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99)
2023(6672)
2022(5932)
2021(5473)
2020(4962)
2019(11565)
2018(11485)
2017(22606)
2016(12686)
2015(14221)
2014(14695)
2013(14724)
2012(14033)
2011(12726)
2010(12909)
2009(12010)
2008(12277)
2007(11408)
2006(9534)
2005(8619)
作者
(40056)
(33843)
(33714)
(32297)
(21566)
(16503)
(15485)
(13154)
(12537)
(12199)
(11611)
(11317)
(10911)
(10839)
(10817)
(10806)
(10532)
(9960)
(9884)
(9726)
(8680)
(8380)
(8318)
(7708)
(7654)
(7580)
(7577)
(7540)
(7064)
(6921)
学科
(53293)
经济(53240)
(34272)
管理(33210)
方法(28292)
(27112)
企业(27112)
数学(25312)
数学方法(25042)
(14597)
(14332)
(13812)
中国(12240)
(10564)
贸易(10564)
(10270)
(10098)
地方(9869)
业经(9613)
(9511)
财务(9492)
财务管理(9464)
农业(9399)
企业财务(9017)
(8357)
银行(8316)
(8088)
(8028)
金融(8025)
(7856)
机构
大学(190655)
学院(188499)
(75698)
经济(74037)
管理(68865)
研究(67077)
理学(59604)
理学院(58864)
管理学(57630)
管理学院(57279)
中国(49303)
科学(44969)
(40617)
(40598)
(36676)
(34809)
业大(33745)
研究所(33743)
农业(32319)
中心(30558)
(28869)
财经(28143)
北京(25575)
(25538)
(24151)
(24076)
师范(23856)
经济学(23759)
(22688)
经济学院(21682)
基金
项目(127197)
科学(97737)
基金(91555)
研究(86707)
(82651)
国家(82023)
科学基金(67665)
社会(53338)
社会科(50497)
社会科学(50479)
(50012)
基金项目(48743)
自然(45922)
自然科(44848)
自然科学(44828)
自然科学基金(44042)
(42664)
教育(40236)
资助(38768)
编号(34133)
重点(29441)
(28363)
成果(28257)
(26924)
(25656)
科研(25526)
计划(25516)
创新(24123)
课题(24042)
(23576)
期刊
(78711)
经济(78711)
研究(51401)
学报(38422)
(35776)
中国(33520)
科学(32600)
(28151)
大学(27851)
学学(26628)
农业(23704)
管理(22385)
教育(16874)
(16086)
金融(16086)
技术(15058)
财经(14227)
(13028)
经济研究(12999)
业经(12694)
(12163)
问题(11163)
(10872)
业大(10118)
林业(9826)
统计(9718)
技术经济(9687)
(9547)
科技(9077)
理论(8989)
共检索到271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梁瀛  张思玉  努尔古丽  张毓涛  程平  
对天山中部林区9种主要树种的含水率、热值、灰分及抽提物进行测定,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和可燃性指数综合评价体系,对天山中部主要树种的变化特征进行综合评价。树种燃烧性大小依次为:方枝柏>天山云杉>黑果小檗>山楂>忍冬>欧洲山杨>山柳>天山花楸>宽刺蔷薇。这些研究可为新疆天山森林林火发生预报、林火行为预报、灭火指挥、营林用火、生物防火等方面提供重要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克  倪泽仁  刘晓东  张运生  何诚  
【目的】研究南京市5个常见树种的燃烧性,为可燃物管理及防火树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南京市老山林场常见的3个针叶树种(杉木、马尾松、侧柏)和2个阔叶树种(女贞、麻栎)为研究对象,利用锥形量热仪对其树叶和树枝的热释放速率、热释放速率峰值、有效燃烧性、总热释放量、点燃时间、质量损失速率6项燃烧性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比较各树种的燃烧性。【结果】与其他4个树种相比,马尾松叶的总热释放量、质量损失速率和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总热释放量最高,分别为7.29 MJ/m~2、0.051 g/s、228.45 kW/(m~2·s)和15.01 MJ/m~2,可知马尾松是极易燃树种;杉木叶的热释放速率峰值为208.89 kW/(m~2·s),而且点燃时间最短,表现出较强的燃烧性;侧柏的各项燃烧指标居中;麻栎叶的质量损失速率最低,为0.032 g/s;女贞叶、枝的热释放速率峰值和总热释放量均最低,分别为95.79,87.47 kW/(m~2·s)和2.14,9.69 MJ/m~2,是当地较好的防火树种。【结论】5个树种的燃烧性由强到弱依次是马尾松、杉木、侧柏、麻栎、女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田晓瑞  舒立福  张小罗  戴兴安  
