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68)
- 2023(6428)
- 2022(5801)
- 2021(5277)
- 2020(4847)
- 2019(11348)
- 2018(11254)
- 2017(21715)
- 2016(12351)
- 2015(14209)
- 2014(14489)
- 2013(14580)
- 2012(13993)
- 2011(12845)
- 2010(12945)
- 2009(12212)
- 2008(12364)
- 2007(11482)
- 2006(9893)
- 2005(8976)
- 学科
- 济(50831)
- 经济(50776)
- 管理(31548)
- 业(31165)
- 方法(25876)
- 企(23933)
- 企业(23933)
- 数学(23054)
- 数学方法(22809)
- 农(14939)
- 学(13245)
- 财(12899)
- 中国(12748)
- 贸(10606)
- 贸易(10605)
- 易(10295)
- 地方(9902)
- 农业(9856)
- 制(9560)
- 业经(9526)
- 和(8074)
- 银(7663)
- 务(7636)
- 银行(7618)
- 财务(7613)
- 财务管理(7584)
- 理论(7528)
- 融(7358)
- 金融(7356)
- 行(7248)
- 机构
- 大学(187229)
- 学院(184824)
- 济(72922)
- 经济(71236)
- 研究(68716)
- 管理(65592)
- 理学(56000)
- 理学院(55275)
- 管理学(54082)
- 管理学院(53763)
- 中国(50369)
- 科学(46488)
- 农(44072)
- 京(41079)
- 所(38461)
- 农业(35618)
- 研究所(35321)
- 业大(34139)
- 财(32560)
- 中心(31462)
- 江(29411)
- 北京(26040)
- 财经(25782)
- 范(24320)
- 院(24017)
- 师范(23937)
- 经(23312)
- 州(23071)
- 省(22926)
- 农业大学(22675)
- 基金
- 项目(122404)
- 科学(92535)
- 基金(86048)
- 研究(83156)
- 家(78467)
- 国家(77806)
- 科学基金(62925)
- 社会(49329)
- 省(48905)
- 社会科(46503)
- 社会科学(46482)
- 基金项目(45306)
- 自然(43146)
- 划(42422)
- 自然科(42081)
- 自然科学(42057)
- 自然科学基金(41307)
- 教育(38842)
- 资助(36930)
- 编号(33786)
- 重点(28755)
- 成果(28302)
- 部(27038)
- 发(27037)
- 计划(25925)
- 创(24767)
- 科研(24558)
- 课题(24292)
- 科技(23520)
- 创新(23280)
共检索到275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菊仙 郭孟璧 杨明 张庆滢 陈璇 许艳萍 郭蓉 郭鸿彦
选择9个不同来源的大麻近交系为材料作完全双列杂交,分析72个杂交F1代5个纤维产量和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5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株高的除外)、反交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同一性状各亲本间及同一亲本各性状间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均差异明显;株高主要受加性基因控制,茎粗、分枝率、原麻产量和束纤维断裂比强度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共同控制;根据杂交子代一般配合力效应值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值,从72个杂交组合中初选B145×A001、A001×B198、A005×B111、B145×C197、B172×B198为优良杂交组合,A001、B111、B145和B198为优良亲本。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杨加银 盖钧镒
【目的】研究黄淮地区一组优良大豆亲本早世代(F1~F3)产量与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表现,分析杂种早世代亲本产量与品质性状配合力的变化特点,为大豆杂种品种和家系品种选育的亲本选配和后代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来自黄淮地区及美国的8个大豆重要亲本及其组配的28个双列杂交组合为材料,以中亲优势率、超亲优势率作为杂种优势的指标,以自交衰退率作为自交衰退的指标,采用DIALLEL-SAS05软件进行多世代数据的联合方差分析和配合力分析。【结果】(1)黄淮地区大豆亲本间产量性状普遍存在杂种优势和自交衰退现象,产量优势最大,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次之,百粒重无优势。F1杂种优势大的性状,其F2、F3自交...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马德华 吕淑珍 沈文云 霍振荣 李淑菊
以8个高代自交系为试材,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法配制16个组合,并进行了配合力分析。供试8个亲本中,有1个亲本平均单瓜重、瓜把长度具有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1个亲本瓜粗、心室直径具有较大的负向效应值。在所配的16个组合中,有3个组合的平均单瓜重表现出较大的正向效应值,有3个组合的瓜把长度表现出较大的负向效应值。瓜条粗度和心室大小的特殊配合力在组合间表现出较大差异,瓜把长和平均单瓜重的狭义遗传力较低,而瓜条长度、瓜粗和心室直径的遗传力较高,选择较为有效,也比较容易稳定。
关键词:
黄瓜,配合力分析,品质,遗传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素琴
应用NCⅡ设计方法对烤烟7个亲本(3个品质亲本作母本,4个农艺亲本作父本)进行了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的分析,结果表明,除株高和单叶重的特殊配合力外,其余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根据一般配合力效应,特殊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讨论了亲本品种(系)有关性状的遗传特点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
烤烟 品质性状 农艺性状 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崔润芝 李延军
用6个夏大豆品种进行双列杂交试验,估算了主要产量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大豆有效分枝数、每荚粒数、百粒重的狭义遗传力较高,可以进行早代选择;单株荚数、单株产量的狭义遗传力较低,在中高世代进行选择效果较好。大豆产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效应都是主要的,并以单株产量表现较大的特殊配合力效应。新品系85212、84240B1、77249都是高产育种较理想的亲本材料,尤以品系77249育种的效果最佳。
关键词:
夏大豆,产量性状,遗传力,配合力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明 谢放鸣 陈立云 刘永柱
采用同一套常规水稻品种作为父本,分别与两套不同的不育系进行测交,得到两套测交组合(Set1和Set2)。其中,Set1连续进行两季(雨季和旱季)种植试验,研究亲本材料的单株产量和抽穗期的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效应.2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它们受加性基因和非加性基因的共同控制.运用Griffing模型Ⅰ对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变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季时,Set2母本单株产量的一般配合力方差大于父本,特殊配合力的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相对效应;而在雨季和旱季时,Set1表现相反,抽穗期的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大于亲本一般配合力效应,表明杂交后代抽穗期...
