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30)
- 2023(11583)
- 2022(10062)
- 2021(9518)
- 2020(7880)
- 2019(18594)
- 2018(18559)
- 2017(35560)
- 2016(19588)
- 2015(22068)
- 2014(22303)
- 2013(21978)
- 2012(20130)
- 2011(18101)
- 2010(17944)
- 2009(16221)
- 2008(15776)
- 2007(13900)
- 2006(12270)
- 2005(10116)
- 学科
- 济(78649)
- 经济(78572)
- 管理(55377)
- 业(48392)
- 企(39978)
- 企业(39978)
- 方法(35621)
- 数学(30790)
- 数学方法(30417)
- 中国(22404)
- 农(21028)
- 地方(20882)
- 学(18145)
- 业经(17061)
- 财(16861)
- 环境(16072)
- 农业(14100)
- 和(13711)
- 理论(13275)
- 划(11796)
- 技术(11590)
- 制(11544)
- 贸(11320)
- 贸易(11314)
- 教育(10896)
- 易(10854)
- 务(10524)
- 财务(10453)
- 财务管理(10433)
- 发(10300)
- 机构
- 大学(270916)
- 学院(269726)
- 管理(110454)
- 济(100139)
- 经济(97555)
- 理学(95663)
- 理学院(94541)
- 管理学(92837)
- 管理学院(92373)
- 研究(90190)
- 中国(64917)
- 京(60013)
- 科学(59408)
- 所(44653)
- 财(43741)
- 农(43261)
- 业大(42595)
- 中心(41493)
- 研究所(41103)
- 江(39129)
- 北京(38113)
- 范(37901)
- 师范(37589)
- 财经(35401)
- 院(33790)
- 农业(33627)
- 州(32759)
- 经(32154)
- 师范大学(30559)
- 技术(29266)
- 基金
- 项目(193229)
- 科学(150866)
- 研究(140902)
- 基金(137374)
- 家(119448)
- 国家(118446)
- 科学基金(102008)
- 社会(86607)
- 社会科(81884)
- 社会科学(81859)
- 省(76449)
- 基金项目(74660)
- 自然(67471)
- 自然科(65777)
- 自然科学(65762)
- 划(64669)
- 自然科学基金(64511)
- 教育(64235)
- 编号(58366)
- 资助(55969)
- 成果(46418)
- 重点(43019)
- 部(41382)
- 发(41312)
- 课题(40596)
- 创(39446)
- 创新(36769)
- 科研(36655)
- 大学(35287)
- 项目编号(35034)
- 期刊
- 济(110287)
- 经济(110287)
- 研究(77668)
- 中国(52110)
- 学报(42775)
- 科学(39813)
- 农(38304)
- 管理(37966)
- 教育(33183)
- 大学(31869)
- 财(30954)
- 学学(29593)
- 农业(27279)
- 技术(24563)
- 融(18733)
- 金融(18733)
- 业经(18691)
- 图书(17273)
- 经济研究(16003)
- 问题(15685)
- 财经(15581)
- 资源(14930)
- 科技(14296)
- 业(13800)
- 理论(13597)
- 经(13142)
- 技术经济(12997)
- 实践(12797)
- 践(12797)
- 现代(12620)
共检索到388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小双 张雪花 雷喆
近年来,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给人类营造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人类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各项指标和指标参考值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建设方向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本文综合考虑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从城市经济、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社会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指标体系,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城市生态宜居程度综合评价,最后认为天津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以后发展过程中更应注意基础设施、文化教育方面,并保持经济发展势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君丽 刘聪聪 徐勇戈
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号召建立生态宜居城市,并以生态宜居城市作为理想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界定生态宜居城市内涵,提出生态宜居城市发展的四个目标:营造舒适平等环境、坚持问题导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次,从“三生”空间视角出发,构建了包括生产水平、生活质量以及生态环境三个准则层的生态宜居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利用熵值法计算了各指标层的具体权重并计算了生态宜居综合指数,选取四个中心城市与西安市进行空间对比以及水平时间演变分析,并基于PSR模型对西安市2012—2019年的城市生态宜居性进行了评价。最后,分析西安市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评价结果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雄华
城市是人类聚居文化发展的最高表现形式。现代城市不仅需要有发达的经济、科技与文化,更需要有良好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建设先进的城市环境文化。在城市化发展道路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区域自然与文化资源,积极促进生态与人文、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大力发展绿色工业,全面构建城市绿色社会,形成宜居的生态系统,从而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环境文化 城市建设 环境友好 生态宜居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董维 张可云
生态宜居城市应当是偏重在生态方面的宜居程度。构造出包括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维护、污染处理4个准则层共计19个指标的生态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对河南省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进行评价,肯定了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成就,但也存在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生态维护投入资金不足、污染治理力度参差不齐、环境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加快河南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加快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精明增长;节能减排;加强生态维护。
关键词:
生态宜居城市 AHP评价 对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全国首个“国家职教改革试验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设立了全国第一所从职业教育领域孕育的应用技术大学,首创并率先推动实施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发展特色鲜明,品牌响亮,树立了具有天津特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职业教育创新典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语潇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朝着大规模、综合性的方向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污染加剧、居住密度过大等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重点,探寻我国现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新道路,对于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段铸 程颖慧
本文在分析天津市生态环境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共性和个性两个维度为天津市的生态环境构建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具体设计了八个三级指标来反映天津市的环境绩效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分析计算得出天津市环境绩效的得分,据以分析天津市在环境绩效方面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天津市及我国环境绩效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环境绩效审计 指标评价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树德 李瑾
本文根据天津市农村的特点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在讨论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确定了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德尔斐法(Delphi)确定了考核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该考评体系对天津市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考核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羊志洪 鞠美庭 张志仁 周怡圃 王琦 王圆生
生态城市是经济、社会、自然高度协调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是推动城市现代化、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以城市中的城区为单元进行生态建设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落实。城区作为连接城市与基层社区的重要一级行政区划,有其自身的生态特征、规模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这些特征与城区层面进行生态建设所具有的规模优势、区位优势和管理优势相结合,构成了生态城区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文章以天津市和平区的生态城区建设为例,根据生态城区建设的特征与优势,提出了生态城区建设的几个基本方法,同时为正确引导、评价生态城区建设,简要描述了指标体系的遴选方法。
关键词:
城区 生态城区 公众参与 指标体系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国栋 叶缘民 张青 纪玉娟 孟庆海
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至今国内外对信息产业尚没有统一的认识 ,更没有规范的统计指标。为此 ,本文从天津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 ,借鉴国内外对信息产业的界定及其指标体系的分类和测算方法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 ,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产业统计指标。
关键词:
信息产业 统计指标 天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冰
学习型城市是一个与终身教育、全民学习、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联的概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继续教育载体担负着为学习型城市建设培养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有继续教育需求的成人学习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支持服务的重任。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2014-2016年天津市成人学校教育学生数大幅下降,成人学校毕业生数、招生数、在校生数分别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逐年递减。因此,各级各类继续教育载体有必要在跨部门组织机构统一指导下协同发展,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建立学分银行联盟,实现学分互认;加强成人学校教育体系建设,满足不断发展的继续教育需求。
关键词:
学习型城市 继续教育 成人学校 协同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明浩 李小羽
本文深入研究和总结了天津建筑风貌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与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天津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当前天津建筑风貌中存在的缺憾,如忽视了旧城改造与历史文脉保护的关系、建设了一批假古董、建筑领域萌动着浮躁现象等,进而提出了要突出天津城市建筑风貌的特色与亮点,借鉴中外建筑艺术,创建具有21世纪天津风格,代表现代文明的天津文化品位,集功能性、文化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城市建筑,形成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相副融合的城市特色。具体应做到:接轨世界建筑潮流;延续中国建筑文化;保护古代、近代、现代等历史传统建筑,并提出了保护历史传统建筑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
天津市 建筑风貌 城市特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磊
在明晰新能源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内涵特征的基础上,选取区域经济、资源禀赋、研发创新与政策支持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分法构建新能源产业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层次结构模型,以天津市为例量化新能源产业发展水平,确定新能源利用最优比例,以期为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晓峰 张宏业 邓小文 高鹭 王媛
为了缓解天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困境,利用层次分析法,从水资源保证程度、调水协调难度、可供水量、工程成本、供水管网改造成本、水质、水处理成本、污水处理难度、生态环境风险等角度对天津市主要后备水源进行了综合对比评价。评价结果认为海水淡化、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地下咸水开发、海水直接利用可以作为天津市理想的后备水资源开发方案;上游水库调水、南水北调东线调水、引黄调水可以作为应急后备水源方案;污水处理后主要用作灌溉、生态、景观用水。
关键词:
水资源 后备水资源 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