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24)
- 2023(13343)
- 2022(11635)
- 2021(10847)
- 2020(8936)
- 2019(20712)
- 2018(20655)
- 2017(39036)
- 2016(21566)
- 2015(24199)
- 2014(24193)
- 2013(23901)
- 2012(22318)
- 2011(20298)
- 2010(20310)
- 2009(18321)
- 2008(17741)
- 2007(15561)
- 2006(13768)
- 2005(12178)
- 学科
- 济(87754)
- 经济(87670)
- 管理(56149)
- 业(54854)
- 企(43764)
- 企业(43764)
- 方法(35103)
- 数学(29893)
- 数学方法(29536)
- 中国(26153)
- 农(24546)
- 地方(24518)
- 学(21510)
- 业经(20435)
- 财(18323)
- 农业(16798)
- 贸(15114)
- 贸易(15099)
- 易(14537)
- 环境(14513)
- 和(14444)
- 制(14408)
- 技术(14098)
- 理论(14023)
- 银(13657)
- 银行(13605)
- 融(13454)
- 金融(13452)
- 地方经济(13288)
- 发(13152)
- 机构
- 大学(302117)
- 学院(301913)
- 管理(116794)
- 济(114868)
- 经济(112191)
- 研究(109639)
- 理学(100387)
- 理学院(99152)
- 管理学(97273)
- 管理学院(96744)
- 中国(79546)
- 科学(71927)
- 京(67002)
- 所(57336)
- 农(55502)
- 研究所(52620)
- 财(50876)
- 业大(49396)
- 中心(48156)
- 江(45236)
- 北京(43268)
- 农业(43052)
- 范(42732)
- 师范(42278)
- 院(40758)
- 财经(40258)
- 州(37173)
- 经(36550)
- 省(34658)
- 师范大学(34112)
- 基金
- 项目(209659)
- 科学(162583)
- 研究(150732)
- 基金(148427)
- 家(131781)
- 国家(130657)
- 科学基金(110001)
- 社会(91247)
- 社会科(86263)
- 社会科学(86237)
- 省(83710)
- 基金项目(79559)
- 自然(73362)
- 自然科(71592)
- 自然科学(71578)
- 划(70701)
- 自然科学基金(70263)
- 教育(68294)
- 编号(61800)
- 资助(61162)
- 成果(50017)
- 发(48747)
- 重点(47665)
- 部(44445)
- 课题(43671)
- 创(43057)
- 科研(40349)
- 创新(40149)
- 计划(39367)
- 发展(37947)
- 期刊
- 济(132856)
- 经济(132856)
- 研究(90090)
- 中国(60917)
- 学报(53467)
- 农(50518)
- 科学(48567)
- 管理(43223)
- 大学(39257)
- 教育(37654)
- 学学(36930)
- 财(35886)
- 农业(35285)
- 技术(26233)
- 融(25788)
- 金融(25788)
- 业经(23846)
- 经济研究(20307)
- 财经(18568)
- 业(18538)
- 问题(17495)
- 图书(17490)
- 科技(16655)
- 林业(16094)
- 经(15733)
- 理论(14701)
- 资源(14580)
- 技术经济(14160)
- 版(14005)
- 业大(13763)
共检索到45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震 刘萍 丁易 刘黎明
以新疆西部天山云杉林6hm2永久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不同发育阶段的天山云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种群之间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调查样地内天山云杉群落物种组成简单,仅7个物种,区系成分均为温带成分,是以天山云杉为主的单优植物群落。2)样地内天山云杉大树个体数较多,小树和中树个体数较少,不同发育阶段其个体密度大小顺序为:大树>中树>小树,表现为衰退型种群。3)天山云杉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与研究尺度紧密相关,各发育阶段均以聚集型分布为主;不同尺度下均表现为小树的聚集强度最大,中树次之,大树最小。4)天山云杉种群不同发育阶段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大树和小树表现为显著的负相...
