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46)
- 2023(5019)
- 2022(4355)
- 2021(3970)
- 2020(3565)
- 2019(7072)
- 2018(6978)
- 2017(13234)
- 2016(7310)
- 2015(8131)
- 2014(8138)
- 2013(7789)
- 2012(7135)
- 2011(6500)
- 2010(6666)
- 2009(6429)
- 2008(6547)
- 2007(5910)
- 2006(5254)
- 2005(5062)
- 学科
- 管理(30575)
- 济(25961)
- 经济(25892)
- 业(25062)
- 企(22776)
- 企业(22776)
- 财(12008)
- 制(11956)
- 方法(8930)
- 体(8332)
- 务(7485)
- 财务(7467)
- 财务管理(7449)
- 数学(7412)
- 数学方法(7340)
- 业经(7283)
- 体制(7258)
- 中国(7135)
- 企业财务(7110)
- 农(7013)
- 银(6162)
- 银行(6148)
- 行(5846)
- 划(5657)
- 融(5583)
- 金融(5581)
- 税(5116)
- 学(5073)
- 度(4998)
- 制度(4995)
- 机构
- 大学(106214)
- 学院(105138)
- 济(44258)
- 经济(43316)
- 管理(39948)
- 研究(35337)
- 理学(33982)
- 理学院(33644)
- 管理学(33209)
- 管理学院(33006)
- 中国(28007)
- 财(25412)
- 京(22035)
- 科学(19607)
- 财经(18959)
- 所(17450)
- 经(17082)
- 江(17023)
- 农(16672)
- 中心(16333)
- 研究所(15355)
- 业大(14529)
- 财经大学(14057)
- 经济学(14028)
- 北京(13537)
- 院(12960)
- 农业(12948)
- 州(12760)
- 经济学院(12539)
- 范(11799)
- 基金
- 项目(68216)
- 科学(54700)
- 基金(51102)
- 研究(50562)
- 家(44090)
- 国家(43731)
- 科学基金(38103)
- 社会(33723)
- 社会科(31938)
- 社会科学(31934)
- 基金项目(26591)
- 省(26336)
- 自然(23972)
- 自然科(23430)
- 教育(23429)
- 自然科学(23426)
- 自然科学基金(23046)
- 划(22208)
- 资助(20337)
- 制(19674)
- 编号(19654)
- 成果(17046)
- 部(16015)
- 重点(15574)
- 创(14773)
- 国家社会(14399)
- 课题(14118)
- 教育部(14073)
- 创新(13966)
- 性(13876)
共检索到165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云江 柳盈 姚翠鸾
为研究大黄鱼双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分子(double immunoglobulin interleukin-1 receptor-related molecule, DIGIRR)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大黄鱼digirr (Lcdigirr)的编码区序列;采用荧光定量PCR (qPCR)对大黄鱼各组织及免疫刺激后的脾脏、头肾等组织及大黄鱼肾细胞系(LCK)中的Lcdigirr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TurboGFP-DIGIRR及pcDNA3.1-DIGIRR,分别以绿色荧光蛋白(GFP)为报告基因及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研究了Lc DIGIRR的亚细胞定位及过表达后对NF-κB启动子活性的调控。结果显示,Lcdigirr的开放读码框(ORF)包含1 575 bp核苷酸,编码52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59.4 ku、等电点(pI)为5.76,N端包含2个免疫球蛋白(Ig)结构域、1个跨膜区及1个Toll/白细胞介素-1受体(TIR)结构域,属于保守的硬骨鱼类DIGIRR家族;qPCR结果显示,Lcdigirr在大黄鱼多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肠道中表达量最高;采用变形假单胞菌及脂多糖(LPS)、鞭毛蛋白、多聚肌-胞苷酸[poly (I:C)]等分别进行体内与体外刺激,均可诱导其表达量显著增加;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Lc DIGIRR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膜质区;过表达Lc DIGIRR能够显著抑制nf-κb及MyD88介导的nf-κb的转录激活。综上表明,Lcdigirr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在大黄鱼的免疫反应中发挥负调控作用。对于深入理解大黄鱼的免疫反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萌 罗云江 姚翠鸾
为研究大黄鱼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CYLD)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大黄鱼CYLD的全长cDNA(命名为LcCYLD)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qPCR(技术简写)的方法对大黄鱼各组织及免疫刺激后的大黄鱼肾细胞系中的LcCYLD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TurboGFP-CYLD及pcDNA3.1-CYLD,分别用于亚细胞定位实验及过表达实验;在HEK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LcCYLD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了NF-κB、TNF-α及IL-1β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LcCYLD的ORF包含2 754 bp,编码917个氨基酸,推测具有保守的3个N端的CAP-GLY结构域,1个磷酸化区域和1个C端的UCH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各物种CYLD间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cCYLD与来源于其他硬骨鱼的CYLD聚为一支,其中与条纹鲈的CYLD关系最近;转录水平表达分析发现LcCYLD在大黄鱼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脑中表达量最高;LPS及poly I:C刺激能够显著诱导LcCYLD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LcCYLD在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有表达;过表达LcCYLD能够显著抑制NF-κB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转录激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CYLD能够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为深入了解LcCYLD在大黄鱼先天免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洋 郑文燕 胡帝宇 童智子 蒋松宏 王怡丹
