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22)
- 2023(8974)
- 2022(7417)
- 2021(6783)
- 2020(5596)
- 2019(12489)
- 2018(12282)
- 2017(23787)
- 2016(13126)
- 2015(14321)
- 2014(13881)
- 2013(13875)
- 2012(12839)
- 2011(11608)
- 2010(11597)
- 2009(10516)
- 2008(10300)
- 2007(9454)
- 2006(8514)
- 2005(7329)
- 学科
- 济(60093)
- 经济(60024)
- 农(45168)
- 业(41098)
- 管理(31178)
- 农业(29879)
- 方法(20715)
- 企(19799)
- 企业(19799)
- 数学(19075)
- 数学方法(18946)
- 业经(16274)
- 中国(15200)
- 财(14349)
- 收入(11406)
- 地方(11273)
- 制(11043)
- 学(10914)
- 贸(10881)
- 贸易(10879)
- 易(10640)
- 农业经济(10016)
- 发(9545)
- 村(8973)
- 农村(8964)
- 策(8264)
- 体(8228)
- 技术(8078)
- 发展(7965)
- 展(7959)
- 机构
- 学院(187082)
- 大学(183075)
- 济(81489)
- 经济(80159)
- 管理(69911)
- 研究(67587)
- 农(62235)
- 理学(61414)
- 理学院(60769)
- 管理学(59718)
- 管理学院(59434)
- 中国(51452)
- 农业(48475)
- 科学(44033)
- 业大(41141)
- 京(37914)
- 所(36107)
- 研究所(33187)
- 财(32872)
- 中心(31408)
- 农业大学(30476)
- 江(27808)
- 财经(26285)
- 经济学(24704)
- 业(24589)
- 经(24295)
- 省(24110)
- 北京(23079)
- 院(22998)
- 科学院(22693)
- 基金
- 项目(132233)
- 科学(103167)
- 基金(96940)
- 研究(91045)
- 家(87858)
- 国家(87014)
- 科学基金(72887)
- 社会(59963)
- 社会科(56442)
- 社会科学(56425)
- 省(52708)
- 基金项目(52182)
- 自然(48051)
- 自然科(46939)
- 自然科学(46921)
- 自然科学基金(46135)
- 划(44087)
- 教育(39046)
- 资助(38139)
- 编号(35499)
- 农(34813)
- 发(29845)
- 重点(29547)
- 部(29100)
- 创(27725)
- 业(27064)
- 成果(26685)
- 计划(26312)
- 创新(25885)
- 科研(25805)
- 期刊
- 济(92483)
- 经济(92483)
- 农(66089)
- 研究(49891)
- 农业(44681)
- 学报(38987)
- 中国(38447)
- 科学(33726)
- 大学(29320)
- 学学(28555)
- 财(22433)
- 业经(21924)
- 业(20972)
- 管理(20090)
- 融(19209)
- 金融(19209)
- 问题(13904)
- 经济研究(13584)
- 农村(13500)
- 村(13500)
- 农业经济(13457)
- 技术(12814)
- 业大(12737)
- 教育(12615)
- 版(12440)
- 财经(12429)
- 世界(11472)
- 农业大学(11383)
- 经(10677)
- 经济问题(9820)
共检索到2737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王菲 杨达
根据实地抽样调研数据,采用倍差分析法评估天津华明镇"宅基地换房"对换房农民就业和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换房后华明镇有就业愿望的无业劳动力比例从9%上升到14%,而且"宅基地换房"政策并没有给换房农民带来收入的增加,反而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从前低;但大部分农民对换房以后的生活感到满意。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就业问题也是华明镇目前最为严峻、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政府应加快"三区联动"建设,着力完善就业促进措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马林靖 王燕 苑佳佳
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是其市民化的关键。对天津4个"宅基地换房"试点镇的调研表明,"换房农民"换房后虽然平均收入有所增加,但支出的增长更快,净收入有减少的趋势;而其就业状况也不容乐观,2012年有50.67%的劳动力没有工作,有36.44%的家庭依靠政府补贴生活。对政府行为与"换房农民"就业的博弈分析表明,一次性货币补偿过多或提供的失业保障过多,都会降低"换房农民"的就业意愿,而政府提供有效的就业服务则可促进"换房农民"的就业。因此,政府应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构建失地农民多渠道安置体系;完善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红星 桑铁柱
土地非农化过程充满了利益的冲突,保护农民利益的关键在于划定市场与政府的边界,设计合理的治理结构,既降低交易成本又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提高农民分享比例,使得各利益主体和谐相处、共享剩余。天津"宅基地换房"模式是治理结构的创新,一方面,政府在不完全合约中引入了规范与权力,降低了分散交易的成本;另一方面,民主协商的政治程序保障了农民的谈判力。与国家征地机制和分散交易机制相比,这一新的土地非农化模式有利于推进城市化,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京奎 吴晓燕 胡云霞
本文以宅基地换房为例,对天津滨海新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表明,华明镇在宅基地换房实施中,总体坚持了民主、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但是承包责任制不改变、耕地不减少的承诺没有实现。宅基地换房的目的是发展农村,农民的满意是该政策实施绩效的最终评定标准。华明镇的居住环境、保障体系有所完善,但没有得力措施保障农民就业,最终导致农民对宅基地换房政策是同意但不满意。本文调查结果表明,在该土地流转模式下政府必须加强农民的就业安置工作,加强指导农民开创新的生活,同时建立更加透明的实施机制和更加有效的监督体制。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模式 宅基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马林靖 周立群
本研究以宅基地换房政策为线索,着重探讨快速城市化政策下新市民的就业转型和意愿情况,并通过实地调研就这些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就业转型的情况并不乐观,多数农民理想的工作是到企业打工,总体的自主创业愿望不强。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新市民 就业转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成林
研究目的:介绍天津市以"三区联动"为机制的"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的建设模式,分析该模式成功和能否推广的前提和基础,为土地制度创新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案例实证分析法,比较制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宅基地换房制度是有效的土地制度创新,"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是成功的模式。研究结论:虽然宅基地换房制度是有效的土地制度创新,"宅基地换房示范小城镇"的建设模式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成功模式,但该模式的实施和推广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达是该模式成功的基础,单位土地价值高是该模式成功的关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崔宝敏
研究目的: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的新模式。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研究结果: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实现了农村土地和资金的"双闭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构建了新的投融资体制。研究结论:天津市"以宅基地换房"模式在城郊结合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
