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0)
- 2023(818)
- 2022(774)
- 2021(764)
- 2020(677)
- 2019(1422)
- 2018(1421)
- 2017(2486)
- 2016(1595)
- 2015(1820)
- 2014(1898)
- 2013(1945)
- 2012(1925)
- 2011(1893)
- 2010(2083)
- 2009(1611)
- 2008(1545)
- 2007(1340)
- 2006(1184)
- 2005(1063)
- 学科
- 济(4383)
- 经济(4381)
- 业(2876)
- 学(2807)
- 管理(2763)
- 企(2012)
- 企业(2012)
- 方法(1738)
- 农(1553)
- 数学(1530)
- 数学方法(1511)
- 中国(1311)
- 财(1252)
- 制(1136)
- 农业(1079)
- 贸(987)
- 贸易(987)
- 银(959)
- 地方(953)
- 易(941)
- 银行(936)
- 环境(922)
- 生态(922)
- 融(916)
- 金融(916)
- 行(887)
- 和(818)
- 物(796)
- 务(790)
- 财务(781)
- 机构
- 大学(24052)
- 学院(23882)
- 研究(12458)
- 科学(10121)
- 中国(8853)
- 农(8766)
- 所(8104)
- 研究所(7575)
- 农业(7108)
- 济(6951)
- 经济(6792)
- 京(6243)
- 业大(6218)
- 管理(5801)
- 室(5003)
- 中心(4981)
- 省(4850)
- 理学(4813)
- 科学院(4746)
- 实验(4707)
- 院(4683)
- 理学院(4632)
- 农业大学(4570)
- 实验室(4547)
- 管理学(4447)
- 管理学院(4394)
- 重点(4362)
- 江(4085)
- 北京(4040)
- 业(3918)
共检索到374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刘月洋 陈晓旭 李天来
为了解天女木兰种子后熟期间生理生化变化,探讨解除种子休眠机理及寻找种子快速催芽技术提供参考和依据,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250mg/L赤霉素(GA3)溶液和清水浸种48h,然后进行室外自然低温层积、室内低温层积(5℃)和室内人工控制变温层积(5℃、20d和10~15℃、10d交替变换)催芽处理。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采用GA3浸种变温(10~15℃和5℃)层积处理有利于种胚的生长发育;GA3浸种变温处理能提高种子内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促进种子中可溶性糖含量升高,并能促使形态后熟提...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后熟 生理生化指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李天来 倪伟东
从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K.Koch)种子的形态、种皮电镜观察、种子各部分抑制物质的生物测定和种子成熟过程中激素含量的变化等方面研究种子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天女木兰种子秋季采收后其种胚尚未发育完全,是导致天女木兰种子深休眠的主要原因,但其种皮透性良好;种子不同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芽抑制物质,主要存在于假种皮和胚乳中;种子成熟时胚乳中高浓度的ABA、IAA及低浓度的GA3是导致种子休眠的又一原因。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抑制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秀君 刘月洋 李天来 吴可 陈晓旭
对天女木兰(M.sieboldiiK.Koch)种子进行变温层积处理,测定其在GA3处理诱导下种子内淀粉、糖含量以及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GA3诱导下,淀粉作为一种暂时储存的物质不断地降解,层积结束后CK处理淀粉含量最少,降至0.43mg·g-1;层积前期(40d)与层积后期(120d)以积累蔗糖为主,以层积40d时CK处理蔗糖含量最大,其值高达2.3mg·g-1,同期酸性转化酶(AI)和中性转化酶(NI)活性降低,蔗糖合成酶(SS)和蔗糖磷酸化酶(SPS)活性升高;层积中期(90d)果糖和葡糖糖含量随GA3浓度的增加有增强的趋势,以1500mg·L-1 GA3处理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陆秀君 王妮妮 李天来 韩玉芬 杨洁
【目的】对天女木兰种子进行不同浸种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快速解除种子休眠的机理和促进种子萌发的技术。【方法】将天女木兰种子分别用100,200,300 mg/L GA3和清水浸种48 h,然后在室内进行低温层积((4±1)℃、150 d)和人工控制变温层积((4±1)℃5、0 d→(17±1)℃2、5 d→(4±1)℃、50 d→(17±1)℃2、5 d)催芽处理,并在层积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天女木兰种子的胚长占种子长的比例、呼吸速率、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蛋白酶活性。【结果】用GA3浸种后进行变温层积催芽的天女木兰种子,胚发育优于相应的低温层积催芽,并随着GA3质量浓度的提高催芽效果越好...
