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89)
- 2023(9716)
- 2022(8383)
- 2021(7879)
- 2020(6808)
- 2019(15361)
- 2018(14947)
- 2017(29414)
- 2016(15515)
- 2015(17607)
- 2014(17123)
- 2013(16791)
- 2012(15433)
- 2011(13632)
- 2010(13203)
- 2009(11919)
- 2008(11334)
- 2007(9686)
- 2006(8129)
- 2005(6539)
- 学科
- 济(68966)
- 经济(68790)
- 管理(45450)
- 业(43524)
- 方法(40258)
- 企(37231)
- 企业(37231)
- 数学(35619)
- 数学方法(35240)
- 财(18003)
- 中国(16768)
- 农(16305)
- 业经(13919)
- 学(12151)
- 务(11548)
- 财务(11511)
- 财务管理(11482)
- 贸(11370)
- 贸易(11367)
- 地方(11222)
- 易(11046)
- 企业财务(11009)
- 理论(10960)
- 和(10747)
- 农业(10668)
- 制(10420)
- 技术(9753)
- 融(8847)
- 金融(8845)
- 环境(8830)
- 机构
- 大学(219646)
- 学院(216163)
- 济(91827)
- 经济(90263)
- 管理(88539)
- 理学(78415)
- 理学院(77681)
- 管理学(76306)
- 管理学院(75931)
- 研究(67922)
- 中国(49992)
- 京(43869)
- 财(41503)
- 科学(40767)
- 农(34785)
- 财经(34472)
- 业大(32932)
- 中心(32335)
- 所(32033)
- 经(31688)
- 江(30022)
- 经济学(29550)
- 研究所(29366)
- 农业(27594)
- 经济学院(26884)
- 北京(26455)
- 财经大学(26217)
- 范(26051)
- 师范(25679)
- 院(25011)
- 基金
- 项目(157446)
- 科学(126249)
- 基金(119085)
- 研究(111411)
- 家(104116)
- 国家(103313)
- 科学基金(90441)
- 社会(75175)
- 社会科(70526)
- 社会科学(70504)
- 基金项目(62658)
- 省(59783)
- 自然(59751)
- 自然科(58494)
- 自然科学(58475)
- 自然科学基金(57487)
- 教育(52682)
- 划(51197)
- 资助(49343)
- 编号(42784)
- 部(36354)
- 重点(35254)
- 成果(33409)
- 创(33150)
- 发(32633)
- 教育部(31960)
- 国家社会(31783)
- 科研(31189)
- 创新(30998)
- 人文(30563)
共检索到297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蔡杨 赵劲松 何石军
天气冲击是导致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交通条件可能对该因果关系产生异质性影响。本文对1736—1910年的府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交通条件能够显著抑制天气冲击引发的农民叛乱。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在发生天气冲击时,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更容易通过贸易获得外界的粮食,从而可以缓解粮食短缺问题。这一结果在替换估计方法和度量指标、对子样本进行回归和增加控制变量之后仍然稳健。
关键词:
交通条件 社会冲突 天气冲击 农民叛乱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天健
历史冲击是催生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之一,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使得在历史冲击下形成的产业集聚得以自我强化,进而实现持续领先。本文考察了“一五”计划时期实施建设的156项工程对中国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第一,通过持续提升所在城市的工业集聚水平,156项工程能够长期塑造中国工业集聚的空间格局;第二,156项工程作为一种历史遗产在远离港口的内陆地区被更好地继承下来,对于内陆地区所在城市工业集聚水平的提升效应更强,这表明156项工程不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平衡了沿海与内地的发展差距,对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实证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研究156项工程对于工业集聚的长期影响和空间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历史冲击 工业集聚 156项工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嘉楠 龙小宁 姜琪
本文使用2000—2014年中国对外援助数据和乌普萨拉冲突数据,发现中国"其他官方援助"可以显著减少受援国冲突。针对内生性问题,本文使用中国优势产能指标作为工具变量。在考虑样本选择偏误和不同类型国际援助后,结果保持稳健。在机制部分,我们发现中国援助显著提高了受援国的基础设施水平和工业就业率,提高了参与冲突的"机会成本"。本文的发现支持了中国援助模式的有效性,也支持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
中国对外援助 地区冲突 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顾善松 赵将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地位举足轻重。俄乌冲突短期对全球粮食市场造成较大扰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影响,但2022年7月、8月全球粮食价格已回到俄乌冲突以前的水平,全球农产品市场完成了自我修复。本文对俄乌冲突与全球粮食安全进行复盘,发现全球农产品市场冲击与修复机制不同,从冲击机制来看,俄乌冲突直接冲击乌克兰旧作物季的出口和新作物季的生产,并通过影响出口国出口政策、冲击能源等基础物资供给等方式间接影响市场;从修复机制来看,全球农产品贸易在市场准入、贸易便利化等多边贸易体制下保持了应有的韧性,价格上涨产生贸易转移、刺激生产效应,并抑制部分需求,从而达到供求新均衡,这是全球农产品供应链富有韧性的内在作用机制。俄乌冲突对中国粮油市场也产生影响,但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所分化,对玉米、油脂油料等国内外联动性较高的品种影响较大,对小麦、稻谷等联动性较低的品种供应影响较小。本文认为应对危机,短期靠储备、中期靠进口、长期靠生产,建立必要的储备、进口和生产调节能力,未雨绸缪应对短期的供给冲击,坚定国际农产品贸易信心,持续深化农业贸易和投资国际合作,推动构建多元流通格局,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关键词:
俄乌冲突 粮食安全 贸易转移效应 多元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9年7月4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报告,指出持续不断的冲突和干燥的天气条件仍然是造成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因为它们阻碍了粮食供应和数百万人获取粮食。目前,仍然有41个国家(其中31个位于非洲)需要外部粮食援助,与3个月前相比没有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陶涛 石可寓
时隔30多年美国分别对日本和中国挑起半导体冲突,其动机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在半导体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由于两个时期大国关系和产业竞争地位不同,两次冲突的性质也有所不同,日美冲突是贸易摩擦和产业竞争,中美冲突是大国竞争框架下的科技竞争和供应链竞争。但美国采取的策略是一致的,即打击对手和增强自身双管齐下;影响的机制也相同,即打击对手造成直接影响,增强自身形成间接冲击。在日本长期萧条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受此重创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全球地位下降,而中国因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在全球供求中的重要地位,受冲击的程度会低于日本。中国有必要从广泛寻求替代技术和投入品、打造新竞争优势以及促进自主创新等方面积极应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尔茜 宋顺峰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陷入"失去的十年",至今仍缺乏强劲增长动力。文章通过对日本经济增长核算,用VAR模型分解生产要素外生积累冲击,发现资本和技术都有明显的负向冲击,这是导致日本经济停滞的重要原因。"失去的十年"实质是由于对转型的时机、力度、节奏把握失误而陷入"转型陷阱"。我国面临依靠转型重塑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稳增长与促转型,才能实现增长动能顺利转换接续。
关键词:
