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7)
2023(2083)
2022(1914)
2021(1811)
2020(1649)
2019(3702)
2018(3848)
2017(5811)
2016(4368)
2015(5071)
2014(5105)
2013(4672)
2012(4684)
2011(4230)
2010(4373)
2009(3733)
2008(3882)
2007(3419)
2006(2899)
2005(2579)
作者
(16706)
(13981)
(13904)
(13279)
(9195)
(7102)
(6380)
(5639)
(5319)
(5262)
(4992)
(4937)
(4919)
(4761)
(4745)
(4678)
(4347)
(4246)
(4094)
(4085)
(4061)
(3741)
(3663)
(3479)
(3400)
(3331)
(3301)
(3211)
(3129)
(3103)
学科
(7464)
经济(7451)
(7036)
(5323)
管理(4739)
理论(4393)
教学(4385)
教育(4347)
(3526)
企业(3526)
方法(3252)
(3166)
学法(3136)
教学法(3136)
水产(2878)
学理(2864)
学理论(2864)
数学(2617)
中国(2611)
动物(2585)
数学方法(2534)
研究(2477)
(2278)
贸易(2277)
动物学(2257)
(2233)
农业(1984)
(1835)
及其(1778)
(1722)
机构
学院(58961)
大学(58576)
研究(27839)
(26463)
科学(23868)
农业(21943)
(18133)
业大(17734)
研究所(17195)
中国(16192)
农业大学(13920)
(13703)
(13495)
技术(13075)
(13006)
实验(12897)
经济(12505)
(12475)
实验室(12460)
重点(11922)
(11899)
管理(11631)
中心(11220)
(10525)
科学院(9917)
理学(9875)
(9699)
理学院(9609)
管理学(9099)
管理学院(9028)
基金
项目(43934)
科学(30545)
(28652)
国家(28428)
基金(27657)
研究(25016)
(20852)
科学基金(20642)
(18262)
自然(17040)
自然科(16661)
自然科学(16652)
自然科学基金(16326)
基金项目(14402)
教育(13796)
科技(13373)
计划(13114)
资助(12181)
重点(11589)
(11083)
专项(10554)
社会(10246)
(9905)
(9840)
编号(9751)
(9684)
社会科(9400)
社会科学(9396)
课题(9293)
科研(9183)
期刊
学报(24721)
(24691)
中国(17010)
农业(16793)
科学(16195)
大学(15683)
学学(15108)
教育(13886)
(13585)
经济(13585)
研究(13191)
(9749)
业大(8252)
农业大学(7217)
(5506)
中国农业(5379)
技术(4910)
林业(4686)
职业(4583)
自然(4567)
科技(4337)
自然科(4336)
自然科学(4336)
(4176)
管理(3947)
农业科学(3751)
农林(3607)
(3607)
农学(3515)
华北(3515)
共检索到88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西西  池洪树  郑在予  刘晓东  罗潘潘  许斌福  陈秀霞  龚晖  
为建立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的培养方法,明确其分类地位,用肿大细胞病毒检测呈阳性的大黄鱼幼鱼病料(FD201807和SA201808)肾组织匀浆液感染鳜仔鱼细胞系(mandarin fish fry cell line-1,MFF-1)并连续传代,从病料组织匀浆液和细胞冻融液中提取病毒DNA,克隆病毒主要衣壳蛋白基因(mcp),测序后与NCBI Genebank中的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病毒mcp以及2018—2020年所检出的15株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mcp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传至第4代才可引起MFF-1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的主要特征为细胞脱壁、变圆、折光度增强;感染时间越长脱壁细胞越多,同时培养液中的颗粒增加;透射电镜下可见感染细胞的细胞质散在大小为130~150 nm的六边形病毒粒子和空壳。感染细胞的病变周期随传代代次的增加而缩短,第15代次的FD201807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3 d,第15代次的SA201808株感染细胞80%细胞病变的时间为7~8 d。mcp序列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SA201808株和FD201807株为虹彩病毒科、肿大细胞病毒属的不同病毒,SA201808株与FD201807株的mcp序列存在21个碱基差异,二者的mcp序列分别与大黄鱼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 LYCIV)LYCIV-Zhoushan(GenBank: MW139932.1)和花鲈虹彩病毒(Lateolabrax maculatus iridovirus, LMIV)(GenBank: MH577517.1)相近。15株从大黄鱼病料检出的病毒中,12株的mcp序列与SA201808株聚类;3株与FD201807聚类。本研究首次利用MFF-1细胞系分离培养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揭示了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存在差异,为更好地了解大黄鱼肿大细胞病毒提供了数据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卫  田飞焱  刘荭  陈焕春  李惠芳  刘宗晓  王侃  蔡伊娜  吕建强  