土地制度 “以宅基地换房” 土地 资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凤 于丽卫
研究目的: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对宅基地换房的行为意愿,把握农户对宅基地换房的认同程度与合作态度。研究方法: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探讨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户主的文化程度、改善子女就学条件、亲戚朋友支持、已换房者认可等变量有显著正向影响;非农技能和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两个变量有弱的正向影响;户主年龄、家庭收入状况、换房后顾虑重新就业、消费支出增加、生活习惯改变等变量有显著负向影响;获得城镇户口、村干部赞同以及政策不能兑现三个变量有弱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是影响宅基地换房模式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凤 于丽卫
本文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选取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为样本,基于对37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合理行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户宅基地换房的意愿,其中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决策理性尚处在"生存理性"向"价值理性"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经换房者的意见对农户宅基地换房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魏凤 于丽卫
本文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中的行为特征,依据天津市宝坻区6个乡镇18个自然村的298份调查数据,建立Logistic二元选择模型,对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计划行为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户宅基地换房的意愿,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其宅基地换房行为意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改善住房条件、改善交通出行条件、家人意见、已经换房者意见、社会保障得到解决等变量的影响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小芳 祁凌云 刘凌览 张越
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了以增加耕地面积、节约集约利用农村建设用地的宅基地置换工程。湖北省钟祥市彭墩村和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怡山湾是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宅基地置换模式中的典型代表。笔者根据两地实地调查以及对200户农户的访谈,从不同角度对两种模式及其满意度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两种模式的经验,以期为农村宅基地置换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裕 刘俊俊 李缌缌
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对缓解大学生城市购房压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444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较高,对宅基地置换保障性住房的期望面积较合理;就业状况、参保状态、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收入结构的非农化程度、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的距离、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额度、所换住房所在区域位置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宅基地换房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裕 刘俊俊 李缌缌
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对缓解大学生城市购房压力,解决农村宅基地闲置问题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444名农村大学生的问卷调查,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较高,对宅基地置换保障性住房的期望面积较合理;就业状况、参保状态、家庭年总收入、家庭收入结构的非农化程度、宅基地距市(县区)中心的距离、宅基地退出的补偿额度、所换住房所在区域位置是影响农村大学生宅基地换房意愿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大学生 宅基地换房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许恒周 吴冠岑 郭玉燕 密长林
基于2012年在天津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在代际差异的视角下,考察了相关因素对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持有农村宅基地证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于第一代农民工而言,该变量系数并不显著。但从系数符号来看,宅基地确权对于农民工宅基地权益的保障具有积极作用;此外,还得出年龄、性别、教育程度、非农就业率和宅基地距离城镇距离对两代农民工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显著不同。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萍 林馨
在强调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群体身份逐渐复杂化、农民对住房权益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从农民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的制度规定,是确定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目标和方向需要研究的迫切问题。本文基于农民住房权益视角,结合相对剥夺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以2015年以来全国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当前宅基地和住房制度产生的问题,解析农民住房权益残缺的理论影响,探讨上一轮改革在农民住房权益保护层面的经验和瓶颈,提出深化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建议。研究表明,现有的宅基地和住房制度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制度结构封闭、忽视农民财产权益等问题,无法满足日益多元的农民住房权益诉求,成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桎梏。上一轮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尚未充分实现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住房权益,农村住房和住宅用地市场关系还有待理顺,城乡居民住房权益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未来农村宅基地和住房制度改革应因地制宜保障农村集体成员的基本居住权益,适当兼顾部分非集体成员的居住权益,有次序地实现农民住房财产权益,从而实现提高宅基地资源配置效率的近期目标和助力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长期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