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nd 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like domain protein 3,CARMA3)属于CARMA家族,是一个新型的骨架蛋白。CARMA3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的周期进程、增殖和信号转导,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细胞应答。论文介绍了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过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配体、DNA损伤和感染可激活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活性水平受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A20负调控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以及CARMA3与癌症发生的关联,旨在为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细胞周期进程、增殖和细胞应答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萌 罗云江 姚翠鸾
为研究大黄鱼肿瘤抑制因子cylindromatosis (CYLD)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本实验克隆了大黄鱼CYLD的全长c DNA (命名为LcCYLD)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PCR)的方法对大黄鱼各组织及免疫刺激后的大黄鱼肾细胞系中的LcCYLD表达变化进行检测;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TurboGFP-CYLD及pcDNA3.1-CYLD,分别用于亚细胞定位实验及过表达实验;在HEK293T细胞系中过表达LcCYLD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了NF-κB、TNF-α及IL-1β启动子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LcCYLD的ORF包含2 754 bp,编码917个氨基酸,推测具有保守的3个N端的CAP-GLY结构域,1个磷酸化区域和1个C端的UCH结构域,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各物种CYLD间高度保守;系统进化分析显示,LcCYLD与来源于其他硬骨鱼的CYLD聚为一支,其中与条纹狼鲈的CYLD关系最近;转录水平表达分析发现,LcCYLD在大黄鱼各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脑中表达量最高;LPS及poly I:C刺激能够显著诱导LcCYLD的表达;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LcCYLD在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均有表达;过表达LcCYLD能够显著抑制NF-κB及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转录激活。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CYLD能够抑制NF-κB的转录激活,为深入了解LcCYLD在大黄鱼先天免疫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秀娟 孙运 郭华 张书霞
选取31头经检测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5周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16头和试验组15头,对照组仔猪每头滴鼻4 mL PBS,试验组仔猪每头滴鼻4 mL 5×105TCID50.mL-1PCV2悬液。于PCV2接种当天剖杀4头仔猪作为对照组,分别于14、21和35 d剖杀4头对照组和5头试验组仔猪,采集肝脏。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的核易位变化;蛋白提取法分别提取肝脏细胞核蛋白和胞浆蛋白,Western blot定量检测细胞核中NF-κB/P65和细胞浆中p-IκBα、MyD88蛋白含量的变...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程安怡 赵金鹏 黄小红 张伟妮
为了探究脂多糖(LPS)对大黄鱼原代头肾巨噬细胞(PKM)的激活作用及其相应受体,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PS对大黄鱼PKM吞噬活性和氮呼吸爆发的影响,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LPS对3种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7种受体基因(TLR1、TLR2、TLR21、MR1、MR2、NOD1、NOD2)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0.1μg·mL~(-1) LPS可以显著提高大黄鱼PKM的吞噬能力(P<0.01);LPS可以显著上调3种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6种受体基因(TLR1、TLR2、TLR21、MR2、NOD1、NOD2)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MR1的表达水平.研究表明,LPS对大黄鱼PKM有明显的激活作用,并刺激细胞向M1型巨噬细胞分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毛芝娟 楼丹 杨波 吴建军 吴雄飞 川合研儿 陈昌福
用经福尔马林灭活的哈维弧菌 (Vibrioharveyi)菌苗对大黄鱼 (Pseudodciaenacrocea)幼鱼进行浸泡免疫接种 ,分别以 1.0× 10 8cells/mL、1.0× 10 7cells/mL和 1.0× 10 6cells/mL的菌液浓度 ,浸泡处理鱼体 1min、10min和 6 0min后 ,放入设置在象山港内的网箱中饲养 ,并且在浸泡免疫接种后的 12 6d内 ,定期检测试验鱼的免疫保护力 (RPS)。结果表明 ,在浸泡免疫接种后的 5 6~ 77d内 ,受免鱼的RPS达到了 95 %~ 10 0 % ,随后RPS稍有下降 ,但是 ,直到免疫浸泡接种后第 112...
