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09)
- 2023(8940)
- 2022(7821)
- 2021(7161)
- 2020(6407)
- 2019(14653)
- 2018(14633)
- 2017(27574)
- 2016(15709)
- 2015(18024)
- 2014(18544)
- 2013(18265)
- 2012(17438)
- 2011(15735)
- 2010(15944)
- 2009(14912)
- 2008(14894)
- 2007(13835)
- 2006(11988)
- 2005(10861)
- 学科
- 济(61535)
- 经济(61454)
- 管理(40277)
- 业(37895)
- 企(29869)
- 企业(29869)
- 方法(28523)
- 数学(25105)
- 数学方法(24820)
- 农(18289)
- 学(17930)
- 中国(16626)
- 财(16167)
- 制(15083)
- 地方(13542)
- 业经(12076)
- 农业(11683)
- 贸(11466)
- 贸易(11463)
- 易(11086)
- 理论(10590)
- 银(10359)
- 银行(10297)
- 体(10066)
- 融(10011)
- 金融(10003)
- 行(9854)
- 和(9763)
- 务(9149)
- 财务(9118)
- 机构
- 大学(231187)
- 学院(229192)
- 济(88047)
- 研究(86270)
- 经济(85731)
- 管理(80009)
- 理学(67734)
- 理学院(66834)
- 管理学(65341)
- 管理学院(64941)
- 中国(63772)
- 科学(58036)
- 农(52625)
- 京(51177)
- 所(47559)
- 研究所(43567)
- 农业(42165)
- 业大(41084)
- 财(40886)
- 中心(39375)
- 江(38099)
- 北京(32075)
- 财经(31650)
- 院(31017)
- 范(30757)
- 师范(30223)
- 省(29993)
- 州(29310)
- 经(28584)
- 技术(28227)
- 基金
- 项目(152320)
- 科学(115741)
- 基金(106795)
- 研究(104933)
- 家(96869)
- 国家(96081)
- 科学基金(78352)
- 社会(62260)
- 省(61219)
- 社会科(58654)
- 社会科学(58632)
- 基金项目(56136)
- 自然(53107)
- 划(52648)
- 自然科(51823)
- 自然科学(51797)
- 自然科学基金(50840)
- 教育(49076)
- 资助(45136)
- 编号(43034)
- 成果(36120)
- 重点(35771)
- 发(33325)
- 部(33051)
- 课题(31517)
- 计划(31493)
- 创(30699)
- 科研(30134)
- 创新(28856)
- 科技(28595)
- 期刊
- 济(101013)
- 经济(101013)
- 研究(64990)
- 中国(52554)
- 学报(48030)
- 农(46852)
- 科学(39576)
- 大学(34198)
- 财(32818)
- 学学(32376)
- 农业(31159)
- 管理(28168)
- 教育(27164)
- 融(20098)
- 金融(20098)
- 技术(19968)
- 业(17208)
- 业经(15949)
- 经济研究(15923)
- 财经(15790)
- 版(13652)
- 经(13635)
- 问题(13324)
- 业大(12823)
- 图书(11559)
- 科技(10898)
- 统计(10840)
- 农业大学(10825)
- 技术经济(10786)
- 贸(10541)
共检索到350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蔡明夷 刘贤德 武祥伟 黄铭垚 王志勇
参照大黄鱼雌核发育诱导程序,应用冷休克抑制大黄鱼(♀)与黄姑鱼(♂)杂交受精卵的第二极体排出,培育了两个异源三倍体家系(PPN1和PPN2)。异源三倍体家系的受精率、孵化率略低于大黄鱼自繁二倍体对照家系(PP),而初孵仔鱼畸形率略高于PP家系。倍性分析显示,异源三倍体家系初孵仔鱼细胞DNA含量约为大黄鱼自繁对照家系的初孵仔鱼细胞DNA含量的1.46倍,且三倍体率达到100%。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表明,父本杂合基因在异源三倍体中分离,后代分别得到父本两个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式遗传预期;由于基因的第二次分离被阻断,母本基因在异源三倍体中的传递表现出半四分子的特点,其中部分个体同时保...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清明 蔡明夷 刘贤德 刘颖 陈庆凯 姚翠鸾 王志勇
为了解大黄鱼同质雌核发育的诱导条件及其效果,用紫外线照射灭活大黄鱼精子的遗传物质,静水压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培育出2个同质雌核发育家系(GF1和GF2),并借助微卫星标记进行鉴定,研究了10个母本中杂合的位点在2个家系中的传递和分离。结果显示,GF1和GF2孵出的仔鱼中分别有40.0%和17.1%形态正常个体,GF1检测8个位点30个个体均表现出雌核发育双单倍体(GDH)的特征,有20种基因型;GF2检测4个位点30个个体中,27个为GDH,2个含有父本基因,余下1个个体扩增条带既不同于母本也不同于父本,遗传本质不明。可见,所采用方法可以诱导出同质雌核发育大黄鱼。10个标记中除了LYC0026...
