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00)
2023(10160)
2022(8427)
2021(7534)
2020(5964)
2019(13280)
2018(12820)
2017(23374)
2016(13020)
2015(14119)
2014(13776)
2013(13613)
2012(12855)
2011(11864)
2010(11898)
2009(10765)
2008(10476)
2007(9288)
2006(8350)
2005(7654)
作者
(43009)
(35933)
(35918)
(33464)
(22967)
(17644)
(15871)
(14139)
(13748)
(12781)
(12359)
(11844)
(11698)
(11486)
(11347)
(11288)
(10904)
(10747)
(10425)
(10282)
(9472)
(8929)
(8882)
(8246)
(8179)
(8158)
(8002)
(7984)
(7544)
(7197)
学科
(55923)
经济(55867)
(33392)
管理(32171)
(23647)
企业(23647)
中国(18887)
地方(18616)
(18166)
方法(17484)
数学(15151)
数学方法(15038)
业经(13942)
农业(12813)
(12593)
(11691)
贸易(11681)
(11275)
(10867)
地方经济(10504)
(10298)
环境(10173)
(9895)
(9879)
金融(9878)
银行(9843)
技术(9605)
(9563)
(9551)
产业(7935)
机构
学院(188131)
大学(184995)
(74954)
研究(74585)
经济(73395)
管理(65119)
理学(55926)
理学院(55111)
管理学(54027)
中国(53982)
管理学院(53707)
科学(50623)
(49566)
(41212)
(40580)
农业(39465)
研究所(37890)
业大(36935)
中心(32655)
(31635)
(29580)
(27352)
(26656)
北京(25483)
农业大学(25191)
(24877)
财经(24755)
科学院(24568)
师范(24413)
(23582)
基金
项目(130447)
科学(100229)
基金(92272)
研究(86830)
(85210)
国家(84434)
科学基金(69451)
社会(54941)
(54160)
社会科(52076)
社会科学(52063)
基金项目(49192)
自然(46843)
自然科(45750)
自然科学(45726)
(45621)
自然科学基金(44911)
教育(38190)
资助(36451)
(34804)
编号(32790)
重点(30374)
(27890)
计划(27852)
(26639)
发展(26441)
创新(26177)
科技(26093)
(26006)
科研(25522)
期刊
(87473)
经济(87473)
研究(52788)
(46746)
中国(43516)
学报(42795)
科学(35279)
农业(32006)
大学(30056)
学学(29029)
管理(23900)
(22127)
教育(18862)
(18345)
金融(18345)
(16894)
业经(16714)
经济研究(14414)
技术(14247)
业大(12851)
财经(11801)
问题(11562)
农业大学(11193)
科技(11055)
(10999)
(10173)
商业(9651)
(8882)
资源(8648)
技术经济(8585)
共检索到288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双喜  许丹  韩立荣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及其对白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采用离体叶段法,测定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及其菌落扩展的影响;利用生物电镜技术,观察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当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天名精内酯酮灌根和喷雾处理的保护效果与治疗效果分别为80.43%和88.03%与82.69%和88.05%,且2种施药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与150mg/L三唑酮处理差异不显著。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白粉病菌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菌落扩展存在明显的控制作用,并呈现明显的质量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玲  骆炳山  屈映兰  
研究了 2种施肥水平下、4种浓度的BR12 0 浸种及苗期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BR12 0浸种及苗期处理 ,对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幼苗的生长、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构成因子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以 0 .1mg/L浓度处理以及在高肥条件下的效果最佳 ,单株产量在高肥区增产 11.7% ,差异达显著水平 ,而在低肥区增产 5 .8% ,差异不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志强  刘国镕  严乐恩  张小风  韩秀英  王文桥  高胜国  
试验比较了叶段法、小株法、试管苗法、活动苗圃法测定小麦白粉菌对三唑酮药剂的灵敏度的差异,并建立了灵敏度基线,发现了抗药菌株,可供测定小麦白粉菌的抗药性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韩兴帅  许丹  冯俊涛  张兴  
