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6)
- 2023(465)
- 2022(455)
- 2021(428)
- 2020(358)
- 2019(630)
- 2018(634)
- 2017(881)
- 2016(744)
- 2015(820)
- 2014(733)
- 2013(739)
- 2012(713)
- 2011(755)
- 2010(722)
- 2009(635)
- 2008(639)
- 2007(608)
- 2006(457)
- 2005(432)
- 学科
- 学(2148)
- 害(1573)
- 生物(1563)
- 虫(1444)
- 虫害(1285)
- 病虫(1206)
- 病虫害(1206)
- 防(1051)
- 防治(1021)
- 治(1020)
- 微(994)
- 微生(991)
- 微生物(991)
- 生物学(961)
- 及其(866)
- 业(843)
- 微生物学(770)
- 水产(758)
- 病害(722)
- 管理(713)
- 企(678)
- 企业(678)
- 壤(645)
- 土壤(643)
- 济(614)
- 经济(614)
- 鱼(570)
- 菌(560)
- 物(524)
- 动物(491)
- 机构
- 大学(12094)
- 学院(11905)
- 农(8730)
- 农业(7184)
- 科学(6682)
- 研究(6120)
- 业大(5713)
- 农业大学(4950)
- 所(4421)
- 室(4382)
- 实验(4313)
- 研究所(4276)
- 实验室(4218)
- 重点(3954)
- 业(3798)
- 省(3434)
- 中国(3250)
- 生物(3174)
- 技术(2838)
- 科学院(2536)
- 京(2505)
- 中心(2311)
- 部(2211)
- 林(2188)
- 工程(2069)
- 科技(2042)
- 植(2038)
- 院(2033)
- 学生(1992)
- 江(1979)
共检索到15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兴帅 许丹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为天名精内酯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南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11种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盆栽药效试验和组织法,从离体和活体2个方面评价天名精内酯酮的杀菌活性。【结果】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在4.894 7~43.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双喜 许丹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白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及其菌落扩展的影响;利用生物电镜技术,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天名精内酯酮灌根和喷雾处理的保护效果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43%和88.03%与82.69%和88.05%,且2种施药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与150mg/L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菌落扩展存在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质量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何泽瑜 韩立荣 刘雪茹 冯俊涛 张兴
【目的】合成并鉴定天名精内酯酮人工抗原,制备天名精内酯酮多克隆抗体,为天名精内酯酮作用靶标的免疫化学定位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天名精内酯酮4位羰基和盐酸氨基脲氨基的亲核加成反应制备半抗原天名精内酯酮缩氨基脲(CN),使用MS和NMR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采用戊二醛法将半抗原和载体蛋白牛血清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偶联,合成天名精内酯酮免疫原(CN-BSA)和包被原(CN-OVA),采用紫外吸收扫描法、红外光谱法对免疫原及包被原进行鉴定;用制备好的免疫原免疫健康BALB/C小鼠获得天名精内酯酮多克隆抗体,通过间接非竞争ELISA法测定其效价。【结果】成功制备了天名精内酯酮免疫原(CN-B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丹妮 黄瑶 乔颖 夏彩萍 骆宇强 陈志刚
[目的]本文旨在提高穿心莲内酯(AND)及其乙酰化衍生物(Ac AND)的水溶性并探究其抑菌效果及机制。[方法]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对AND和Ac AND进行包合,以食品中常见的4种致病菌(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试验菌株,采用菌落计数的方法研究上述包合物对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测定抑菌圈、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检测其抑菌效果,并通过测定菌液上清液中β-半乳糖苷酶(β-GAL)、碱性磷酸酶(AKP)及总蛋白水平以研究包合物的抑菌机制。[结果]AND/Ac AND-HP-β-cD的最佳紫外检测波长为224 NM,且HP-β-c...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恩辉 宋爽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以从中筛选到具有开发潜力的植物源杀菌剂。【方法】以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辣椒疫霉病菌(Phytophthora capsici)、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为供试病原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85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一步选择皿内测试中抑菌效果较好的植物样品进行活体组织和盆栽药效防治试验。【结果】离体条件及0.1g/mL剂量下,蓼子朴丙酮提取物对3种供试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65%以上,披针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于志同 韩立荣 吴华 冯俊涛 张兴
【目的】研究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植物源杀菌剂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活体组织法,测定了采自内蒙古、宁夏草原和荒漠地区34种植物丙酮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结果】在0.1g/mL质量浓度下,白沙蒿、黑沙蒿、蓼子朴、地肤、中间锦鸡儿、黄芪、甘草、骆驼蓬、圆叶盐爪爪、雾冰藜、滨藜和大麻12个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黄瓜炭疽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中的至少一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大于70%;蓼子朴、黑沙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矮葱、乳浆大戟、沙打旺、甘草、虎尾草、猪毛菜和角蒿11种植物样品丙酮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作用大于75%;而碱蓬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王奎 冯颖 孙龙 何钊 陈智勇
采用活性追踪法和柱层析法,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5种细菌为供试菌种,对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抑菌试验。研究发现: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经硅胶柱层析初分离后,从乙酸乙酯提取物获得了9个具有抑菌活性的组分,其中,组分Fr7对5种供试菌均显示了较好的抑菌活性;组分Fr7及其相邻组分Fr8经硅胶和凝胶柱层析进一步分离纯化后,得到了7个具有抑菌活性的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均对藤黄微球菌表现出最好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美洲大蠊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物质为不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对供试的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活性较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建霞 郝德君 周曙东 戴华国
