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51)
2023(2521)
2022(1691)
2021(1490)
2020(1147)
2019(2663)
2018(2475)
2017(4433)
2016(2335)
2015(2592)
2014(2426)
2013(2274)
2012(1945)
2011(1769)
2010(1623)
2009(1471)
2008(1378)
2007(1155)
2006(1096)
2005(970)
作者
(6778)
(5613)
(5592)
(5281)
(3557)
(2770)
(2636)
(2114)
(2059)
(2013)
(1908)
(1866)
(1861)
(1791)
(1735)
(1728)
(1679)
(1605)
(1536)
(1456)
(1430)
(1430)
(1389)
(1352)
(1309)
(1281)
(1268)
(1232)
(1211)
(1191)
学科
(9972)
经济(9968)
管理(5612)
(5131)
(4374)
企业(4374)
业经(3900)
地方(3354)
中国(3063)
方法(2681)
(2549)
产业(2476)
数学(2274)
数学方法(2194)
信息(2071)
(2071)
总论(1981)
信息产业(1968)
农业(1857)
环境(1784)
(1777)
(1740)
地方经济(1731)
(1687)
理论(1644)
(1398)
银行(1396)
(1368)
(1367)
贸易(1365)
机构
学院(30327)
大学(28948)
研究(11564)
(10936)
经济(10674)
管理(10455)
理学(8900)
理学院(8784)
管理学(8521)
管理学院(8458)
中国(8355)
科学(7821)
(6328)
(6037)
(5645)
研究所(5575)
(5083)
中心(4982)
业大(4854)
(4574)
(4476)
农业(4454)
(4451)
师范(4400)
技术(4295)
(4219)
北京(4041)
(3973)
(3854)
财经(3689)
基金
项目(22301)
科学(17343)
研究(16320)
基金(15255)
(13861)
国家(13745)
科学基金(11634)
社会(10095)
(9857)
社会科(9553)
社会科学(9546)
基金项目(7975)
(7873)
教育(7427)
自然(7307)
自然科(7127)
自然科学(7125)
自然科学基金(6993)
编号(6415)
资助(5724)
(5518)
重点(5352)
成果(5075)
课题(5006)
(4881)
创新(4542)
国家社会(4349)
发展(4323)
(4289)
计划(4268)
期刊
(12807)
经济(12807)
研究(8461)
中国(7364)
学报(5696)
(5085)
科学(4636)
管理(4586)
教育(4384)
大学(4105)
(3944)
学学(3889)
农业(3672)
技术(3400)
(2469)
金融(2469)
(2428)
业经(2384)
经济研究(2171)
问题(1777)
科技(1715)
(1634)
职业(1619)
统计(1615)
(1603)
资源(1582)
财经(1561)
林业(1557)
业大(1524)
(1403)
共检索到46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珠明  
传统企业在云上重构产业链,打造新的商业机会。传统企业云上转型分为两个阶段: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第一阶段传统企业通过传感器、机器人等对现有生产设备、IT基础设施等进行数字化改造,将原来生产过程中的语言、语音、视频等控制行为转换为在线数据,结合传统的生产数据、经营数据,迁移上云,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从产品驱动转型为数字驱动。传统企业通过去中介化缩短产业链,拓展市场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宋涛  刘华辰  王赫楠  
一、调研背景自蒸汽机发明以后,化石能源开始被人类大规模开采使用,这直接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大步发展。然而,化石能源虽然使用成本低廉,却存在无法消除的致命缺陷——高污染。据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CO2中,约90%以上的人为CO2排放是由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由此可见,长期依赖化石能源发展经济绝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便成为人类必须格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国  冯俊文  
云天化集团失去了一个非常好的重组时机,而对于中小股东,则是做了一次非常失败的投资,失去了真金白银,也失去了对云天化投资的信心。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上演了多起上市公司整合的大戏,结果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的已经重组成功并获得市场的认可,如新湖中宝吸收和合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其明  
中小企业信息化实质是让企业管理从粗放走向精细化,让制度流程规范化,让业务数据精确化。东莞市世邦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邦)成立于2007年,主营出口玩具塑胶制品,公司现有员工600多人,设有工程部、工模部、注塑部、喷油部、移印部、装配部、采购部、销售部、财务部等部门,能配合客户需要开发及生产各类塑胶、五金电子玩具。问题与需求世邦2010年开始上线使用管理信息系统,当时公司规模一百人左右、业务量小,现阶段随着公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吕继红  
