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60)
- 2023(10924)
- 2022(8984)
- 2021(8176)
- 2020(6991)
- 2019(15091)
- 2018(14951)
- 2017(28456)
- 2016(15203)
- 2015(16617)
- 2014(15929)
- 2013(15845)
- 2012(14374)
- 2011(12684)
- 2010(13336)
- 2009(12910)
- 2008(13001)
- 2007(12172)
- 2006(11057)
- 2005(10101)
- 学科
- 业(84241)
- 企(67588)
- 企业(67588)
- 济(66969)
- 经济(66879)
- 管理(57438)
- 农(45073)
- 农业(30098)
- 业经(28606)
- 方法(24317)
- 财(22223)
- 技术(19051)
- 中国(18319)
- 数学(16803)
- 数学方法(16642)
- 务(16549)
- 财务(16538)
- 财务管理(16523)
- 制(16510)
- 企业财务(15585)
- 策(14602)
- 地方(14092)
- 体(12841)
- 划(12757)
- 技术管理(12594)
- 和(12249)
- 理论(12029)
- 贸(10940)
- 贸易(10929)
- 企业经济(10706)
- 机构
- 学院(218223)
- 大学(208750)
- 济(96178)
- 经济(94417)
- 管理(92129)
- 理学(78780)
- 理学院(78079)
- 管理学(77118)
- 管理学院(76716)
- 研究(68097)
- 中国(57433)
- 农(48377)
- 财(43505)
- 京(43354)
- 科学(38850)
- 江(36603)
- 农业(36307)
- 业大(34503)
- 财经(33677)
- 中心(33295)
- 所(33044)
- 经(30382)
- 研究所(29200)
- 州(28433)
- 经济管理(27622)
- 经济学(27227)
- 北京(26637)
- 范(25410)
- 师范(25259)
- 商学(25014)
- 基金
- 项目(139777)
- 科学(113805)
- 研究(107161)
- 基金(102723)
- 家(87273)
- 国家(86285)
- 科学基金(77338)
- 社会(71986)
- 社会科(68051)
- 社会科学(68037)
- 省(57648)
- 基金项目(55433)
- 自然(47631)
- 自然科(46633)
- 自然科学(46621)
- 自然科学基金(45850)
- 教育(45659)
- 划(45231)
- 编号(43770)
- 资助(38802)
- 业(34831)
- 创(34773)
- 成果(33522)
- 发(31989)
- 创新(31732)
- 部(30404)
- 重点(30131)
- 国家社会(29838)
- 制(29443)
- 课题(28682)
- 期刊
- 济(120111)
- 经济(120111)
- 研究(64757)
- 农(52586)
- 中国(48256)
- 管理(37462)
- 财(35992)
- 农业(35107)
- 科学(29619)
- 业经(27312)
- 学报(26530)
- 融(24470)
- 金融(24470)
- 大学(22068)
- 学学(21022)
- 技术(20887)
- 业(18626)
- 教育(17780)
- 财经(16540)
- 经济研究(16211)
- 问题(16095)
- 经(14346)
- 技术经济(14276)
- 农村(14249)
- 村(14249)
- 农业经济(13729)
- 科技(12973)
- 世界(12257)
- 现代(11993)
- 商业(11284)
共检索到3423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叶军
一、天津农业科技园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空间实体,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农业设施工程为主体,通过农业新品种的集中开发、引进和农业高新技术的集中投入,产生的一种融农业的精品生产、示范、带动、孵化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集约化生产和企业化经营的农业组织形式。它与常规农业园或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的区别是对区域农村经济与农业具有示范、带动、辐射功能,因此在确定其空间布局时,我们以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昭,谢彦龙,李同昇,石钰
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优化其空间布局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农业科技与产业综合体,是新时期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技术扩散的新型组织形式。利用标准差椭圆分析法,探索了2001-2016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空演变过程,运用最邻近距离法、核密度分析法测算其空间分布特征及集聚水平。结果表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先分散后集中的分布特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5个集中分布区,总体呈东部集中分布、西部分散分布特征。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空间
关键词: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空间布局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冬梅 严立冬
四川乐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第一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在动态开放型园区模式、培育龙头企业、技术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形成了特色。本文针对其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强化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的观念和意识、鼓励龙头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按市场机制运作发挥园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协会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开放型园区 农业结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科技创新 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声怡 邓燕雯 曹仁稳 李先
从文化视野分析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文化瓶颈问题,并创新性地引入文化新理念—S生态观,即基于东方生态哲学及现代生态观之上的一种新的思想。形成基于S生态观指导下的园区创新文化:即生态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生态资源观、生态科技观、整体发展观、生态美学观等,并以S生态观指导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指出政府部门应从六个方面指导园区进行生态建设;园区及其内驻企业主要从三个方面组织生产、经营、管理,并做好自己的行为规范。最后提出若干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建设园区提供参考。
关键词:
S生态观 农业科技园区 文化整合 创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汉涛 郑保金 郑燕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罗其友 刘洋 伦闰琪 张烁