关键词:
大黄鱼 同质雌核发育 微卫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琪 吴建绍
Triploid was induced by hydrostatic pressure in Pseudosciaena crocea. Pressure shock of 500kg?cm~(-2) was administered to eggs for 2 min at 3 min after fertilization. The triploid rate was 92.1%. The nucleus diameters (major axes) and volumes of erythrocytes in triploid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1....
关键词:
大黄鱼 三倍体 生长 性腺发育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佳凯 王志勇 韦信键 蔡明夷 刘洋 刘贤德
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微卫星标记,通过优化退火温度、引物浓度、循环次数等条件,建立了3组大黄鱼微卫星多重PCR体系,每组包含3个微卫星位点,用3组微卫星多重PCR分析了一个大黄鱼选育群体JD-01的遗传多样性。结果显示,该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为12.111,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7.408,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846,平均观测杂合度和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825、0.868,香农多样性指数为2.165。运用Cervus 3.0软件,对已知系谱关系的9个大黄鱼家系及对应亲本进行了亲子鉴定分析,以验证3组微卫星多重PCR在亲子鉴定中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使用该3组微卫星多重PCR体系进行亲子鉴定准确率为1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彪 杨爱国 王清印 刘志鸿 周丽青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6-DMAP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方法,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在11对栉孔扇贝和10对长牡蛎微卫星引物中共筛选出3对引物,可以同时在长牡蛎和栉孔扇贝基因组中获得稳定性,多态性较好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其中2对引物为栉孔扇贝引物。利用筛选出的3对通用微卫星引物对雌核发育后代进行检验及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雌核发育个体基因完全来自于母本,后代中没有父本基因的表达;部分雌核发育后代在3个座位上发生了纯合,部分个体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基因重组,3个座位上的重组率分别为40%、55%和35%。研究结果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利用遗传失...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异源精子 雌核发育 微卫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广泰 刘贤德 王志勇 蔡明夷 姚翠鸾
利用13个多态性微卫星位点分析了大黄鱼"官井洋优快01"品系F1到F44个选育世代的遗传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变化情况。结果显示,随着选育的进行,4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指标值渐次下降,F1到F413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从0.638下降到0.524,平均等位基因数从5.462下降到4.308,平均观测杂合度从0.779下降到0.532,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从1.356下降为1.092。F1与其后各代遗传相似系数逐渐减小(从0.7194到0.5813),遗传距离逐渐增加,而相邻世代间的遗传相似性逐步升高,遗传分化指数(FST)渐次变小(F1~F2为0.0619,F2~F3为0.051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许建和 尤锋 吴雄飞 郑春静 石钢德 蒋宏雷 刘伟健 徐永立 张培军
同时采用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进行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三倍体诱导条件研究,同时比较适合条件下两种方法诱导效果差异以及大批量诱导组不同生长阶段三倍体检出率的差别。结果表明:(1)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都可成功诱导出大黄鱼三倍体。冷休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20℃培育水温下授精后3 min,在3~4℃海水中处理8~10 min;静水压法适宜诱导条件为同样培育水温下授精后3 min,在静水压450 kg/cm2下处理3 min。三倍体诱导率受处理时刻、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或压力)3因素的影响。(2)综合三倍体诱导率、处理后受精卵原肠期存活率和仔鱼孵化率,静水压法诱...
关键词:
三倍体 大黄鱼 人工诱导 冷休克 静水压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郝君 孙效文 梁利群 鲁翠云
根据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亲和原理,采用生物素-磁珠富集微卫星,与传统放射性同位素杂交法相结合,构建筛选大黄鱼的微卫星文库。用生物素-微卫星捕捉单链限制性酶切片段(含有接头和大黄鱼微卫星序列),经PCR扩增单链目的片段形成双链,然后连接至T载体上,转化感受态细胞。将移至硝酸纤维素膜的重组菌用32P标记的放射性同位素探针5′-[γ-32PATP(CA)15筛选出阳性克隆菌。测序结果发现,阳性克隆率为71.9%,105个微卫星位点。其中选取设计合成30对并筛选出22对可用引物。说明所建大黄鱼微卫星文库是一个高质量的文库,可为大黄鱼基因组结构分析、大黄鱼精密微卫星连锁图谱构建、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
关键词:
大黄鱼 微卫星 磁珠 生物素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贤德 韦信键 蔡明夷 刘洋 王志勇
研究了1个大黄鱼F1家系150个个体22个微卫星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并分析了标记位点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22个位点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73,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37;平均观测杂合度与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75和0.73,部分位点基因型分布严重偏离孟德尔定律,暗示其可能与适应性基因相连锁,其中LYC0446位点附近可能存在隐性纯合致死基因。LYC0077位点与体质量、体长和体高均呈显著相关(P<0.05),与...
