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3)
- 2023(10186)
- 2022(9301)
- 2021(9081)
- 2020(7501)
- 2019(17849)
- 2018(17693)
- 2017(33216)
- 2016(18147)
- 2015(20629)
- 2014(20753)
- 2013(20642)
- 2012(19122)
- 2011(17193)
- 2010(16874)
- 2009(15302)
- 2008(14773)
- 2007(12304)
- 2006(10605)
- 2005(9197)
- 学科
- 济(69946)
- 经济(69876)
- 管理(49666)
- 业(46424)
- 企(38327)
- 企业(38327)
- 方法(33867)
- 数学(29550)
- 数学方法(29220)
- 中国(18569)
- 农(18553)
- 学(16982)
- 财(16718)
- 地方(15863)
- 业经(14985)
- 制(13573)
- 贸(12448)
- 贸易(12442)
- 农业(12425)
- 易(12043)
- 银(11829)
- 银行(11783)
- 融(11729)
- 金融(11728)
- 和(11720)
- 理论(11356)
- 环境(11330)
- 行(11268)
- 技术(10759)
- 务(10489)
- 机构
- 大学(250976)
- 学院(248001)
- 管理(101580)
- 济(94489)
- 经济(92327)
- 理学(88376)
- 理学院(87312)
- 研究(85728)
- 管理学(85681)
- 管理学院(85244)
- 中国(64866)
- 科学(55890)
- 京(55202)
- 所(43445)
- 财(42224)
- 农(41520)
- 中心(39998)
- 研究所(39990)
- 业大(39714)
- 北京(35186)
- 江(34857)
- 财经(34049)
- 范(33641)
- 师范(33347)
- 农业(32615)
- 院(31795)
- 经(31180)
- 州(29218)
- 师范大学(27378)
- 经济学(26799)
- 基金
- 项目(178841)
- 科学(139645)
- 基金(129545)
- 研究(128043)
- 家(113892)
- 国家(112972)
- 科学基金(96571)
- 社会(78206)
- 社会科(73929)
- 社会科学(73909)
- 基金项目(70199)
- 省(68788)
- 自然(65470)
- 自然科(63901)
- 自然科学(63889)
- 自然科学基金(62693)
- 划(59321)
- 教育(58084)
- 资助(53486)
- 编号(52474)
- 成果(41487)
- 重点(40017)
- 部(38994)
- 发(37389)
- 创(36638)
- 课题(35742)
- 科研(34698)
- 创新(34195)
- 计划(33116)
- 大学(32936)
- 期刊
- 济(100944)
- 经济(100944)
- 研究(72672)
- 中国(47590)
- 学报(42521)
- 科学(39336)
- 农(36705)
- 管理(35860)
- 大学(31537)
- 财(30385)
- 学学(29609)
- 教育(27199)
- 农业(26203)
- 融(22011)
- 金融(22011)
- 技术(21011)
- 业经(16209)
- 经济研究(15800)
- 财经(15537)
- 图书(14835)
- 理论(14151)
- 业(13434)
- 资源(13407)
- 实践(13311)
- 践(13311)
- 经(13066)
- 科技(13050)
- 问题(12957)
- 技术经济(11586)
- 版(11419)
共检索到3626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任冲 鞠洪波 张怀清 黄建文
[目的]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例,基于遥感影像变化监测技术,探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小陇山-西秦岭山地交接过渡区域近30年来森林(林地)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时间变化趋势及变化影响因素。[方法]以1988—2015年5期夏季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辅助数据和外业实地样本点,以光谱特征和指数特征为特征变量,分别利用随机森林(RF)和参数优化支持向量机(POSVM)分类器对土地覆盖类型进行分类,然后基于分类后比较法进行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监测。[结果]分类结果表明,两种分类器的分类效果均较好,且
关键词:
遥感 森林资源 变化监测 随机森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董明 祝晓坤 冯仲科
实时快速的监测北京市林地覆盖情况,可为北京"绿色奥运"的林地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应用遥感技术,基于3个年份TM数据,对北京市林地进行动态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基于ERDAS平台对3个年份的TM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北京市林地变化动态监测数据,并基于ArcGIS平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林地覆盖率有所提高,增长速度加快,林地的建设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动态监测 TM 数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光进 庄大方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促使了城镇化的快速扩展。该文利用 90年代 1∶1 0 0 0 0 0全国资源环境数据库 ,提取了城镇用地动态变化信息 ,利用城镇用地扩展指数对全国城镇用地扩展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对各省级单位城镇用地扩展的面积变化、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的比例、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90年代以来 ,中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程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四川盆地等大中城市群集的地区 ,其中广东、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北京、四川、浙江等省 (市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全国城镇用地扩展面积的 66.7% ,城镇用地扩展面积占用耕地面积占全国的6...