关键词:
天山云杉 分布格局 空间关联性 尺度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岳永杰 余新晓 刘彦 樊登星 史宇 王小平 陈俊崎
根据北京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hm2华北落叶松林样地调查资料,采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群落的结构特征和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在不同尺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华北落叶松林群落处于旺盛的生长发育时期,群落内中树的个体数最多,大树的个体数最少,幼苗相当丰富;②群落高度级结构呈"Z"型,个体频率高峰出现在Ⅰ级和Ⅶ级,主林层高度范围在10~16m,林下灌木层不发达;③华北落叶松林不同发育阶段种群分布格局与尺度关系密切,小树和中树分布格局在小尺度下基本呈集群分布,在大尺度下呈随机分布,大树的分布格局在不同尺度下,均呈随机分布;④不同发育阶段种群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小树和中树、小树和大树之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郭垚鑫 胡有宁 李刚 王得祥 杨吉健 杨改河
以太白山1 hm2红桦林样地资料为基础,运用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单变量O-ring函数和双变量O-ring函数对红桦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白山红桦林多为成熟林和过熟林,林下幼苗、幼树极少,而受到一定砍伐干扰的林下红桦更新较好;红桦不同发育阶段的分布格局各异,幼树的聚集性最强,中树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而大树主要表现为随机分布;红桦幼树与大树在0~15 m尺度空间内多呈负关联,幼树与中树及中树与大树空间分布上总体无显著关联性。以上结果表明:红桦种群强烈依赖于干扰进行斑块集群更新,其更新不仅受种间竞争的影响,同样受种内竞争的制约,最终导致成熟的红桦林更新极差,呈现衰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梦婷 王振锡 王雅佩 李擎 师玉霞
[目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20周年之际,划分新疆天山云杉林群落类型,定量分析天山云杉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及采伐干扰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新疆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资源恢复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样方调查,采用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对天山云杉林群落进行群落划分,采用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方法对其群落类型进行排序,定量分析森林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关系。[结果](1)TWINSPAN将47个森林群落调查样方划分为14个群落类型;(2)RDA排序结果表明海拔、坡度环境因子及森林采伐干扰因子是影响天山云杉群落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3)因子分离显示出环境变量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达33.9%,采伐强度对森林群落格局解释率占5%,两者共同解释率为17.9%,未解释的部分占43.2%。未能解释的部分主要包括群落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他干扰等因素造成。[结论]新疆典型天山云杉林林区新疆农业大学实习林场有14个森林群落类型,其分布格局受环境因子和采伐干扰因子的共同控制,并且二者的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森林采伐干扰的强弱是新疆天山云杉林可持续经营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 戴伟 王兵 李萍 邓宗付 赵超
通过对杉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5个发育阶段下土壤主要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分析,探讨了杉木不同发育阶段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密度、孔隙度、饱和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均受到林木生长的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在表层最强烈;土壤有机质含量、全氮量、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以及土壤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都表现出幼龄林阶段较高、其后开始明显下降且多数指标在近熟林阶段达到最低、成熟林阶段显著提高、至过熟林阶段达到整个生长发育最高水平的规律性变化。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表现出的规律性变化与不同阶段下土壤微生物状况的改变密切相关。土壤有效磷含量仅在近熟林—成熟林阶段有显著增加,其他阶段变化...
关键词:
杉木人工林 发育阶段 土壤性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永铃 王兵 赵超 戴伟 李萍
【目的】分析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的变化,对各发育阶段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方法】以江西省大岗山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进行测定,运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性质的变化特点,并进一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杉木人工林各发育阶段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中龄林阶段土壤肥力状况表现出明显的恶化现象,但从近熟林阶段开始,随着林下环境的改善,土壤肥力状况出现明显恢复;(2)土壤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蔗糖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但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明显;(3)土壤有机质、碱...
关键词:
杉木林 林木发育阶段 土壤肥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杜志 亢新刚 包昱君 杨鑫霞
云冷杉针阔混交林、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是长白山区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以这3种典型群落的各1块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点格局分析法的O-ring统计,对各样地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种群以随机分布为主,从云冷杉针阔混交林到云冷杉针叶混交林和近原始云冷杉林,所有主要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聚集分布减少,而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增多,云杉、冷杉和红松两两间的空间关联性,表现为负相关的现象增多。在小尺度上,椴树呈显著聚集分布,其他尺度上表现为随机分布,其他树种分布的规律性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惠通 张芸 魏志超 贾代东 刘雨晖 刘爱琴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幼龄林、中龄林、成熟林)对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的影响,为揭示杉木地力衰退的原因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南方杉木中心产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利用数学模糊评价和主成分分析2种方法,综合比较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结果]不同发育阶段对人工林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发育阶段中,杉木人工林表层土与底层土之间存在差异(p成熟林>中龄林的规律。[结论]随着杉木栽植时间的增长,需要采取施肥、间伐等人工干预恢复地力,进而满足杉木速生需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少辉 盛炜彤 马祥庆 林开敏 卓仕安 张小泉