关键词:
大黄鱼 微卫星标记 生长性状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孟庆磊 黄晓婷 赵海波 赵婷 李宁 王昭萍 胡晓丽 胡景杰 包振民
荧光显微观察表明,20℃水温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卵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的精子可以正常受精和发育,具备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亲贝充分促熟后,分开催产,以20:1的精卵比授精;在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以60mg/L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处理受精卵10-25min,可诱导75.23%-92.14%的三倍体;6-DMAP处理15min综合诱导效果最好,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得到的三倍体幼虫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验证,为含有...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慧 吴志昊 李桢 朱香萍 尤锋 宋宗诚 李军 胡金伟
采用微卫星遗传标记技术对三倍体牙鲆群体及二倍体对照群体进行比较分析。取2012年冷休克诱导和培育至11月龄的三倍体及同期二倍体对照牙鲆个体各32尾,通过高盐法提取肌肉组织总DNA;利用筛选得到的21对微卫星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经1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后,进行人工判读和分析。结果显示,21个微卫星位点均为多态,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A)、基因型总数、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ae)、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5.6和5.0、190和142、3.7和2.8、0.613和0.868、0.681和0.629。二倍体和三倍体群体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能锋 苏永全 丁少雄 王军
本研究分析了8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微卫星标记引物在石首鱼科5个亚科8属10个种中的通用性。结果表明,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引物在黄鱼亚科鱼类中有较高的通用性,其中位点PC1C4,PC4H12,PC5E11,PC8F5,PC10F10,PC10G6的引物可在小黄鱼(P.polyactis)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中获得清晰扩增条带,位点PC7H4引物也可在小黄鱼中扩增,上述可扩增位点在两个种中均得到多个等位基因,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大黄鱼微卫星标记引物在白姑鱼亚科、叫姑鱼亚科、牙亚科及石首鱼亚科鱼类中也有较高的通用性,其中在银牙(Otoli...
关键词:
大黄鱼 微卫星标记 石首鱼科 通用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姜群 李琪 于红 孔令锋
为开发一种简单有效的倍性检测方法对长牡蛎三倍体诱导结果进行准确评估,本实验采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产生长牡蛎三倍体,选用7个微卫星位点扩增基因组DNA,通过亲子代基因分型进行倍性检测,检测结果采用流式细胞仪加以验证,以评估微卫星标记倍性检测的准确性。另外,本研究探讨了准确鉴定倍性所需的微卫星标记数量与微卫星—着丝粒重组率(y)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物种采用分子标记进行倍性检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细胞松弛素B诱导产生的115个长牡蛎子代经7个微卫星位点鉴定得到40个三倍体,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一致,准确率达到100%,7个微卫星位点的(1-y)的乘积为0.005。随机挑选6个位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立民 王卫民 周小云 阎里清 王玉芬
分别采用冷、热休克抑制第二极体释放的方法诱导黄颡鱼三倍体。结果表明,在卵受精后2min,5℃处理20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率达70%左右,孵化率50%左右,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25%,此条件为冷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在卵受精后2min,40℃处理2min,胚胎时期的三倍体诱导率达58%,孵化率为39%,幼鱼时期三倍体(含嵌合体)的检出率为40%,此条件为热休克处理的优化参数。正交分析得出,冷休克条件下起始休克时间是原肠期三倍化率和孵化率的重要影响因子,温度对畸形个体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热休克条件下,参考三倍体率、畸形率、孵化期相对存活率三者而言,休克温度均是重要因素。比较观察到冷...
关键词:
黄颡鱼 冷休克 热休克 人工诱导 三倍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简林江 杨育凯 刘贤德 陈庆凯 王志勇
为了探讨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远缘杂交的可行性,构建了2个杂交家系(LN1和LN2),检测了杂交F1的倍性,并利用10个微卫星标记对杂交亲本及F1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与鮸状黄姑鱼(♂)可以成功杂交产生形态正常后代,45日龄成活率达到30%,但杂交受精率(29.0%、32.6%)与孵化率(75.0%、76.7%)要显著低于大黄鱼自繁(P<0.05)。杂交幼鱼体型修长,头为尖钝型,体侧布满黑褐色斑点;DNA相对含量测定和微卫星标记分析结果显示,90%以上杂交后代是杂交二倍体,另外有少量的杂交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杂交幼鱼形态兼具有双亲的特征,与大黄鱼明显不同;至45日龄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