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66)
- 2023(10880)
- 2022(9497)
- 2021(8906)
- 2020(7893)
- 2019(18463)
- 2018(18347)
- 2017(35448)
- 2016(19413)
- 2015(21956)
- 2014(22037)
- 2013(21793)
- 2012(20148)
- 2011(18076)
- 2010(17892)
- 2009(16704)
- 2008(16361)
- 2007(14577)
- 2006(12105)
- 2005(10389)
- 学科
- 济(82977)
- 经济(82885)
- 管理(56979)
- 业(54953)
- 企(45818)
- 企业(45818)
- 方法(45290)
- 数学(40876)
- 数学方法(40261)
- 财(21402)
- 农(20931)
- 中国(17728)
- 学(17210)
- 地方(16304)
- 业经(15898)
- 贸(14779)
- 贸易(14776)
- 务(14519)
- 财务(14467)
- 财务管理(14434)
- 易(14341)
- 农业(14094)
- 企业财务(13731)
- 制(12773)
- 理论(12505)
- 和(12185)
- 环境(12082)
- 技术(11691)
- 划(10834)
- 融(10444)
- 机构
- 大学(278333)
- 学院(278170)
- 管理(111961)
- 济(111915)
- 经济(109686)
- 理学(97927)
- 理学院(96876)
- 管理学(94856)
- 管理学院(94351)
- 研究(87503)
- 中国(65622)
- 京(58009)
- 科学(56265)
- 财(49310)
- 农(47907)
- 业大(44987)
- 所(44332)
- 中心(42168)
- 研究所(40653)
- 财经(40563)
- 江(40175)
- 农业(37579)
- 经(36834)
- 北京(35968)
- 范(34677)
- 师范(34290)
- 经济学(33973)
- 州(32064)
- 院(31995)
- 经济学院(30942)
- 基金
- 项目(195048)
- 科学(153474)
- 基金(142975)
- 研究(137199)
- 家(125774)
- 国家(124782)
- 科学基金(107352)
- 社会(86164)
- 社会科(81750)
- 社会科学(81722)
- 省(76289)
- 基金项目(75981)
- 自然(72796)
- 自然科(71090)
- 自然科学(71070)
- 自然科学基金(69800)
- 教育(64578)
- 划(64562)
- 资助(60053)
- 编号(55243)
- 重点(43884)
- 部(43276)
- 成果(43225)
- 发(40727)
- 创(40092)
- 科研(38545)
- 创新(37440)
- 课题(37272)
- 教育部(37096)
- 计划(36593)
- 期刊
- 济(113263)
- 经济(113263)
- 研究(71503)
- 中国(46052)
- 学报(45784)
- 科学(41849)
- 农(41258)
- 财(39867)
- 管理(38461)
- 大学(34835)
- 学学(33203)
- 农业(27747)
- 技术(25898)
- 教育(24521)
- 融(20469)
- 金融(20469)
- 业经(19710)
- 财经(19647)
- 经济研究(17963)
- 经(16766)
- 统计(16178)
- 问题(15828)
- 业(15391)
- 技术经济(14748)
- 策(14581)
- 版(13870)
- 决策(13341)
- 资源(13159)
- 科技(12809)
- 理论(12498)
共检索到385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蕾 沈月琴 李兰英
从典型案例入手,介绍了利益相关者及其界定,界定了天保地区利益相关者,从调查结果找到了天然林保护主要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分析了天保工程实施后,政府和森林经营者等确定的利益相关者的受益、受损,以及天保工程实施对预期和潜在的利益相关者的影响,以期为林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提供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克清 杨婷
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全国性公共产品 ,并部分具有地方性公共产品的性质。本文通过分析长江上游的四川甘阿凉三州地区天保工程的成本分摊及收益分享 ,探讨天保工程中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定位。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成本 受益 政府财政职能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丽荣 曹玉昆 苏蕾 朱震锋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1986—2014年的127篇天然林保护工程文献为研究对象,以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为分析手段,尝试从定性判断到定量分析、从图表统计到信息可视化,对国际天然林保护工程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发展脉络、研究机构和研究热点进行深入挖掘,是对天然林保护工程领域文献研究的新尝试。研究结果显示,国际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研究基础相对集中,可分为四大聚类,分别是中国天然林保护实践、生态工程经验总结和未来工作重点、发展中国家生态保护、天然林保护与生物多样性研究;从聚类研究脉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薇
四川天然林保护工程 (简称天保工程 )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效 ,基本实现了预期的阶段性目标。但迄今为止 ,天保工程对农村社区的影响仍然未能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应有重视。作者认为 ,实施天保工程 ,农村社区主要是从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获益 ,而短期内付出的则是自身经济效益的较大损失。因此 ,建立包括农村社区和村民在内的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 ,以及将天保工程与社区发展紧密结合 ,是确保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所必不可少的政策基础 ,文章以此基本思路 ,提出了 6个方面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农村社区 影响及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玉昆 吕田 陈宁静
从政策的视角分析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10年对中国林业政策产生的影响,以期为完善二期"天保"工程的实施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天保"工程政策的实施在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对中国现行林业政策均产生影响,理论层面的影响表现在"天保"工程政策影响、改变了中国生态环境政策朝向与趋势,引领了制订林业政策指导思想的巨变;实践层面的影响表现在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的主体政策内容以及工程实施的成效对林业政策的宏、微观方面的影响不尽相同。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工程 林业政策 影响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佩昌
本文回顾了40年来我国天然林经营保护有关科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及20年前科学家就森林破坏后的严重生态后果的科学预见,结合我国当前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分析了我国林业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工程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并对工程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林业,天然林保护,可持续经营,生态环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全生1 汪有奎2 李进军2 郭生祥2 张建奇2 王零2
