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49)
- 2023(14249)
- 2022(12346)
- 2021(11588)
- 2020(9429)
- 2019(21741)
- 2018(21691)
- 2017(41242)
- 2016(22717)
- 2015(25255)
- 2014(25448)
- 2013(25213)
- 2012(23439)
- 2011(21330)
- 2010(21409)
- 2009(19367)
- 2008(18841)
- 2007(16581)
- 2006(14574)
- 2005(13030)
- 学科
- 济(92721)
- 经济(92627)
- 管理(60948)
- 业(59908)
- 企(48221)
- 企业(48221)
- 方法(38157)
- 数学(32526)
- 数学方法(32142)
- 中国(27270)
- 农(25477)
- 地方(24454)
- 学(22013)
- 业经(21405)
- 财(20646)
- 农业(17386)
- 制(16202)
- 贸(15971)
- 贸易(15958)
- 易(15399)
- 银(15380)
- 银行(15320)
- 技术(15176)
- 理论(15094)
- 融(14972)
- 金融(14970)
- 和(14888)
- 行(14744)
- 环境(14741)
- 发(13413)
- 机构
- 大学(321702)
- 学院(321146)
- 管理(123398)
- 济(123109)
- 经济(120262)
- 研究(114302)
- 理学(106364)
- 理学院(105062)
- 管理学(103118)
- 管理学院(102548)
- 中国(83475)
- 科学(74252)
- 京(70351)
- 农(59724)
- 所(59383)
- 财(55962)
- 研究所(54293)
- 业大(51612)
- 中心(50739)
- 江(47625)
- 农业(47015)
- 北京(44718)
- 财经(44492)
- 范(44391)
- 师范(43895)
- 院(41346)
- 经(40473)
- 州(39366)
- 技术(36034)
- 经济学(35899)
- 基金
- 项目(220909)
- 科学(172398)
- 研究(158877)
- 基金(158267)
- 家(139643)
- 国家(138425)
- 科学基金(117316)
- 社会(97555)
- 社会科(92309)
- 社会科学(92286)
- 省(88021)
- 基金项目(84116)
- 自然(77864)
- 自然科(76025)
- 自然科学(76005)
- 自然科学基金(74617)
- 划(74416)
- 教育(72502)
- 资助(65225)
- 编号(64551)
- 成果(52715)
- 发(50708)
- 重点(49865)
- 部(47581)
- 创(45876)
- 课题(45504)
- 创新(42793)
- 科研(42488)
- 计划(41387)
- 大学(40212)
- 期刊
- 济(139439)
- 经济(139439)
- 研究(95536)
- 中国(65736)
- 学报(56872)
- 农(55539)
- 科学(51078)
- 管理(45992)
- 大学(41493)
- 财(40372)
- 教育(39293)
- 学学(39071)
- 农业(38639)
- 融(28816)
- 金融(28816)
- 技术(27328)
- 业经(24158)
- 经济研究(21953)
- 财经(21086)
- 业(20005)
- 问题(18009)
- 图书(17934)
- 经(17891)
- 科技(16796)
- 理论(15540)
- 版(15406)
- 技术经济(15017)
- 业大(14852)
- 现代(14390)
- 实践(14345)
共检索到477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谢佩松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目的】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变成死细胞,本研究阐明这种死亡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淀粉胚乳细胞核的结构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DNA断裂,并对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测量。【结果】伴随淀粉胚乳发育进程,大麦淀粉胚乳细胞核呈现出核变形、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和核瓦解形成核残体等一系列PCD过程中核的变化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都表明,核DNA发生了有规律的断裂,但DAPI染色结果却表明,核残体并没有从死亡的淀粉胚乳细胞中消失,而是分散存在于淀粉粒之间。Evan’sblue染色表明,死亡的淀粉...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兰 张明 汪晓峰
该文以家榆种子为材料,在37℃、100%相对湿度(RH)条件下老化,检测种子老化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部分典型特征.DAPI荧光染色结果清楚地表明了老化过程中产生了凋亡小体,种子DNA电泳图谱呈现典型的“梯”状条带.细胞电解质渗漏率结果表明,细胞膜在老化过程中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完整性.老化初期O2.-产生速率加快,H2O2含量激增、且O2.-产生速率、H2O2含量都维持在μmol数量级.这些特征充分证明种子老化死亡过程属于PCD范畴.