关键词:
大黄鱼 哈维弧菌 灭活菌苗 浸泡免疫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华夏 顾峰 廖瑛 茅翔 丁铲 范红结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感染过程中细胞因子显著上调的机制。[方法]NDV感染He La细胞,用RT-PCR法检测IFN-β、IL-6、IL-8 mRNA水平。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荧光分析检测NDV对双链RNA激活的蛋白激酶(PKR)与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与未感染组相比,IFN-β、IL-6、IL-8 mRNA水平显著上调。NF-κB信号通路在感染后1224 h被激活,转录因子p65入核,而使用NF-κB信号通路抑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汪倩凤 沈伟良 刘成 王迪 侯聪聪 竺俊全 吴雄飞
为探讨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精子的紫外辐射灭活适宜剂量及其激活大黄鱼卵子发育为胚胎的效果,以Ringer氏液为稀释液,按1:30稀释大黄鱼和黄姑鱼精子,采用自制紫外灭活装置[紫外辐射强度2200μW/(cm2·s),紫外波长254 nm]对这2种鱼的精子进行紫外照射处理及活力测定,然后与正常大黄鱼卵子进行人工授精,授精后一部分卵未作冷休克处理,另一部分卵进行了冷休克处理(受精2 min 30 s,3℃海水,冷休克10 min),并进行了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晓津 桑本红 覃映雪 邹文政 毛勇 邹峰 罗罡 苏永全
由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感染引发的"白点病"为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但仍未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健康大黄鱼和患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肠、脾、头肾与肝组织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蛋白进行检测,研究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组织中MIF的表达情况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表明,MIF在健康大黄鱼肠、脾、头肾、肝各组织中均无表达;MIF在刺激隐核虫病大黄鱼各组织中高表达,表达强度从弱到强依次是肠、肝、脾、头肾,MIF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焦恺强 王印庚 荣小军 陈佳 张正 廖梅杰 李彬 孙陆宇 苏跃中
由刺激隐核虫寄生感染而引起的"白点病"成为大黄鱼养殖生产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研究刺激隐核虫对大黄鱼的致病力及复方中草药HD-2对刺激隐核虫世代繁殖的抑制和阻断其感染的效果,本研究在测定了患病大黄鱼产生刺激隐核虫包囊数量、大小、孵化率和幼虫产率的基础上,测定了幼虫体外存活时间和感染力。同时,研究了HD-2中草药液对刺激隐核虫幼虫、滋养体和包囊的杀除效果以及口服复方中草药HD-2对患病大黄鱼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自然患病大黄鱼体型规格与产生包囊总数呈正相关,包囊直径为(340.8±64.9)μm,平均孵化率为76.4%,每个包囊可产生280±42.5个幼虫;幼虫体外最长存活时间超过24 h,幼虫孵化20 h后便丧失感染力。幼虫感染大黄鱼7 d的LD_(90)为9 712个幼虫/尾,LD_(50)为4 366个幼虫/尾。HD-2中草药液可有效杀灭刺激隐核虫幼虫,分别口服含复方中草药5、10和15 g/kg饲料30 d的实验组大黄鱼在LD50攻毒剂量下其相对感染强度较对照组分别下降32.0%、44.5%和51.8%,包囊体积较对照组分别减少35.4%、36.1%和37.3%,孵化率分别下降16.3%、23.3%和27.9%;在LD90攻毒剂量下3个实验组大黄鱼的存活率分别达到40.0%、55.0%和58.3%,显著高于对照组(8.3%),且鳃丝、胸鳍上滋养体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口服复方中草药HD-2对自然患病大黄鱼的治疗效果表明,采集口服15 d的3组大黄鱼的包囊数量分别较对照组下降73.1%、87.7%和93.8%,鱼体死亡率分别为58.3%、36.7%和21.7%,较对照组83.3%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且用药组大黄鱼的生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口服复方中草药HD-2能有效阻断刺激隐核虫的二次感染,抑制包囊的形成和发育,降低包囊孵化率和幼虫孵化数量,从而有效抑制了虫体的世代繁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水木 刘悦 李奕晨 田国鹏 郭心怡 林嘉琪 白玉麟 徐鹏 周涛
