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07)
2023(14496)
2022(12615)
2021(11744)
2020(9925)
2019(22616)
2018(22683)
2017(43956)
2016(24144)
2015(27185)
2014(27106)
2013(26996)
2012(24587)
2011(22211)
2010(22317)
2009(20655)
2008(20251)
2007(17887)
2006(16019)
2005(14148)
作者
(69946)
(58922)
(58168)
(55489)
(37053)
(28308)
(26128)
(23172)
(22306)
(20771)
(20073)
(19877)
(18621)
(18539)
(18109)
(17751)
(17522)
(17164)
(16760)
(16561)
(14718)
(14581)
(14121)
(13494)
(13152)
(13029)
(13024)
(13002)
(11838)
(11541)
学科
(96412)
经济(96272)
(73856)
管理(68640)
(52447)
企业(52447)
(49062)
方法(39540)
数学(34062)
数学方法(33684)
农业(32486)
(26631)
业经(25572)
中国(24069)
(22817)
(22407)
地方(19503)
(16272)
(15812)
贸易(15803)
环境(15387)
(15359)
(15321)
财务(15252)
财务管理(15218)
技术(14811)
(14715)
银行(14668)
企业财务(14471)
理论(14457)
机构
学院(341870)
大学(341323)
管理(136466)
(135772)
经济(132766)
理学(118124)
理学院(116839)
研究(115985)
管理学(114912)
管理学院(114316)
中国(88176)
(73490)
科学(73217)
(73194)
(62883)
(59023)
业大(58160)
农业(56476)
中心(53634)
研究所(53604)
(51438)
财经(49459)
北京(45807)
(44963)
(44759)
师范(44387)
(41606)
(40571)
经济学(39081)
(37878)
基金
项目(235807)
科学(185425)
研究(173183)
基金(171240)
(149622)
国家(148351)
科学基金(126978)
社会(108493)
社会科(102424)
社会科学(102396)
(92051)
基金项目(92041)
自然(82872)
自然科(80816)
自然科学(80801)
自然科学基金(79340)
教育(77437)
(77364)
编号(71876)
资助(68988)
成果(57943)
重点(52597)
(52264)
(50602)
(48554)
课题(48496)
(46192)
创新(45354)
科研(44962)
国家社会(44215)
期刊
(155288)
经济(155288)
研究(100159)
(73448)
中国(70611)
学报(56330)
科学(53046)
农业(49737)
(47233)
管理(46415)
大学(43145)
学学(40950)
教育(35129)
(31054)
金融(31054)
业经(29580)
技术(28100)
(24026)
财经(23583)
经济研究(21441)
问题(21298)
(19895)
(18234)
资源(17172)
科技(17107)
理论(16578)
技术经济(16260)
图书(15838)
现代(15820)
业大(15704)
共检索到506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素芳  
采用综合分析法和实证研究法,以天津市西青区为例,对土地收益及其分配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土地供应过程中会产生巨额土地增值收益。(2)由于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农民所得份额偏低。如果让农民参与土地发展权价格的分配,农民应得的合理补偿标准会比现行补偿标准高出3~4倍。(3)不公平的土地收益分配关系不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且易引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鉴于此,应尽快构建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证城市化顺利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屹  钱忠好  
本文在分析交易费用、产权公共域以及产权侵害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土地征用的实践,探讨了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交易费用产生土地产权公共域Ⅰ和公共域Ⅱ,农民组织谈判能力的缺乏导致农民无法有效获取公共域中的土地产权。要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权益就必须降低土地征用中非正常因素产生的交易费用、提升农民的组织谈判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孟宏斌  
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一些地方农地非农化征用倾向严重。由于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失地农民无法享有绝对地租,分配级差地租比例极低,失地农民农地增值收益分配权益受损害。为此,可通过转换政府征地角色、明确农地产权归属、规范农地征用目的、建立市场化补偿制度及完善失地农民安置制度等措施,既维护失地农民获取农地增值收益的权益,又化解潜在的农村征地冲突,确保城乡统筹发展基础上的"四化"目标协调同步实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本文立足江苏省的土地征用和土地收益分配现实 ,指出目前存在“圈地”现象严重、征地补偿过低、失地农民未来生活无保障等问题 ,从政府、制度、城市建设三个层面探讨了问题产生的根源 ,并提出了提高土地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保障体系、广开就业门路、健全法律体系等改革措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诸培新  唐鹏  
农地征收出让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关系到"三农"发展甚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对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样本县市2006—2011年间农地征收与出让中的土地收益分配格局抽样调查与分析发现,尽管国家不断地提供农地征收补偿标准,但农地非农化征收与出让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收益占土地出让收益比例偏低,约在3%~16%之间,而地方政府的收益份额在75%以上。其根源是现行的农地征收补偿原则是以农地的农用价值一次性补偿给失地农民及其集体,割断了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路径。