选择具有不同抗火能力的亚热带树种来研究树叶和树枝的微观组织结构与燃烧性的关系 ,分别测定木荷、茶树、油茶、苦槠、女贞、石楠、日本珊瑚树、枇杷、杉木和马尾松等 10个树种叶片、叶脉和树枝的组织比 ,并利用锥形量热仪测定样品的阻火性。结果发现 ,树叶构造对燃烧性有影响 ,阔叶树种的树叶结构有利于水分的传输与蒸散 ,叶脉中木质部比重越大 ,越有利于水分的传输 ;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与火发生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 ,茶树、木荷的海绵组织 栅栏组织比值高 ,抗火能力强。树枝的燃烧性与其结构密切相关 ,特别是树枝的抗火性与其导管所占比例正相关 ,木荷、日本珊瑚树的导管比重大 ,传输水分的能力强 ,抗...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芹  胡海清  冯仲科  
为了研究帽儿山地区主要乔木树种的燃烧性质,在对8个乔木树种苯-醇抽提物、木素、综纤维素及燃烧速度、绝干含水率等理化性质测定分析基础上,结合其生物学与生态学特征赋值,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燃烧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8个树种燃烧性大小为红皮云杉>樟子松>山杨>红松>落叶松>胡桃楸>黄波罗>水曲柳;水曲柳燃烧性最弱,抗火能力最强,适合作帽儿山地区的防火树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运生  舒立福  翟春婕  刘柯珍  
【目的】通过对树种不同直径枯枝连续燃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树种燃烧性能差异和可燃物连续燃烧临界尺寸,从而为不同树种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桉树Eucalyptus robusta、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灯台树Bothrocaryum controversum、华山松Pinus armandii、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银荆Acacia dealbata、圆柏Sabina chinensis、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藏柏Cupressus torulosa等9个树种的2~4、5~8和9~12 mm直径枯枝燃烧性能进行测定,采用OriginPro 8.1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不同树种的连续燃烧性能差异。【结果】各树种热释放速率(HRR)小直径枯枝均有1个明显峰值,随着枯枝直径的增加峰值逐渐变得不明显且在较高值维持较长时间,云南松、桉树和银荆随枯枝直径增加,热释放速率变化趋势不大,其他树种随枯枝直径增加热释放速率变化明显;各树种质量损失速率(MLR)小直径枯枝均有1个明显峰值,随着枯枝直径的增加峰值逐渐变得不明显且在较高值维持较长时间。其中,桉树、冲天柏随枯枝直径增加,质量损失速率变化趋势不大,银荆、灯台树次之,其他树种随枯枝直径增加质量损失速率变化明显;各树种烟生成速率(SPR)均有2个峰值,第1个峰值明显,第2个峰值随枯枝直径增加,逐渐变得不明显。其中,桉树第2个峰值也较明显,冲天柏、灯台树、华山松、银荆次之,其他树种第2个峰值不明显;各树种随着枯枝直径的增加,总释放热(THR)随之增加;各树种不同直径枯枝总生烟量(TSR)均表现出迅速上升的特征,上升过程中总生烟量(TSR)有明显的拐点,上升速度明显变慢;各树种枯枝TSR随着直径的增加,逐渐增大。各树种热释放速率峰值随着枯枝直径的增加而减少,热量释放持续时间增长,总释放热随着直径的增加而增大。【结论】对不同树种不同直径枯枝的燃烧性进行研究,可以为可燃物持续燃烧临界尺寸提供依据,为不同树种的林火行为及森林可燃物调控措施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雪  彭徐剑  胡海清  
通过对黑龙江省48种主要草本可燃物理化性质的测定,并分析了草本间在各指标上的差异,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可燃物的燃烧性的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并计算各草本的燃烧性值,最后对草本的燃烧性进行排序。结果表明:各草本风干含水率在10.53%~104.55%,其中假升麻Aruncus sylvester Kostel.最低,铃兰Convallaria majalis L.最高;绝干含水率在135.29%~2200%,其中苔草Carex tristachya最低,水金凤Flos seuRadix Impatientis nolitangeris最高;灰分含量在4.52%~25.84%,其中耳叶蓼Po...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世友  罗文彪  舒清态  马长乐  马爱丽  张桥蓉  
用自行设计的燃烧试验装置对昆明地区25种木本植物的活枝叶进行了燃烧试验,在测定和分析样品引燃时间、有焰燃烧阶段烟气温度变化和质量损失过程等基础上,提出了植物的燃烧性参数,即单位质量可燃物在有焰燃烧阶段产生的烟气温升峰面积与引燃时间之比。根据燃烧性参数值大小对25种植物的燃烧性进行了的排序。结合这些植物的生物学、生态学、造林学特性及经济价值,筛选出东魁杨梅Myrica rubra var.typica,荸荠杨梅Myrica rubra var.atropurpurea,油茶Camellia aleifera,野八角Illicium simonsii,大树杨梅Myrica esculenta,银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国模  周宇峰  余树全  白尚斌  卢凤珠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木荷、马尾松和杉木3个树种的叶子和小枝枯落物在10%、15%、20%、25%、30%5种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燃烧性进行测定,比较它们在不同含水率下的燃烧特性变化情况。不同的含水率是通过枯落物中叶子和小枝绝干后精确加水后获得的。枯叶和小枝分别选择20kW.m-2和30kW.m-2的辐射强度。结果表明:木荷落叶与小枝在含水率小于15%时着火感应时间(TTI)比马尾松和杉木叶子和小枝更短,更易燃。而含水率大于20%时木荷落叶与小枝着火感应时间比马尾松和杉木叶和小枝长,不易燃烧。木荷落叶与小枝热释放速率(HRR)和总释放热(HTR)均比马尾松和杉木的释放热量速度慢,释放热量少。表明木荷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雪  彭徐剑  胡海清  