利用RT-PCR技术获得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0603株的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杆状病毒Bac-To-Bac表达系统的pFastBacⅠ质粒中,构建了pFastBac-cp质粒。转化DH10Bac大肠杆菌后获得重组穿梭载体Bacmid-cp,脂质体介导将其转染Sf9细胞产生有感染性的重组杆状病毒AcNPV-cp。利用AcNPV-cp感染Sf9细胞后,SDS-PAGE分析可见大小约为37ku的特异性蛋白带,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其可以与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阳性血清反应出现特异性的杂交带。试验结果表明,AcNPV-cp在Sf9细胞中成功地表达了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衣壳蛋白,其具有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燕  胡波  宋艳华  范志宇  魏后军  姜平  王芳  
以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为载体,构建VP60携带双串联OVA T细胞表位(Ovalbumin,卵清蛋白第257~264位氨基酸)的嵌合蛋白,研究外源基因对VP60蛋白表达及病毒样颗粒(VLPs)装配的影响,分析VP60作为载体对外源基因长度的耐受性。运用基因克隆和重组技术,通过2次SOE法(Splicing by overlap extension,重叠延伸剪接术),将双串联OVA T细胞表位(257~264位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取代VP60第302~309位氨基酸的基因序列,得到嵌合VP60基因。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嵌合蛋白,命名为DC。经IFA、SDS-PAGE、Wes...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斌  郑其升  刘华雷  曹瑞兵  陈溥言  
为进一步研究的生物学特性,应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和鸡胚肾细胞(CEK)培养禽腺病毒江苏分离株,进行培养特性、血凝特性、理化特性、超薄切片观察和PCR检测。实验结果表明,CEF感染病毒后没有出现病变。CEK感染病毒后则表现出很强的聚集性并形成细胞团,有的成束状,最后脱落;ReedMuench方法测得其TCID50为每0.1mL10-5.4。CEK核内存在大量70~80nm、呈典型的晶格状排列的腺病毒颗粒。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进  张辉  肖汉兵  曾令兵  
大鲵虹彩病毒(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是近年中国大陆新发现的引起人工养殖大鲵(Andrias davidianus)大规模死亡的病毒病原。为了揭示大鲵虹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型差异,本研究对2010–2012年采集自全国不同大鲵养殖区域的患虹彩病毒病的大鲵样本进行了分子检测、病毒分离培养以及病毒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测序与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采自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的10个样本检测为阳性,通过细胞培养获得10株病毒流行株。对该10株流行株MCP基因的测序与比对分析发现,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达到99....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传山  任力刚  李维英  杨增岐  郭蔼光  
为了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兔出血症病毒(RHDV)衣壳蛋白VP60,应用RT-PCR方法从兔出血症病毒(RHDV)西北分离株YL中克隆出了衣壳蛋白VP60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YL株VP60基因全长1740 bp,GC含量为55.3%,已在GenBank中注册(登录号为DQ530363),VP60基因与中国RHDV最早期分离株WX84的VP6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0%,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5.8%。构建成功YL株VP6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VP60-pET32a,转化到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1 mmol/L 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VP60融合蛋白分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晴坤  冯华  任春晓  魏蔷  刘运超  张改平  
为了研制廉价高效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亚单位疫苗,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的偏好性合成PCV2b(GenBank:AY969004.1)cap基因全序列,利用PCR技术,分别将PCV2的2个B细胞表位(~(226)LKDPPLNP~(233)和~(195)HVGLGTAF~(202))以单独和串联的方式连接到Cap的C端,成功构建至pE-SUMO表达载体,将3个重组载体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后诱导表达,经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3种重组蛋白均以可溶形式表达且表达正确。对3种重组蛋白分别进行镍柱亲和层析纯化,再用SUMO蛋白酶除去融合标签,获得无标签的Cap-e1、Cap-e2和Cap-e12蛋白,并分别与相应的弗氏佐剂等体积乳化,将20只6周龄大小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免疫3种重组蛋白,同时设置疫苗组和PBS组作为对照组,并进行免疫评价,比较C末端连接的不同B细胞表位对Cap免疫原性的影响。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除第2周外,各试验组的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PBS组,且连接2个表位的Cap-e12蛋白产生的抗体水平高于只连接1个表位的蛋白(Cap-e1、Cap-e2),而在第6周时,Cap-e12蛋白抗体水平与疫苗组无显著差异。综上Cap的免疫原性与连接表位数量有关,连接2个表位后能显著提高Cap的免疫原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成银  王印庚  黄倢  王清印  