【目的】明确天名精内酯酮对11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杀菌活性,为天名精内酯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以小麦纹枯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番茄叶霉病菌、南瓜枯萎病菌、黄瓜炭疽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小麦条锈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11种病菌为供试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盆栽药效试验和组织法,从离体和活体2个方面评价天名精内酯酮的杀菌活性。【结果】天名精内酯酮对小麦纹枯病菌、小麦全蚀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疫霉病菌、苹果炭疽病菌、黄瓜炭疽病菌、苹果干腐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病菌和番茄叶霉病菌菌丝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在4.894 7~43.8...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秀林  白小梅  王艳华  崔四平  李广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建民  王玉平  于运华  罗诗铭  
研究结果表明,晚播冬小麦在越冬期覆膜一段时间,可明显提高覆膜期间的温度,促进冬小麦幼穗分化、加快其生育进程,从而延长冬小麦中后期的生育长度,并取得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的效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严红  李文雄  魏自民  解宏图  
用溶液培养法对硼与小麦生长发育及结实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无硼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缺硼不影响小麦的营养生长 ,但影响小麦的生殖生长。 (2 )缺硼严重影响小麦的穗分化 ,在一定施硼范围内 ,随着硼施用量的增加 ,总小穗数和有效小穗数增多。 (3)不同年份 ,气候因子不同 ,对硼的需要量不同。1997年 ,在 0~ 1μmol/L范围 ,1998年 ,在 0~ 10 μmol/L范围内 ,随着硼浓度的提高 ,结实率呈增高趋势。 (4)小麦需硼的关键时期为孕穗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保松  曹林奎  
研究了镉污染下不同基因型小麦生长的差异 ,结果发现 ,小麦生长发育品种间差异很大 ;根的长度、单株地上部重量、地下部重量、每株分蘖数是反应比较敏感的指标 ;小麦对镉的吸收和分配由根部特性决定 ,不同品种根部吸收镉的能力比对照高 10 0倍以上 ,而地上部吸收镉的能力仅是对照的 10倍左右 ;同时 ,根部吸收镉的总量约是茎部 10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吕丽华  马贞玉  梁双波  姚艳荣  贾秀领  
通过管栽和盆栽试验研究了返青期根修剪对冬小麦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形成的影响。设置3个根修剪处理:返青期小切根、返青期大切根和未切根对照(CK)。结果表明,根修剪可降低叶片SPAD值,尤其大切根处理生育后期叶片持绿性较差。切根对小麦单株分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小切根可促进有效蘖的生长,使成熟期单株分蘖较高,但大切根处理分蘖及成熟期分蘖均较低。小切根通过对根系的适当调控,使0~140 Cm根系冗余量减少,根冠比降低,但在水分充足的条件下促进浅层根系(0~60 Cm)的生长,抑制了深层根系的生长。小切根可促进地上部生长,使叶面积和地上部干质量增加,因而使单株粒重增加;大切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艳秋  高增贵  姚远  汪浩德  
小麦白粉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可导致小麦产量损失较大。近年来寡糖激发子已成为防控植物病害的一种有效措施,为了探明真菌寡糖激发子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效果,开展了小麦白粉菌寡糖激发子的提取和防效测定试验。采用微珠涡旋法和热解法提取了小麦白粉菌细胞壁粗多糖(GD)和寡糖激发子粗提物(GB),通过总糖和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明确了GD和GB的组成成分主要为总糖和蛋白质,GD的得率为19.77%,总糖含量为73.81%,蛋白质含量为12.35%,GB得率为10%,GB总糖含量69.6%,蛋白质含量为11.3%。通过红外光谱扫描GD和GB的结构,可知GD和GB的结构中都存在糖的官能团特征吸收峰,二者吸收峰出现的位置基本一致,GD中存在β型糖苷键的连接方式。通过大豆子叶激发法测定了GB的生物活性,明确了GB浓度为200μg·L-1时生物活性最高。通过测定GB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试验,明确了GB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无抑制作用。通过测定GB对小麦离体叶段和温室盆栽苗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试验,明确了GB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到54.61%和50.87%。通过测定GB的最佳防治诱导间隔期试验,明确了GB对小麦白粉病的最佳防治诱导间隔期为5d。