应用SX2-10-13型马弗炉和电炉对黑龙江省主要草本可燃物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进行了测定,分析了不同草本可燃物、同一科草本可燃物及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的差异,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从灰分含量及燃烧速度综合分析得出,灰菜的灰分含量(25.48%)为20种草本可燃物中最高,其燃烧速度(0.723 4 s)为20种草本可燃物最慢,说明其阻火性能为20中草本可燃物最好;而唐松草的阻火性能最差,其灰分含量(4.85%)为20种草本可燃物中最低,燃烧速度(0.113 5 s)为20种草本可燃物最快;草本可燃物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与燃烧速度比较分析得出,草本可燃物科与科之间灰分含量与燃烧速度没有固定的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胡海清  鞠琳  
利用锥形量热仪对黑龙江省8个常见阔叶树种白桦、黄菠萝、山杨、胡桃楸、大青杨、蒙古栎、青楷槭、水曲柳的燃烧性能的系统的测定,通过对树皮和枯落叶的试样在燃烧时热释放和烟释放等燃烧参数的对比分析,评价8个树种的抗火性。结果表明:白桦树皮和枯落叶在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烟产生速率和比消光面积均比其他树种高,火发生指数低,说明白桦的阻火性能差;青楷槭在各项燃烧指标中,峰值都较低或最低,释烟、释热都比较缓慢,火发生指数大,阻火性能较强,说明青楷槭可以作为阻火优先筛选树种;其他树种介于白桦和青楷槭之间;蒙古栎由于树皮耐火而枯落叶易燃,表现出明显的耐火树种特征,但不宜作为防火树种。不同研究结果之间的差异在很...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沈登锋  曾燕如  喻卫武  黎章矩  张敏  李元春  华家其  俞世群  
为了解重要干果、油料树种榧树Torreya grandis种内变异情况,为进一步选育种提供基础,在榧树产区通过农户访谈掌握当地榧树种质变异的基础上,收集了110个实生单株种质,并测定了种蒲与种核纵横径、质量等物理性状,测定了影响种子口感的蛋白质及脂肪,分析了种子物理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榧树种质种子物理性状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在化学成分上也存在差异,有3个单株种质的脂肪质量分数高于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9个单株种质的蛋白质接近或高于香榧;种形指数与核形指数呈极显著相关,种蒲质量或种核质量与种蒲或种核的纵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种核的大小随种形大小变化而变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黄海燕   唐慧敏   金鹭   施宇   宋晓倩   陈嘉琦   贺海升   张衷华   唐中华  
【目的】土壤氨基糖是土壤微生物死亡残体的特异性标志物,对土壤碳、氮固存有重要作用。探究树种多样性和优势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的影响机制。【方法】以东北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为研究样地,采取0~20 cm的表层土壤,测定土壤葡萄糖(Glu)、土壤半乳糖(Gal)、土壤胞壁酸(Mur)及土壤总氨基糖(TA)质量分数,计算样地内树种多样性指数和优势树种重要值,通过相关分析、冗余分析、方差分解分析研究确定影响土壤氨基糖的主要因素及其贡献程度。【结果】(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土壤全氮质量分数、土壤电导率和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显著正相关(P<0.05);(2)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黑皮油松Pinus tabuliformis var. mukdensis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1);土壤葡萄糖、土壤半乳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重要值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葡萄糖、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重要值均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半乳糖、土壤胞壁酸、土壤总氨基糖质量分数与梣叶槭Acer negund重要值显著正相关(P<0.05)。冗余分析发现:黑皮油松、蒙古栎不利于氨基糖积累,而黄檗、梣叶槭、金银忍冬、胡桃楸有利于土壤氨基糖的积累。(3)方差分解分析表明:树种重要值对土壤氨基糖质量分数变化的贡献程度(35.4%)显著高于树种多样性(6.4%)和土壤理化性质(17.2%)。【结论】通过增加梣叶槭、金银忍冬、黄檗和胡桃楸等树种来为维持较高的树种多样性,能更好地促进人工林土壤氨基糖的积累,进而改善土壤碳氮固存能力。图2表7参2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华  谭长强  何琴飞  吴远媚  郑威  申文辉  曹艳云  何峰  
