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0)
- 2023(13128)
- 2022(11504)
- 2021(10846)
- 2020(8895)
- 2019(20556)
- 2018(20431)
- 2017(40045)
- 2016(21763)
- 2015(24462)
- 2014(24601)
- 2013(24254)
- 2012(22472)
- 2011(20485)
- 2010(20768)
- 2009(19102)
- 2008(18511)
- 2007(16477)
- 2006(14967)
- 2005(12762)
- 学科
- 济(87565)
- 经济(87470)
- 业(63059)
- 管理(61498)
- 企(49128)
- 企业(49128)
- 方法(37074)
- 农(35025)
- 数学(31213)
- 数学方法(30792)
- 中国(23406)
- 农业(23145)
- 财(22423)
- 业经(22099)
- 地方(21609)
- 学(17932)
- 制(16952)
- 策(16036)
- 贸(14887)
- 贸易(14879)
- 理论(14539)
- 易(14429)
- 和(13493)
- 环境(13419)
- 技术(13046)
- 银(12993)
- 银行(12961)
- 划(12937)
- 务(12907)
- 财务(12841)
- 机构
- 学院(310316)
- 大学(308172)
- 管理(126466)
- 济(121581)
- 经济(118597)
- 理学(109174)
- 理学院(107934)
- 管理学(106248)
- 管理学院(105635)
- 研究(104530)
- 中国(77831)
- 京(66047)
- 科学(64169)
- 财(55881)
- 农(52086)
- 所(51352)
- 中心(47588)
- 江(46622)
- 研究所(46598)
- 业大(45737)
- 财经(44085)
- 范(43564)
- 师范(43258)
- 北京(42028)
- 经(39953)
- 农业(39297)
- 院(38300)
- 州(37643)
- 师范大学(34782)
- 经济学(34280)
- 基金
- 项目(210008)
- 科学(165347)
- 研究(157484)
- 基金(151387)
- 家(130281)
- 国家(129106)
- 科学基金(111387)
- 社会(98506)
- 社会科(93069)
- 社会科学(93047)
- 省(82141)
- 基金项目(80988)
- 自然(71530)
- 教育(70997)
- 自然科(69761)
- 自然科学(69748)
- 划(68782)
- 自然科学基金(68473)
- 编号(66098)
- 资助(62222)
- 成果(54128)
- 重点(46020)
- 发(45863)
- 部(45860)
- 课题(45060)
- 创(42790)
- 创新(39686)
- 项目编号(39497)
- 国家社会(39423)
- 教育部(39280)
- 期刊
- 济(141788)
- 经济(141788)
- 研究(92668)
- 中国(58899)
- 农(52118)
- 学报(45278)
- 管理(44870)
- 科学(44681)
- 财(39880)
- 农业(35091)
- 教育(34983)
- 大学(34961)
- 学学(32868)
- 融(28800)
- 金融(28800)
- 业经(26118)
- 技术(25773)
- 经济研究(20336)
- 财经(20065)
- 问题(18664)
- 经(16973)
- 图书(16714)
- 业(15540)
- 理论(15250)
- 科技(15038)
- 现代(14891)
- 版(14845)
- 技术经济(14537)
- 资源(14172)
- 实践(14145)
共检索到4590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楠 张戈 李楠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近些年在我国各个省市地区迅速发展。其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推动了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天津蓟县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为蓟县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从城乡规划学的角度,通过对蓟县乡村旅游的现状阐述,总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划策略,为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乡村旅游 蓟县 问题 策略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瑜 李世泰
城市化快速推进,一方面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另一方面也存在使乡村旅游发展特色减弱的现象,探索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必要性。以烟台市开发区为例,分析快速城市化地区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资源条件,阐述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交融式"乡村旅游开发理念与定位,强调兼容传统村落与现代乡村打造四类特色乡村旅游地域,并且提出增长极带动集群的空间规划策略。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乡村旅游 发展定位 空间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金迪
推进农村人环境整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环节和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突破口。然而资金短缺、管理机制不完善、农民主体地位缺失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掣肘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程。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美乡村,须制定针对性的规划策略:政府助力,引新投资;稳健管理机制,服务民生;凝心聚力,突出农民主体地位;培育科技创新动能,激发改革活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郝丽君 肖哲涛 李红光
在总结函谷关遗址概况、资源类型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剖析了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从网络化资源整合、划分保护层级、利用遗址公园模式、共建基础设施、明晰管理保障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与旅游共赢的函谷关文物保护规划策略,以期对函谷关遗址的文物保护兼顾旅游开发进行积极探讨,寻找遗址文物保护与旅游协调的双赢之路。
关键词:
函谷关遗址 文物保护 旅游开发 规划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红 沈锐
天津作为北方近现代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保存了大量工业文明的积淀,但是与中国许多老工业城市一样,天津在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面临很多问题,究其原因,缺乏整体与个体的统一协调是根本原因。本文重点介绍在天津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规划策略中如何突出整体与个体统一协调性,包括强调工业建构筑物个体性的本体价值评估、本体保护与更新方式,强调工业遗产整体性的保护与再利用,以及对相关规划的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苏晓丽 蒋再松 赵巧香
