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6)
- 2023(9027)
- 2022(7531)
- 2021(6711)
- 2020(5368)
- 2019(12192)
- 2018(11990)
- 2017(22411)
- 2016(11383)
- 2015(12638)
- 2014(12524)
- 2013(12605)
- 2012(12355)
- 2011(11594)
- 2010(12049)
- 2009(11120)
- 2008(10715)
- 2007(9653)
- 2006(9137)
- 2005(8805)
- 学科
- 济(78368)
- 经济(78319)
- 管理(27848)
- 业(27126)
- 地方(24909)
- 中国(22081)
- 方法(19851)
- 企(18733)
- 企业(18733)
- 数学(17422)
- 数学方法(17348)
- 农(17045)
- 贸(16565)
- 贸易(16555)
- 易(16049)
- 地方经济(15722)
- 业经(14863)
- 农业(12208)
- 出(12179)
- 学(12045)
- 发(11593)
- 融(11576)
- 金融(11576)
- 财(10809)
- 银(10661)
- 银行(10653)
- 行(10536)
- 技术(10399)
- 环境(10208)
- 制(9980)
- 机构
- 学院(172831)
- 大学(170859)
- 济(88947)
- 经济(87399)
- 研究(70143)
- 管理(60706)
- 中国(53762)
- 理学(50159)
- 理学院(49530)
- 管理学(48966)
- 管理学院(48628)
- 科学(38781)
- 财(37551)
- 京(37501)
- 所(35708)
- 研究所(31758)
- 中心(30272)
- 经济学(29410)
- 财经(28680)
- 江(27464)
- 农(26351)
- 经济学院(26155)
- 经(25885)
- 院(25066)
- 北京(24912)
- 范(23535)
- 师范(23348)
- 州(21965)
- 科学院(21533)
- 业大(20981)
- 基金
- 项目(104675)
- 科学(82820)
- 研究(80886)
- 基金(74306)
- 家(63529)
- 国家(62981)
- 社会(54145)
- 科学基金(53267)
- 社会科(51604)
- 社会科学(51596)
- 省(41244)
- 基金项目(38121)
- 教育(34504)
- 划(33876)
- 编号(31309)
- 发(30765)
- 资助(30381)
- 自然(29511)
- 自然科(28780)
- 自然科学(28772)
- 自然科学基金(28230)
- 成果(25967)
- 发展(25955)
- 展(25543)
- 重点(23836)
- 课题(23173)
- 国家社会(23168)
- 部(22994)
- 创(22268)
- 创新(21000)
共检索到295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魁臣
九十年代是天津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应完成三重转换:一是从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向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二是从内向型经济格局转向外向型经济格局;三是从传统的产品经济运行机制转向商品经济运行机制。要实现这三重转换,必须依靠科技进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没有农业便没有发展。然而,我国农业在历经80年代初期的高速增长,特别是粮食生产自1984年登上新台阶以后,连续4年徘徊在4000亿公斤上下。全国人民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安岭
造成中国现有通货膨胀的原因并不完全是流动性过剩的简单分析。现有治理通胀的思路和手段可能会取得一时之效,但不可能获得长期之效。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根据中国式通货膨胀的成因和特点,必须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规律出发,深刻认识投资与消费的内在关系,明确界定政府职能定位和目标取向,大力转变经济发展路径,走一条消费拉动、内需增长的发展道路,从体制机制上形成遏制通货膨胀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思想 发展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正初
减轻农民负担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集体经济郭正初(湖南省岳阳市农经委)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进步,农村的公共公益事业需要较大的发展,而目前大部分农民的的承受能力与所需巨额投入不相适应。这是当前减轻农民负担遇到的难题,加速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是解决这一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晓河
用长远的观点看,要使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务农者能获得与务工者同样的收入。只有如此,农民才会有务农的兴趣。采取何种途径能让农业生产者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呢?一种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增加农业的收益。从短期看,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全必要也十分合理。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我国要搞市场经济并同国际市场接轨,农产品价格必然要提高,并会自动向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靠近。很显然,这可增加务农者的收入。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军
1998年中国商品房市场化改革为中国房地产业和中国经济带来了十余年的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房价的过快上涨,根本原因不在于人多地寡,也不在于住房需求快速增长,更不在于投机盛行,而在于土地供给的非市场化。中国房地产业要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实行彻底的市场化改革。一是要改革单边垄断的土地供给制度;二是要改革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财政分税体制;三是要改革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减少不合理的行政干预。改革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一是建立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二是培育多元的土地供应主体,有效扩大土地供给;三是需要将地方政府税源
关键词:
房地产业 土地财政 土地供给 住房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渠晓伟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当前,我国大多数县处在农业经济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推进工业化。农业发展应当以工业化为方向,小城镇建设应当以工业化为基础。推进县域经济工业化,具有发展基础成熟、发展机遇良好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
工业化 县域经济 小康社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士强
针对经济发展代价日趋突出的客观现实,需要从经济社会经济主体属性历史演变的角度,深入研究影响经济发展代价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主体关系等四种主要因素及其关系,概括并比较降低经济发展代价的四种途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计划经济体制。降低我国经济发展代价的根本出路在于:不断完善包含混合经济体制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推进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着眼探索现代计划经济体制①的初步框架和基本模式。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夏再兴
美国经济学家罗格纳·纳克斯和纳克逊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长期的贫困,不是因为这些国家国内资源不足,而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中存在着若干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这些恶性循环,使发展中国家长期陷入“低水平陷井”,经济无法实现增长与发展。在他们看来,产生贫困性恶性循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缺乏,投资不足。因此,发展中国家要打破“贫困性恶性循环”,和冲出“低水平陷井”,使经济有一个长足的进步,必须大量积累资本,大幅度提高投资率。不可否认,该理论对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不可否认,东南亚的某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走“练内功”(内资动员)与“借外功”(外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林茂 李愈茂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价格对农业生产、农民利益、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都有重要影响。2003年第四季度以来化肥价格涨幅扩大、涨势强劲,引起了广大农民的极大关注。尽管政府采取众多措施加以调控,但化肥价格不稳的根本问题没有化解。笔者认为,尽快推进化肥价格市场化,是解决化肥问题的根本出路。一、放开化肥价格势在必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用“限价”等行政手段调控管理市场,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放开化肥价格是尊重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一)从化肥的产销链看。尿素等氮肥的上游产品主要是煤、油、气、电、运。在目前国内尿素生产企业中,以煤为原料的约占62%,以重油为原料的约占12%,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约占26...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滨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实质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是来自城市化滞后。这就必须突破传统的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就农民论农民的局限,探讨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的新思路、新途径。即不仅要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做文章,而且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农业、农村、农民外部做文章。这就不难理解,十六大报告因何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指导方针,以及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韩锡正 齐守印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财政适应整个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体制改革上进行了大量探索,在促进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使财政事业本身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国家财政在发展和前进中的困难非常严重:财政收支矛盾愈益尖锐,赤字有增无减,还债进入高峰期,特别是财政的宏观调控职能越来越趋于弱化,长此下去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海涛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经历了从严格控制到大规模膨胀的过程。1978年~1992年,中国经济转轨的前期阶段,地方举债受到严格控制。1992年以后,我国开始步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阶段,地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车江洪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从1978年算起,已经经历了18个年头,其间出台过许多房改措施,笔者认为这些措施都没有切中传统住房制度的根本弊端——住房的行政配置体制,因此改革的收效甚微,房改的根本出路在于切断住房的单位分配,把住房的需求推向市场。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房改与住房金融相结合的新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曹德淦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自身的生产率曹德淦一漳州市地处闽南厦漳泉经济开放区南端,与台湾隔海相望,气候优越,山海资源丰富,在农业上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1994年同1978年相比,粮食总产从127万吨增加到14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