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27)
- 2023(17840)
- 2022(15395)
- 2021(14189)
- 2020(11744)
- 2019(26863)
- 2018(26787)
- 2017(50997)
- 2016(27663)
- 2015(31255)
- 2014(31399)
- 2013(31240)
- 2012(29199)
- 2011(26674)
- 2010(27044)
- 2009(25396)
- 2008(24794)
- 2007(22259)
- 2006(20112)
- 2005(18382)
- 学科
- 济(128008)
- 经济(127808)
- 管理(83076)
- 业(75253)
- 企(62316)
- 企业(62316)
- 方法(47434)
- 数学(39347)
- 数学方法(38942)
- 中国(35192)
- 农(32352)
- 地方(31469)
- 业经(29274)
- 财(28913)
- 学(27622)
- 制(25617)
- 农业(21741)
- 和(20759)
- 环境(20078)
- 贸(19994)
- 贸易(19977)
- 理论(19953)
- 银(19720)
- 银行(19673)
- 融(19481)
- 金融(19476)
- 易(19242)
- 行(18942)
- 技术(17871)
- 地方经济(17748)
- 机构
- 大学(405535)
- 学院(402560)
- 济(167270)
- 经济(163591)
- 管理(154832)
- 研究(144518)
- 理学(131768)
- 理学院(130197)
- 管理学(128111)
- 管理学院(127362)
- 中国(108777)
- 京(88977)
- 科学(87650)
- 财(78463)
- 所(73995)
- 研究所(66646)
- 农(64302)
- 中心(63773)
- 江(61517)
- 财经(61034)
- 业大(57984)
- 北京(57535)
- 经(55172)
- 范(54997)
- 师范(54532)
- 院(52602)
- 经济学(50468)
- 州(49575)
- 农业(49282)
- 财经大学(45028)
- 基金
- 项目(265286)
- 科学(207927)
- 研究(196288)
- 基金(190878)
- 家(166080)
- 国家(164680)
- 科学基金(140283)
- 社会(124818)
- 社会科(117617)
- 社会科学(117585)
- 省(102972)
- 基金项目(100856)
- 教育(89095)
- 自然(89090)
- 自然科(86821)
- 自然科学(86803)
- 划(86524)
- 自然科学基金(85237)
- 编号(80083)
- 资助(78410)
- 成果(66680)
- 发(59665)
- 重点(59621)
- 部(58338)
- 课题(55993)
- 创(54173)
- 国家社会(51045)
- 创新(50637)
- 制(50183)
- 教育部(50104)
- 期刊
- 济(200137)
- 经济(200137)
- 研究(127926)
- 中国(86824)
- 学报(63422)
- 管理(59952)
- 农(59696)
- 财(59506)
- 科学(59124)
- 大学(48408)
- 教育(47279)
- 学学(45202)
- 农业(40508)
- 融(38319)
- 金融(38319)
- 技术(35122)
- 业经(31645)
- 经济研究(31222)
- 财经(30938)
- 经(26554)
- 问题(25737)
- 图书(22446)
- 业(20608)
- 技术经济(20331)
- 科技(19581)
- 理论(19313)
- 贸(18744)
- 资源(18623)
- 现代(18560)
- 世界(18225)
共检索到627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沈月琴 刘俊昌 李兰英 郑振华 何拥军
构建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对促进我国天然林保护事业和天保地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提出了协调发展机制构建的原则,包括以市场导向为主,开放合作,系统性,兼顾当前,立足长远,利益激励等,并从协调发展的需要入手,认为关键机制主要包括市场机制、多方参与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和伙伴协作机制等。图3表1参6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金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森林资源作为和谐生态中重要的环境资源,不仅能够维护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资源需求,还能实现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环境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经济发展给森林资源带来的一定后果。文章从森林资源保护与环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可行性关系,认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
森林资源 区域经济协调 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沈月琴 朱臻 金海燕 邵香君
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选择。本文以浙江省临安市为案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对森林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特点和成效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已初步实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其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其他类似山区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森林资源保护 经济社会 协调发展 临安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虹 王娜 袁颖超
文章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4—2014年的数据构建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度函数等方法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测算了京津冀地区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及系统间的协调度。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经济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高,森林资源、环境发展相对滞后。各系统间的协调度呈波浪型发展,森林资源-经济系统均值处于濒临失调水平;经济-环境系统均值处于勉强协调水平;森林资源-环境系统在初级协调阶段;森林资源-经济-环境系统整体平均协调发展水平在濒临失调至勉强协调的过渡阶段。因此,京津冀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环境逐步趋于协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迅
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山区,培育森林的阵地也主要在山区。40多年来,我国山区人口的增长远远快于城市及平原地区人口的增长。因此,如何实现我国山区人口与森林资源的协调发展,不仅是我国人口生态学的重要课题,而且是环境保护的现实议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增前
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的开发利用与整个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联系在一起。它的消长虽与它自身的演变规律有关,但从外部因素看,除了受制于地理环境外,主要是受制于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纵观人类开发利用森林资源的历史:从古代的毁林垦地,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戎
我国森林覆盖率和人均森林蓄积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无法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如何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产品供给的平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基于此,各相关主体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由张才琴著、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深入探究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法律建设情况,内容全面详尽,实用性较高,可为循环经济法视域下的森林资源保护研究提供理论参考。《论森林资源保护的现代法制》一书共包括十二个章节。第一章阐述森林资源的内涵与价值,分析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第二章论述我国古代森林资源保护的思想、机构和措施。第三章基于森林资源保护立法历史回顾,分析现行的管理机构、法律制度及法治现状。第四章从森林经营观、制度经济学、森林环境权和现代林业制度角度剖析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新视点。第五章介绍世界发达国家森林资源法律保护以及对我国的借鉴。第六章至第十一章围绕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林业产权、管理系统、生态补偿、生物多样性主题,详细论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相关内容。第十二章重点叙述森林资源保护现代法制下退耕还林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相关内容。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烂
首先分析了中国森林及林地的变化情况,指出中国林地资源总体而言是在不断减少的,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以及人类从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加剧带来的农耕区的扩大和各类建设用地的扩张是导致林地减少的主导因素。其次,文章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森林及林地面积与相关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认为在影响森林及林地面积变化的相关因素中,与森林及林地面积相关性由强到弱的因素是所有其他土地面积、人均GDP、总人口、农业面积、乡村人口。
关键词:
森林资源 林地 人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满凤 刘玉凤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机复合系统,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例,选取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三个子系统为目标参数,并设置相关的决策变量,建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多目标规划模型,用模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通过调整和控制"投入"来达到以上目标。进一步分析不同发展目标要求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路径方案,并给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安贵鑫 张在旭 吕威
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关系一个国家全局的战略课题,本文期望应用系统动力学建立一个动态的复杂巨系统模型,以解决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能源环境-社会经济系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路遇
本文论述了县(市)级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其协调发展的基本特征,特别强调县(市)要有一个好的协调发展战略,并对协调发展战略的含意、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对策作了阐述,最后指出了县(市)领导者在协调发展中的历史责任和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揣小伟 黄贤金 王婉晶 孙宇杰
社会经济与水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未来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利用江苏省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环境统计数据,分析了江苏省过去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水环境演变趋势,并量化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了回归方程;分别设计了三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分析了不同模式对江苏省未来水环境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在保证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并削减重点污染行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水环境,是比较理想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社会经济 水环境 协调发展 江苏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任玉珑 黄磊 徐富平
电网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本文分析了两者的评价指标,通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协调程度,并对协调度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电网建设评价提供一种协调的方法。
关键词:
电网建设 社会经济 协调发展 DEA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森林碳汇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