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66)
- 2023(9801)
- 2022(8289)
- 2021(7656)
- 2020(6224)
- 2019(14616)
- 2018(14306)
- 2017(26698)
- 2016(14296)
- 2015(16338)
- 2014(16098)
- 2013(16053)
- 2012(15344)
- 2011(14406)
- 2010(14528)
- 2009(13287)
- 2008(13025)
- 2007(11247)
- 2006(10277)
- 2005(9613)
- 学科
- 济(76004)
- 经济(75947)
- 管理(34517)
- 业(33287)
- 方法(29689)
- 数学(27205)
- 数学方法(26825)
- 中国(25489)
- 企(24235)
- 企业(24235)
- 地方(20847)
- 农(18366)
- 贸(15248)
- 贸易(15233)
- 易(14644)
- 业经(14413)
- 农业(12432)
- 融(12138)
- 学(12137)
- 金融(12137)
- 发(12097)
- 银(11917)
- 银行(11907)
- 地方经济(11836)
- 行(11710)
- 财(11636)
- 环境(11448)
- 制(11377)
- 技术(9561)
- 和(9365)
- 机构
- 大学(208398)
- 学院(207845)
- 济(97132)
- 经济(95558)
- 研究(82320)
- 管理(75828)
- 理学(64367)
- 中国(63564)
- 理学院(63547)
- 管理学(62273)
- 管理学院(61861)
- 科学(47615)
- 京(46321)
- 所(42221)
- 财(40797)
- 研究所(38259)
- 中心(35708)
- 农(33988)
- 财经(32111)
- 经济学(31196)
- 北京(30714)
- 江(30207)
- 经(29388)
- 院(29386)
- 范(28711)
- 师范(28438)
- 经济学院(27932)
- 业大(27913)
- 农业(26366)
- 科学院(25136)
- 基金
- 项目(135474)
- 科学(107958)
- 研究(99616)
- 基金(99511)
- 家(87141)
- 国家(86457)
- 科学基金(73451)
- 社会(65652)
- 社会科(62490)
- 社会科学(62481)
- 省(50933)
- 基金项目(50603)
- 教育(45294)
- 自然(45291)
- 自然科(44304)
- 自然科学(44297)
- 划(43929)
- 自然科学基金(43485)
- 资助(42607)
- 编号(38089)
- 发(35373)
- 成果(31363)
- 重点(31156)
- 部(30847)
- 发展(29013)
- 展(28544)
- 国家社会(28208)
- 课题(28110)
- 创(28016)
- 中国(27266)
共检索到3322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争平  
                                    
                                
                            
                            在近代中国,一些港口城市的发展变化引人注目,这些港城的近代发展道路大致可分为“口岸模式”与“南通模式”两类。属于口岸模式的有上海、天津等。天津是近代中国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口岸城市,其“工不如商”的程度及港口建设受外来影响的程度比上海更甚,所以选择天津作为口岸模式的代表。自古以来,天津与南通一个“地当河海之要冲”,一个“据江海之会”,早期城市聚落的兴起都与所据水路要道位置密切相关,这从两城命名上也可看出。它们不仅是当代同属中国对外开放前沿城市之列,在近代,也都是中国发展较快的港口城市。但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冯雷鸣  吴利娟  
                                    
                                
                            
                            "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在为天津城市和港口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协调好港城关系对于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一基地三区"的城市定位意义重大。本文通过构建港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天津港城协调发展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结合天津港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城市  港口  港城协调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晶  彭勃  
                                    
                                
                            
                            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港城协调发展尤为重要。本文以南通和南通港为研究对象,构建港城发展协调度模型,根据南通市近12年相关统计年鉴,建立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港口和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模型的计算结果,分析南通市和南通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南通港城协调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港城关系  南通市  协调发展  主成分分析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琪  
                                    
                                
                            
                            一、产生背景的比较股份制企业脱胎于两权合一的自然人企业,诞生在市场经济的产床之上,是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制度,它产生后在企业组织制度方面带来两大变化:一是企业资产所有权的分散化和多元化:二是非所有者的经理阶层应运而生。这后一点便是股份制度中的两权分离。我国的承包经营责任制企业,脱胎于两权合一的国有国营企业,诞生于产品经济体制向有计划商品经济新体制转轨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它不是一种独立的企业组织制度,而是一种以承包经营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责权利关系的经营管理制度。其核心亦是两权分离。所有者一元化格局未变这一事实,决定了承包制中经营权独立化程度先天地弱于所有权多元化的股份制。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争平  
                                    
                                
                            