关键词:
家榆 种子 细胞程序性死亡 活性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谭冬梅 许雪锋 李天忠 王忆 韩振海
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Ledeb)Roem.)幼苗。通过对其叶片及根系中各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分析发现,干旱胁迫能诱导新疆野苹果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并具有以下特点: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叶片;同是叶片,海绵组织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早于栅栏组织;同是根系,皮层细胞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中柱细胞。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媛 梁军 张星耀
细胞程序性死亡是由某些特定基因调控的,在细胞生长发育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生物学过程,伴随着细胞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特征。其中,植物过敏性反应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表现为植物在不亲和病原菌侵染下受侵细胞及邻近细胞的快速死亡,从而导致病原菌生长受抑制,HR过程对于植物抗病性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抗病过程中的PCD和HR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病理学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植物抗病过程中PCD及HR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植物HR特征、可能的信号传导因子、检测方法、产生的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林木抗病中的PCD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嘉 张振文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干旱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发生的程序性死亡,为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理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欧亚种(V. vinifera L.)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幼苗,在电镜下观察干旱胁迫不同时间赤霞珠叶片和根系的超微结构。【结果】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中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变化普遍早于叶片,叶片海绵组织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早于栅栏组织,而根系皮层细胞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中柱细胞。叶片和根系的细胞核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出现了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凝聚及...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张恒宇 柳逸群 葛源
Metacaspase是在原生动物、真菌和植物中发现的一种具有底物精氨酸/赖氨酸特异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根据蛋白质结构特征可将metcaspase分为typeⅠ与typeⅡ两种类型,均参与调控多种植物与原生动物程序性细胞死亡。本研究根据GenBank数据库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type Ⅰ metacaspase基因(GenBank No. XM_001696904)序列,采用巢式PCR克隆获取type Ⅰmetcaspase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并命名为CrMC1。CrMC1 ORF全长987 bp,推测编码1个包含40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通过与已知物种type Ⅰ metacaspase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序列比对发现,CrMC1具有高度保守的p20、p10、连接区结构域以及精氨酸、半胱氨酸活性中心位点。研究显示,在H_2O_2诱导的莱茵衣藻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CrMC1表达量显著提高(P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彩霞 杨敏 王根林 李亚南 雷智琦 李莲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究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对小鼠乳腺上皮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HC-11细胞)并分为四个处理组,对照组(Ctrl),TNF-α组(T),TNF-α+CHX(环己酰亚胺)组(TC),TNF-α+CHX+Z-VAD-FMK(广谱caspase家族抑制剂)组(TCZ);细胞加药浓度为TNF-α:(20、50、100 ng·mL~(-1))、CHX: 4 μmol·L~(-1)、Z-VAD-FMK: 20 mmol·L~(-1)。[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00 ng·mL~(-1) TNF-α(T-100)处理12 h后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而TCZ组caspase-8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只有TCZ组程序性坏死标志蛋白RIP3、MLKL和p-MLKL的表达量显著上升(P<0.001),TCZ组的PGAM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TC组和TCZ组的Drp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上升(P
关键词:
小鼠 乳腺上皮细胞 凋亡 程序性坏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启中 张明菊 张献龙 郭小平
棉花悬浮细胞经高浓度细胞分裂素(2mg/LKT或4mg/LKT)处理后第4天大量死亡,培养物呈褐黑色;抽提总DNA,进行琼脂糖胶电泳,结果表明:2mg/LKT和4mg/LKT两处理中有明显的大小为140~180bp及其倍增量片段的DNA“梯”。进行PI和FDA染色显微观察可以看到:2mg/LKT处理中大部分细胞的细胞核较小,核质浓缩,呈棒形或弯月形;胞质浓缩,出现了不对称的质壁分离,且丧失了FDA染色活性。这些结果表明,由高浓度细胞分裂素处理引起的棉花悬浮细胞大规模死亡是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不同的生理状态(UCSA和BAE)和不同生长时期(指数增长期和静止期)的棉花悬浮细胞对高浓度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芬 李泽迪 朱梦婷 刘燕 张孔英
目的】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呈多种变化情况,已有研究表明活性氧(ROS)是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研究探讨液氮冻存后花粉生活力与ROS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间的关系,以进一步揭示ROS在超低温保存后花粉生活力变化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芍药‘粉玉奴’的花粉为材料,对比分析超低温保存不同时间长度后花粉生活力、ROS生成量、氧化应激以及细胞程序性死亡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ROS成分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含量在液氮冻存1个和3个月后相对较高,过氧化氢(H_2O_2)含量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羟自由基(·OH)含量在保存3个月后开始下降,且H_2O_2和·OH含量均与花粉生活力显著相关。其次,氧化损伤指标丙二醛(MDA)含量在保存3个月后显著升高,与花粉生活力、H_2O_2和·OH含量显著相关;细胞程序性死亡(PCD)指标caspase-3-like蛋白酶活性在液氮冻存1个月和3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细胞凋亡率在保存5个月和8个月后显著升高,且细胞凋亡率均与花粉生活力、H_2O_2和·OH含量均显著相关。此外,适宜浓度的外源抗氧化剂(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和类凋亡抑制剂(caspase-3抑制剂)显著提高了液氮冻存8个月后的花粉生活力。【结论】芍药‘粉玉奴’花粉超低温保存过程中,ROS对超低温保存后的花粉生活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成分H_2O_2和·OH的作用尤为突出,其诱发的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液氮冻存后花粉生活力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栋梁 荆彦平 李小刚 顾蕴洁 王忠
【目的】探明高粱颖果发育过程中胚乳细胞与母体组织发育关系及其胞内淀粉体的发育特性。【方法】通过挂牌和记号笔点颖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高粱品种KS-304花后发育天数进行精确标记,详细跟踪观测了颖果的生长;采取Spurr树脂包埋、番红-甲基紫复染法制作半薄切片,光镜下详细观察了高粱颖果发育各过程中胚乳各部位以及种皮果皮结构的变化差异与联系;采用扫描电镜研究发育中后期及成熟时颖果断面不同部位细胞内淀粉体的形态;应用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了成熟颖果横断面的结构。【结果】颖果发育分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期与完熟期,内胚乳发育分为游离核期、细胞化期、分化期、发育期及成熟期;其中颖果发育形成期与胚乳发育的前3...
