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9)
2023(1892)
2022(1609)
2021(1653)
2020(1405)
2019(3312)
2018(3335)
2017(5493)
2016(3870)
2015(4891)
2014(4914)
2013(3988)
2012(3731)
2011(3527)
2010(3675)
2009(2669)
2008(2542)
2007(2342)
2006(2010)
2005(1750)
作者
(7668)
(6387)
(6217)
(6018)
(3792)
(3035)
(3034)
(2531)
(2525)
(2377)
(2171)
(2134)
(2084)
(2049)
(2021)
(1992)
(1925)
(1924)
(1910)
(1784)
(1761)
(1729)
(1553)
(1513)
(1464)
(1459)
(1445)
(1373)
(1365)
(1364)
学科
(8446)
经济(8441)
中国(7527)
教育(6990)
管理(5168)
教学(4435)
理论(4118)
学校(3759)
(3732)
学法(2851)
教学法(2851)
技术(2801)
(2794)
地方(2775)
政治(2623)
思想(2595)
思想政治(2573)
政治教育(2573)
治教(2573)
德育(2571)
(2559)
企业(2559)
(2393)
高等(2289)
学理(2282)
学理论(2282)
关系(2065)
职业(2053)
农业(1822)
研究(1812)
机构
大学(39763)
学院(38216)
研究(14801)
教育(13197)
职业(11689)
管理(10314)
(10272)
技术(10103)
(9946)
师范(9920)
经济(9743)
(8900)
理学(8568)
理学院(8395)
职业技术(8095)
管理学(8053)
管理学院(7976)
科学(7815)
师范大学(7722)
(7239)
(7190)
中国(7081)
技术学院(6486)
研究所(6459)
北京(6142)
中心(6048)
(5755)
(5657)
(5329)
业大(5280)
基金
研究(24571)
项目(24247)
科学(19767)
教育(17041)
基金(13622)
编号(13043)
社会(12527)
(11720)
课题(11700)
社会科(11613)
社会科学(11611)
成果(11305)
(11026)
(10559)
(10328)
国家(10135)
科学基金(8557)
规划(8366)
(7340)
基金项目(7101)
大学(7040)
项目编号(7022)
研究成果(6616)
(6478)
职业(6474)
年度(6437)
(6365)
重点(6347)
(6334)
(6109)
期刊
教育(27754)
中国(17806)
研究(14405)
(12367)
经济(12367)
职业(12250)
技术(9904)
技术教育(8389)
职业技术(8389)
职业技术教育(8389)
(5610)
(5526)
论坛(5526)
大学(4973)
高等(4521)
学报(4394)
农业(3994)
图书(3941)
高等教育(3770)
职教(3740)
管理(3388)
科学(3253)
成人(3122)
成人教育(3122)
书馆(3056)
图书馆(3056)
学学(2878)
(2530)
(2403)
教研(2212)
共检索到6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岳金凤  
近日,天津职业大学与雄安新区管委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新区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规划,联合制定"订单式人才培养计划",整合优质专业资源,为新区重点产业建设做好技术技能人才储备。此次区校合作是雄安新区管委会与首家高职院校合作落实规划建设阶段劳动力输出再就业的重要途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清峰  
构建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机制,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以及建设好雄安新区的重要路径,应根据网络化、开放性与动态一致性原则,立足京津冀城市体系、以网络化思维进行统筹规划,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打造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自2002年开始,天津职业大学开始与天津市中职校进行"三.二"对接合作办学。目前,合作的中职学校有10所,专业13个,年招生数530人,约占学校招生人数的15%。专业设置与招生方面的衔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孙诚  牟信妮  郝晓秀  
高职教育模式的创新是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天津职业大学印刷工程系通过行业协会深度参与和指导,实现行业内优质资源整合;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兼职教师作用,实现全过程参与教学改革等实践途径,全面推进了"校会合作、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实现了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文江  杨理连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种类型,其深层次校企合作推进是其重要的内涵特征。深层次校企合作运行标准是在企业实现学训"教学化"、在院校实现学训"企业化"、多方介入实现校企合作评价的"多元化",其深化学校在合作中的实践模式、深化与行业组织等校企合作中介的协作、深化与区域经济产业园区的协作则是重要的建设途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秉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同是手段,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如何通过京津冀协同开放,在我国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中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京津冀与全球价值链融合,增强国际竞争力,激发京津冀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兰冰  郭琪  吕程  