应用同源PCR技术,从被一种球状病毒感染的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扩增出了一段长度为620 bp的DNA片断。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该DNA片断与鱼类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C末端编码区的DNA序列高度相似,由此证实感染养殖大菱鲆的这种球状病毒为一种鱼类虹彩病毒,暂命名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 MCP C末端的205个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20种虹彩病毒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47%(韩国大菱鲆虹彩病毒)、97%~98%(待指定病毒属的7种病毒),以及50%以下(蛙病毒属、淋巴囊...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苗素英  何建国  张利红  曾慷  王晓红  张旻  江静波  
从新分离感染虎纹蛙的病毒培养细胞中提取病毒DNA作模板 ,用分别对应于蛙病毒 3型 (FV3)主要衣壳蛋白 (MajorCapsidProtein ,MCP)基因读码框两侧的寡核苷酸片段作引物进行PCR扩增 ,得到预期大小基因片段 ,进一步将此基因片段插入到pGEM T载体中 ,进行全长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 ,编码虎纹蛙病毒的MCP基因的读码框核苷酸数为 1392bp ,编码 4 6 3个氨基酸 ;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其他脊椎动物虹彩病毒的MCP基因序列比较结果显示 ,该病毒与蛙病毒属的FV3的同源性 (98% )明显高于囊肿病毒属的FLDV 1(5 2 % ) ,并且与虹彩病毒科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中旺  张永光  王永录  潘丽  方玉珍  刘力宽  蒋守田  吕建亮  周鹏  张昱  张淑刚  杜进鑫  李正丰  
对口蹄疫病毒Asia1/HeB株P1结构蛋白基因进行了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采用DNAStar Protean软件对P1蛋白的二级结构、可塑性、亲水性、表面可及性及抗原指数等参数进行分析,综合预测其B细胞表位分布。结果表明,FMDV Asia I/HeB株P1基因长2199 bp,包含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733个氨基酸,其中VP1长633 bp,编码211个氨基酸,VP2长654 bp,编码218个氨基酸,VP3长657 bp,编码219个氨基酸,VP4长255 bp,编码85个氨基酸。P1结构蛋白的二级结构较为复杂,含有较多的β片层结构和转角结构,VP1、VP2和VP3上均有多个区域为B细...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先乐  夏春  左文功  
旋转培养优于静置培养,它不仅表现在可形成细胞单层的面积大,单层细胞的产量高,单位面积所需的培养液(维持液)少,而且细胞生长的速度较快,细胞形成单层的时间较短,接种病毒后收获的病毒滴度也相应较高,它适宜于疫苗工厂化生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尹晓彤  费荣梅  
对虾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IHHN)为对虾主要病毒病之一,近些年,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在流行病学和诊断方面受到重视,但其致病机理鲜有报道。本研究首先构建了IHHNV CP原核表达载体,纯化CP蛋白并制备多抗,抗体效价达到1︰51200;利用匀浆、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未感染IHHNV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鳃细胞膜蛋白;用VOPBA和HIS PULL–DOWN方法筛选凡纳滨对虾鳃细胞膜IHHNV CP受体,分别将疑似的蛋白条带进行LC-MS/MS分析。结果表明,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热休克蛋白90(HSP 90)、酚氧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罗毅志  杨广智  叶雪平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曾宪辉  曾令兵  周勇  范玉顶  陈倩  刘文枝  张雪萍  张琳琳  
根据大鲵虹彩病毒(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iridovirus,GSIV)主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MCP基因编码框1392 bp全长序列,将其定向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中,构建重组质粒并命名为pc DNA-MCP。将pc DNA-MCP质粒转染大鲵肌肉细胞系(GS-M),间接荧光免疫染色结果显示,MCP蛋白可在GS-M细胞中表达,且转染后72 h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转染后48 h;收集转染后72 h的GS-M细胞,经Western blot检测,可检测到MCP蛋白的特异性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秦波  程洛单  陈杰  蒋霞云  邹曙明  
为探索草鱼出血病防治新技术,实验采用衣壳蛋白靶向灭活(capsid-targeted viral inactivation,CTVI)策略,利用Tgf2转座子元件,构建了带爪蟾EF1α或鲤热休克蛋白70两种不同启动子的CTVI转基因质粒p Tgf2-EF1α-VP3-SN或p Tgf2-Hsp70-VP3-SN。该2种质粒均包含GCRV衣壳蛋白VP3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核酸酶(Staphylococcus aureus nuclease,SN)融合表达阅读框。通过将2种CTVI转基因质粒与体外合成的Tgf2转座酶5'加帽mRNA共同显微注射入草鱼1~2细胞期受精卵,获得了带2种不同启动子的CTVI...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