日本 失去的十年 转型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修平 高鹏 王化成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2007—2015年集团控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集团控股上市公司内部其他成员企业负面业绩冲击对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集团内部某一成员企业发生大幅业绩下滑时,由此产生的负面业绩冲击会降低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从上下游企业获取的商业信用规模。进一步研究表明,业绩冲击对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获得的关联商业信用不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而对非关联商业信用存在显著负面影响,证实了业绩冲击对集团内部其他上市公司获得商业信用的负面作用主要是通过"负面信息传染渠道"实现的。本文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集团领域的相关研究,揭示了企业集团内部业绩传染效应的重要影响机制。
关键词:
企业集团 业绩冲击 商业信用 负面信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腾飞 柯善咨
劳动技能匹配是集聚经济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导致了行业的不同区位偏好。文章将劳动技能匹配引入Venables(2007)的理论模型,利用全国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技能培训对生产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显示:交通条件、城市规模和企业培训都能改变技能匹配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率;交通条件和企业培训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城市间有明显差异。对高、中、低技术产业的计量检验还发现,改善交通条件有助于提高特大城市高技术产业的生产率,促进高技术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
关键词:
技能匹配 交通条件 城市规模 企业生产率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程实
在特朗普时代,美联储加息的提速与中美贸易冲突的加剧可能同时出现,从而导致两国货币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危险共振。一旦共振形成,中国经济将面临复合型冲击,中国货币政策亦将持续承压。美国加息趋势尘埃落定虽然金融市场渴望宽松货币的盛宴永不谢幕,但美联储最终还是依依不舍地撤走了狂欢的酒杯。2016年12月15日,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迈出了"一年一加息"的关键一步。尽管从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肖亚红 国世平
中美贸易冲突首当其冲的是我国的ICT产业,而ICT产业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面对我国ICT产业采取的限制措施:一是提高我国产品出口美国的关税,以关税壁垒来阻碍我国ICT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知识产权保护,以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壁垒阻止我国ICT产品的出口。我国应该采取对策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一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汇聚新的动能,提质增效和民生改善上,推动科学发展、升级发展;二是中国经济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打造升级版;三是加大力度支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发动机";四是致力于传统产业"挖潜开荒",推动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冲突 ICT产品 对策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廖义刚 杨宣
以2003-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过度投资的视角考察了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代理问题的治理效应与路径。研究发现,高投资机会集公司通常倾向于过度投资;随着投资机会集的增大,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可以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最后,若公司聘请高质量审计师,则会计信息将能够更为显著地缓解高投资机会集所导致的过度投资行为,这表明通过提升会计信息质量,高质量的审计能够更有效地缓解过度投资问题。此外,附加检验显示,高质量审计对高投资机会集公司过度投资的治理功效仅仅在债务水平低的公司作用显著,这表明债务治理机制与高质量审计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晓丹 顾乃华 韩宏钻
本文基于SARS疫情的冲击,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产品贸易数据库匹配的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突发疫情冲击对我国企业中间品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中等进口规模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并且疫情冲击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疫情冲击显著抑制了企业中间品进口的数量、产品种类、来源国数目和产品质量,且明显提升了企业进口中间品的价格成本。机制检验发现,疫情冲击主要通过减少企业融资、不利于企业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进而影响企业中间品进口;疫情冲击下,中间品进口减少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绩效,显著降低企业产出和抑制企业创新,也阻碍了企业价值链地位提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章逸然 杨继东
市场取向的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类似于罢工、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冲突现象。本文通过匹配地区社会冲突、制度和企业决策数据,考察了社会冲突、制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冲突加剧会减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但是制度与冲突的交互项为正,良好的制度可以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冲击;(2)通过将制度细化为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结果发现产权制度本身对于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缓解冲突的负向冲击上,契约制度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3)制度对于社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瑞龙 章逸然 杨继东
市场取向的改革本质上是利益结构的调整,改革中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类似于罢工、群体性事件等社会冲突现象。本文通过匹配地区社会冲突、制度和企业决策数据,考察了社会冲突、制度对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影响,我们发现:(1)社会冲突加剧会减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但是制度与冲突的交互项为正,良好的制度可以缓解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冲击;(2)通过将制度细化为契约制度和产权制度,结果发现产权制度本身对于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提高作用更加明显,但是在缓解冲突的负向冲击上,契约制度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3)制度对于社会冲突对企业风险承担负向冲击的缓解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但是随着2008年经济刺激计划的推行,市场化进程放缓和中小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有所下降,制度的润滑作用也有所减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