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
2023(1204)
2022(1034)
2021(1009)
2020(781)
2019(1853)
2018(2019)
2017(3558)
2016(1949)
2015(2352)
2014(2284)
2013(2269)
2012(2249)
2011(2421)
2010(2188)
2009(1917)
2008(1846)
2007(1598)
2006(1710)
2005(1650)
作者
(6174)
(5224)
(4872)
(4853)
(3225)
(2500)
(2474)
(2072)
(1995)
(1957)
(1909)
(1879)
(1764)
(1729)
(1712)
(1555)
(1478)
(1470)
(1410)
(1380)
(1358)
(1350)
(1328)
(1207)
(1203)
(1201)
(1152)
(1139)
(1131)
(1081)
学科
图书(9999)
书馆(9524)
图书馆(9524)
工作(5229)
(4619)
读者(3706)
管理(3587)
土地(3585)
(3060)
经济(3057)
(2472)
网络(2472)
(2300)
图书馆学(2271)
网络化(2192)
自动(2191)
自动化(2191)
中国(2038)
资源(1841)
(1812)
(1790)
问题(1686)
组织(1506)
电子(1419)
建设(1368)
数字(1288)
电子图书(1288)
(1285)
教学(1245)
(1177)
机构
大学(29984)
学院(24963)
图书(19252)
书馆(18818)
图书馆(18817)
管理(10095)
大学图书馆(8291)
理学(7881)
研究(7742)
理学院(7707)
管理学(7498)
管理学院(7408)
(6504)
(6315)
师范(6287)
科学(6251)
中国(5709)
(5612)
(5202)
(5061)
(5031)
业大(4934)
经济(4918)
师范大学(4881)
信息(4845)
农业(4415)
中心(3976)
(3950)
北京(3920)
研究所(3751)
基金
项目(17639)
研究(13535)
科学(12986)
基金(12226)
(10856)
国家(10765)
科学基金(8849)
编号(7976)
成果(7965)
社会(7728)
社会科(7288)
社会科学(7285)
基金项目(6927)
(6160)
(6138)
项目编号(5748)
自然(5450)
教育(5330)
自然科(5317)
自然科学(5317)
(5298)
研究成果(5274)
自然科学基金(5212)
之一(5095)
资助(4031)
图书(3951)
书馆(3800)
图书馆(3800)
(3441)
重点(3389)
期刊
图书(26076)
书馆(21543)
图书馆(21543)
学报(8341)
中国(6097)
情报(5990)
大学(5401)
(5006)
论坛(5006)
(4637)
经济(4637)
图书馆学(4438)
(4350)
建设(4238)
科学(4073)
研究(3875)
(3471)
(3471)
杂志(3471)
工作(3392)
情报工作(3068)
农业(2896)
学学(2821)
大学图书馆(2528)
教育(2300)
资源(1962)
(1733)
国图(1609)
理论(1539)
实践(1498)
共检索到48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子舟  
隐喻既是修辞手段也是认识方式,甚至还是创意思维。有关图书馆的隐喻很多,有赞誉性的正隐喻,也有诋毁性的负隐喻。无论图书馆在隐喻中作"本体"或"喻体",其积极作用都是不可忽略的。好的隐喻,体现出了思想技师们高超的想象力与审美境界。数不清的图书馆隐喻就是丰姿多彩的人生万花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许多文章说隐喻是重要的教育研究方法。本文分析它们提出的主要证据,并探讨隐喻的逻辑原理,试图回答:隐喻导致的认知是谁的认知,怎样判断隐喻的真伪,隐喻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中有什么实际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则柯  
传统的现代化?从墓地说到炉灰王则柯章含之的《风雨情》,是我们喜欢的一本小书。书的副题是“忆父亲、忆主席、忆冠华”。作者感情细腻,文笔流畅。心路历程,弥足珍贵。早在《十年风雨情》在上海《文汇报》连载的时候,我们就很爱读,剪报珍藏至今。后来,相关的文字汇...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虹口区图书馆由水电路总馆、曲阳分馆、乍浦分馆组成,总建筑面积达12236平方米,藏书量100余万册,年接待读者180万人次,书刊流通218万册次,是国家一级图书馆。它以总分馆的合理布局,在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让"近阅读"成为了可能。从外滩经外白渡桥,便可进入虹口地界。幽静的昆山公园阻隔住四川北路商业街的喧闹,离公园几步之遥,就是刚刚完成改建的虹口区图书馆乍浦分馆,它正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有志  
单纯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应该算得上一个老图书馆人。从1991年进入图书馆至今,整整21年,除开身体由于工作与生活的需要,偶尔走出过图书馆外,精神与大部分时间的身体,都没能走出过图书馆这幢书的围城。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靖  