关键词:
单株产量 抽穗期 一般配合力 特殊配合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献林 康明辉 任明全 陈时良
用双列杂交方法研究了小麦亲本品种8个性状的配合力.结果表明,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间或同一亲本不同性状间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有明显差异,亲本品种自身的性状表现与其配合力也不尽相同.百粒重、每穗粒数、穗长等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在早代选择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而单株穗数、单株粒重的遗传力偏低,不宜在早代进行严格选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欣芳 马骏 王延波 刘继国 孟庆国 李明 王金艳 李泉木 姜敏
以农大高诱1号诱导系和辽3162(大斑病感病材料)×A619HtN(大斑病抗病材料)组配的材料为亲本获得的5个DH(doubled haploid)系与辽3162、A619HtN和中106为父本系组配的15个杂交组合为试材,采用数量遗传学方法进行DH系产量和田间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诱导DH系的基础材料决定其诱导后代的类型,利用DH育种技术可以快速改良自交系的一般配合力,组配优良的杂交组合。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晓东 季昌好 赵斌 朱斌 王瑞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关键词:
大麦 产量性状 配合力 差异 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昌华 张燕之 郑文静 赵家铭 周琉珩 徐正进
用7个三系不育系和10个优良恢复系按NCⅡ交配设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产量受亲本一般配合力影响,主要由其特殊配合力决定,在各亲本产量性状上,一般配合力与特殊配合力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杂交稻组合选育上,在考虑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其特殊配合力。穗粒数和千粒重,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恢复系大于不育系,产量和结实率、有效穗数、株高、穗长、穗粒密度等性状一般配合力基因型方差不育系大于恢复系,表明杂种产量及其产量性状多数受母本的影响要大于父本,在杂交组合选配,全面考虑亲本性状同时,要重点考虑母本对杂交种的影响。
关键词:
粳型杂交水稻 产量性状 配合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易蓉 田志坚 黄丽华 刘峰 郭清泉 张学文
运用克隆的苎麻纤维素合成酶(BnCesA1)基因cDNA及植物表达载体pWM101,构建了35S启动子控制的苎麻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反义融合表达载体(pWM-BnCesA),并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化至模式烟草WS38,获得了转基因烟草.对转基因烟草植株进行的分子检测和初步组织学研究表明,转反义BnCesA1基因核心区段对纤维素的合成产生干扰,植株叶柄切片初生组织细胞较野生烟草松散,其基本组织细胞涨大,间隙也相应增大,证实BnCesA1基因的纤维素合成功能,表明BnCesA1基因在植物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细胞壁合成中都发挥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其宁 杜刚 吴学英
对云南冬季亚麻主产区七个试点的亚麻纤维品质进行了分析。试点间纤维品质差异显著。断裂强力符合生产14#以上机制麻的要求,其中宾川、保山两区域可生产22#机制麻,勐海、弥勒、牟定产区可生产16~20#机制麻。宾川、保山、勐海、弥勒、牟定、昆明产区都能生产优质亚麻纤维原料。
关键词:
亚麻 纤维品质 断裂强力 可挠度 分裂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林忠旭 冯常辉 郭小平 张献龙
【目的】为了能够较为全面地了解陆地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遗传基础,利用包含471个标记、总长3070.2cM、覆盖棉花基因组65.88%左右的遗传图谱对其进行主效QTL定位和上位性互作分析。【方法】以DH962×冀棉5号的F2:3家系为分析群体,用WinQTLCartV2.5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定位主效QTL,利用EPISTACY软件对共显性标记进行两位点的上位性互作分析。【结果】共检测到9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效QTL,和5个与纤维品质相关性状的主效QTL,整齐度和比强度在显著LOD阈值下没有检测到相关QTL。共检测到75对互作位点,大多数互作属于非QTL位点与非QTL位点之间的互作,互作类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梅拥军 朱军 张利莉 郭伟锋 胡守林
目的阐明陆地棉产量组分对纤维品质性状的贡献,指导纤维品质性状的间接选择。方法采用加性-显性-母性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5个陆地棉亲本及其F1代20个组合产量组分和3个主要纤维品质性状的2年资料,利用估算条件方差分量和预测条件遗传效应值的统计方法进行了贡献分析。结果3个产量组分对3个品质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加性贡献(贡献率在12%~76%);铃重对马克隆值有较高的显性贡献(CRD=58%);铃数和衣分对纤维长度的母性遗传方差贡献率最高(CRM=100%),而铃重对纤维长度的母性效应却有抑制作用(CRM=-60%)。衣分对纤维长度的显性与环境互作遗传方差的贡献率、铃重和衣分对马克隆值的母性与环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文雄 介晓磊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对紫粒小麦有关品质性状及穗部产量性状的配合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紫小麦同一品质性状不同亲本的GCA效应值差异较大。高原115×陇春23、高原115×宁春4号等6个组合的SCA在5个品质性状上均表现正向效应,可作为选择优质紫小麦的优势组合。②紫小麦同一穗部性状不同亲本间的GCA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异。陇春432×宁春4号是选择紫粒品种穗部性状的理想组合。黑小麦76×陇春23组合是增加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进而提高单穗粒重的最好组合。③从配置的16个组合分析,黑小麦76×陇春23这一组合无论是品质性状还是产量性状都有较高的SCA效应,应作为重点组合加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