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旭 张斌 刘刚才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问题,选择多种遥感数据提取NDVI,基于DEM生成地形因子,应用GIS叠加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a来,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经历先剧烈退化后缓慢恢复过程;而且恢复期内,中山区、中高山区、平坡和无坡向恢复效果显著且持续稳定,平坝区、缓坡、斜坡、半阴坡和阴坡强烈的恢复过程伴随有强烈的退化过程,低山丘陵区、中低山区、陡坡、险坡、阳坡和半阳坡均又出现退化趋势,中高山区、险坡和阴坡对植被破坏与恢复重建响应最迅速;植被恢复的空间差异和可持续性差异显著。
关键词:
元谋干热河谷 植被变化 NDVI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瑞蕊 杜华强 周国模 徐小军 董德进 吕玉龙
通过最大似然分类法从不同时期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5 TM影像中提取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信息,利用变化幅度和动态度2个指标对浙江省安吉县近30 a毛竹林面积时空动态特征进行了监测、评价与分析,并初步估算了各时期竹林地上总碳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各个时期影像分类总体精度和毛竹林信息提取的精度比较好,其中总体分类精度都在85%以上,而毛竹林Kappa系数为0.80~0.95。遥感估算的毛竹林面积与森林资源清查结果相吻合,两者决定系数(R2)达到0.981;②1986-2008年期间,除昆铜乡毛竹林面积呈负增长外(变化幅度为-8.49%),其他各乡镇的毛竹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龚成 周璀 肖化顺 吴鑫 张贵
湖南省森林资源丰富,但森林质量不高,抗逆能力较差,林地干旱及其次生灾害已成为湖南林业发展的重大威胁。文中通过多源遥感数据融合模型(STARFM模型与SADFAT模型)将高时间分辨率的MODIS数据和高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进行融合,从融合后的影像中提取地表温度(LST)与植被指数(NDVI)2个林地干旱因子,构建温度-植被干旱指数模型(TVDI),利用模型对湖南省2016年6—8月森林生长季每月3天的林地干旱进行了反演,绘制了林地干旱专题图,并对湖南省夏季干旱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为准确、快速地对湖南省林地干旱进行监测和预警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高文文 曾源 刘宇 衣海燕 吴炳方 鞠洪波
【目的】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2000—2015年森林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森林动态变化过程及其机制,为水源区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水质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10和2015年3期30 m分辨率国产环境灾害卫星HJ-1 A/B CCD以及Landsat TM影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决策树分类方法,监测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覆被,并运用像元二分模型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估算植被覆盖度。【结果】3期土地覆被数据精度(K)分别为89. 4%、86. 9%和84. 4%,2000年用户精度为98%,2010年用户精度为96%,2015年用户精度为94%。土地覆被监测结果表明,受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项目实施影响,2000—2015年,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持续增加,增幅达9. 5%,增加面积主要来自草地、耕地和建设用地;然而,随着水源区大规模移民和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也使得约4 547 km~2的森林转化为耕地、草地和建设用地。分市统计分析表明,十堰市和安康市森林面积增量最大,均超过1 300 km~2,生态修复工程效果显著。2000—2015年,水源区植被覆盖度也呈增加趋势,其中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幅达25. 4%,且植被覆盖度在0. 6以上的森林面积比例3期均超过70%。【结论】近15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森林面积和森林植被覆盖度增加显著,森林密度得到提升,高密度的森林植被能够在地表形成植被保护层,降低水源区发生水力侵蚀和沟渠侵蚀的风险,从而提高水源区水土保持能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良健,包浩生,彭补拙