在全国杉木中心产区的闽北林区,选择不同栽植代数、不同立地及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进行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长力影响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多代连栽对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生产力有较大影响。随栽植代数增加,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平均木生物量、林分生物量及林分净生产力均呈逐代下降趋势,表现为1代>2代>3代,其中2代16地位指数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林分生物量比1代下降1 45%~11 68%;3代杉木比1代下降17 44%~60 53%,比2代下降16 23%~55 31%,多代连栽导致了杉木人工林生产力的明显衰退。
关键词:
杉木 栽植代数 生产力 地力衰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尉海东 马祥庆
对福建马尾松幼龄林、中龄林和成熟林生态系统中各组分的含碳率和碳贮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马尾松乔木层和凋落物层的含碳率为48.12%~52.59%,表现为成熟林最大、中龄林次之、幼龄林最小,0~100 cm土壤层含碳率亦表现出同样的规律,而林下植被层含碳率则表现为中龄林最大、幼龄林次之、成熟林最小;随林龄增大,马尾松林乔木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碳贮量均逐渐增加,决定了生态系统总碳贮量亦逐渐增加,成熟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183.94 t/hm2,分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的1.72倍和1.20倍,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乔木层碳贮量的差异引起的。
关键词:
马尾松 发育阶段 含碳率 碳贮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丹 王兵 戴伟 李萍 胡文 郭浩
对江西大岗山地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林林地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利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土壤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各层次有机碳含量表现出明显的变异特征,变异程度为:40~60 cm土层>20~40 cm土层>0~20 cm土层,其中中龄林土壤变异最为显著;随杉木的生长发育,土壤有机碳含量从幼龄林到中龄林呈下降趋势,中龄林到过熟林则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N量、碱解N量、有效P含量等土壤因子密切相关;建立的从幼龄林到过熟林各阶段的土壤有机碳回归方程具有较高的回归精度,比较标准化回归系数法处理显示,土壤N状况是影响土壤有...
关键词:
杉木林 发育阶段 有机碳 土壤因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如珍 杨承栋
本文通过对杉木人工林不同发育阶段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种类的研究,发现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的,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及非根际土壤中细菌数量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特别是在中龄杉木林根际土壤中枯草芽孢杆菌在细菌中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幼龄林和成熟林的;无论是在根际还是非根际土壤中,放线菌数量的变化均无明显规律,但在类群组成上,中龄林土壤中,主要类群仅有白色类群、黄色类群和灰褐类群,而幼龄林和成熟林类群较丰富;无论是在根际还是在非根际土壤中,从幼龄到中龄杉木人工林,土壤真菌数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从中龄林到成熟林,则呈上升趋势,且在种类分布上,杉木中龄林根际土壤中青霉属所占比例明显高...
关键词:
杉木,发育阶段,根际微生物,土壤微生物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焦如珍 杨承栋 屠星南 盛炜彤 焦如珍
土壤微生物总数及细菌、真菌数量、土壤酶活性(特别是蛋白酶、磷酸酶和蔗糖酶)及土壤养分状况(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从杉木幼龄林到中龄林随着林冠的郁闭,林下植被盖度急剧下降,呈明显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总数,细菌总数,蛋白酶,磷酸酶,蔗糖酶以及土壤有机质从中龄林到成熟林随着林木密度及郁闭度下降,林下植被盖度逐步得到恢复,也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有可能导致中龄林土壤中多酚类有毒物质的积累,这或许是杉木连栽产量下降或成活率低的原因之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焦如珍 杨承栋 孙启武 张家诚
It was researched that the numbers and biomass of soil microorganism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 of Chinese Fir plantation in Shanxia Farm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enter, CAF in Fenyi Country, Jiangxi Province. The trend of the numbers and biomass of soil microorganism, the numbers of bacteria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周梦丽 雷相东 国红 段光爽 阎晓旺
[目的]提出了基于TWINSPAN双向指示种分析法的发育阶段划分方法。划分天然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发育阶段,为天然林发育阶段划分和按阶段进行森林经营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以吉林省森林资源一类连续清查中的172块云冷杉阔叶混交林为对象,采用TWINSPAN双向指示种数量分类法进行初始分类,对各初始类的生长、树种多样性和结构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划分其生长发育阶段。[结果] TWINSPAN法将云冷杉阔叶混交林分为3类(类1:云杉桦木混交林;类2:冷杉软阔叶混交林;类3: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各类林分直径分布相似,基本均呈倒J形分布;垂直结构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各类的林分因子、定期生长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林分的平均胸径、平均高、优势高、优势径、每公顷蓄积的大小排序为:类2<类1<类3;定期生长量的大小排序为:类3<类2类3>类1,类2、类3的树种优势度低于类1。[结论]根据TWINSPAN、林分结构和生长分析,云冷杉阔叶混交林的生长发育阶段依次为:冷杉软阔叶混交林、云杉桦木混交林、红松云杉硬阔叶混交林。该方法也可用于其它天然林发育阶段的划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