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80)
- 2023(5606)
- 2022(4807)
- 2021(4545)
- 2020(3953)
- 2019(9046)
- 2018(8792)
- 2017(16967)
- 2016(9584)
- 2015(10508)
- 2014(10522)
- 2013(10592)
- 2012(9922)
- 2011(9099)
- 2010(9126)
- 2009(8414)
- 2008(8498)
- 2007(7826)
- 2006(6794)
- 2005(6224)
- 学科
- 济(37070)
- 经济(37023)
- 业(26146)
- 管理(24799)
- 企(22519)
- 企业(22519)
- 方法(19032)
- 数学(16178)
- 数学方法(15941)
- 学(13469)
- 财(9863)
- 中国(9055)
- 农(8295)
- 制(7738)
- 业经(7685)
- 贸(7113)
- 贸易(7112)
- 易(6897)
- 地方(6669)
- 理论(6415)
- 务(6185)
- 财务(6177)
- 财务管理(6160)
- 银(5986)
- 企业财务(5977)
- 银行(5932)
- 技术(5912)
- 融(5871)
- 金融(5869)
- 和(5753)
- 机构
- 大学(143992)
- 学院(140647)
- 研究(57446)
- 济(52326)
- 经济(51192)
- 管理(48235)
- 理学(41730)
- 科学(41541)
- 理学院(41138)
- 中国(40413)
- 管理学(40058)
- 管理学院(39835)
- 农(36437)
- 所(33158)
- 京(32407)
- 研究所(30913)
- 业大(29776)
- 农业(28819)
- 财(23992)
- 中心(23735)
- 院(22186)
- 江(22129)
- 省(20988)
- 北京(20782)
- 财经(19255)
- 室(18714)
- 农业大学(18439)
- 研究院(18061)
- 经(17694)
- 科学院(17407)
- 基金
- 项目(101008)
- 科学(76412)
- 基金(73013)
- 家(70089)
- 国家(69614)
- 研究(61742)
- 科学基金(55765)
- 自然(41071)
- 自然科(40132)
- 自然科学(40112)
- 省(39525)
- 自然科学基金(39470)
- 基金项目(38118)
- 社会(37183)
- 社会科(35176)
- 社会科学(35163)
- 划(34506)
- 资助(31990)
- 教育(27981)
- 重点(23978)
- 计划(23114)
- 科技(21901)
- 部(21242)
- 编号(21038)
- 科研(21011)
- 发(20744)
- 创(20100)
- 创新(18942)
- 业(18540)
- 专项(17955)
共检索到2090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岚棋 杨华 张晓红
【目的】林分内林木大小、竞争和树种多样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着林木的生长,而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通常被用来描述树木生长状态。本文利用长白山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的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建立随机森林模型,研究和量化影响树木生长的环境因素,旨在为该地区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生长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24年(1987—2010年)对总样木数为6 903株的固定样地进行数据调查,应用随机森林算法,选取单木、竞争因子、多样性和气候方面共11个调查因子,对混交林中6个主要树种建立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并使用10折交叉验证法来优化超参数mtry和评估模型结果。【结果】(1)臭冷杉、云杉、红松、椴树、枫桦、白桦6个主要树种胸高断面积生长量模型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663、0.683、0.695、0.459、0.384和0.568。(2)单木胸高断面积是最重要的因子,对树木生长有着很强的正向影响;竞争因子和树木大小多样性是影响树木生长的主要因素,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随着竞争因子、树木大小多样性增加而下降。(3)树种多样性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比较有限,树种多样性指数和混交度的增加会一定程度加快云杉、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速度;而气候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则相对较小。【结论】树木生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自身的生长潜力,在外界环境中主要受到来自林木间竞争和树木大小多样性的抑制,而树种多样性的增加也能在一定程度促进林内优势树种的生长;随机森林模型能够很好地量化和显出各变量与单木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之间复杂的关系,可以作为森林管理评价工具,为森林生长收获预估提供新的方法。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宇 杨华 贺丹妮 陈庆国 张晓红
