木竞争压力水平从小到大将林木分为类型1、类型2和类型3,分析胸径和树高的生长规律;选取5种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生长方程,根据模型拟合优度与评价指标选取最优基础生长模型,在最优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含竞争类型哑变量的生长模型。【结果】(1)利用树干解析数据分析显示,30~50年为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最大值达到0.57 cm;35~45年为树高主要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最大值为0.37 m。(2)胸径最优基础模型为Gompertz方程,模型R~2和预估精度分别为0.756和94.28%,构建的最优哑变量模型的R~2和预估精度分别为0.873和95.71%;树高最优基础模型为修正Weibull方程,模型R~2和预估精度分别为0.856和96.54%,构建的最优哑变量模型的R~2和预估精度分别为0.882和96.96%。(3)由构建的哑变量生长模型拟合的不同竞争类型下的胸径和树高生长曲线得知,胸径和树高总生长量均表现为类型1>类型2>类型3,类型1胸径最大生长量是类型3的1.6倍。【结论】竞争压力对闽楠胸径、树高生长均产生影响,较大的林木竞争压力不利于闽楠生长;构建含有竞争类型哑变量模型的拟合优度及预估精度均优于基础模型,有利于提高建模的精度和模型的适用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凌宇 刘兆刚
【目的】研究大兴安岭地区天然次生林不同位置间森林更新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分布模式,探索尺度效应对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对森林更新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从更深层次了解更新动态中潜在的规律性,为该地区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新林林业局翠岗林场为研究区,基于2018年7—8月在研究区建立的45块固定样地数据,以林分因子、地形因子、林分空间结构、土壤厚度和物种多样性5方面的9个因子为自变量,建立全局泊松模型和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为基础的4种尺度(5、10、15和20 km)地理加权泊松模型(GWPR)对该地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状况进行模拟,利用全局MoranI和局域MoranI分别对模型残差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分布状况进行描述,评价全局模型和各尺度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对尺度效应下各局域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行说明,采用5 km尺度局域模型绘制研究区森林更新的空间分布,对研究区森林更新状况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5 km尺度局域模型具有最好的模型残差局域化空间分布效果,可形成不同模型残差聚集分布的理想状态,模型变量的参数估计值产生跨度最大的变化范围,模型稳定性最好,随着空间尺度逐渐增大模型稳定性不断下降,但总体上要好于全局模型;同时,处于该尺度下的局域模型,模型残差的空间自相关性最低。局域模型的拟合效果好于全局模型,其中5 km尺度局域模型的MSE和AIC在所有模型中最小。研究区内更新株数呈南高北低、东西差异不明显的分布趋势。【结论】在构建局域模型时,应考虑空间尺度的影响,5 km尺度局域模型可以很好模拟研究区天然次生林更新的空间分布状况,有效降低甚至去除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的林分更新株数主要集中在1 000~2 000株·hm~(-2)之间,更新等级处于不良水平,森林天然更新能力整体较弱,可采用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进行森林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