关键词:
天女木兰 催芽试验 层积 GA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晓林 陆秀君 马蓓蓓 徐凯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pH3~10和pH4~7)、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7,8,9mol/L)和分离胶浓度(10%和12.5%)等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以Tris-HCl法提取种子蛋白,在IPG胶条pH为4~7、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9mol/L、分离胶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天女木...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双向电泳 蛋白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哲 梅梅 张晓林 陆秀君
天冬氨酸蛋白酶在天女木兰种子萌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天女木兰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法RACE技术,从天女木兰种子中克隆得到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全长1 545 bp,可以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同源性分析显示,目的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植物中已知的天冬氨酸蛋白酶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都在85%以上;采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初步预测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跨膜的分泌蛋白,大部分区域属于疏水结构;结构域的预测分析显示,此类蛋白包含约100个植物组织蛋白酶所特有的区域,该区域可能在植物液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为下一步系统、全面地研究天女木兰种子休眠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陆秀君 张晓林 刘广林 李天来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瓶颈问题之一是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这些低丰度蛋白往往发挥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细胞防御、基因表达调节、信号传导等,因此低丰度蛋白的检测尤为重要。在双向电泳试验时,有2个因素限制了低丰度蛋白的检测:第一,IPG胶条的上样量有限;第二,高丰度蛋白的位置效应(王旭,2007)。例如,植物叶片中高丰度蛋白Rubisco含量超过50%(Gutteridge et al.,1995),这些高丰度蛋白的存在影响低丰度蛋白的分析。应用PEG分级提取法对水稻(Oryza sativa)叶片蛋白提取发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崔秀明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间种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三七种子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贮藏物质可溶性糖、淀粉、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代谢物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闫晓娜 田敏 王彩霞
为了解扇脉杓兰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和变化规律,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2个野生扇脉杓兰居群为材料,对其种子发育过程中的营养物质、内源激素含量和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扇脉杓兰授粉后20 d和85 d分别达到最高值774.03μg·g-1和最低值373μg·g-1。淀粉含量从最初的2.65%急速增加到21.82%,授粉后60 d升至峰值,此后保持在20%左右。可溶性糖含量为1.72%~3.09%。淀粉和可溶性糖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与可溶性蛋白质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2)gA3、ZR、IAA峰值发生具有时间顺序性,扇脉杓兰...
关键词:
扇脉杓兰 种子发育 生理生化变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才君 晏儒来
选用伏地尖、华大2号、华椒1号、早杂2号、短牛角、海花3号、7281等7个辣椒品种为材料,对辣椒种子老化前后经聚乙二醇(PEG)处理的生理生化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PEG处理能有效地保持种子活力并改善老化种子性能,使种子内溶物蛋白质渗漏减少,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膜脂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种子呼吸强度增高。这些指标均表明种子老化前进行PEG处理效果比老化后处理效果好;种子老化前后进行2次PEG处理与老化前进行1次PEG处理效果差异不明显。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曹帮华 蔡春菊
研究银杏种子后熟期间的生理变化以及内源激素对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银杏种胚分化不完全、发育不充分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银杏种子的后熟过程实质上是种胚不断分化生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物质代谢、酶活性的变化均有利于种胚发育和种子发芽,种子内部经历了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去调整内源激素平衡、完成种胚发育。研究发现,内源激素在银杏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GA1+3是银杏种胚后熟的关键物质;ZRs对银杏种子生长起重要的促进作用;GA1+3ABA及ZRsABA相对比例的变化对种子发育、胚的后熟及种子萌发均有重要的影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秀明 安娜 黄璐琦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不同贮存条件下活力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生产中三七种子保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TTC法测定不同温度保存种子的活力,同时定期分析水分含量、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活力变化因贮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室温层积较其它贮藏条件更适合保持三七种子在后熟期间的种子活力。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种子活力 呼吸速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安娜 朱艳 崔秀明 段承俐 萧凤回
目的:研究三七种子生理后熟期种类内储藏物质的变化情况,了解三七种子的生理特性,为良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不同的种子保存温度,定期分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三七种子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淀粉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各种酶活性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三七种子后熟期间种内贮藏物质的变化是其生理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引起或加速三七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劣变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三七种子 生理后熟 贮藏物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侯哲 陆秀君 张晓林 梅梅 魏俊 李昂
试验以天女木兰叶芽、幼叶、成熟叶、花芽、花瓣、种子为材料,分别采用Trizol法、改良Trizol法、CTAB-异丙醇法、CTAB-NA AC和无水乙醇法、CTAB-li Cl法、天根试剂盒法对其各器官进行总rNA的提取。总rNA的完整性、纯度和浓度等提取效果分别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标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叶芽的总rNA最适合用改良Trizol法进行提取,花瓣和花芽的总rNA最适合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幼叶的总rNA可选择试剂盒法,Trizol可用于成龄叶片的提取,而天根试剂盒最适合天女木兰种子总rNA的提取。通过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高质量总rNA经rT-PCr检测表明:可以直接用于后续分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璐璐 王克如 谢瑞芝 明博 赵磊 李姗姗 侯鹏 李少昆
【目的】黄淮海夏播玉米区收获期偏早、籽粒含水率普遍偏高,制约了机械粒收的收获质量,延期收获能够降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但是该过程是否因籽粒重量下降造成产量损失尚不明确。本文开展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脱水期间籽粒含水率与粒重变化情况研究,为机械粒收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和2016年在河南新乡中国农业科学院综合试验站进行,选择22个当前主要种植品种为供试材料,采取统一授粉,连续测定籽粒重量与籽粒含水率变化。其中,2015年授粉后26 d开始测定,生理成熟后26—52 d结束;2016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