【目的】探究天然云冷杉林邻近木多样性、竞争强度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为云冷杉林结构化经营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长白山天然云冷杉林2015、2018年两期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邻近木多样性、竞争与树木生长的关系。【结果】(1)研究区内天然云冷杉林的邻近木树种、径阶、树高多样性指数均集中在1.04处,3个多样性指数整体上分布均匀,树种混交度高,林分结构复杂。(2)结构方程模型中,树种、径阶、树高3个邻近木多样性指数和竞争指数对材积生长量的总影响系数分别为-0.001、0.166、0.073和-0.489,结果表明竞争是影响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3)径阶和树高多样性的增加对生长量均为正面影响,其中径阶多样性为直接影响,树高多样性为间接影响;树种多样性表现为直接的负面影响与间接的正面影响,总体为负面影响;此外,树种多样性的提高可以减少林木间的竞争强度,树高多样性的提高可能会导致林分结构的分化,进而促进林分中林木个体的生长。(4)研究区内林木的生长压力可能多来自于同径级林木,小径级林木生长状况较差且竞争压力较大,大中径级林木与之相反。【结论】择伐同径级或相近径级林木,同时提高林分内的径阶、树高多样性水平,可以降低林木竞争水平,促进林木个体生长,进而提高云冷杉林林分生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宇 王庆贵 闫国永 姜思领 刘博奇 邢亚娟
本文通过野外控制试验,设置4个梯度的施氮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加氮)、低氮(T_L,5 g/(m2·a))、中氮(T_M,10 g/(m2·a))、高氮(T_H,15 g/(m2·a)),研究云冷杉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枫桦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出现了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臭冷杉和红松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其中臭冷杉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甚至死亡;花楷槭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响应,可能与该树种对不同梯度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同时还发现,各处理、各树种的胸径大小
关键词:
原始云冷杉红松林 树木生长 氮沉降 响应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也 何怀江 张忠辉 刘婷 苑景淇 于忠亮 包广道 张大伟
【目的】了解东北地区天然次生林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树木生长之间的关系,确定合理的物种多样性大小,进行适当的抚育采伐和人工补植,为次生林经营与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在东北小兴安岭(XXAL)、张广才岭(ZGCL)、老爷岭(LYL)、长白山(CBS)、哈达岭(HDL)和龙岗山(LGS)地区共设置样地123块,调查各地区物种组成、重要值、多样性和树木生长情况。【结果】所有样地内共调查物种48种,隶属于17科31属,其中龙岗山地区样地内所包含的科、属、种数量最多,其次为哈达岭、长白山、老爷岭、张广才岭和小兴安岭,从重要值看,各地区主要以榆树、色木槭和水曲柳为优势树种;样地内物种α多样性指数均在长白山地区表现最大,在小兴安岭地区表现最小,且两者之间差异性显著(P LYL>LGS> ZGCL> HDL> XXAL,各地区胸径最大树种为长白山地区蒙古栎,胸径为64.8 cm,胸径最小树种为龙岗山地区暴马丁香,胸径为4.0 cm,各地区树高最大物种为龙岗山地区胡桃楸,树高为28.9 m,树高最小树种为龙岗山地区黄菠萝,树高为1.3 m。【结论】在一定范围内,物种多样性对于林分内物种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有促进作用。因此,在次生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抚育采伐和人工补植,保证合理的林分物种多样性,为天然次生林的生长提供最优的空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翀 雷相东 刘宪钊 赵理文 杨英军
本研究以20块近天然落叶松云冷杉林为对象,基于4 309对实测树高-胸径数据,分树种(组)对31种常见的树高曲线进行了拟合。模型评价指标除考虑决定系数、均方误、平均误差、残差图外,还重点考虑模型的预测能力,即模型的预测区间和容许区间。结果表明:选出的树高曲线除落叶松和冷杉为线性模型外,其它均为三参数的Gompertzt和Logistic模型。研究给出了所选模型95%的预测区间及表示90%误差分布的容许区间,他们从统计上提供了模型将来用于预测的可靠性。
关键词:
单木树高曲线 预测区间 容许区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倪瑞强 唐景毅 程艳霞 张春雨 陈贝贝 何怀江 夏富才
为揭示长白山云冷杉林物种共存的维持机制,基于Ripley’s K的双相关函数g(r),分析了5.2 hm2云冷杉林中鱼鳞云杉和臭冷杉的种群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果显示:样地中鱼鳞云杉与臭冷杉共8 730株,占样地全部个体数的68.1%,胸高断面积之和占样地全部个体胸高断面积的51.9%,在样地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2个树种的径级结构均呈反"J"型分布。空间格局分析显示:小径级的臭冷杉和鱼鳞云杉均呈聚集分布,尤其是在小尺度上更加明显;而随着径级增大,则呈随机分布,聚集强度也随尺度的增大而降低。臭冷杉的大树和小树在0~50 m尺度上呈负相关,显示这2组个体存在非常激烈的种内竞争。而...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伊 杨华