本文以广西苍梧县沙头、石桥两镇为例 ,利用航空遥感调查方法结合GIS技术 ,定量分析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 ,以及土地利用各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状况。运用马尔柯夫原理 ,建立齐次马尔柯夫链模型中的转移概率矩阵 ,对研究区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趋势进行模拟与预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本昀 喻铮铮 刘良云 张震宇 孙婷婷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是区域生态监测的一个重要部分,可为区域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北京市1979年7月14日和2005年7月25日的LandsatMSS和TM影像,采用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这2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北京山区1979—2005年间植被覆盖的变化情况进行了遥感监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山区的植被覆盖度由1979年的70.05%下降为2005年的66.14%;植被退化的总面积为3672.90km2;植被覆盖度在80%~100%的退化面积最大,为617.45km2。
关键词:
植被覆盖 NDVI 植被退化 北京山区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黄建文 陈永富 王晓慧 黄清麟 杨秀森
运用遥感手段进行海南霸王岭林区植被的动态监测 ,使用 3幅不同年份 ,同一季节的TM遥感影像 ,进行多时相遥感图像的光谱分析 ,特征提取 ,植被分类 ,精度检验 ,生成植被分类图和各类型植被的统计数据 ,从而分析植被的变化情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乐乐 汪云甲 陈国良 乔浩然
遥感技术以其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及时等特点为城市变化趋势分析提供了快速便捷的途径。选取郑州市1988年TM、2001年ETM+和2007年CBERS遥感数据,经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后,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进行基于知识遥感分类及专题图的制作。对分类结果利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动态变化率、转移矩阵等指标进行变化分析,分析结果揭示了不同时期城市扩张与植被、水体和农村居民点的变化关系,对于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作用。研究数据表明,20年来郑州市城市用地以年均8%的速度增长,植被减少25%,水体减少3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媛媛 高志强 宋德彬 李冬雪 宁吉才
潮滩是动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实现潮滩的大范围遥感监测,选择江苏近岸辐射沙洲作为研究区,以HJ 1A/1B和Landsat系列卫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基于遥感水边线集合的最外边界方法确定潮滩范围,实现了2009~2017年的潮滩面积提取以及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2009~2017年潮滩面积减少量约为219.83 km~2,减幅8.7%。在2009~2014年研究区潮滩淤长面积8.35 km~2, 2014~2017年潮滩蚀退面积达228.88 km~2,减幅9.18%。在2009~2017年,辐射沙洲北翼岸段和南翼岸段主要表现为侵蚀特征,內缘区和中部岸段表现为冲淤交替特征。该方法可以实现大范围、复杂地貌潮滩监测,为江苏省潮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石承苍 凃军
经近40年连续遥感监测发现,四川省若尔盖高原草地沙化与湿地退化现象十分严重。2004与1966年相比,草地沙化面积增加52 898.4 hm2,增幅达586.7%,2005与1986年相比,沼泽湿地减少115 051.0 hm2,减幅达54.2%。这两种事实表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正在加剧。究其原因有:排干沼泽和牲畜超载等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气候干暖趋势加剧了这一变化。若尔盖高原处于"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部位,其土地荒漠化严重趋势应引起各方高度重视。
关键词:
土地荒漠化 遥感监测 若尔盖高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娜 贾建华 罗菊花 马荣华 陈远
以多时相Landsat TM/ETM+影像和HJ-CCD影像为数据源,提取江苏省2000、2005及2010年湖泊,分析江苏省湖泊10年的水域面积变化及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湖泊三期水域面积分别为5 902.23、5 891.91和5 883.19km2,全省湖泊面积整体相对稳定,但单个湖泊变化差异较大,变化最明显的是洪泽湖和白马湖。洪泽湖及白马湖10年的动态变化表明,洪泽湖变化主要位于西南方向,白马湖变化明显的是西南与东北方向。进一步从人为和自然因素对其变化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洪泽湖和白马湖周边区域气温升高、降水量及入湖水量的减少是造成水面减小的重要自然因素;洪泽湖10年...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春桂 张星 陈敏艳 潘卫华 曾银东
论文在分析MODIS数据对海洋水体反射光谱特征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探测波段构成悬浮泥沙遥感参数,并根据2003~2004年福建近岸海域海洋监控区内9个站点的海洋水色数据建立悬浮泥沙浓度遥感定量反演模式。利用已建立的模式对2001~2005年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进行遥感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分析该海域悬浮泥沙浓度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着重分析闽江口海域的悬浮泥沙运动特点。结果表明: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浓度与基于MODIS蓝光(0.438~0.448μm)和绿光(0.545~0.565μm)探测波段数据构成的遥感参数呈指数函数关系,定量反演效果比较理想,反演结果能客观地揭示福建近岸海域悬浮泥沙的浓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