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94)
2023(2652)
2022(2294)
2021(2130)
2020(2013)
2019(4692)
2018(4610)
2017(8164)
2016(5089)
2015(5644)
2014(5535)
2013(5377)
2012(4962)
2011(4472)
2010(4574)
2009(4138)
2008(3946)
2007(3431)
2006(2838)
2005(2415)
作者
(17824)
(14867)
(14824)
(13850)
(9608)
(7259)
(6714)
(5896)
(5652)
(5307)
(5021)
(5015)
(4974)
(4938)
(4827)
(4710)
(4580)
(4386)
(4372)
(4277)
(4010)
(3878)
(3617)
(3434)
(3419)
(3308)
(3303)
(3270)
(3245)
(3054)
学科
(19394)
经济(19383)
方法(13718)
数学(12863)
数学方法(12531)
管理(11628)
(10577)
(9278)
企业(9278)
(6975)
(3597)
中国(3432)
理论(3316)
(3179)
环境(2948)
业经(2570)
地方(2485)
技术(2468)
(2453)
财务(2437)
财务管理(2431)
(2426)
(2356)
贸易(2353)
(2349)
企业财务(2325)
(2286)
(2227)
及其(2201)
农业(2122)
机构
大学(71137)
学院(70603)
研究(26160)
管理(23646)
(22472)
(22049)
经济(22005)
科学(21923)
理学(21411)
理学院(21067)
管理学(20078)
管理学院(19990)
农业(17891)
中国(17412)
业大(17294)
(15575)
(15064)
研究所(14684)
(12084)
农业大学(11895)
中心(11548)
实验(11494)
实验室(11150)
重点(10507)
技术(10460)
(10434)
(10408)
(9834)
(9383)
(9155)
基金
项目(55209)
科学(42464)
基金(40691)
(38501)
国家(38278)
科学基金(31912)
研究(30710)
自然(25245)
自然科(24721)
自然科学(24708)
自然科学基金(24235)
(23621)
基金项目(21020)
(20114)
资助(17986)
社会(17488)
社会科(16630)
社会科学(16627)
教育(15225)
计划(14359)
科技(13284)
重点(13220)
科研(11644)
(11539)
(11130)
创新(10885)
(10766)
专项(10533)
编号(10496)
(10090)
期刊
学报(22743)
(20102)
(19128)
经济(19128)
科学(16760)
大学(15463)
学学(15113)
研究(14305)
农业(13643)
中国(13519)
管理(8860)
业大(7727)
(7333)
(7180)
农业大学(6677)
技术(6243)
统计(6159)
(5621)
(5429)
教育(5369)
决策(5041)
自然(4767)
科技(4714)
中国农业(4598)
林业(4444)
自然科(4255)
自然科学(4255)
财经(3598)
技术经济(3590)
(3585)
共检索到957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葛阳杨  朱军莉  刘丽  任奕婧  
为鉴别大黄鱼腐败菌气单胞菌的致腐能力,采用生理生化和分子方法(16S r RNA)鉴定冷藏大黄鱼货架期终点不产H2S的菌株。分析菌株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胞外酶活性、三甲胺(TMA)和生物胺形成的腐败表型,将菌株接种在灭菌鱼汁中测定其致腐能力。结果显示,分离株AE03和AE04在037°C及060的盐度下生长良好,在4和25°C条件下AE03菌株的生长速率显著高于AE04菌株。2株细菌不产H2S,能还原氧化三甲胺(TMAO),分解尿素和液化明胶,氧化酶、赖氨酸、鸟氨酸脱羧酶、精氨酸水解酶等都呈阳性,能利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沈锦玉  余旭平  潘晓艺  许文军  尹文林  曹铮  
浙江宁波、台州等地相继发生网箱养殖大黄鱼的大量死亡,主要症状为脾脏、肾脏有许多白色结节,大小为0.1~1mm。从病鱼体内分离出致病力极强的菌株GYCWS,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为大黄鱼的病原菌,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8.5×104CFU/ml。对该细菌进行了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并进行了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ID32GN)及16S rRNA分子鉴定。经PCR扩增获得了大小约1.5Kb的16S rRNA部分基因片段,产物经回收纯化,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大肠杆菌TG1,对阳性克隆子进行酶切及PCR鉴定确认阳性重组质粒,将测定的序列递交NCBI进行BLAST同源序列比对,与恶臭假单胞菌的...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峰  高松柏  刘阳阳  储天琪  詹炜  楼宝  
为了阐明小黄鱼、大黄鱼及其杂交子代(小黄鱼♀×大黄鱼♂)的生长和形态差异,比较分析了3、4、6、8、11、15月龄的3种鱼的体质量,并对8月龄的3种鱼表型性状(全长、体长、头长、躯干长、尾部长、尾柄长、尾柄高、体高和体质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4月龄之前,小黄鱼体质量高于大黄鱼和杂交子代,之后杂交子代体质量大于小黄鱼和大黄鱼,但是从11月龄开始,大黄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体质量高于杂交子代,因此,最终杂交子代体质量介于双亲之间,表现为中亲优势。对8月龄鱼形态性状的分析可知,小黄鱼、大黄鱼及杂交子代之间的表型性状差异显著(P<0.05),其中,杂交子代的体质量和肥满度均显著高于双亲群体,表现出生长优势。对3种鱼形态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得知,杂交子代的形态性状总体上偏向于小黄鱼,表现出母本效应。聚类过程中,杂交子代首先与小黄鱼聚在一起,同样表现为母本偏向性。通过判别分析构建了3种鱼的判别函数公式,据此获得3种鱼的综合判别准确率为80.6%,其中大黄鱼判别准确率高达94.6%,而小黄鱼和杂交子代的判别准确率较为相近,分别为73.5%和74.6%,两者均低于大黄鱼,再次说明了杂交子代在形态性状方面具有母本倾向性。为小黄鱼、大黄鱼及杂交鱼的形态判别和亲缘关系鉴定以及杂交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韩璐璐  杨成年  李芳  阳龙江  唐征县  彭小倩  朱成科  吕光俊  