                            长江口两港城经济发展史之比较陈争平不少学者论及上海城市发展历史时,把位于长江入海口,又有天然良港这两点,作为上海城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其实不尽然,与上海共扼长江入海口要冲的还有江北的南通。南通这个港口城市,也是江河海水运枢纽。在港口自然条件上,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案例一创新审批方式,助力北京企业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天津滨海新区出台"见证发证"审批方式,通过内容互认、资质互认,进一步减少审批材料,大幅压缩审批时限,最大限度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助力北京企业在滨海新区落地生根。一、实施历程2020年8月,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印发《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企业审批管理暂行办法》及《滨海新区适用"见证发证"审批方式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对于北京迁入滨海新区的企业、研究所等机构以及北京公司在滨海新区设立的全资子公司,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遵峰  张春玲  
                                    
                                
                            
                            本文分析了唐山市港口资源优势以及唐山市腹地经济发展基础,研究了唐山市港城经济互动发展的机遇和存在的困难,结合唐山市港口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了港城经济互动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港口  腹地经济  互动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于子晴  曹小曙  柳婕妤  
                                    
                                
                            
                            港口作为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平台,港口和港口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选取中国十四个主要港口城市,通过构建灰色关联模型深入分析研究了1990-2010年中国主要港口、城市发展特征及港城关联度。研究表明:①二十年间,城市港口吞吐量规模差异缩小,增长率差异增大;②随着港口经济的发展,港口城市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发展显著;③1990-2010年间港城关系的发展呈现阶段化发展特征:1990-1995年以及2005年之后呈现较高的港城关联度,1995-2005年呈现相对较低的港城关联度。
                            关键词:
                                
                                    
                                    
                                        主要港口  港城关联度  灰色关联模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韩冬  韦颜秋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以北方典型的港口城市——天津为例,探讨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不同阶段港城互动模式下,城市规划方案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梳理出天津"一城双港"、"一城一港"、"双城双港"的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天津总体及分区城镇化格局演进路径,指出天津城镇化由点状带动到轴线扩展,由一城一港非对称式到双城双港对称式的格局发展趋势。
                            关键词:
                                
                                    
                                    
                                        港城互动  城镇化  空间格局  天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旭梅  赵爱君  韩文秀  
                                    
                                
                            
                            港口作为一切资源信息积聚的中心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等一切资源的快速高效流动,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为港口提供其发展所需的一切经济、场地、人力等资源,是港口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坚实后盾。文章以港城互动发展的相互影响为出发点,在分析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秦皇岛港城互动发展的SWOT分析,进而得出SWOT战略组合,提出了港城互动发展策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符琳蓉  任以胜  陆林  张海洲  
                                    
                                
                            
                            "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以城兴"成为21世纪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思路,对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鉴耦合—协调度从互动程度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测度南通市"港—产—城"融合发展状况,运用动态发展度和剪刀差方法解析"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的演化特征。研究表明:(1)南通市"港—产—城"整体系统综合发展指数持续上升,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2)"港—产—城"整体系统融合互动程度呈现出由较低到高的波动发展态势,融合发展水平经历由失调衰退到高度融合的发展历程,融合发展状况实现改善;(3)"港—产" "港—城""产—城"复合系统经历多种演化发展阶段,各阶段存在不同效果的交互胁迫作用;复合系统的剪刀差呈下降、上升交替出现的"W型"和"斜S型",发展趋势差异在缩小与扩大中反复循环,需要加强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使其接近融合发展的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东峰  殷成志  
                                    
                                
                            
                            以天津泰达为例,总结探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沿海开发区20年演进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典型发展路径:以外资高度集聚和加工制造业主导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路径是由"全球产业重组-外资注入增长-外向型加工区"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最后,论文解释了沿海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外部风险性、外向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内生增长困境、从加工区到新城的转型战略和游离于二者间的现实图景等诸多特殊现象。
                            关键词:
                                
                                    
                                    
                                        发展路径  外资  开发区  天津泰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增城模式"的核心就在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基本线索是:减少农业人口,加快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并改善农业效率;其科学内涵在于:一是以人为本,围绕民生促发展;二是统筹兼顾,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增城模式  统筹协调  科学发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熙  
                                    
                                
                            
                            徐文彬博士新著《近代民间组织与灾害应对——以福州救火会为论述中心》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8年3月出版。该书在挖掘原始档案、报刊资料以及开展口述史研究的基础上,对福州救火会的演变及其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等问题做了深入剖析,揭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民众、社会组织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格局。徐著并非遵循灾害史研究中"灾害—应对"的一般模式展开论述,而是将重点放在救火会自身的发展及与地方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透过救火会的兴衰历程,揭示了民间组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此消彼长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