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49)
2023(15150)
2022(13144)
2021(12130)
2020(10102)
2019(23027)
2018(23145)
2017(44469)
2016(23915)
2015(26942)
2014(27132)
2013(26847)
2012(24906)
2011(22741)
2010(22982)
2009(21216)
2008(20407)
2007(18067)
2006(16282)
2005(14821)
作者
(69932)
(57905)
(57683)
(54869)
(37085)
(27763)
(26116)
(22842)
(22181)
(20875)
(19739)
(19724)
(18560)
(18536)
(17899)
(17854)
(17188)
(16785)
(16579)
(16501)
(14622)
(14375)
(14008)
(13382)
(13055)
(12979)
(12851)
(12775)
(11801)
(11402)
学科
(115691)
经济(115580)
管理(69562)
(62365)
(50555)
企业(50555)
方法(42509)
数学(36359)
数学方法(36021)
中国(31324)
地方(30212)
(27525)
业经(24274)
(24041)
(23632)
环境(20002)
农业(18750)
(18208)
(17550)
贸易(17537)
地方经济(17220)
(16862)
(16736)
(16345)
金融(16343)
(16214)
(16174)
银行(16135)
理论(16070)
技术(15752)
机构
大学(345423)
学院(344067)
(145766)
经济(142656)
管理(135018)
研究(122496)
理学(115669)
理学院(114345)
管理学(112656)
管理学院(112017)
中国(91186)
(74794)
科学(74017)
(65882)
(62040)
研究所(56044)
中心(54019)
(53127)
财经(51662)
(51290)
业大(48471)
北京(48136)
(46848)
(46837)
师范(46453)
(44422)
经济学(44089)
(41662)
农业(40966)
经济学院(39296)
基金
项目(228886)
科学(179800)
研究(169849)
基金(165012)
(142757)
国家(141535)
科学基金(121338)
社会(108011)
社会科(102360)
社会科学(102335)
(89399)
基金项目(87508)
自然(76826)
教育(76536)
自然科(74946)
自然科学(74931)
(74760)
自然科学基金(73553)
编号(69178)
资助(67896)
成果(56713)
(52871)
重点(51053)
(50228)
课题(48190)
(46993)
国家社会(44264)
创新(43878)
教育部(43183)
科研(42920)
期刊
(172252)
经济(172252)
研究(109236)
中国(70418)
管理(51423)
学报(51070)
(49208)
科学(48631)
(48502)
大学(38853)
教育(38500)
学学(36424)
农业(34180)
(31357)
金融(31357)
技术(30359)
经济研究(27850)
业经(27003)
财经(25494)
问题(22054)
(21862)
图书(18989)
技术经济(18086)
(17021)
理论(16877)
科技(16420)
现代(16207)
商业(15667)
(15599)
世界(15554)
共检索到52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余瀚  徐景心  王赛群  
基于天府镇当地居民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对该镇环境与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府镇环境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饮水困难,环境恶化导致青壮年劳动人口流失,缺水导致农业乃至经济发展缓慢;居民不关心环境保护政策,对政府缺乏信心;政府调控效果不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天府镇环境与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和措施。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高志刚  
本文将国内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动态聚焦在定量研究上,从投入产出模型、CGE 模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生态经济学的四个维度对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模型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与评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桂兰  孙建光  
文章依据新疆经济与环境指标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法,定量的评价新疆经济效益与环境质量协调发展状况,并根据综合评价指数分析得出,新疆经济与环境质量是良好协调发展型,但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略显滞后。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尹建中  蒋红花  
本文分析了山东 2 1世纪初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形势 ,从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和政策框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污染防治与生态建设工程等方面 ,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袁国强  郭红玲  
在分析我国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三者相互联系制约的角度,提出了实现山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与途径:(1)实行非均衡式的协调发展战略;(2)制定协调发展的实施规划;(3)构筑协调发展的技术体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淑佳  任亮  孔伟  唐淑慧  
文章以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京津冀迈入21世纪以来三地及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时空演化及内在根源。结果表明:京津冀协调发展水平时空分异显著,虽然三地均已进入到协调发展大类,但2010年以来处于发展瓶颈期,未实现向更高层次迈进。京津冀三地优势与制约因素不同,优势互补带来区域整体耦合,但河北经济和新型城镇化水平落后则制约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只有加快河北经济发展才能突破京津冀发展瓶颈。生态环境作为区域发展本底具有一定稳定性,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二者紧密耦合成为影响整体耦合度和协调发展度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蔡荣  虢佳花  祁春节  
本文在揭示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互动发展的内在机理,并指出当前我国县域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鹤  唐定芬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而经济转型期的农业资源与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经济的发展需要农业的支持,因此需要重视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通过社会人力、技术资源促进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农村的环境,同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共同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宾  郑光辉  刘玉凤  
文章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经济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及协调度发展模型,对2004-2013年协调发展度进行计算及时空演变分析。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综合协调发展度呈"U"型特征,先下降,后上升;区域综合协调发展度整体呈阶段性特征。在空间上,综合协调发展水平呈现由东向西递减的趋势,东部的上海、浙江、江苏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云南、贵州的综合协调发展度最低,且各城市之间的空间差异性逐渐缩小。此外,还从宏观政策调控、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布局优化等进行时空分析,指出了在上述因素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月兰  陈永奇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其目的在于加速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并为发达地区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志  张振  孙志国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是当今重要的课题。文章在阐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和协调度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综合水平指数与环境承载力综合指数的协调度测度模型,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运用1990~2005年统计年鉴、全省及各地市州环境公报等各类统计资料,测算出1990年以来湖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度,并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