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理论与实践》一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特点展开分析,并进而探讨乡村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市场营销 策略 发展规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珊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国内旅游业也迅速兴起,特别是在美丽乡村背景下特色旅游村镇不断被开发,利用乡村地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为旅游者提供了动人优美的旅游环境。但在特色旅游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因而有必要从特色旅游村镇景观问题入手,进一步明确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促进特色旅游村镇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文平 金露
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时间不长,存在着旅游规划缺失、经营规模小、市场秩序混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后岸村为案例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后岸村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为后岸村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后岸村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童俊 黄银 肖运来 刘晓飞
本文探讨了我国乡村及乡村规划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基于底线思维编制乡村规划的必要性,简述了底线思维的概念和层次,明确了乡村规划的底线目标和标准,结合案例探索了底线思维在乡村规划中的实现策略。研究结果显示:乡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与蓄水池,但其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滞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在产业发展、空间利用、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亟待规划指引;传统的乡村规划在协调性、实施性、约束性等方面有所欠缺,表现为对乡村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不足、基本功能把握不准、空间统筹性和控制性弱,很难引导并驱动乡村自我发展,不足以满足乡村动态复杂的发展需求。研究结果表明,在乡村规划中秉持底线思维方式,能够发现并解决乡村问题,提升乡村规划编制的科学性,推动乡村规划理论和方法创新。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可以采用遵循乡村发展规律、释放乡村基本功能、满足国家战略要求、符合农业农村政策方向、引导乡村坚守空间底线、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等基于底线思维的规划方法和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婉飞 单文君
在描述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以德清县乡村旅游为例,总结其乡村旅游类型和经营模式,并通过市场调查和德清乡村旅游经营单位访谈分析,得出要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产品、模式、营销三方面进行产业提升,同时指出发展乡村分时度假、创建乡村旅游信息化网络服务平台是实现三方面提升的关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刘爱荣
本文首先讨论了县乡级旅游点开发的意义和作用及县乡级旅游点的特征,重点论述了县乡级旅游点规划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县乡级旅游点规划与旅游区域规划的关系。
关键词:
县乡级 旅游点规划 旅游区域规划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肖红娟
文章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历程,总结了该地区乡村的二元性和低效性特征,研究了乡村转型的趋势,以及传统乡村空间的消亡、地域认同感的消失、村民发展前景的风险、村民自主性的缺失等危机,并提出了城乡规划的应对策略,包括:划定乡村控制线,编制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中心城市-新市镇-中心村-基层村"的城乡体系;引导乡村产业多元化和"三产化";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乡村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乡村公共设施;构建两级互动的乡村规划建设体制。
关键词:
乡村转型 乡村规划 珠江三角洲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蓉 黄朋涛 胡静 李亚娟
旅游体验是旅游者旅游功能与价值的核心,丰富提升旅游者乡村旅游体验已成为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中国最美乡村"婺源为案例地,以马蜂窝在线旅游网上关于婺源的旅行游记为数据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游记文本进行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编码并对各要素指标逐条打分,得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结构表及各要素评价等级数据集。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及"重要性-表现程度"分析法(IPA)对其要素结构特征及各要素旅游体验质量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1)内容分析编码归纳发现,婺源县乡村旅游体验共包含自然风光、动植物景观、建筑景观、人文景观、文化展示场所、居民生活风貌等27个要素指标;(2)SNA分析发现,婺源乡村旅游体验要素网络结构内部协调性较高,且旅游交通、建筑景观、自然风光是最核心的三大要素,而基础设施、市场秩序及文化展示场所是最边缘的三大要素;(3)IPA分析发现旅游者整体旅游体验质量较高,且旅游者对拍照摄影体验的评价最好,对旅游开发程度的感知最差。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为婺源未来乡村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武生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速度较快且初具规模,开发因地制宜且类型多样,但在资源整合、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不足。基于此,论文从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确立了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构建了"一心两轴三圈"的战略布局,分析了市场、形象、社区参与等战略举措。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发展战略 战略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