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98)
2023(6134)
2022(5167)
2021(4757)
2020(3961)
2019(8765)
2018(8846)
2017(16711)
2016(9180)
2015(10512)
2014(10768)
2013(10188)
2012(9617)
2011(8587)
2010(8721)
2009(7932)
2008(7913)
2007(7632)
2006(6553)
2005(5865)
作者
(26966)
(22292)
(22214)
(21061)
(14158)
(10475)
(10238)
(8773)
(8451)
(8147)
(7535)
(7342)
(7288)
(7235)
(7147)
(6798)
(6766)
(6561)
(6494)
(6063)
(5694)
(5564)
(5560)
(5078)
(5066)
(5001)
(4950)
(4874)
(4639)
(4636)
学科
(37063)
经济(37024)
管理(25202)
(24288)
(21992)
企业(21992)
方法(11593)
地方(11561)
业经(11373)
中国(10768)
(10409)
产业(9605)
(8879)
理论(8584)
(8126)
数学(7926)
数学方法(7799)
(7614)
(7053)
技术(6895)
地方经济(6710)
(6708)
农业(6511)
教育(6191)
(6079)
(5965)
银行(5946)
(5865)
结构(5788)
(5785)
机构
学院(130031)
大学(125754)
(49365)
经济(48137)
管理(47741)
研究(46158)
理学(40233)
理学院(39734)
管理学(39060)
管理学院(38782)
中国(33071)
科学(28464)
(27373)
(23443)
(21859)
(21812)
(21508)
研究所(21312)
中心(20399)
(18553)
业大(18444)
师范(18334)
技术(17458)
(17259)
北京(17215)
(17140)
农业(17102)
财经(16789)
(14935)
(14832)
基金
项目(84940)
科学(65942)
研究(65383)
基金(57544)
(49964)
国家(49478)
科学基金(41551)
社会(39723)
社会科(37619)
社会科学(37611)
(35944)
基金项目(29895)
(29746)
教育(29717)
编号(28311)
自然(25030)
自然科(24387)
自然科学(24377)
自然科学基金(23965)
成果(23842)
资助(22865)
课题(20980)
(20799)
重点(19551)
(18335)
(17430)
项目编号(17410)
(17136)
发展(16972)
创新(16945)
期刊
(61867)
经济(61867)
研究(37884)
中国(30624)
(21120)
学报(20654)
管理(20309)
教育(20253)
科学(19006)
(16833)
大学(15531)
学学(14554)
农业(14242)
技术(12731)
业经(12478)
(10062)
金融(10062)
经济研究(9372)
财经(8320)
问题(8075)
图书(7807)
(7554)
(7544)
论坛(7544)
(7472)
商业(6915)
科技(6906)
职业(6860)
(6549)
现代(6511)
共检索到203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燕华  李文忠  申光龙  
天津海洋文化产业应依据自身资源,把握历史机遇,采取优势做强的发展路线。为此,本文构建的产业发展战略体系是:核心层主打海防爱国旅游品牌,水陆统筹做强有特色的滨海游;辅助层打造一批在一定范围内有标杆意义的其它海洋文化行业业态与活动;基础层以人们的广泛参与与文化消费为主线,打造日常海边休闲与精品文化作品及演出等活动。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韩兴勇  孙建松  
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热点问题,文化所蕴含的经济功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智能、高效益和低消耗、低污染的特点,被誉为当今社会的"朝阳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和潜在价值。文化产业是文化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重要方式,既能带动经济的发展,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用性。上海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基本上涵盖了我国所有的海洋文化类型。同时,上海还拥有很多具有上海特色的海洋文化资源,例如上海的海塘文化、海洋制盐文化、渔村民俗信仰等等。通过对这些资源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龙桂杰  潘娜  
一、SWOT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区位优势。广西南邻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作为我国西部唯一的沿海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处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大陆东、中、西三大地带交汇点,是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口,在中国与东盟、泛北部湾、泛珠三角、西南六省区协作等国内外区域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平  沈庆会  郑建明  顾湘  
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海洋世纪背景下海洋经济作用的凸显、文化产业地位的上升密不可分,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区在今后的现代化进程中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应结合自身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优势,在传统文化产业中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活力,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产业。处于长三角区的南通利用海洋优势,促进海洋文化与经济互动,海洋文化产业蓬勃兴起并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南通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其制定和实施的江海联动、科学规划、创新机制体制以及挖掘并弘扬本土人文精神等发展思路和举措密切相关。基于南通市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从战略意义上提出了政府引导培育、区域一体化、各文化领域交...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雷露  黄硕琳  
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对推动海洋产业升级、延长海洋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在体验经济学的背景下,通过调研上海临港新片区,在获得相应资料的基础上研究其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并运用ASEB栅格对其如何体验式开发进行系统性梳理与分析。研究发现:临港固有相对丰富的海洋文化、渔业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但存在体验性不足、品牌形象不强、开发方式单一问题,这制约了该区域的发展。为此,提出如下建议:(1)突出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性;(2)塑造海洋文化产业的体验形象;(3)优化海洋文化体验品牌,提升知名度与影响力;(4)打造以滴水湖为依托的系列体验业,推动形成海洋文化产业集聚效应;(5)加强当地高校对海洋文化产业的支撑。这将有助于新片区中心城区未来海洋文化产业的合理开发,以期能够为新兴沿海城市发展相关产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斯巧倍  马丽卿  
我国是海洋大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舟山市作为海岛城市,不仅区位优势明显,并且兼具自然资源丰富与历史文化悠久的双重特色,在发展海洋产业上特色鲜明。文化是影响一个地区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舟山被确立为自由贸易试验区以来,海洋文化产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舟山为例,通过对海洋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探究未来发展方向,以加快舟山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步伐,建设海洋文化名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  张仪华  
