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2)
2023(9369)
2022(7524)
2021(6985)
2020(5778)
2019(13205)
2018(12934)
2017(24028)
2016(13035)
2015(15190)
2014(15136)
2013(13988)
2012(12518)
2011(11259)
2010(12056)
2009(10797)
2008(9626)
2007(8658)
2006(7631)
2005(6985)
作者
(35604)
(29175)
(29106)
(27933)
(18564)
(13953)
(13266)
(11273)
(11209)
(10536)
(10045)
(10018)
(9332)
(9267)
(9226)
(9037)
(8781)
(8697)
(8600)
(8188)
(7567)
(7325)
(7156)
(6685)
(6652)
(6639)
(6512)
(6511)
(6061)
(5893)
学科
(49449)
经济(49417)
(38759)
管理(36427)
(32610)
企业(32610)
(25374)
金融(25373)
中国(24013)
方法(23907)
(22631)
银行(22615)
(21979)
数学(21755)
数学方法(21194)
技术(15396)
(14045)
理论(12949)
业经(12193)
地方(11956)
(11840)
(11777)
中国金融(11013)
农业(10100)
教学(9512)
教育(8596)
(8432)
财务(8383)
财务管理(8368)
(8139)
机构
学院(176178)
大学(170309)
(68110)
经济(66409)
管理(65081)
研究(55773)
理学(55767)
理学院(55220)
管理学(53758)
管理学院(53456)
中国(47059)
(35942)
科学(33178)
(30526)
中心(27910)
(27596)
(27080)
(25981)
技术(25783)
研究所(25092)
业大(24688)
(24319)
财经(24295)
师范(24071)
北京(23084)
(22211)
职业(22179)
(22026)
经济学(21239)
(20275)
基金
项目(116664)
科学(92155)
研究(90061)
基金(80370)
(68875)
国家(68253)
科学基金(59217)
社会(54419)
社会科(51804)
社会科学(51790)
(49488)
教育(46478)
基金项目(41503)
(41456)
编号(38801)
自然(36991)
自然科(36245)
自然科学(36241)
自然科学基金(35550)
资助(34171)
成果(30184)
课题(29313)
重点(27500)
(26584)
(26480)
(25515)
创新(24688)
(24412)
项目编号(23483)
规划(23278)
期刊
(70867)
经济(70867)
研究(51249)
中国(43477)
教育(35280)
(29280)
金融(29280)
技术(26800)
管理(26035)
(23964)
学报(23695)
(23287)
科学(22484)
大学(19092)
学学(17766)
农业(16241)
职业(16029)
财经(12011)
经济研究(11777)
业经(11602)
技术教育(11412)
职业技术(11412)
职业技术教育(11412)
(10747)
论坛(10747)
技术经济(10643)
(10397)
(10332)
统计(10209)
科技(9955)
共检索到271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一个国家的强大离不开军队的强大,而军队的强大需要来自人民的拥护。"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中国军队自人民中来,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存,始终亲如一家,军民融合是应有之意。今年3月,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首次提出要"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强军梦,即需要高精尖的科技人才,也需要"大国工匠",更离不开"中国制造"的支撑。一直以来,包括职业院校在内的各级各类院校为军队建设发展和转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季瑶娴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切实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且稳定的双师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要的基础。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实施专业链、人才链与产教链"三链合一",建设校企双向交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机制,创新高职院校与企业单位之间在校企合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素质,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就业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校企优势,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开展"订单+联合"人才培养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和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软件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则是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尽管各高职院校针对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方式比较单一、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成都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系统化理论,以成都高新区成职融创产教园和国家级众创空间成都创业学院为载体,依托软件技术专业群,探索构建出了“双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第一,构建了“双园”协同育人“三机制”。一是构建了融合共享机制,通过搭建共享平台、共建资源清单、开展技术交流等活动,实现各类资源的共建共享。二是构建了双向驱动机制,通过建立信息反馈平台,一方面,产业园向创业园提供新技术应用支持,提升创新创业质量;另一方面,创业园向产业园反馈技术应用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三是构建了运行保障机制,建立由行业领军人物、创业精英、企业高管和学院教授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定期开展检查、考核等活动,保障产业园与创业园在人才培养上的有效融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共同培养ICT(信息通信技术)人才过程中,探索出"课证共生共长"模式。"共生"是指把行业企业的标准转化成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标准,根据标准培养出的人才又服务于企业;"共长"是指密切跟踪企业标准变化,不断把企业新标准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按新标准落地培养的人才又反过来推动行业企业的发展。该模式实质是把在职工程师必须通过的认证和学校课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按照校企合作全过程贯穿、工学结合全方位实施、工学交替全面普及、订单培养为主体的"三全一主体"建设思路,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基本思路。一是将校企合作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吸纳企业人员参与专业人才培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倡导的一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育人机制,主要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实现学生的技能培养和传承。2015年以来,教育部分三批开展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每年惠及9万余名学生(学徒),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至此标志着现代学徒制的全面推广,其已经成为我国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钱红  方雪梅  
为满足江阴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明确了现代班组长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在实践中形成、完善了"二维互动、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途径,为地方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基层班组管理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本着"学校围着市场办、专业跟着产业变、教学围着岗位转"的理念,湖南省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围绕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系列教学改革,让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目前,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其中,超过35%的毕业生在国(央、军)有单位签约就业。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提出"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课程标准与岗位要求相融合、教学情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平  吉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当前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围绕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省情和学校实际情况,在校企文化融合的环境中,通过工学结合的途径,探索出了较为成功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贾松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依托"实体医院"办学,建立"三位一体"的实训实习基地网络,推进实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翁连海  逯家富  徐亚杰  
"职前—职后全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突出职后订单教育而构建的职前—职后全学程、校企深度融合、工学"双交替"育人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依托职教集团及校企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适时修正人才培养目标,实时更新人才培养内容,职前—职后人才培养评价并重,为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构建了系统、广阔、完备的终身学习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求  
高职教育能否发展壮大,能否成为高等教育中一支有别于普通高教的重要力量,关键在于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特色。本文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设置、教学设计、课程模式、教师队伍、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的特色进行了探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郭长平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一)调查目的2007年11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正式发布,我国迎来了职业教育的春天,我院各专业教学改革正式启动。我院信用管理专业是从会计专业转化而来的,对于我院来说要想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红  刘冬梅  孙晓静  王桂娟  杨正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基础和根本。本文作为课题《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近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际情况,以会计专业为例,介绍了该院在制定、修订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的实践,对高职各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