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9)
- 2023(8904)
- 2022(8069)
- 2021(7705)
- 2020(6441)
- 2019(15094)
- 2018(15151)
- 2017(29254)
- 2016(16052)
- 2015(18118)
- 2014(18137)
- 2013(17980)
- 2012(16299)
- 2011(14589)
- 2010(14275)
- 2009(12855)
- 2008(12217)
- 2007(10372)
- 2006(8888)
- 2005(7491)
- 学科
- 济(61007)
- 经济(60940)
- 管理(44860)
- 业(43446)
- 企(35612)
- 企业(35612)
- 方法(30301)
- 数学(26240)
- 数学方法(25952)
- 农(17097)
- 学(14923)
- 中国(14868)
- 财(14824)
- 业经(13710)
- 地方(13590)
- 农业(11852)
- 和(10676)
- 理论(10657)
- 贸(10382)
- 贸易(10378)
- 易(10057)
- 技术(9982)
- 环境(9949)
- 制(9500)
- 务(9349)
- 财务(9291)
- 财务管理(9277)
- 教育(8813)
- 企业财务(8785)
- 划(8704)
- 机构
- 大学(223566)
- 学院(221738)
- 管理(92618)
- 济(82690)
- 理学(81357)
- 经济(80742)
- 理学院(80456)
- 管理学(79079)
- 管理学院(78690)
- 研究(72450)
- 中国(51081)
- 科学(47978)
- 京(47154)
- 所(36450)
- 农(36038)
- 财(36004)
- 业大(35676)
- 研究所(33814)
- 中心(32307)
- 江(30054)
- 财经(29690)
- 北京(29672)
- 范(29643)
- 师范(29323)
- 农业(28481)
- 经(27031)
- 院(26922)
- 州(25412)
- 技术(23973)
- 师范大学(23768)
- 基金
- 项目(161446)
- 科学(125892)
- 研究(117295)
- 基金(116150)
- 家(101577)
- 国家(100734)
- 科学基金(86218)
- 社会(71355)
- 社会科(67487)
- 社会科学(67465)
- 省(63971)
- 基金项目(63175)
- 自然(57818)
- 自然科(56426)
- 自然科学(56412)
- 自然科学基金(55352)
- 划(53555)
- 教育(53213)
- 编号(48429)
- 资助(47889)
- 成果(38653)
- 重点(35736)
- 部(34845)
- 发(33839)
- 创(33411)
- 课题(32754)
- 科研(31199)
- 创新(31067)
- 项目编号(30029)
- 大学(29788)
共检索到306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冯锦涛
中国大鲵南移珠海花岗岩地区繁养4年多,结果为:大鲵改变了冬眠的习性;大鲵群体生长,发育优于野生大鲵的生长,发育;雌雄体精卵人工培育业已成熟,并经人工催产产卵排精;为保护、增殖、利用其资源提供科学依近。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任东明 赵国富 李传群
大鲵人工养殖试验任东明,赵国富,李传群(湖北省房县第一职业中学)大鲵是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分布在我国华南和大巴山脉一带。近年由于人为捕杀严重,资源遭受催残,开展大鲵人工养殖已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我们几年来养殖试验情况报告如下。一、大鲵的生活习性1.食性...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庞世勋 谢刚许 淑英 叶星 苏植逢 祁宝伦 潘德博
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属鲤形目,鲤科,鱼白亚科,鲂属。俗称花鱼边、海鱼边、大眼鱼边,广泛分布于珠江水系和海南岛水系,是该水系特有的重要经济鱼类之一。它肉质鲜美,细嫩丰腴,饮誉国内外市场。为加快这一名贵河鲜鱼的开发,我们进行...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文立华
通过人工建造的仿真溪河和仿真洞穴,开展大鲵仿生态养殖和繁殖。建立仿生态溪和洞穴建设参数模型;开展饵料对比试验、繁殖试验。研究发现:在仿生态状态下,大鲵群居(繁殖期除外)多;自然繁殖受精率高;雌雄性腺发育同步;不宜长期给喂高蛋白质、高脂肪食物,适合多元化。
关键词:
大鲵 仿生态 繁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杨其才 刘书龙