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构建农民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机制需要改革现行征地补偿制度,从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缩小征地补偿范围、市场化补偿、实物性补偿、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付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流转也不断加快,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也不断的完善,但在征地补偿中出现的问题尚未有效的解决,其中关于土地增值收益问题比较突出,由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导致土地征收补偿不合理,引发了政府和农民的矛盾、农民集体上访等一系列群体事件。本文通过对农村土地征收中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的内涵界定,分析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农村土地征收中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建议,为土地征收补偿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凡  
集体经营性建设使得土地财产权利得到凸显,农民可以更好的获得增值收益,创造更多的利益。总结农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实践中的经验,分析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多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进而增加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合理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雄  张安录  宋敏  闫敏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大量农用地征收以满足各部门各方面的用地需求,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农用地使用权征用。长期以来,农用地使用权征用补偿偏低及补偿不到位,使农用地使用权主体农民的权益受损而得不到有效的保障。本文在区域问卷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解求和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湖北省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中农民的成本收益并进行相应的测算。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农民由于农用地使用权征用两年每公顷耕地的成本收益差额分别为:武汉市江夏区是16 652.20元/hm2,新洲区是29 753.82元/hm2,麻城市是35 602.06元/hm2,平均值是26 255.77元/hm2。测算...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国存  李东华  
我国相关土地征用法律和行政法规中强化的是土地征用中的权力,忽视土地征用中的权利保护,引发了不少征地纠纷,文章通过对农地征用过程的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分析,提出规范土地征用程序,认真对待农民的土地权利,赋予农村土地所有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文  
征地制度改革是调整我国城乡利益格局的根本途径,但鉴于此项改革涉及各方利益关系的复杂性,若不能建立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贸然放开则很可能导致新的利益失衡。本文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研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征地制度改革可能触及的相关利益方及矛盾点,指出规划限制会给不同用途土地权利人带来不平等待遇,建议通过税收方式和土地发展权交易进行收益调节,以实现各方利益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肖屹  曲福田  钱忠好  许恒周  
当前,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因而,合理测算土地征用中农民权益受损程度将为我国未来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采用理论模型分析法、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程度问题。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政府垄断、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以及市场失灵的存在,扭曲了土地收益分配格局,使得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严重。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消除上述各因素影响之后,农民分享土地收益的比例大幅度提升,由原来的6.7%增加到59.5%。因此,要有效保护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必须在现有征地补偿的基础上,修正因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导致农民利益损失的部分,显现农地的社会保障价值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有强  董红  
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而我国现行的农地征用制度很不合理,这是导致被征地农民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的根本原因。为了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农地征用制度,即严格控制土地征用的范围;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完善征地程序,赋予被征地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和起诉权;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利蕊  
当前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其主要原因包括土地征收补偿标准过低、利益主体分配比例不合理、对失地农民的安置方式不合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监督缺失等。基于此,建议遵循公平、效率、按贡献分配等原则,分别从提高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确保农民共享增值收益、加强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监督、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政府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来不断完善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促使土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