雄安新区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对于强国战略、南北均衡发展、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均具有重大意义。从学理角度探讨"世界级城市群的特征、规律与形成机制""新城建设与城市群经济增长极培育""制度环境、要素流动与城市群空间结构调整""高落差城市群建设的经济绩效与协同路径"等问题,对雄安新区发展模式与政策设计十分必要。雄安新区应紧密结合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目标,重点谋划产业体系、创新驱动和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发展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秉镰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部署,协同是手段,发展才是根本目的。如何通过京津冀协同开放,在我国新一轮全方位开放格局建设中抓住发展机遇,促进京津冀与全球价值链融合,增强国际竞争力,激发京津冀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活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珊  黄立志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建立雄安新区。为了促进雄安新区职业教育发展,文章提出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建立一批高等职业院校;滋养职业教育文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战略是:建立一个虚拟的本科高校,同时建立一个相关网站;在雄安新区建立高起点、双一流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层次为辅的综合型高校附属的职业技术学院;在白洋淀教育园区建立河北应用技术大学;将中国农业大学整体搬迁到雄安新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古光甫  
2014年,由天津职业大学董刚校长主持的《均衡协调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全面推行高职课程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王海英副教授主持的《基于行企校联合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建设高职特色专业的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是该校继2009年获得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后,再次蝉联这一殊荣,为第30个教师节献出了一份厚礼!至此,学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凌  李安其  
~~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董刚  杨理连  
职业教育是所有教育类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最紧密、服务最贴切的教育。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产业技术结构升级,高职教育必须挖掘内涵要素,推进质量特色建设。天津职业大学在服务滨海新区发展中,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推进专业开发;基于岗位工作过程,推进课程改革;基于产教结合,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基于职业(技术)培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基于深层次校企合作,推进校区共建,实现了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学校内涵建设。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娟娟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探讨雄安新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客观看待京津冀三地同源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超过合理区间的经济势差、依然量化考核三地年度发展成果对协同发展的影响。第二,将"三地三方"视为协同对象,有利于京津冀以多中心城市体系进入世界级城市群行列,且从源头上避免将北京与其他城市的不平等关系扩大至京津冀地区及其他地区。第三,不能忽略京津冀和雄安新区原有的地缘经济关系,应依靠更广范围的区域资源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雄安新区。第四,以一个独立的区域单元标准规划雄安新区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确立唯一建设主导主体,彻底解决多头主体管理低效的问题,使雄安新区成为自身建设的关键参与者。第五,处理好"两个雄安新区"的关系,使雄安新区成为缩小京冀差距与河北内部差距的引擎;第六,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措施之一,不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唯一措施;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随着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潜在问题和新问题会显现,相应的举措会继续出台。第七,当前雄安新区的七大政策有助于强化三地功能定位,雄安新区能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但是作用程度有限且差异较大,在实践中需要大幅提升雄安新区相关政策措施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同时也要看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落实需要多措并举,共同发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边杨  
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取决于自身的基础和投入,也依赖于周围邻居区域的经济增长轨迹。针对京津冀地区,静态和动态空间面板模型显示空间关系对各城市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其贡献度已超过要素投入。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潜能指数反映雄安新区建设后空间关系的变化,认为雄安新区的建设会显著影响各城市的市场潜能指数,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水平,特别是保定、廊坊、石家庄、邢台将从雄安新区改变的空间关系中长期受益,有利于推动冀中南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秉镰  孙哲  
向协同要红利是我国区域改革与发展的新取向。区域协同具有四个维度:地理形态上的空间协同、经济形态上的产业协同、制度基础上的市场协同和政策工具上的治理协同,还包含三大策略:以总体目标与互惠偏好形成价值共识、以需求互补和制度约束建立秩序规则、以中央调控和区域联动推进管理实施,协同的维度和策略共同构成了矩阵式的协同框架。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包括优化世界级城市群的空间布局,推动产业成长与结构升级,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雄安新区在协同发展中承担着新枢纽建设、首都产业转移与创新驱动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