为了探讨台湾桤木混交造林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不同混交比例的混交试验林,以台湾桤木纯林为对照(CK),测定2年生试验林地土壤理化指标,分析比较它们的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台湾桤木混交林土壤容重均低于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土壤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均高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混交林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除了处理9外均大于台湾桤木纯林;台湾桤木不同混交处理混交初期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有高于纯林也有低于纯林;综合评价提高主要养分能力,最强是处理9,最弱是处理5。总体来说,营造台湾桤木与马尾松、巨尾桉、红锥混交造林对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台湾桤木纯林,其中,对于提高土壤持水性能尤以2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好,对于提高土壤主要营养养分尤以1台湾桤木+1红锥混交造林较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帽  郭新彬  马远帆  郭雨萱  孙馨宇  田明月  郭福涛  
【目的】对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的研究,可为了解含碳气体和颗粒物对大气环境和全球碳循环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运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系统,模拟东北林区、南方林区和西南林区共19种典型乔木树种枝、叶燃烧,分析不同树种、不同树种类型及不同林区的含碳气体(CO_2、CO和C_(x)H_y)、颗粒物排放(PM_(2.5))和颗粒物中碳质组分(元素碳EC和有机碳OC)之间的排放因子差异。【结果】(1)CO_2、CO、EC、OC、PM_(2.5)排放因子最高的树种均为马尾松,分别为(1588.00±104.43)g/kg、(324.80±11.60)g/kg、(28.45±4.12)g/kg、(3.42±0.58)g/kg和(12.03±1.46)g/kg,且树种间枝与叶排放因子有明显差异。(2)不同林区中,针叶树种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普遍高于阔叶树,且针叶树的含碳物质排放因子占比高于阔叶树。(3)不同林区树种平均排放因子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南方林区CO_2、CO、EC、OC的平均排放因子最高,分别为(1 344.49±61.18)g/kg、(259.40±14.54)g/kg、(2.18±0.41)g/kg和(7.96±0.98)g/kg。【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我国不同林区典型乔木树种燃烧释放含碳物质排放特性,有利于精准研究林火对区域碳循环影响及大范围碳排放估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马远帆  郭林飞  郭新彬  郑文霞  郭福涛  
林火燃烧产生的大量烟气及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有重要影响,揭示森林可燃物在不同燃烧状态下释放烟气颗粒物的主要成分对评价林火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福建4种主要乔木树种(杉木、马尾松、大叶桉和樟树)凋落物(枝、叶)为样本,采用自主设计的生物质燃烧模拟系统,结合烟气、颗粒物分析仪,离子色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别测定燃烧烟气的主要成分(CO、CO_2、NO_x、C_xH_y)及其排放因子,测定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K~+、Ca~(2+)、F~-、Cl~-等10种)及主要元素(Al、As、B等11种)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1)不同树木凋落物在阴燃状态下CO、C_xH_y、PM_(2.5)排放强度及水溶性离子均高于明燃,而CO_2和NO_x排放强度则在明燃状态下较高;(2)4种林木凋落物阴燃与明燃状态下产生PM_(2.5)排放因子范围分别为12.41~35.84、6.86~30.15 g·kg~(-1);(3)颗粒物中不同离子含量均为阴燃高于明燃,其中K~+和Cl~-以KCl的形式析出,是水溶性离子的主要成分,分别占总水溶性离子的28.6%和17.6%.凋落物燃烧产生Zn、As和Ba是PM_(2.5)中无机元素的主要组分,分别占总元素含量的50.86%、14.63%和6.8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