摘 要:祁连山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巨大。2001 ~ 2010 年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加强了森林保育。采用样地调查及“3S”技术监测资料对该天然林保护工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工程实施期间,保护区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 4.8%、26.9%、54.3%、283.6%,每年新增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155.82 亿元 a-1;森林覆盖率增长 1.3%,活立木蓄积增加 212.47 万 m3;封山育林区与未封育区相比,天然更新幼树密度、青海云杉幼树年均高生长量、植物种数量、灌木盖度、灌木平均高分别增加了557.6%、28.7%、18.8%、57.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彬 蒋有绪 臧润国
天然林资源是衡量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分析天然林资源动态对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西南地区1949年以来天然林资源数据的挖掘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林发展可以1981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天然林面积和蓄积因木材消耗分别降低了26%和33%,后阶段在生态建设工程推动下两者分别增加了58%和42%,达到2008年的25.87×106hm2和31.84×108m3,恢复到了1949年的资源总量水平;但天然林整体质量提高缓慢,平均每hm2蓄积123 m3尚处历史低位;天然林年龄结构也不均衡,幼、中龄林的面积占天然林的58%,蓄积仅占30%,成、过熟林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李兰英 郑振华 何拥军
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和天保地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包括以市场导向为主,开放合作,系统性,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利益激励等,并从协调发展的需要入手,认为关键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多方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伙伴协作机制等。图3表1参6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鹏祥 强建华 张会儒 陈国领
以黄土高原天然林典型分布地区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研究对象,以1997年和2004年两期TM(专题制图仪)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同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在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支持下,研究了该林场天然林资源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4年之间,该林杨优势树种面积增加,其中栎类增加了1.8%,油松增加了8.4%,杨树增加了6.7%;同时,其水平空间分布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6.9%;林地类型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动态变化,其中,55.5%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油松林地,21.1%的采伐迹地变成了杨类林地。这些明显变化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
遥感 天然林资源 动态变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欢 李文君 陈杰 李俊峰 康冰
【目的】研究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为进一步了解保护区内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揭示典型群落的更新演替规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典型取样的方法,分别从6种典型天然林群落(包括铁杉群落、马尾松群落、胡桃楸群落、大叶榉群落、油松群落和栓皮栎群落)不同层次的丰富度、均匀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等方面,对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典型天然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马尾松群落与油松群落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数分别为14,32,16种与17,50,51种;大叶榉群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娜娜
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自2000年正式启动以来,进展顺利、成效显著,在林业生态建设中始终发挥着引领和主导作用,为改善黄河中游流域极其脆弱的生态环境、保障环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文章介绍了山西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资源状况、取得的建设成效、省内主要政策,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今后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逐步在山西全面建设完备的生态体系。
关键词: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探析 山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灵芝 冯慧娟
天然林保护工程涉及到林业资源、水资源、野生动物保护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我国现有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主要是由政府集中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易出现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划分的不一致性,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天然林保护与保护地经济发展的矛盾,因而呈现出无效化特征。改变现存问题的突破点在于构建基于不同利益主体环境权益的管理制度,让第三方参与天然林管理的环境善治模式,从而实现我国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天然林保护 利益主体 环境善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邓永刚 邓永辉
本文利用99家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的一手调查数据和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方法测算了样本企业的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经验性结果表明:2003~2015年,东北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生产效率指标无明显走势,但呈现出较大的波动。在国有林区大力推行天保工程及产业模式转型的背景下,缩减企业在职职工人数、加大营林投资和发展第三产业均有利于提高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样本企业的政社性支出会显著降低其技术效率,但在公检法及教育方面的支出反而有助于提高其技术进步。由于作用机制存在差异,不同的中央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对国有森工企业提升生产效率所发挥的效果各异,生态效益补偿降低了国有森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政社性支出补助有益于提高样本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