通过采购云平台与大数据分析管理,营造"阳光采购"环境,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采购需求与策略信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在各行各业中掀起巨大变革,特别是大数据在招标采购管理中显现出独特的优势。数字化采购不仅助力企业降低成本和管控风险,同时还能不断发掘新的价值来源,从而将降本增效变为现实,持续强化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首先,这说明我国已经是工业大国,有数据为证:2010年中国制造业以1.995万亿美元的产值,在全球制造业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建刚  
班组建设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如何适应新时代班组建设工作形式和内涵发生的深刻变化?云天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云天化)针对传统班组管理效率不高、班组成员凝聚力不强、班组创新创效动力不足等问题,创新推行“六型班组”建设模式,全面提升企业基础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成长。“六型”涵盖班组管理主要内容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建设是企业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丕恕  
大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要有一个云平台,通过整合各种数据打造云数据中心。这上面有六个核心:研发设计、供应链协同、智能工厂、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职能服务。这些核心支撑各个业务板块,最后形成智慧企业。中小企业如何插上大数据、云计算的翅膀?2017年阿里在浙江、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在顺势与蛰伏中积累腾空而起的机会,籍此实现职场生涯的完美晋级;在守成与创新中聚集领跑冲刺的能量,以此推动企业规模的漂亮扩身;在压力与期待中寻找展翅起飞的平台,借此彰显耳目一新的价值存在。操掌全球最大的住宅地产旗舰,郁亮并不缺乏打舵导航的驾驭本领;面对起伏跌宕的行业风云,郁亮并不缺少纵横捭阖的厚实底气;策应宏观政策的风向坐标,郁亮并不缺失谋势而动的识判功力。然而,站在时间垒起的历史高地之上,每一步的行进对郁亮来说可能都是难得的突破,每一次的跨越对郁亮而言或许都是极大的挑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张锐  
在顺势与蛰伏中积累腾空而起的机会,籍此实现职场生涯的完美晋级;在守成与创新中聚集领跑冲刺的能量,以此推动企业规模的漂亮扩身;在压力与期待中寻找展翅起飞的平台,借此彰显耳目一新的价值存在。操掌全球最大的住宅地产旗舰,郁亮并不缺乏打舵导航的驾驭本领;面对起伏跌宕的行业风云,郁亮并不缺少纵横捭阖的厚实底气;策应宏观政策的风向坐标,郁亮并不缺失谋势而动的识判功力。然而,站在时间垒起的历史高地之上,每一步的行进对郁亮来说可能都是难得的突破,每一次的跨越对郁亮而言或许都是极大的挑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民  亓艳  宗喆  
在绿色金融全球领先的背景下,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承诺揭开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时代的序幕,也必然推动金融业从绿色金融逐步走向零碳金融。绿色金融至零碳金融是一个巨大的跨越,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中国金融行业的监管者和参与者均需要充分认识到碳中和的重要战略意义、碳中和转型的潜在金融风险、碳中和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机遇以及国际竞争的压力与国际合作的动力。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整个金融体系的换道超车,构建全球领先的中国零碳金融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仲华  赵又霖  陆颖隽  
文章将云计算推广到互联网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领域,首次提出"信息资源云"这一云环境下信息资源管理平台与服务模式。以云计算给信息检索服务带来的影响为指引,剖析云计算新服务模式出现的可能性及必备条件,探讨信息资源云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信息资源云服务的最终目标,即信息资源云知识服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裴保华  袁玉欣  贾玉彬  王文全  Josef Eitzinger  
根据实测光强 ,利用作物和树木光———光合曲线中的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以及各物候期的叶面积系数 ,叶幕消光系数等参数 ,估算了杨农间作与单一农作物 (对照 )的光能利用率。结果表明 ,三种杨农间作模式的总光能利用率都高于对照 ,约可提高 2 7 5 6 %~ 48 6 4%。间作田农作物的日累积光合量随日累积光量减少而降低 ,呈线性正相关。当相对光强 >6 0 %时 ,间作田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稍高于对照田农作物 ;相对光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