文章选取1990-2019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文化产业的关联以及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演进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和谐互动机制;同时也验证了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郑翀  蔡雪雄  
以福建省2004-2013年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年度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VAR模型,对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间的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福建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二者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提升了对海洋文化产业的需求,对海洋经济增长有单向推动作用;海洋文化产业中的环境质量因子与海洋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不明显。因此,目前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对于海洋文化资源的利用途径和转换效率仍有限,未来需进一步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营造有利条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  张仪华  
文章选取1990-2019年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海洋生产总值与海洋文化产业的关联以及福建省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产业演进的脉冲响应等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福建省海洋文化产业与海洋生产总值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文化产业结构演进形成了良性的和谐互动机制;同时也验证了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生产总值之间的因果关系,提出加快转型升级,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海洋文化产业和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小溪  谭立峰  刘芳  
海洋文化遗产是与人类涉海活动和海洋观念相关的文化遗产,结合中华海洋文化典型特征分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水下海洋文化遗产、航海海事文化遗产、海疆海防文化遗产、涉海宗教及信俗文化遗产、海洋聚落遗址文化遗产、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等7类。从沿海11省市中遴选出海洋文化遗产共518个,借助ArcGIS空间统计工具分析了各类型遗产的空间分布模式及整体格局,并与省级行政区划、汉语方言、流域分区相关联。结果表明:各类型海洋文化遗产分布均呈显著集聚状态;行政区划下遗产资源分布相对均衡;方言区划对海洋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更具解释力;流域区划对遗产资源的整合度更高。最后针对海洋文化遗产资源特征,提出了以发掘省域优势资源为基础,主题阐释框架和海洋遗产廊道相结合的开发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单娟  
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重要的场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依据,也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海洋强国"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海洋法专业人才势在必行。海洋法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构建广义上的"大海洋法"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复合型、特色型、应用型涉海法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强基础、显特色、宽学科、重实践"课程体系为中心,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性地建设海洋法治实验室、开展"校地共建"产学研合作,全方位、多层次地构建涉海法律人才培养的支撑体系。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马庚存  
青岛市在建设现代文化名城和区域文化中心的过程中 ,应建设以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城市文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宁凌  张玲玲  杜军  
本文是根据近十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为基础资料,主要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及海洋产业的选择基准进行了梳理,并根据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性概括归纳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准则体系,包括选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准则,以及根据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得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四个子准则体系来进行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即生产要素准则,企业战略和竞争准则,相关支持性产业发展准则和预期需求准则。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卫志民  
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提升综合国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扩大本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在文化产业"走出去"方面已经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成果,但依然存在巨大贸易逆差、创新性不足且缺乏品牌效应、本土化程度低且难入海外主流市场、出口对象单一等问题。思想观念固化、缺乏政策保障、行政化色彩浓厚、人力资本匮乏、跨文化管理不善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效整合国内外各方资源,积极构建包括价值观念体系融汇战略、政策法规系统强化战略、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战略和跨文化管理重塑战略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体系,形成中国文化产业集约型和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必然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航  王海鹰  张春雨  
文章通过构建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我国海洋产业生态化的现实水平进行测算,并找出影响海洋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11个沿海省市的海洋产业生态化水平可以划分为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较落后地区、落后地区几大类型,每类地区海洋产业的生态化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