【目的】混交林的稳定性、发展的可能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探究空间结构对林分生长量的影响对促进林分良性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天然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分析混交度(M)和大小比数(U)对单木生长量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天然林林分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方法】选用2块云杉蓄积占总蓄积比例分别为0.1~0.2(1成云,1P)和0.4(4成云,4P)固定样地的5期监测数据,采用4株相邻木法计算空间结构三参数,绘制多元分布图,分析了1P和4P内各径级云杉、臭冷杉和红松在不同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的胸径生长量变化规律。【结果】1P和4P均介于中度和强度混交(M分别为0.625和0.657)且呈随机分布;臭冷杉和红松的生长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0.25~0.50),云杉在4P内介于亚优势至中庸状态间(U=0.48),在1P内介于中庸至劣势状态间(U=0.70)。云杉和臭冷杉的年胸径生长量随径级的增大而增大(P <0.05)。云杉在1P内的年胸径生长量低于4P,红松相反。【结论】不同径级下林木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降低大小比数的同时适当提高混交度有利于林木的胸径生长。不同生长阶段的竞争不同导致了不同径级林木对混交度和大小比数响应的差异,故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林木应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调整优化林分结构,促进林分长期的稳定发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微 陶建平 胡凯 李宗峰 宋利霞
在亚高山岷江冷杉林中选取≤50m2、50~150m2和>150m2的林窗,每种类型内都包含3种华西箭竹盖度(≤20%、20%~50%和>50%),共调查林窗9个。通过野外群落学调查,研究林窗内岷江冷杉、糙皮桦和川滇长尾槭这3种主要乔木树种幼苗的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华西箭竹盖度大的林窗中,3个树种的各高度级幼苗都不多,林窗形成后,绝大多数林窗被华西箭竹植株定居,竹盖度对主要树种幼苗总密度以及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显著(p<0·05);2)华西箭竹盖度对岷江冷杉幼苗密度的影响最明显,主要是由于3个树种的生态学特性存在差异,岷江冷杉在没有华西箭竹分布或箭竹盖度小的地方优先更新;3)3种幼...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闫争亮 刘云彩 胡光辉 刘永刚 孟梦
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人工林的不同混交配置模式的树木多样性及其与思茅松主要害虫的发生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连续2 a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思茅松与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西南桦Betulaalnoides或高阿丁枫Altingia chinensis的混交林以及栽松留阔思茅松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思茅松纯林,但林地的均匀度指数(Pielou指数)并不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一致。思茅松主要害虫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kikuchii,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松实小卷蛾Re...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 亢新刚 包昱君 杨鑫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以这3种典型群落的各1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各样地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以随机分布为主,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到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所有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减少,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增多,云杉、冷杉和红松两两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的现象增多。在小尺度上,椴树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梦弢 亢新刚 蔡烁