分别用马尾松、雪松、火炬松、湿地松和黑松饲养松墨天牛,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营养效应以及对体内酯酶与羧酸酯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对补充营养期松墨天牛的营养效应、酯酶与羧酸酯酶的活性有显著影响。用马尾松和雪松饲养的试虫,羽化后第5天体质量开始增加;其余3种树种饲养的试虫,至第7天体质量才开始增加。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其相对取食量、相对代谢率和食物利用率均高于取食其他4种寄主植物的试虫;取食马尾松的松墨天牛雌、雄成虫体内酯酶和羧酸酯酶的活性也显著高于取食其他寄主的试虫;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是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的最适寄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仕梅 俞舒谊 杨态娇 罗建梅 李青 闫晓慧
【目的】明确曲靖市会泽县马铃薯早疫病的病原菌,并探究不同植物提取物和茵陈二炔酮对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马铃薯早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筛选对病原菌有抑制效果的植物提取物,同时测定茵陈二炔酮抑菌毒力以及对菌丝形态、干重、还原糖、总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曲靖市会泽县马铃薯病叶分离纯化的病原菌经鉴定为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12种植物提取物(1 mg/mL)中椴叶鼠尾草和紫茎泽兰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率分别为55.19%和40.76%。茵陈二炔酮抑菌效果随着浓度升高而增强,经毒力测定其EC_(50)在16.418 ~ 46.576 μg/mL。茵陈二炔酮使菌丝形态发生细微变化,干重显著减轻,还原糖、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结论】曲靖市会泽县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为交链格孢菌,椴叶鼠尾草和紫茎泽兰提取物对交链格孢菌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茵陈二炔酮通过阻碍菌丝细胞物质合成与能量代谢,影响菌丝正常生长以达到较好的抑菌效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侯朝 魏少鹏 姬志勤
【目的】研究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抑制真菌活性的构效关系,为病原菌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溴-2,3-二氨基吡啶为原料,经乙酰乙酸乙酯环化制得中间体化合物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再按照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合成6-溴-1-异丙烯基-1 H-咪唑[4,5b]吡啶-2-酮酰胺衍生物。通过核磁共振、质谱以及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以嘧菌酯为对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兵 闫小红 彭峰 郭年梅 钟娟 殷帅文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对链格孢菌代谢产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不同极性代谢产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油菜菌核病菌、烟草灰霉病菌及杨树溃疡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乙酸乙酯相的抑制作用最强,正丁醇相次之;乙酸乙酯相含量为800μg.mL-1时,其代谢产物对5种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分别为38.11%、76.35%、47.81%、60.24%和57.24%.
关键词:
链格孢菌 代谢产物 抑菌活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坤 廖燕红 徐磊 王虎虎 徐幸莲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群体感应信号分子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的影响,为不同菌体间群体感应的研究提供参考,为沙门氏菌的控制提供帮助。[方法]利用薄层层析法分析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AHL的成分,并通过添加0%、1.0%、1.5%、2.0%(体积分数)的AHL来研究其对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菌膜形成、浮游菌体生长以及菌体泳动能力的影响。[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产生2种相同类型的AHL分子(C12-HSL和3-oxo-C8-HSL),100℃加热5 min并不会改变AHL的成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平 林明涛
研究了银杏叶中内酯类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为了进一步分析内酯类在细胞内的清除作用,在反应体系中加入了大肠杆菌提取物以部分模拟细胞环境,结果表明,内酯类提取物对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作用不显著。在清除过程中,内酯类对黄酮类自由基清除的协同作用比较复杂。但可以肯定的是大肠杆菌提取物对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清除没有影响或影响较小。
关键词:
银杏叶 内酯类化合物 氧自由基 过氧化氢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孔新刚 郭明 毛胜凤 李华 俞飞
以1,4-二氧喹喔啉-3-甲基-2-甲酸乙酯和氨基硫脲为原料,经氧化缩合反应,合成了化合物1,4-二氧喹喔啉-3-甲醛缩氨基硫脲-2-甲酸乙酯。通过元素分析、质谱分析、红外光谱、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采用滤纸片法研究化合物对9种指示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菌具有较强抑菌活性,对真菌无抑菌活性。图4参1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魏宁宁 乔柱 周文超 师伟 陈岚 周文明
【目的】寻找新型高效的甲氧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方法】首先合成了2-甲氧亚氨基-2-(5-氨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然后对其5位氨基进行酰化反应合成了8种新化合物(a~h),并采用显微熔点测定仪、红外光谱仪(IR)、质谱仪(ESI-MS)和核磁共振仪(1H-NMR)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最后以噻菌灵和嘧菌酯为阳性对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化合物a~h对烟草赤星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西瓜枯萎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炭疽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合成了8种2-甲氧亚氨基-2-(5-取代酰胺基-1,2,4-噻二唑-3-基)乙酸甲酯新化合物,其结构经IR、ESI-MS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