刺激隐核虫感染能够导致海水鱼类感染“白点病”,而大黄鱼是受“白点病”影响最严重的海水养殖鱼类。为了探究刺激隐核虫感染对大黄鱼生理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刺激隐核虫人工感染大黄鱼,分别在感染后0、12、24、48和72 h采集血液、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并检测血清皮质酮、皮质醇以及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的变化。同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实验检测肝脏、脾脏、肠道、鳃、头肾和皮肤组织中TNF-α、IL-8和IL-1β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在大黄鱼感染刺激隐核虫后的0~72 h内,实验组大黄鱼表现出刺激隐核虫病的发病症状;血清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显著增加;肝脏GSH-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肝脏SOD活性极显著增加;肝脏MDA含量在0~12h内急剧增加并达到峰值,随后含量缓慢降低;各组织中的TNF-α、IL-8和IL-1β的表达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在鳃、头肾、肝脏和皮肤中上调最为显著。研究表明,刺激隐核虫感染后有明显变化的皮质类激素含量和氧化应激指标能够反映大黄鱼的感染程度,有助于进一步辅助抗刺激隐核虫表型测量的优化。本研究可为深入理解刺激隐核虫感染后大黄鱼生理生化及免疫指标的动态变化提供基础,为后续的机制解析和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翁幼竹 方永强 周晶 刘家富 谢方靖
应用脑垂体组织生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GnRH A和紫萁抑制大黄鱼性早熟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性早熟大黄鱼脑垂体许多促性腺激素分泌细胞的胞质出现空泡 ,提示性早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GtH细胞提早进入分泌活动所致。长期服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养殖大黄鱼 (没有性早熟 ) ,它的脑垂体GtH细胞对GnRH抗独特型抗体发生弱的免疫阳性反应 ,而对照组性早熟鱼仍出现强的反应 ,表明实验组大黄鱼脑垂体GtH细胞对GnRH A的应答能力下降 ,出现脱敏效应 ,这可能与GnRH A抑制大黄鱼性早熟有关。养殖大黄鱼长期服用紫萁 ,它的脑垂体GtH细胞膜上GnRH受体则没有出现脱敏现象 ,...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晓津 谢仰杰 王军 苏永全
研究孵化至12月龄大黄鱼的淋巴器官如头肾、胸腺、脾的生长发育和免疫细胞数量的变化,首先应用显微与超微技术研究大黄鱼初孵仔鱼至12月龄免疫器官——头肾、胸腺与脾脏的发育。3日龄仔鱼出现头肾原基,原始造血干细胞最早被发现于头肾,很快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4日龄仔鱼出现脾脏原基和胸腺原基。脾脏靠近内脏,含大量窦状隙,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血细胞与血小板。胸腺是最迟出现的淋巴器官,但发育较快。胸腺位于鳃腔背上角,主要由胸腺细胞(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组成,分为外区和内区,二者虽没有明显界限,但容易区分。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年龄和鱼体重量的增长,胸腺、头肾和脾脏的重量均有增长的趋势,脾脏重量与体重的关系要比与...
关键词:
大黄鱼 免疫器官 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鄢庆枇 张俊杰 邹文政 陈强 庄峙厦 王小如
为了解大黄鱼在抗溶藻弧菌感染时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将160尾健康大黄鱼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通过腹腔分别注射0.2mL浓度为2×107CFU.mL-1的溶藻弧菌和灭菌生理盐水,在注射0,1,3,7,11,15,19d后从两组各取6尾大黄鱼,尾静脉取血,进行外周血的血相、NBT阳性细胞数、血清抗菌活力、抗体效价等免疫学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在人工感染的初期,感染组大黄鱼外周血的红细胞、白细胞、淋巴细胞和NBT阳性细胞的数量及血清抗菌活力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在注射后1d外周血粒细胞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抗体效价在7d开始增加,15d达到峰值,且用间接ELISA和试管凝集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具有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