关键词:
高粱 胚乳 淀粉体 糊粉层 果皮 种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乔广行 丁平 李涛 王克荣
为了验证营养体不亲和性导致细胞凋亡的假说,对栗疫病菌融合细胞基因组DNA的降解物进行了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观察了融合细胞的细胞核变化,测定了融合细胞的活性氧产生、脂肪粒积累以及进行了融合细胞死活鉴定。结果表明:不同亲和群菌株的孢子混合涂板,孵育后经历萌发、细胞融合,融合细胞基因组DNA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DNA梯状条带,这一特征为营养体不亲和性诱导的程序性细胞死亡提供了新的证据;细胞学上可观察到不亲和性菌株融合细胞细胞核降解、活性氧产生减少、脂肪粒积累增多及融合细胞死亡,这些特征与细胞凋亡的特征相似。
关键词:
栗疫病菌 营养体不亲和 程序性细胞死亡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吴树彪 尚勇进 王景雪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在光学水平观察了淀粉在大麦胚珠发育中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淀粉粒的聚积出现三次高峰,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受精之前和种子成熟时期。认为淀粉的积累预示着活跃的代谢活动。珠心中具贮藏淀粉,说明短命珠心不仅作为转运组织,而且在一定时期具贮藏功能。
关键词:
大麦 胚珠 淀粉动态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鹏祥 鲍依群 谭小云
[目的]exocyst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囊泡拴系因子复合体。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exocyst复合体参与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如生长素运输、细胞极性生长、细胞板形成和细胞自噬等。探索exocyst复合体更多的生物学功能,对于了解exocyst复合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8基因花粉拯救的孢子体突变体PRsec8m1为材料,通过台盼蓝、DAPI、DHcF-Dc等染料染色,结合遗传学试验分析其主根发育表型。[结果]发现exocyst复合体亚基sec8基因突变导致主根细胞程序性死亡(PcD),阻断水杨酸信号传递途径不能缓解这种PcD表型。[结论]e...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贺贝 蔡璇 曾祥玲 王彩云 周媛 邹晶晶
【目的】探索了结实型桂花Osmanthus fragrans花瓣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为提高桂花园林赏花价值与经济用花价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潢川金桂’O. fragrans ‘Huangchuan Jingui’为材料,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的释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气相色谱法测定内源乙烯释放,流式细胞法检测核DNA变化,以及检测桂花开放及衰老过程中超氧自由基等生理指标变化。【结果】(1)桂花花瓣中超氧阴离子和过氧化氢质量摩尔浓度在初花期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下降。(2)细胞色素c的含量在初花期开始积累至盛花期最高,在盛花末期开始减少至消失,而ATP质量分数一直呈下降趋势。(3)乙烯释放量从盛花末期开始逐渐上升至萎蔫期达到最大值,此时花瓣中的核物质也基本消失。(4)桂花花瓣中活性氧的激发、细胞色素c释放和ATP持续下降明显发生于初花期,为早期细胞程序性死亡(PCD)事件;乙烯跃变、DNA降解发生在盛花末期之后,为晚期PCD事件。【结论】线粒体功能活性下降可能是桂花花瓣早期PCD信号,内源乙烯跃变引起花瓣萎蔫失水和DNA降解可能是PCD执行的结果。图5参3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林树燕 刘国华 丁雨龙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观察异叶苦竹胚和胚乳的发育过程,部分切片用PAS染色观察胚乳发育过程中的淀粉积累分布动态。结果表明:异叶苦竹合子的休眠期为5天,胚的发育经过二细胞原胚、多细胞原胚、梨形原胚、分化胚和成熟胚阶段,发育类型为禾本型,成熟胚具有胚根、胚芽、盾片、胚芽鞘、胚根鞘、外胚叶等典型禾本科植物成熟胚的结构。胚乳发育包括游离核、细胞化和生长成熟3个阶段,发育类型为核型。授粉后16天左右,淀粉粒开始在细胞核周围积累,以后逐渐增多,充满整个胚乳。
关键词:
异叶苦竹 胚 胚乳 PAS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