以上结果表明,本试验提取的小麦白粉菌寡糖激发子粗提物GB对小麦白粉病有较好的诱抗效果,为生产上小麦白粉病的防控提供了新的途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翟彩霞  吴欢欢  王丽英  陈丽莉  李若楠  窦菲  张彦才  李在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对冬小麦生长、旗叶净光合速率、旗叶水分利用率、产量及氮素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性淀粉包裹型缓释尿素一次性基施,冬小麦单株干质量高于普通尿素处理,根系活力提高4.9%~16.66%,叶片净光合提高4.4%~9.4%,旗叶水分利用率提高8.63%~25.17%;收获期,缓释尿素处理氮肥效率及耕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均高于普通尿素处理,而深层土壤硝态氮含量低于普通尿素处理,冬小麦产量提高14.7%~16.5%。氮肥的种类、释放特性及施肥量是影响土壤硝态氮含量的主要因素,施肥量的提高可能增加土壤硝态氮通过氮素淋洗对地下水潜在污染风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媚  杨迎青  李明海  舒灿伟  周而勋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强致病菌株GD-118为供试菌株,在室内观察了井冈霉素(Jinggangmycin)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井冈霉素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y=3.360 3+1.320 4x,相关系数r=0.962 6,理论抑制菌丝生长的EC50为70.2μg/mL,EC95为6 341.5μg/mL。与不加井冈霉素的空白对照相比,用井冈霉素处理后水稻纹枯病菌的菌落边缘明显凹凸不平,边缘菌丝更密集、颜色加深,并且随着井冈霉素处理浓度的增加,菌丝的干质量逐渐降低,但菌落表面菌丝的密集程度有所增加、颜色更深;空白对照的菌核呈颗粒状、褐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谷守芹  张运峰  范永山  路粉  
以玉米大斑病菌野生型菌株01-23为供试菌株,观测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菌落生长速度及形态、菌丝发育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30μg/mL水杨酸处理对病菌分生孢子萌发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处理后24h孢子萌发率是对照的1.53倍。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病菌菌落生长速度也有明显促进作用:15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86%;30μg/mL水杨酸处理,第8天菌落的生长速度提高了61%;60μg/mL水杨酸处理,第10天菌落生长速度提高了59%。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菌丝发育也有显著影响:水杨酸浓度为15μg/mL时,菌丝发育没有明显变化;水杨酸浓度为30μg/mL和6...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丽  赵奎华  刘长远  梁春浩  关天舒  王辉  汪琼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糖、酸、单宁对葡萄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果糖有利于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当葡萄糖浓度达20%时,菌落直径最大,为7.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73.69%;果糖浓度达24%时,菌落直径最大,为8.4cm;孢子萌发率最高,为83.33%。苹果酸和酒石酸对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苹果酸和酒石酸浓度分别达4.0%和3.5%时,菌丝不生长,孢子萌发率为0。单宁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当单宁浓度达1280mg·L-1时,菌落直径仅有1.9cm,孢子萌发率为9%。随着糖含量的减少和有机酸、单宁含量的增加,病菌的生长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冯俊涛  韩立荣  范瑞娟  陈从珍  张兴  
【目的】探讨孜然种子提取物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悬滴法和室内盆栽法测定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Calcofluor white染色法、苯酚-硫酸法等研究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细胞壁主要组分的形成及分布、β-1,3-葡聚糖含量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枯茗酸对辣椒疫霉病菌菌丝生长、游动孢子萌发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辣椒疫霉病有良好的防效;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枯茗酸处理使菌丝分枝增多、不规则膨大、生长点密集,孢子囊表面不规则凹陷,甚至塌陷,出现空腔;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枯茗酸处理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