为了对林下灌木草本生物量进行补充和完善,提供更为详实、丰富的灌木层、草本层生物量数据,将长白山云杉Picea jezoensis-冷杉Abies nephrolepis林(云冷杉林)样地按郁闭度0.6,0.8,1.0分类,以林下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进行模型拟合并估算了主要树种幼树生物量。结果表明,云冷杉林主要树种器官(干、枝、叶、根)生物量模型自变量与D2H和DH(D为地径,H为树高)关系最为紧密,最优函数以线性函数为主。其次,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幼树生物量(W)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再次,郁闭度为0.6,0.8和1.0时,冷杉对林下幼树生物量贡献率较大,分别达到了34.94%,40.79%和5...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栾玉 江梦虹 杨雨婷 刘焕荣 马欣欣 张秀标 孙丰波 费本华 方长华
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树木具有重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树木生长成熟过程中,细胞间及细胞壁各层相互作用会产生生长应力,生长应力是木材组织正常发育的结果,是树干和树枝维持其垂直生长或特定角度生长的重要动力。此外,树木在抵御自身重力或光照、风雪、地势等环境刺激时,会形成具有更高水平生长应力的应力组织——应力木,从而达到调整或维持生长形态的目的。树木中的生长应力是影响木材成材和加工质量的重要力学问题,且生长应力水平与细胞结构、化学组分密切相关,开展树木生长应力研究、厘清树木生长应力分布和形成机理,对树木的定向培育、生物学结构与功能研究、木材加工与利用以及仿生新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通过树木生长应力水平测试,结合其解剖结构、基因、化学组分、激素分布、力学材性等方面特征,对树木生长应力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探索生长应力的产生来源;但由于生物材料结构复杂、变异性大,且研究者对生长应力形成机理的认识也在不断更新,树木生长应力形成机理尚未达成共识。本研究简述树木生长应力的生物力学作用及常用表征方法,综述主流的树木生长应力形成理论,对生长应力形成机理的一般性假说和特殊应力组织(应拉木和应压木)的生长应力形成假说进行重点分类阐述,并对各假说存在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全面认识树木生长应力,并为推动其进一步研究、为树木细胞结构和性质变异研究以及木材精细化利用提供参考,为探寻有效的降低树木生长应力的措施提供基础,为人工林的生物改良和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超凡 冯林艳 何潇 张会儒 雷相东 卢军 张晓红 王卓晖
[目的]探讨目标树经营对针阔混交林单木生长的影响,为针阔混交林群落生态恢复演替和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区分不同径级和不同树种,使用方差分析判断目标树经营与对照间、不同自由生长空间(FTG)之间目标树的胸径、材积生长量差异。[结果]1)与对照相比,除径级Ⅲ的材积生长量差异不显著外,目标树经营下的各径级目标树的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均差异显著,随着径级的增大,目标树的生长提升效果下降明显;2)目标树经营对先锋树种目标树生长的提升或抑制作用不显著,但能显著促进顶级树种和伴生树种目标树生长,且顶级树种更优;3)随着自由生长空间的增加,不同径级目标树的生长量均增大,但径级Ⅲ的材积生长量差异同样不显著;各径级胸径生长量在自由生长空间为4时(FTG4)最大,材积生长量在自由生长空间为3时(FTG3)最大;与经营前相比,最少需要多释放出2个方向的自由生长空间才会显著促进目标树生长;4)紫椴适合疏开2~3个生长方向,臭冷杉适合疏开2~4个生长方向,红松和鱼鳞云杉适合疏开3~4个生长方向。[结论]目标树经营可以显著促进目标树的生长,且有利于群落的恢复演替;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目标树经营应重点关注中小径级,其次是大径级;目标树应按照不同树种的适宜性,释放2~4个方向的自由生长空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高小辉 何小勇 何林
在对浙江省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评价和分析了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种类的多样性、观赏特性的多样性、生长类型的多样性和园林用途的多样性。调查发现浙西南丽水市野生观赏树木资源丰富 ,全市共有野生观赏树种 40 5种。根据观赏特性划分 ,有观花树木 1 38种 ,观果树木 1 0 8种 ,观姿树木 76种 ,观叶树木 72种 ,观枝干 1 1种 ;按生长类型划分 ,有乔木 1 5 5种 ,灌木 1 96种 ,藤本 41种 ,竹类 1 3种。这些野生观赏树木可以在园林绿化中作为行道树或庭荫树栽培 ,也可作观赏树在园林中孤植或片植 ,用作垂直绿化和制作桩景。就浙西南野生观赏树木资源的合理...
关键词:
观赏树木 野生资源 多样性 浙江丽水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建民 谢芳 张思玉 陈东华 吴奇仁
在闽北邵武对受到不同人为干扰强度的光皮桦群落树木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 ,测定优势树种重要值、树木物种多样性指数及种间相遇机率。结果表明 :光皮桦致危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破坏了光皮桦群落的结构特性及树种组成的比例 ,改变了林内的环境 ,为毛竹的侵入创造了条件。建议对光皮桦群落进行封禁保护和人工造林 ,并且可考虑营造光皮桦、枫香和丝栗栲混交林。表 2参 6
关键词:
光皮桦 人为干扰 树木物种多样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