淡水鲳人工繁殖及养殖试验研究杨其才,刘书龙(国营安徽省合肥市郊区水产良种场,230041)淡水鲳学名短盖巨脂鲤(colossomabrachypomum,Cuvier)。我场于1987年11月从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至1990年达初次性成熟。经过四年的...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胡铭
由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大鲵集约化养殖技术及其人工繁殖研究”课题已取得突破性进展。1987年从自然产区引进的大鲵在人工生态条件下,经过几年的养殖,摸索到大鲵的亲本培养技术和性腺成熟指标,并选择适当药物和剂量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从1989年的♀28.6%和♂36.8%提高到1992年的♀65%和♂65.7%。人工授精技术进一步完善,1992年平均受精率30%,最高可达98%,平均孵化率达45%,获人工大鲵幼苗140余尾,并解决了幼鲵的开口饵料,幼鲵成活率达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跃天 徐伟毅 冷云 孟自荣 宝建红 杨再兴 张谷丁
对从弥苴河中捕获的性成熟野生亲鱼进行挤卵干法授精 ,受精率 50 %。将受精卵分别在室内静水 (水温 1 1 0~ 1 8 5℃ )和室外流水 (水温 1 2 5~ 1 4 8℃ )条件下孵化 ,孵化 1 99h ,室内的受精卵开始出膜 ,而室外的受精卵大量出膜 ,室内孵化率为 71 1 % ,室外为 79 2 %。用轮虫等作为开口饵料培育鱼苗 ,饲养 40天 ,鱼全长达 2 3 5mm。
关键词:
云南裂腹鱼 人工繁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礼强 吴青 郑曙明
对云南光唇鱼人工繁殖技术和胚胎发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鲤鱼脑垂体与释放激素类似物等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在19.8~24.3℃的水温下,效应时间为26~28 h,平均催产率83.3%;在流水中孵化,受精率为77.8%,受精卵经过102 h出膜,184 h仔鱼开始平游,孵化率为41.2%。
关键词:
云南光唇鱼 人工繁殖 胚胎发育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孙大江 曲秋芝 马国军 王炳谦 吴文化 邱岭泉 王斌 夏永涛
对6尾雌性养殖施氏鲟(AcipenserschrenckiiBrandt)进行人工催产,其中4尾雌鲟顺利排卵;采用输卵管切割手术取卵,获成熟卵7.7kg,共计42.77×104粒;以"半干法"授精,获受精卵28.82×104粒,受精率67.37%;孵出鱼苗12.69×104尾,孵化率43.63%。本研究对人工催情方法和活体取卵方法与手术技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人工养殖亲鱼催产效应时间长于野生鱼(已报道);不同时间取出鱼卵的授精效果差异较大,即成熟卵均能受精,但受精率随产卵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经产雄鱼与初产雄鱼间精子活力差异显著,经产雄鱼精子平均快速泳动时间及精子寿命均长于初产雄鱼精子。
关键词:
施氏鲟 人工繁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黄斌
黄缘闭壳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繁殖行为主要表现为发情求偶、交配和产卵。发情交配时间为每年 4~ 5月份和 9~ 10月份 ,交配过程中雌雄龟有短暂的连锁现象 ,产卵时间为 6~ 7月份 ,产卵常在傍晚和夜间进行 ,一般每只雌龟每年产卵 1窝 ,每窝 2~ 6枚
关键词:
黄缘闭壳龟 繁殖行为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印淳贤 程学龙 朱智明
棘胸蛙(Rana Spinosa Oavid)俗称石鸡,是生长在山溪中的珍贵两栖动物,现已列为安徽省第二类野生保护动物。1990~1991年我们对棘胸蛙进行了人工繁殖和驯养试验,现报告如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杨家坚 梁军能 卢兆发
使用广西水产研究所池塘人工驯化饲育3年的天然三角鲤亲鱼1676尾,采用经筛选的鱼类敏感药物(PG、LHRH-A2、HCG)单一或混合催产的方法,在2002-2005年,先后进行了10批共600组的三角鲤人工繁殖试验。收集受精卵795.5万粒,在水温20.0~28.5℃条件下,利用环道池孵化出鱼苗680.9万尾,平均孵化率为85.6%。并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自受精卵至鱼苗破膜而出的发育全过程,拍摄了各个阶段胚胎发育图谱。培育出2.5 cm以上鱼种631.7万尾,平均成活率达92.8%。
关键词:
三角鲤 人工繁殖 鱼种培育 胚胎发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