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38)
- 2023(11422)
- 2022(9764)
- 2021(8844)
- 2020(7307)
- 2019(17212)
- 2018(16818)
- 2017(32663)
- 2016(17838)
- 2015(19850)
- 2014(20200)
- 2013(20284)
- 2012(19582)
- 2011(18014)
- 2010(18396)
- 2009(17032)
- 2008(17005)
- 2007(15496)
- 2006(13746)
- 2005(12702)
- 学科
- 济(86957)
- 经济(86883)
- 管理(44487)
- 业(43866)
- 企(32163)
- 企业(32163)
- 方法(32142)
- 数学(28314)
- 数学方法(28090)
- 中国(27620)
- 地方(27378)
- 农(24318)
- 业经(17968)
- 学(17630)
- 财(17546)
- 农业(16553)
- 贸(15273)
- 贸易(15260)
- 制(14882)
- 地方经济(14705)
- 易(14624)
- 环境(13797)
- 融(13542)
- 金融(13540)
- 银(13467)
- 银行(13435)
- 发(13341)
- 行(12993)
- 和(12187)
- 产业(10808)
- 机构
- 学院(264243)
- 大学(262836)
- 济(111507)
- 经济(108940)
- 研究(99367)
- 管理(95287)
- 理学(80597)
- 理学院(79451)
- 管理学(78056)
- 管理学院(77540)
- 中国(73695)
- 科学(62467)
- 京(58227)
- 所(51979)
- 财(49424)
- 农(49271)
- 研究所(47140)
- 中心(44698)
- 江(41732)
- 业大(40244)
- 财经(38687)
- 农业(38526)
- 范(38117)
- 师范(37736)
- 北京(37467)
- 院(35985)
- 经(34884)
- 经济学(34704)
- 州(33613)
- 经济学院(31347)
- 基金
- 项目(171418)
- 科学(134014)
- 研究(123684)
- 基金(122128)
- 家(107253)
- 国家(106354)
- 科学基金(89585)
- 社会(78327)
- 社会科(74298)
- 社会科学(74274)
- 省(68022)
- 基金项目(65482)
- 划(57859)
- 自然(57064)
- 自然科(55612)
- 自然科学(55595)
- 教育(55376)
- 自然科学基金(54548)
- 编号(49961)
- 资助(49324)
- 发(43702)
- 成果(40623)
- 重点(39549)
- 部(37136)
- 课题(35867)
- 发展(34917)
- 创(34831)
- 展(34360)
- 创新(32779)
- 科研(32508)
共检索到407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丹 蔡建明 周璟
从天津各开发区的概况分析入手,总结了天津开发区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开发区对天津城市发展的贡献。开发区建设成为天津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了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从开发区布局建设对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即导致城市空间增长和城市形态变化两个方面,阐述了开发区与天津城市空间结构演进的关系。开发区与天津城市空间结构的演进属于双核式。开发区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建设导致天津城市空间的增长。利用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数据中心提供的关于天津市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000年度的三期1∶10万土地利用数据以及覆盖整个天津市的2007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CBERS-02)遥感数据,以GIS为制图和数据提取的分析手段,总结了天津城市用地面积的变化和空间扩展规律。90年代,天津各级各类开发区大量建设,产业空间迅速蔓延,使得天津市城市空间布局从"单核增长"转为沿海河"轴线铺开",形成现今"一条扁担挑两头",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为主副中心,工业与商业功能分工明确的"双核心"、双中心组团式中心城市布局结构。
关键词:
开发区 天津 城市空间结构演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志斌 师安隆
以兰州城市开发区为例,在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划分的基础上,分别从城市形态、新城建设、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和社会分异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所产生的影响,以期对兰州城市开发区的健康持续发展及城市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结构 发展演化 兰州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段莉琼 宫辉力 刘泽华 李云鹏 李勇永
选择2014年"十一"黄金周及其前后为案例时段,运用移动通信运营商获取的旅游流大数据,使用客源地地理集中指数、客源吸引半径、距离衰减曲线和引力模型,对天津盘山景区国内客源市场空间结构短期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工作日、周末、黄金周三类时段闲暇时间的增加,盘山景区远程客流比例明显增加,客源吸引半径增大,客源地集中指数降低,距离累计曲线变缓,但盘山景区黄金周前后时段的客源市场空间结构并没有显著的变化;距离因素在各时段对客流量的影响都是最大,而人口因素对天津以外的客源市场客流量的影响最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新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郑国
经济技术开发区在转型期中国城市与区域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经济空间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增长极理论,以北京为例,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考察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影响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对于深入理解和把握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内容和影响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东峰 殷成志 易正晖
天津开发区在从单纯加工区建设到谋求新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城市建设呈现出日益明显的新城特征。它兼具出口加工区的经济特征和西方新城的空间特征,将之定义为外向型工业新城,许多沿海开发区已经呈现出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的现实图景。这种外向型工业新城存在着经济、社会、人口和空间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发展表象之下隐藏着自身内在的缺陷。
关键词:
沿海开发区 外向型工业新城 天津开发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新军
一、样本选择 改革开放后,跨国公司开始进入我国进行投资,组建三资企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华投资更是迅猛增长,要对这么多的三资企业进行调查是十分困难的。我们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企业进行调查。天津开发区是我国最早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俊莉 王慧 曹明明
以52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研究对象,就开发区发展对我国城市体系经济和空间位序结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二维结构分类表,从城市、开发区影响下及二者综合作用三方面分析讨论了开发区对我国城市经济与空间位序结构影响方式的差异,最后还就开发区对中国城市体系位序结构变化的影响进行了聚类分析。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规模 位序结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郭力君 任云兰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家都毫不例外地深受知识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知识经济时代天津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天津 城市空间结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林山
天津开发区从1984年12月6日建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七年的战斗历程。这七年,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85年初至1986年底。这一阶段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创建并完善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包括硬、软两个方面),主要是搞好开发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法制建设并建立健全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第二阶段是从1987年到1989年。这一阶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密来 李爽 高红宇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结构及其优化高密来,李爽,高红宇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中国政府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中,根据自己的国策和对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认识基础上作出的战略选择。这种选择,对促进中国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推动中国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岱岱 孙久文
天津开发区作为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发展至今仍面临着由单一工业区转变为综合性新城的转型重任,开发区第二产业是否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以及第三产业该如何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选取2 00 1-2 0 1 1年开发区第二、三产业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法,以全国第二、三产业产值为参照系,剖析了天津开发区各分行业的结构效应与竞争力效应,发现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和相对竞争优势正逐渐减弱等问题,并提出推动开发区顺利转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偏离-份额法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竞争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龚富华 杨山
开发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和形态变化有着重大影响。基于1984-2013年间7个时相的TM遥感影像数据提取苏州市建设用地,采用形态指数分析苏州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在梳理开发区快速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开发区不同时段对城市空间形态的独特作用。结果表明:1984-2013年间,苏州市各开发区建设造成城市空间显著差异化扩展,沿开发区所在区域东西向迅速扩展;开发区建设使得苏州市从最初单中心的空间结构演变成大城市核轴完整的多中心空间结构;开发区对苏州城市形态影响过程可以分为低水平变化、突变转换和高水平稳定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城市形态指数既反映开发区建设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也显现出开发区土地开发利用的状态;开发区对形态的影响过程表明,科学合理地布局开发区、调控开发区规模及时序以提高城市形态稳定性和紧凑性是城市开发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开发区 城市空间形态 形态指数 苏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