为确定患病翘嘴鲌的病原,本实验从患病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株CQ200825,对该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人工感染实验、毒力基因检测、组织病理观察以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菌株CQ200825为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通过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系统进化树的构建、生理生化特性确认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人工感染实验组与自然发病鱼都表现为鳍条基部出血、肝脾肿大、有腹水等症状,同时从人工感染濒死鱼体内分离到与菌株CQ200825理化及分子特性一致的优势菌株,表明CQ200825为患病翘嘴鲌的病原菌,并计算出菌株CQ200825对翘嘴鲌的半数致死量为2.7×10~(6) CFU/mL。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菌株CQ200825携带外膜蛋白(ompA)、溶血素(hlyA)、热稳定性肠毒素(ast)和细胞毒性肠毒素(act) 4种毒力基因。组织病理观察发现,患病翘嘴鲌的肝、脾、肾和肠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即肝细胞肿胀、坏死、血管中血细胞凝集,脾脏红白髓界限不清、胞核有轻微肿胀,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肠绒毛大部分坏死脱落。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菌株CQ200825对多西环素等17种抗菌药物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等4种抗菌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等12种抗菌药物表现为耐药。本研究可为翘嘴鲌维氏气单胞菌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郭全友  杨宪时  许钟  吴建军  周彩华  
从菌落和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脂肪酸组成及同源性分析等方面,结合使用Sensititre、BioFosun、MIDI细菌鉴定系统对0℃、5℃冷藏养殖大黄鱼货架期终点细菌相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确定优势腐败菌。0℃、5℃冷藏优势菌为腐败希瓦氏菌,比例分别为75.5%、59.6%,在营养琼脂和胰酶解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圆状隆起,边缘整齐,透明,无色至粉红色,革兰氏阴性杆菌,极生单鞭毛,大小为(0.6~0.9)μm×(1.5~3.3)μm,最适生长温度25~35℃、最适pH7~9。菌株氧化酶和H2S呈阳性,能还原TMAO、液化明胶和Tween40,利用N-乙酰基-D-葡萄糖胺等有机物。菌体主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昆明  党瑞  谢志胜  马江霞  段成任  郭爱民  岳城  
新疆乌鲁木齐本地某养殖场锦鲤(Cyprinus carpio)突然大批死亡,在排除寄生虫感染后,怀疑是由细菌引起。为明确引起锦鲤大批死亡的致病菌,本实验对病鱼肝脏、肠道、肾脏等组织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通过革兰氏染色、微量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成功分离出两株菌,命名为CK5和CK9。两株菌都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30℃正常生长,能利用葡萄糖、乳糖、纤维二糖,并且V-P、明胶、水杨苷实验阳性;PCR扩增其gyr B基因并测序,BLAST比对后,两株菌与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二科  朱军莉  冯立芳  施永清  励建荣  
为探讨特定腐败菌(SSO)希瓦氏菌致腐能力的差异机制,采用生化和16S r DNA鉴定冷藏大黄鱼货架期终点的产H2S菌,在灭菌鱼汁和无菌鱼块中筛选4株致腐差异的希瓦氏菌,扩增氧化三甲胺(TMAO)还原酶基因及分析其表达量,并预测其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22株产H2S菌均为希瓦氏菌属,其中S.baltica占54.5%,S.putrefaciens占40.9%,S.hafniensis占4.5%。希瓦氏菌在灭菌鱼汁中致腐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S.baltica XH2和XH8的缺点评分和TVB-N最高,S.putrefaciens XH14和XH17菌最低。接种无菌鱼块的4株希瓦氏菌中,X...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英  许钟  杨宪时  郭全友  
探讨了分别接种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无菌大黄鱼鱼块在5℃贮藏中的生长速率和腐败代谢产物的生成速率,以产生异臭味时的腐败菌数和腐败代谢产物的产量因子作为腐败菌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接种鱼块腐败时(产生明显异臭味)腐败希瓦氏菌与假单胞菌的菌数即最小腐败菌数(Ns)的对数值分别为9.14lg cfu/g和9.25lgcfu/g。由Gompertz方程得到腐败希瓦氏菌和假单胞菌的生长动力学参数: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分别为0.0714和0.0700,最大菌数(Nmax)的对数值分别为9.45lg cfu/g和9.37lg cfu/g。结果表明,两种腐败菌在无菌大黄鱼鱼块中的μmax基本一致,且Nm...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曹成易  汪开毓  王玲  黄小丽  
从皮肤溃烂的大西洋鲑(Salmon salar)肌肉、肝、肾分离到一致病性的菌株(AB080226),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研究了该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并对其16SrDNA序列进行了在线Classifer和Blast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葡萄糖氧化发酵阳性,氧化酶检测阳性,0%NaCl生长;能利用甘露醇,不具运动性,能发酵麦芽糖,葡萄糖产酸阳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苯丙氨酸脱氨酶阴性;该菌属于气单胞菌属的细菌,在系统发育树上与杀鲑气单胞菌形成一个簇群,同源性高达99.9%以上。综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鉴定其为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宁  时晓  杜迎春  周杰珑  刘建宏  何宏轩  