博尔赫斯,阿根廷著名诗人,作家,曾在公共图书馆工作并任职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图书馆,作为实体或者作为喻体,经常出现在他的作品中。以图书馆为主题的,主要有小说《巴别图书馆》和诗歌《关于天赐的诗》。论文以图书馆为支点,从题目、情节、哲学蕴意等方面对《巴别图书馆》加以解读;并依据《关于天赐的诗》,阐述博尔赫斯的图书馆世界。参考文献3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方丽青  吴伟根  
基于道家经典,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分析了道家"天父地母"隐喻的图式映射关系,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始域"父母"和靶域"天地"的映射关系。主要表现为:生养功能的映射、生理结构映射、感知和情感功能映射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道家"天父地母"隐喻所蕴含的生态智慧: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性和整体性;承负观;人类要尊重、敬畏和感念自然,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天父地母"隐喻形象化地表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方式及其重视生态、亲和自然的生态伦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从知识隐喻的角度考察知识论历史演进的线索,我们可以看到:一切真正的知识都具有活动的、实践的性质,应当原原本本地看待“认知活动”。不过,这些知识的隐喻尽管凸现了“认知活动”的关系性,但依然没有从近代批判哲学所固有的认识论中解放出来。因此,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论固然是不可取的,现代的“主观主义”知识轮的局限性也不可轻视。立足于种种知识说给出的若干指标,考察我国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需要克服两种片面性:既不能无视儿童已有的知识体系,单向地灌输知识;也不能走向轻视概念性知识、无视知识结构化的体验主义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立新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是在具体语境下进行的,离开了语境,隐喻也就无从辨别和理解,因此隐喻的识别与理解要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下借助语境来推导话语喻义。文章试图通过对会话含义与关联理论的分析以期对隐喻做出合理解读。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洪晨  许可  张闯  赵星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爆发下,元宇宙迅速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焦点。图书情报学科与元宇宙存在同频共振、价值共生的美好前景。为促进元宇宙与图书馆领域的融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系列论坛——“天堂的具象: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聚焦图书馆这一元宇宙蓝海领域,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元宇宙下图书馆未来发展新图景。文章以论坛主题报告为综述基础,分别对图书馆视角下元宇宙的新观点、图书馆与元宇宙的关系、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的新理念以及前元宇宙时代图书馆的对策与举措展开讨论。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洪晨  许可  张闯  赵星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集中爆发下,元宇宙迅速成为产业界和学术界的焦点。图书情报学科与元宇宙存在同频共振、价值共生的美好前景。为促进元宇宙与图书馆领域的融合,元宇宙与虚实交互系列论坛——“天堂的具象:图书馆元宇宙的理想”聚焦图书馆这一元宇宙蓝海领域,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元宇宙下图书馆未来发展新图景。文章以论坛主题报告为综述基础,分别对图书馆视角下元宇宙的新观点、图书馆与元宇宙的关系、元宇宙视域下图书馆的新理念以及前元宇宙时代图书馆的对策与举措展开讨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琢  袁俊杰  
出土铜器铭文所记史实,曾国为姬姓诸侯国,其始封者当为南公。如果将南公与聃季载联系起来,则有许多新的发现,颇能解释曾国墓地出土日名铜器这一罕见现象。根据叶家山日名铜器使用规律和文献记载,不仅可发现曾国的始封君南公即为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聃季载当为父癸,周武王姬发当为父乙;还能发现叶家山曾国墓地中两位已知私名曾侯,一位未知私名曾侯和一位疑似曾侯之间,应该是兄弟关系,早期曾国的高等级贵族有多父之称的习俗,在王位继承上实行的应是兄终弟及制,而且曾聃一国,聃、曾、随都是同一诸侯国的异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