[目标]优化农业空间布局是构建发展新格局、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支撑。[方法]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指导,运用数据分析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空间格局的现状、历史演变和存在问题,阐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优化方案。[结果]1978—2019年,我国农业生产重心逐渐向北推进,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和资金密集型农产品东移。未来我国农业发展在农产品供需、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产品生产、国际市场贸易等方面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潜在风险。[结论]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产品高品质、生产高效率、产业高安全和经济高价值”四大核心要义,综合考虑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配置效率和乡村振兴等因素,研究提出了2035年全国“六区十一带”农业空间战略格局及其耕地保护利用格局方案与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亮 陶卓民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交叉行业,也是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由于具有贴近自然、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深受城市旅游者的青睐。通过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理论基础进行探寻,分析影响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因素,提出农业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及其演化规律,并对农业旅游空间布局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业旅游 区位论 空间布局 优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晋江
[目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农业一直处于薄弱阶段,探究农业产业布局,确定农业优势产业,对优化配置区域农业资源,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研究采用区位商模型,以山西省及各地级市2016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为背景数据,并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现状,来分析该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确定优势产业,并对优势产业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1)种植业、林业和牧业是山西省的优势产业。(2)朔州、晋中、运城、忻州和临汾农业在全省范围内具有比较优势。种植业的优势产区为长治、晋中、运城和临汾。林业的优势产区为太原、阳泉、朔州、忻州、临汾和吕梁。牧业的优势产区为大同、阳泉、晋城、朔州、晋中、忻州和吕梁。渔业的优势产区为阳泉、长治、晋城、运城和临汾。农林牧渔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的区域为太原、长治和运城。(3)各优势产区因地制宜,农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结论]山西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差异明显,针对现状,今后应重点发展种植业、牧业和林业,劣势产业与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休闲农业,努力打造农产品品牌,从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霍明 张亮 谢玲红 李晓萍
[目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和集成转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驱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对于园区创新过程效率的评价有助于为其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利用DEA-BCC模型测算了15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并利用空间差异与关联分析探究其空间格局的演变。[结果]研究表明,园区的创新发展中存在着“创新研发高而创新转化低”的问题。同时,效率矩阵分析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园区还处于低创新研发—低创新转化的区域,而处于双高区域的园区不足15%,园区的创新价值链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创新效率的空间分析方面,园区的创新研发效率和创新转化效率呈现出省域之间逐步分化的趋势。[结论]针对园区未形成有序的区域协同发展空间格局的状况,本文给出了三种针对性的协同发展模式与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克辉 陈宗淦
本文从农业现代化的特征出发,论述了建立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时代意义,並对比分析了我国近年来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实验区、开发区和科学园等的实际资料,根据其性质、功能、规模和科技含量,提出农业高新技术同区的模式及其技术开发路线,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蔡志强 刘禹宏
目前农业科技企业发展中存在产权不清、创新动力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中存在定位不准、重物质投入、轻科技创新等问题。本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市场经济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要求,进而探讨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功能定位、功能建设及其对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作用等问题,阐释了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企业发展的互动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及农业科技园区的互动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柏齐
(一)“农业科技园区”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之成为某一区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产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农业科技园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加工增值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结合等特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将扬科技进步之长,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仕伟 卢凤君 孙世民
针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所承担的长春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项目 ,从建设目的与环境条件、规划思路与建设目标、功能定位与产业发展分析、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及总体布局等方面 ,阐述了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思路和内容 ,提出综合性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应凸显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 ,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 ,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 ,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 ,培育龙头企业 ,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研究结果对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农业科技园区 总体规划 规划思路和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史佳林 宋建辉 刘欣宇
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沿海,水域滩涂面积广阔,渔业发展迅速,工厂化养殖水平领先,现已成为天津市渔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随着新区开发开放进程的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所需的水域空间不断萎缩,传统渔业亟待向多功能的都市型现代渔业方向转变。该文在滨海新区渔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照《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结合滨海新区建设沿海都市型现代渔业的目标定位,着重研究现代渔业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并提出推进现代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