从患病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的病变组织处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分离培养,生化鉴定,16 S rRNA序列分析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该病原菌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es)。采用20种药物进行药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恩诺沙星等9种抗生素敏感;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4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青霉素、氨苄西林等7种抗生素耐药。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梅  游卓霖  陈锋  潘子强  陈永强  沈志华  罗清荣  
广东省某养殖场南美白对虾于2012年突发传染病,为确定该病病原并对其进行有效防制,特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从发病南美白对虾分离纯化到1株优势菌ZHBX12016,将该菌人工浸浴感染南美白对虾,5 d后南美白对虾死亡率达95%,且发病对虾临床症状与自然病例相似,人工注射感染测得其半数致死量LD50为6.43×103cfu/mL。该菌革兰氏染色阴性,短杆状;对半乳糖、蔗糖、甘露醇、葡萄糖产气、精氨酸双水解酶,赖氨酸脱酸酶,葡萄糖酸盐的生化反应性与豚鼠气单胞菌(Aeromonas caviae)(synonym Aeromonas punctata)生化反应结果相同。用聚合酶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亚锋  王旭远  庞茂达  陆承平  刘永杰  
为了确定南京市某渔场发病鱼感染的病原,本研究采集患鱼脏器,采用平板培养、生化实验和特异性gyr B基因扩增测序等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利用PCR技术检测分离株毒力基因的分布,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并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确定菌株致病力。结果分离到1株水族箱气单胞菌,命名为LK-25。该菌株携带5种主要毒力基因:气溶素(aer)、细胞毒性肠毒素(act)、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温敏胞外蛋白酶(epr)和丝氨酸蛋白酶(ahp),其溶血性和溶蛋白能力较强,对斑马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2×103CFU/尾,确定为强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水族箱气单胞菌与嗜水气单胞菌达卡亚种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在国内首次...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龙苏  韩书煜  牛志伟  梁静真  胡大胜  黄钧  李鸿骥  刘齐  苏江华  
为探讨广西南宁市、浦北县和玉林市暴发性死亡胡子鲶的病原菌及其所携带6种毒力基因对其致病力的影响,用常规方法从病鱼的心脏、肝脏等部位分离细菌,人工感染实验确定病原菌的致病性,以API 20NE生化鉴定和16S r rNA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PCr扩增法检测病原菌的6种毒力基因携带情况。结果显示,从患病鱼中共分离到5株病原菌,其中嗜水气单胞菌3株,温和气单胞菌2株。3株嗜水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hydroPhIlA ATCC 7966(CP000462)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均为99.8%,2株温和气单胞菌与标准菌株AEromoNAS SobrIA No.1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方兵  李槿年  祖国掌  余为一  
粘附素(aha1)、气溶素(aerA)和细胞兴奋性肠毒素(alt)是气单胞菌的主要毒力因子。根据aha1、aerA和alt基因序列设计三对引物建立了可同时检测三种毒力基因的多重PCR方法(MPCR)。该方法扩增出气单胞菌的aha1大小为1087bp,aerA为721bp,alt为480bp,其敏感度为102CFU·mL-1。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恶臭假单胞菌、拟态弧菌以及非致病性气单胞菌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Ⅴ、BamHⅠ和FbaⅠ分别酶切PCR扩增产物,均获得与预期一致的酶切图谱。用建立的MPCR对15株水生动物源气单胞菌安徽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13株致病性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金鑫  冉雪琴  王嘉福  
为治理环境中的农药污染提供依据,从长期施用有机磷农药的土壤中筛选出特殊细菌,采用细菌学、形态学、生理生化及分子系统学进行鉴定,以特异性引物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经克隆测序后比对其相似性。结果表明:筛选出的2株菌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均可产生接触酶,有还原硝酸盐的能力,能发酵麦芽糖、并使明胶液化,可在中盐环境中生长,2株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经克隆测序后比对,与气单胞菌属相应基因的相似性为99%,对毒死蜱的降解力为21%左右,为中等强度的降解菌。2株嗜水气单胞菌降解毒死蜱的机理可能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作为清除环境中毒死蜱等有机磷农药的候选菌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